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科学试题1.(2024四下·宣恩期中)在使用气温计测量大气的温度读数时,要平视液柱中的液面。( )2.(2024四下·宣恩期中)根据风杯的转速可以计算出风速,风速一般以千米/小时为单位。( )3.(2024四下·宣恩期中)雪也属于降水,如果要测量降雪量,需要将降雪融化成水折成降水量来计算。( )4.(2024四下·宣恩期中)天气和气候都随时在发生着变化,都没有一定的规律。( )5.(2024四下·宣恩期中)蚕卵孵化时,温度要控制在25℃左右,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6.(2024四下·宣恩期中)蚕以桑叶为主要食物,也能吃一些其他植物的叶。( )7.(2024四下·宣恩期中)蚕蜕四次皮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吐丝结茧之前,还要吃大量的桑叶。( )8.(2024四下·宣恩期中)任何动物的一生都要经过像蚕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 )9.(2024四下·宣恩期中)虽然机器人能下棋、打扫房间,甚至能回答问题,但它不具备生物的特征,所以它不是生物。( )10.(2024四下·宣恩期中)莲能够生长在缺乏氧气的淤泥中,是它的生长过程中不需要空气。( )11.(2024四下·宣恩期中)播报天气预报时,风向有( )个。A.二 B.四 C.六 D.八12.(2024四下·宣恩期中)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测量点不正确的是( )A.室外空气流通处 B.受阳光直射处C.空旷处 D.距离地面1.5米处13.(2024四下·宣恩期中)养蚕时,蚕在不同阶段对桑叶的要求不同,幼蚕要选用( )的桑叶。A.黄中带绿 B.较嫩 C.较老 D.干枯14.(2024四下·宣恩期中)蚕的一生要经过( )形态。A.二种 B.三种 C.四种D五种15.(2024四下·宣恩期中)具有( )形态特点的植物,能适应沙漠的环境而生长。A.叶退化成刺,茎粗大肥厚,根系发达B.通气组织C.低矮耐寒D.繁茂旺盛16.(2024四下·宣恩期中)根据所学的“风级歌”写出下列图片中风力等级。17.(2024四下·宣恩期中)填写气温计构造图各部分的名称18.(2024四下·宣恩期中)动物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都有不同的习性,请将不同的动物与相适应环境的方法用线连起来。①松鼠 A迁徙②青蛙 B换毛③狗 C储藏粮食④大雁 D冬眠19.(2024四下·宣恩期中)看云识天气:下面三幅图是观云小组在观察云时,用圆圈代表局部天空,用斜线画的天空中云量多少的情况,请看图完成下列各题。图(1)天气是 ;图(2)天气是 ;图(3)天气是 ;推测的理由 。20.(2024四下·宣恩期中)某科学探究小组绘制的一天中气温变化折线图(如下图)),请根据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1)统计图中,横坐标表示 ;纵坐标表示 。(2)从图中看,这天早上8点的气温是 ℃;下午18点的气温是 ℃。(3)从折线统计图看,这天 点气温最低; 点气温最高。(4)这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正确【知识点】认识气温计【解析】【分析】在使用气温计测量温度时,确保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只有当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时,才能准确地读取到液柱的实际温度,从而得到准确的温度读数。2.【答案】错误【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指风的移动速度,也表示风力的大小,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一般以米/秒为单位。3.【答案】正确【知识点】测量降水量;降水形式【解析】【分析】在气象学中,无论是雨水、雪、冰雹等形式的降水,都被统称为降水量。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水深),它表示的是从天空降下的雨或雪、雹等融化后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聚积在地面上形成的深浅。 对于固体降水,如雪,需要先将其融化成水,然后测量其深度,以此来计算降水量。4.【答案】错误【知识点】天气现象;气候【解析】【分析】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即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及风等情况,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包括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气温和降水。天气总在发生变化,气候却具有一定的规律。5.【答案】正确【知识点】观察蚕卵【解析】【分析】蚕卵一般都保存在冰箱中,取出后放在室温下,最适合蚕卵孵化的温度大约是室温25℃,所以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6.【答案】正确【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解析】【分析】蚕,尤其是桑蚕,虽然起源于中国,并且主要以桑叶为食料,这是因为桑叶是桑蚕最适合的天然食物。然而,蚕并不局限于只吃桑叶,也能吃如莴笋叶等食物。7.【答案】正确【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蚕蛹【解析】【分析】 蚕的一生中,蜕皮是一个重要的生长阶段。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需要经历四次蜕皮,每次蜕皮后,蚕会进入一个新的龄期,身体也会相应地增长。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自然现象,通过蜕去旧皮,蚕能够适应其身体的快速生长。