【核心素养目标】1.2 走向共同富裕 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2 走向共同富裕 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1.2《走向共同富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经济遇到的新挑战,认同当前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通过 了解我国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的努力,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责任担当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 信,识别政治观点、增强政治认同。
(二)能够结合时政,举例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辩证 地分析我国走向共同富裕进程中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并理性回应社会观 点、分析一些社会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能力以及脚踏实地 的践行意识。
(三)激发学生理性思考,培养辩证思维。知道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及面临 的挑战;知道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必须以改革精神开启全面深化改 革的新征程。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和措施、正确认识共同富裕这是课程标 准要求阐述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德育的重点。为此我以习总书记的“重庆之行” 为切入点,带领学生了解我国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举措和坚定决心,以点带面, 逐步认识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和相应措施;同时通过对议题观点的评析,使学生 辩证理解共同富裕,完成教学重点。
(二)教学难点:全面深化改革的措施
本课内容涉及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发展理念”、“经济增长方式”等 经济学术语,对九年级学生来说很陌生,因此搭建“教学支架”、创设趣味性的 学习情境就极为必要。步展开学习。
三 、教学过程
教师:改革开放看义乌:小商品大市场
被称为“世界超市”的义乌,有这样一个传说:如果你在义乌商贸城的每个 商铺停留一分钟,那么逛完整个商贸城需要三个月。
义乌曾经是浙江众多贫困县之一。1982年9月5日,在闷热且躁动的夏末, 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悄然开业。自此,历届政府对发展小商品市场坚持不懈, 义乌在“兴商建市”之路上快速崛起并一骑绝尘。1991年始,义乌小商品市场 连续31年位居中国专业市场成交额榜首。
210万种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汇聚义乌国际商贸城,又销往全球230多个国 家和地区,“买卖全球”展示义乌实力。常驻外商1.5万人,日均发送超3000 万件快递,小商品、大市场,义乌向世界讲述中国改革开放的商贸传奇。
2023年义乌人均收入达83954元,位列我国人均收入十强县市之首。
教师过渡:义乌从一个浙江中部曾经的贫困县,一跃而成中国改革的“模范生” 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经典的区域成功样本。从曾经的贫困县到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最经典的区域成功样本,人均收入十强县市之首,义乌是怎样实现蜕变 走向 富裕之路的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跟随者义乌的发展历程一起来《走向共同富裕》。
教师提问:那么什么是共同富裕 如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教师过渡:首先什么是共同富裕呢 当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同理解,有些人 把共同富裕与同步富裕、同等富裕混为一谈,认识偏离理性,共同富裕是不是同 步富裕 共同富裕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先富裕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教师讲解: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均贫富”思想从未缺位。很显然,“均贫富” 与“共同富裕”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孔子、洪秀全等人的思想,要么是平均主义, 要么是空想,最终“均贫富、等贵贱”也就变成了“劫富济贫”“杀富济贫”。 这条路没有让人民富起来,最终都走进了此路不通的死胡同。
教师提问:众所周知,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各项建设硕果累累、令人惊喜。回 顾一下,从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成就 (抽问)
教师: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改善、国际地位地位提高;但是,在惊喜的背后, 我们也要看到面临的挑战。
请小组合作,结合教材知识,在新闻和资料图中挖掘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并说明应对策略。
教师: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国各项建设成就硕果累累令人惊喜,在惊喜的背后发 展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军队建设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 题,所以我们的改革和发展是不是就止于此
教师过渡:所以说要想走向共同富裕,我们就必须继续坚持改革,只不过我们现 在的改革开放叫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得更全面更彻底。变革是新生,意味着会有 阵痛,会面临重大挑战与风险,也会遇到重大阻力与矛盾。
1.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 靠改革开放。(p9 第一句)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pl1) 教师过度:改革开放给我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人民群众对于幸福感的需求也更加强烈,我们的生活除了眼前的医食住用行还有 诗和远方。
素 材 :义乌老板娘是怎样练成的
每天早上8:40,义乌国际商贸城为市场经营户量身定制的英语课堂准时开 课。老师领读,学生跟读,听到重点内容还要仔细做笔记,通过四十分钟的教学, 基本能够掌握一个外贸主题的英语词汇和句子。
下午店铺歇业后,老板娘们又卷到了夜校。晚上19:00,鸡鸣山社区夜校的 西班牙语课堂就热闹了起来。作为世界第二大语言,西班牙语是市场经营户们绕 不开的语言。课上学习的都是商贸类实用内容,让西班牙语渗透到工作与生活中, 实现活学活用。
义乌丰富夜校成年轻人新的选择,义乌市江东街道“青年夜校”自今年3 月创办以来,已累计开设非洲鼓、国画、吉他、美妆、面点等25个班次课程, 参与人数超过1500人
观看视频:你认为开设这些夜校课程有何意义
教师:这些课程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包含物质、文化需要,也包含了精神、生态环境 改善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多元化多样性的需要。不平衡:城乡收入不平衡、地区之
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群众 在就业、教育等方面还有更高的需求。主要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我们要从各个 方面全面深化改革。
教师展示素材:从“吃饱饭”到“吃好饭”
1949到1952年,国家处于经济恢复期,虽然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是总体 而言物资供应紧张。1956年的城乡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以后,中国进入了计划经 济年代,粮食需要统购统销。1959年-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出现了全 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这个时间段人民的饮食问题通过公共食堂解决, 虽然全国有340万个的食堂,但社员吃白面与大米的次数还是屈指可数,主要吃 窝窝头、酸饭、稀米饭。
改革开放初期至80年代,人们餐桌上的菜样丰富了起来,街上的饭馆也多 起来,城市居民摆脱了计划经济统销统购束缚,粮油副食品敞开供应。国民对肉 食蛋白质摄入增多,也开始有意识的要求饮食多样化。
票证逐渐不再被使用,连糕点也不再是稀罕物。人们在走亲访友时都会拎一包点 心当做礼物。随着经济发展,中国餐饮行业迅速发展。除了各个地方特色菜系, 各式西餐纷纷进军中国。人们也开始品尝美味的西式糕点。
进入到21世纪,国民的饮食也跨入了一个新纪元。1999年起国家推行的食 品营养标签,到21世纪已成为制度;2000年启动学生营养奶计划,2009年起进 行进一步改善。这些举动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人民群众健康与营养的关心。落实到 每一个家庭与个人身上则是人们对饮食多样化的需求日益精细,衡量食物的指标 也从营养过度到健康。即使是在品尝糕点,人们也更愿意尝试热量低的糖醇点心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 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P10)
教师:面对当前的主要矛盾,当前发展和有效的对策提醒我们需要改革,但当务 之急是全面深化改革。
2. 怎样全面深化改革
(1)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解决重大矛盾,将改 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教师讲述:提起义乌,我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小商品,热闹繁忙的 批发市场,如果的义乌其实不只这一面,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现在的义乌是 怎样的一个发展局面
观看视频:义乌再出发:转型升级拥抱世界——品牌化、科技化、全球化
思考:义乌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可以看出四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
(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教师:为了转变这种发展现状,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大街小巷越来越多的绿牌车 绿牌车和普通的蓝牌相比有什 么不同 (新能源车)思考:政府为什么要积极鼓励研发新能源汽车
教师:新能源车每发布一款新能源产品,给予100万奖励,单个企业年度不超过 一千万。新能源汽车可以有效缓解我国面临的能源匮乏和环境污染问题,因为我 们现在更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需要转变发展 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这是新能源汽车取代石油为燃料的传统汽 车的必然选择。
教师:观看视频,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 幼的孩子,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父母主要去往何处打工 (城市, 北上广)为什么要跑这么远呢
教师:农村就业机会少,大城市工作机会更多,挣得更多;东部沿海地区在改革 开放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经济发展水平更高,这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哪些 问题
素材:2023年度全国人均收入十强县市数据 思考:从表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学生回答:全国人均收入十强县市都位于江浙一带,沿海地区,
教师:还存在着沿海和内地发展的差别,城市和农村发展的区别,这也体现了我 国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很多父母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不得不外出 打工。这也反映出我们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 战。★★
教师追问:走进新时代,面临着一些新问题,我们的改革开放也进入攻坚阶段, 前进路上有问题和困难。当然呢,我们也有相应的对策。
教师:习总书记给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解决我国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 出矛盾和挑战,必须深化改革”。由改革开放到全面升华改革,让我们的改革更 加全面、深刻、彻底。
2.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P10-11
①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P10 (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P10 (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③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 强不息、自我革新。P11 (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第二篇章】共享发展成果
教师:“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我们的全面 深化改革不仅是国家的顶层设计,更是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美好蓝图。那么让 为什么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怎样才能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呢
教师:2003年6月,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倡导和主持下,以农村 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浙江在全省启动“千万工程”, 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 习近平同志亲自部署,目标是花5年时间,从全省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 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15 年来,浙江省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取得了 显著成效,带动浙江乡村整体人居环境领先全国。
思考:结合视频和材料思考,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推进农村发展建设 从浙江农村 的变化来看,实施“千万工程”有何意义
3. 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 (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 )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 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P10)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们群众共享发展成果。(P11)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P12)
(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P13)
教师:大家说的很好。“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是全体人民共享的 发展。从精准扶贫到全面脱贫,经过八年时间,“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 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 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 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 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 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脱贫工作异常困难,为什么我国能取得成功
教师:我们国家有许多发展战略和政策如改革开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区域 协调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 这些战略和政策各有侧重 点,但都遵循着一个共同的思想。
思考:“遵循着一个共同的思想”是什么思想 这个思想引领的方向是什么
教师:(1)*水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 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 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思想上) (P11
教师:大家做的很好。我们最终是为了建设一个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劳有所得、弱有所扶的美好社会。
4.如何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 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
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思想上) (P11)
(2)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 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体措施上) (P12)
(3)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用社会主义制度做坚实保障。(制度上) (P13)
三 、课堂小结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改革面临的矛盾越多、困难越大,越要坚定与 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只有依靠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 地惠及全体人民。改革开放,我们仍然在路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