在蜕皮之后,蚕会继续进食大量的桑叶,以支持其生长和发育。特别是在五龄期,蚕会吃更多的桑叶,为其吐丝结茧做准备。8.【答案】错误【知识点】蚕的一生;动物的一生【解析】【分析】变态发育是指动物在生命周期中经历显著的形态变化,这种变化通常发生在幼体和成体之间。蚕是一种典型的变态发育动物,它们从卵孵化成幼虫,然后变成蛹,最终变成成虫。然而,不是所有的动物都经历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例如,人类、狗、猫等哺乳动物并不经历变态发育。9.【答案】错误【知识点】生物与非生物【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另一类是无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如泥土、水、金属、钟乳石、珊瑚等。机器人能打扫卫生,能下棋,能画画,但是机器人只是在执行程序,并没有生命,所以它们不属于生物。10.【答案】错误【知识点】水生植物【解析】【分析】莲之所以能够在缺乏氧气的淤泥中生长,是因为其叶柄和藕中都有能通气的孔眼,这些孔眼允许氧气从叶片的气孔吸收后向下运输到莲的地下部分,满足其生长的需要。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莲能够适应水生环境,解决通气问题,从而在缺氧的淤泥中生存和繁殖 。11.【答案】D【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风向有8个基本方向。 风向的表示基于风杆和风尾或风旗的组合,其中风杆上的小横道称为风尾。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通过风杆上风尾的位置来确定。基本的方向有东南西北四个,进一步延伸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共计八个基本方向。因此,风向的总数为8个 。12.【答案】B【知识点】测量气温【解析】【分析】世界各地的百叶箱都是一样的,百叶箱安放的位置都要求在离地1.5米德空旷草坪上,记录的时间也是一样的,因为只有这样采用统一的标准,才能使得到的数据有比较价值,才能反映真实的天气变化规律。13.【答案】B【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解析】【分析】蚕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桑叶的需求有所不同,这是为了保证蚕的健康生长和发育。幼蚕,即小蚕,其身体素质和抗病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需要特别关注饲养条件和质量。对于幼蚕来说,选择较嫩的桑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样的桑叶能够更好地满足它们的营养需求和消化能力。14.【答案】C【知识点】蚕的一生【解析】【分析】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虫的显著不同。例如:苍蝇、蜜蜂、家蚕、蚊子等。蚕属于完全变态昆虫,所以一生要经历四种形态。15.【答案】A【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植物的生长环境【解析】【分析】沙漠环境的特点是极度干燥和缺水,这对植物的生长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这种环境,植物发展出了特定的形态特征,以确保能够有效地吸收和保存水分,减少水分的蒸发。16.【答案】0;3;5;8;7;2【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零级烟柱直冲天, 一级轻烟随风偏。 二级轻风吹脸面, 三级叶动红旗展。 四级枝摇飞纸片, 五级带叶小树摇。 六级举伞步行艰, 七级迎风走不便。 八级风吹树枝断, 九级屋顶飞瓦片。 十级拔树又倒屋, 十一二级陆少见。根据风力歌进行判断即可。17.【答案】单位;刻度;液柱;液泡【知识点】认识气温计【解析】【分析】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主要有玻璃管、玻璃泡、刻度、单位符号组成。18.【答案】①——C;②——D;③——B;④——A【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不同的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松鼠通过储藏粮食来过冬;青蛙通过冬眠来过冬;狗通过换毛来过冬;大雁通过迁徙来过冬。19.【答案】多云;晴天;阴天;根据云量的多少【知识点】云量【解析】【分析】 通过观察云的特征,我们可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云量的多少可以判断天气情况, 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20.【答案】(1)时间;气温(2)2;3(3)14;8(4)先升高再降低【知识点】测量气温;表格与柱状图的分析【解析】【分析】 折线统计图是一种图形化表示数据变化趋势的工具,它通过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反映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 这种图表不仅可以显示数据的多少,还能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里的变化情况。(1)统计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气温。(2)从图中看,这天早上8点的气温是2℃;下午18点的气温是3℃。(3)从折线统计图看,这天14点气温最低;8点气温最高。(4)一天中的气温变化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上午时段,气温从较低的水平逐渐上升,而在午后,气温达到一天中的最高点,随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直到次日凌晨达到最低点。1 / 1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科学试题1.(2024四下·宣恩期中)在使用气温计测量大气的温度读数时,要平视液柱中的液面。( )【答案】正确【知识点】认识气温计【解析】【分析】在使用气温计测量温度时,确保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只有当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时,才能准确地读取到液柱的实际温度,从而得到准确的温度读数。2.(2024四下·宣恩期中)根据风杯的转速可以计算出风速,风速一般以千米/小时为单位。( )【答案】错误【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指风的移动速度,也表示风力的大小,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一般以米/秒为单位。3.(2024四下·宣恩期中)雪也属于降水,如果要测量降雪量,需要将降雪融化成水折成降水量来计算。( )【答案】正确【知识点】测量降水量;降水形式【解析】【分析】在气象学中,无论是雨水、雪、冰雹等形式的降水,都被统称为降水量。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水深),它表示的是从天空降下的雨或雪、雹等融化后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聚积在地面上形成的深浅。 对于固体降水,如雪,需要先将其融化成水,然后测量其深度,以此来计算降水量。4.(2024四下·宣恩期中)天气和气候都随时在发生着变化,都没有一定的规律。( )【答案】错误【知识点】天气现象;气候【解析】【分析】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即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及风等情况,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包括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气温和降水。天气总在发生变化,气候却具有一定的规律。5.(2024四下·宣恩期中)蚕卵孵化时,温度要控制在25℃左右,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答案】正确【知识点】观察蚕卵【解析】【分析】蚕卵一般都保存在冰箱中,取出后放在室温下,最适合蚕卵孵化的温度大约是室温25℃,所以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6.(2024四下·宣恩期中)蚕以桑叶为主要食物,也能吃一些其他植物的叶。( )【答案】正确【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解析】【分析】蚕,尤其是桑蚕,虽然起源于中国,并且主要以桑叶为食料,这是因为桑叶是桑蚕最适合的天然食物。然而,蚕并不局限于只吃桑叶,也能吃如莴笋叶等食物。7.(2024四下·宣恩期中)蚕蜕四次皮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吐丝结茧之前,还要吃大量的桑叶。( )【答案】正确【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蚕蛹【解析】【分析】 蚕的一生中,蜕皮是一个重要的生长阶段。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需要经历四次蜕皮,每次蜕皮后,蚕会进入一个新的龄期,身体也会相应地增长。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自然现象,通过蜕去旧皮,蚕能够适应其身体的快速生长。在蜕皮之后,蚕会继续进食大量的桑叶,以支持其生长和发育。特别是在五龄期,蚕会吃更多的桑叶,为其吐丝结茧做准备。8.(2024四下·宣恩期中)任何动物的一生都要经过像蚕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 )【答案】错误【知识点】蚕的一生;动物的一生【解析】【分析】变态发育是指动物在生命周期中经历显著的形态变化,这种变化通常发生在幼体和成体之间。蚕是一种典型的变态发育动物,它们从卵孵化成幼虫,然后变成蛹,最终变成成虫。然而,不是所有的动物都经历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例如,人类、狗、猫等哺乳动物并不经历变态发育。9.(2024四下·宣恩期中)虽然机器人能下棋、打扫房间,甚至能回答问题,但它不具备生物的特征,所以它不是生物。( )【答案】错误【知识点】生物与非生物【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另一类是无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如泥土、水、金属、钟乳石、珊瑚等。机器人能打扫卫生,能下棋,能画画,但是机器人只是在执行程序,并没有生命,所以它们不属于生物。10.(2024四下·宣恩期中)莲能够生长在缺乏氧气的淤泥中,是它的生长过程中不需要空气。( )【答案】错误【知识点】水生植物【解析】【分析】莲之所以能够在缺乏氧气的淤泥中生长,是因为其叶柄和藕中都有能通气的孔眼,这些孔眼允许氧气从叶片的气孔吸收后向下运输到莲的地下部分,满足其生长的需要。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莲能够适应水生环境,解决通气问题,从而在缺氧的淤泥中生存和繁殖 。11.(2024四下·宣恩期中)播报天气预报时,风向有( )个。A.二 B.四 C.六 D.八【答案】D【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风向有8个基本方向。 风向的表示基于风杆和风尾或风旗的组合,其中风杆上的小横道称为风尾。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通过风杆上风尾的位置来确定。基本的方向有东南西北四个,进一步延伸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共计八个基本方向。因此,风向的总数为8个 。12.(2024四下·宣恩期中)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测量点不正确的是( )A.室外空气流通处 B.受阳光直射处C.空旷处 D.距离地面1.5米处【答案】B【知识点】测量气温【解析】【分析】世界各地的百叶箱都是一样的,百叶箱安放的位置都要求在离地1.5米德空旷草坪上,记录的时间也是一样的,因为只有这样采用统一的标准,才能使得到的数据有比较价值,才能反映真实的天气变化规律。13.(2024四下·宣恩期中)养蚕时,蚕在不同阶段对桑叶的要求不同,幼蚕要选用( )的桑叶。A.黄中带绿 B.较嫩 C.较老 D.干枯【答案】B【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解析】【分析】蚕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桑叶的需求有所不同,这是为了保证蚕的健康生长和发育。幼蚕,即小蚕,其身体素质和抗病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需要特别关注饲养条件和质量。对于幼蚕来说,选择较嫩的桑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样的桑叶能够更好地满足它们的营养需求和消化能力。14.(2024四下·宣恩期中)蚕的一生要经过( )形态。A.二种 B.三种 C.四种D五种【答案】C【知识点】蚕的一生【解析】【分析】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虫的显著不同。例如:苍蝇、蜜蜂、家蚕、蚊子等。蚕属于完全变态昆虫,所以一生要经历四种形态。15.(2024四下·宣恩期中)具有( )形态特点的植物,能适应沙漠的环境而生长。A.叶退化成刺,茎粗大肥厚,根系发达B.通气组织C.低矮耐寒D.繁茂旺盛【答案】A【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植物的生长环境【解析】【分析】沙漠环境的特点是极度干燥和缺水,这对植物的生长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这种环境,植物发展出了特定的形态特征,以确保能够有效地吸收和保存水分,减少水分的蒸发。16.(2024四下·宣恩期中)根据所学的“风级歌”写出下列图片中风力等级。【答案】0;3;5;8;7;2【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零级烟柱直冲天, 一级轻烟随风偏。 二级轻风吹脸面, 三级叶动红旗展。 四级枝摇飞纸片, 五级带叶小树摇。 六级举伞步行艰, 七级迎风走不便。 八级风吹树枝断, 九级屋顶飞瓦片。 十级拔树又倒屋, 十一二级陆少见。根据风力歌进行判断即可。17.(2024四下·宣恩期中)填写气温计构造图各部分的名称【答案】单位;刻度;液柱;液泡【知识点】认识气温计【解析】【分析】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主要有玻璃管、玻璃泡、刻度、单位符号组成。18.(2024四下·宣恩期中)动物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都有不同的习性,请将不同的动物与相适应环境的方法用线连起来。①松鼠 A迁徙②青蛙 B换毛③狗 C储藏粮食④大雁 D冬眠【答案】①——C;②——D;③——B;④——A【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不同的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松鼠通过储藏粮食来过冬;青蛙通过冬眠来过冬;狗通过换毛来过冬;大雁通过迁徙来过冬。19.(2024四下·宣恩期中)看云识天气:下面三幅图是观云小组在观察云时,用圆圈代表局部天空,用斜线画的天空中云量多少的情况,请看图完成下列各题。图(1)天气是 ;图(2)天气是 ;图(3)天气是 ;推测的理由 。【答案】多云;晴天;阴天;根据云量的多少【知识点】云量【解析】【分析】 通过观察云的特征,我们可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云量的多少可以判断天气情况, 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20.(2024四下·宣恩期中)某科学探究小组绘制的一天中气温变化折线图(如下图)),请根据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1)统计图中,横坐标表示 ;纵坐标表示 。(2)从图中看,这天早上8点的气温是 ℃;下午18点的气温是 ℃。(3)从折线统计图看,这天 点气温最低; 点气温最高。(4)这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 。【答案】(1)时间;气温(2)2;3(3)14;8(4)先升高再降低【知识点】测量气温;表格与柱状图的分析【解析】【分析】 折线统计图是一种图形化表示数据变化趋势的工具,它通过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反映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 这种图表不仅可以显示数据的多少,还能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里的变化情况。(1)统计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气温。(2)从图中看,这天早上8点的气温是2℃;下午18点的气温是3℃。(3)从折线统计图看,这天14点气温最低;8点气温最高。(4)一天中的气温变化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上午时段,气温从较低的水平逐渐上升,而在午后,气温达到一天中的最高点,随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直到次日凌晨达到最低点。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