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5这些事我来做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5这些事我来做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 题 《这些事我来做》 备课人
【学习目标】 学生了解做家务的意义和价值,掌握必要的简单劳动技能和家务小窍门,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父母沟通争取家务劳动机会,并能坚持做家务劳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
【学习重点】 学会必要的简单劳动技能,学习积累更多的家务小窍门。 学会与家长沟通的方法,实现做家务的愿望,增强主动承担家务的意识。 明白家务活要帮着做、学着做,更要坚持做,逐步培养乐于劳动的好习惯。
【学习难点】 用恰当的方式与父母沟通,主动争取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 培养学生坚持做家务劳动的毅力和决心。
任务学习设计 【过程设计】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家庭生活的温馨视频,展示家庭成员一起做家务的场景。 提问学生:视频中的家庭成员在做什么?你在家里做过哪些家务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这些事我来做。 (二)第一课时:认识做家务的意义 游戏导入激兴趣 (1)我来比划你来猜 教师播放视频,展示擦桌子、扫地、炒菜、洗衣服等家务动作,让学生猜是什么家务。 教师出示图片,如放牛、喂羊等,让学生说出这些是不是家务,并解释家庭成员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必须从事的劳动都叫家务活。 教师小结:通过游戏,我们认识了很多家务,那么这些家务都是谁在做呢?作为家庭成员,我们在家庭生活中还可以为家人分担些什么呢? (2)我来分担减负担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可以为家人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教师小结:主动帮助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是我们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 家务成果交流会 (1)图片展示我会做 教师展示学生做家务的图片,如会照顾花草和宠物、会擦桌子扫地、会洗衣服叠被子等。 学生介绍自己会做的家务,分享做家务的经验和感受。 (2)视频展示我会做 教师播放学生做家务的视频,如洗袜子、和妈妈叠衣服、擦地、包饺子等。 学生观看视频,感受做家务的乐趣和成就感。 (3)交流做家务好处 教师播放他人谈做家务好处的视频,如体会父母的不容易,增强家庭责任感;带来快乐;学会本领等。 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做家务的好处,如成为一种习惯;学会知识;越发自信;收获家人的爱等。 教师请家长谈谈孩子做家务的好处,如家长为孩子在做家务中学会本领、增长智慧,增强自信,更加懂事了而感到欣慰。 (4)众多好处我来分 教师引导学生将做家务的好处进行分类,如扫地、洗衣服、收拾书桌等可以学技能;学会体贴他人、有责任心、勇于承担等可以学做人;学会垃圾分类、花的习性等可以学知识。 教师小结:做家务不仅能减轻大人的负担,还能使我们在动手的过程得到不少收获,是我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主动承担我来做 (1)倾听日记谈感受 教师播放夏丛艳的日记,让学生倾听夏丛艳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故事。 学生听后谈感受,如读了这篇日记,你有什么感受?我们能从夏丛艳的身上学到些什么呢? 教师小结:夏丛艳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意识以及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2)观看视频议做法 教师播放视频,内容是一些孩子什么事都让父母做。 学生讨论交流,如这些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你觉得这些孩子可爱吗?这些同学请爸爸妈妈做的事情究竟该由谁来做呢? 教师小结:我们不能事事总是依赖别人,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像夏丛艳一样从小学会独立。 (3)播放视频论想法 教师播放视频,观点是写作业,没有时间做家务;家里有爸爸妈妈和小时工阿姨做;不用我们做,做家务太累了。 学生讨论交流,对这些观点有什么看法? 教师小结:我们既要兼顾学习,也要勇于承担家务,为今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 (1)教师出示《中小学生守则》,强调第三条:勤劳笃行乐奉献。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 (2)教师总结:作为家里的小主人,我们要积极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自理能力,担当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习更多的本领,提高各项能力,成就未来更优秀的自己。 (三)第二课时:学会与家长沟通争取家务劳动机会 出示调研引思考 (1)活动一:播放儿歌,回顾好处 教师播放一首关于做家务的儿歌,让学生回顾做家务的好处。 学生跟着儿歌一起唱,感受做家务的快乐。 (2)活动二:出示调研,引发思考 教师出示一份关于学生做家务情况的调研结果,让学生思考什么原因导致每天坚持做家务的人少呢?你们的困惑和烦恼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困惑。 换位思考知父母 (1)活动一:畅所欲言,诉说烦恼 教师播放视频:大人们不让做家务。 学生说说自己相似的经历,表达自己的烦恼和不满。 (2)活动二: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大人们为什么不让我们做,大人们担心的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大人们可能的担心,如怕我们累着、学习最重要、帮倒忙等。 (3)活动三:家长担心,引发思考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如年龄小怕累着、安全问题、影响学习等。 教师追问:家长的这些态度和担心都有一定的道理,难道我们就不做家务了吗?怎么才能说服大人,让他们放心我们做家务呢? 出谋划策解烦恼 (1)活动一:出谋划策,交流方法 分享故事 教师播放扫一室与扫天下的故事,让学生观看并思考。 教师追问:听完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如可以把这个有意义的故事讲给家长听,相信父母会理解我们的。 量力而行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应该从哪些家务开始做起,才能打消大人的顾虑。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应该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能胜任,打消大人的顾虑。 教师小结:做家务时有的同学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也是大人不让我们做家务的原因之一,怎么办? 持之以恒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让大人相信我们能坚持做家务。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 “万事从来贵有恒”,我们长时间地坚持做家务。 写信表达 教师阅读丹丹给妈妈的信,让学生倾听并思考。 教师追问:说说学到了哪些与父母沟通的智慧。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写信与家长沟通要做到态度诚恳,言辞恭敬,换位思考,理解父母,而且情真意切地把自己的诉求表达清晰,这样才会得到家长的理解。 (2)活动二:梳理方法,学会沟通 总结沟通方法 教师出示 “三块魔石”,即道理魔石、恒心魔石、巧思魔石。 教师小结:与大人沟通的智慧:掌握三块魔石,相信有了这三大 “法宝”,就一定会说服父母,帮助你得到做家务的机会,实现做家务的愿望。 出示珊珊表情变化图 教师出示珊珊从烦恼到开心的表情变化图,让学生感受通过与家长沟通解决问题的喜悦。 学以致用巧沟通 (1)创设情境,学以致用 教师创设四个情境,如想帮奶奶择菜,可奶奶却说:“不用你帮,你去看书吧!” 开着水龙头,你正高兴地刷碗,妈妈皱着眉头说:“太浪费水!算了,还是我来洗吧!” 妈妈觉得我自己洗不干净头发。妈妈觉得搓垃圾太脏,不让你做。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每个情境提出自己的沟通方法和做法。 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2)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在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方式方法,既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也要理解家长的担心和顾虑,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能胜任家务劳动。 总结所学收获多 (1)教师总结:同学们,作为家中的小主人,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体谅父母的苦心,善于与父母沟通,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主动承担,坚持做家务,用行动证明自己能胜任,让他们放心地把这些事,交给懂事有担当的我们来做! (2)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与家长沟通争取家务劳动机会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你打算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运用所学的方法与家长沟通? (3)学生进行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今后的打算。 (四)第三课时:学会家务劳动技能和坚持做家务 出示调研引思考 (1)出示调查表,说发现 教师出示一份关于学生家务劳动情况的调查表,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发现。 学生回答问题,如每天坚持做的家务越来越多,不会做的家务也不少,想做的家务更多。 (2)抽取新烦恼,引思考 教师从调查表中抽取学生的新烦恼,如有的家务不会做,想做,又怕做不好,怕帮倒忙,怎么办?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3)展示 “学习” 图,学着做 教师展示一张 “学习” 图,引导学生认识到不会做的家务可以学着做,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一刻不停地在学习着。 开动脑筋学着做 (1)向谁学 向他人学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分享向老师、家长、同学等学了哪些家务活。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向他人学习家务的经历和收获。 通过媒介学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通过哪些媒介学习家务劳动技能。 学生回答问题,如可以通过电视节目、网络视频、书籍等学习家务劳动技能。 向大自然学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从大自然中学到哪些家务劳动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回答问题,如可以从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中学到整理物品的方法,从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学到照顾花草的技巧等。 (2)怎么学 分享怎么学习家务 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学习家务的方法和经验,如仔细观察、主动请教、善于思考、敢于实践等。 教师追问:你们发现他们学习过程中的相同点了吗? 小结:不会做,我们可以学着做,在学习做家务的过程中,做到:仔细观察、主动请教、善于思考、敢于实践。 (3)学窍门 展示家务小窍门 教师展示一些家务小窍门,如用牙膏清洁水龙头、用醋去除水垢、用报纸擦玻璃等。 学生观看并学习这些家务小窍门,感受家务劳动的智慧和乐趣。 怎样学到更多的小窍门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学到更多的家务小窍门。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留心观察、善于学习、努力钻研、敢于尝试等方法。 (4)讲安全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做家务时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如用燃气灶、用电、用刀具等。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做家务时要注意安全的方法和措施,如在家长的指导下使用燃气灶、不触摸电器插头、使用刀具时要小心等。 教师小结:安全无小事,我们做家务时一定要把安全记在心里,这样家长才会放心让我们去做家务。 承诺 “签约” 坚持做 (1)参加活动促主动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分享自己参加过哪些促进主动做家务的活动,如参加家务劳动我能行主题班会,主动帮家长做家务;“我是家务小能手” 手抄报的作业,激发主动做家务兴趣,掌握了新的本领,学习和做家务两不误;每周布置做家务的作业,培养主动做家务的意识;假期作业做家务,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与不易,懂得了感恩,也培养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和自理能力;每月末全家总动员一起大扫除,温馨、快乐等。 教师追问:只是凭兴趣做家务,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这样行吗?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教师小结:“万事从来贵有恒”,做家务不是一时兴起,只有长期坚持,才能收获更多。 (2)长期坚持想办法 制订计划长期做 教师组织学生制订一份家务劳动计划,明确自己要做的家务和时间安排。 学生分组讨论,制订自己的家务劳动计划,并在小组内交流分享。 签订家务承诺书 教师组织学生签订一份家务承诺书,承诺自己会坚持做家务劳动。 学生认真阅读家务承诺书的内容,签字并承诺会坚持做家务劳动。 总结 (1)教师总结:当 “做家务” 成为一种习惯,它所带来的好处是不可估量的!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分担父母的辛劳,温暖家人的心房,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明天! (2)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学会家务劳动技能和坚持做家务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你打算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做家务? (3)学生进行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今后的打算。
【学后反思】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对做家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不仅认识到做家务的意义和价值,掌握了必要的简单劳动技能和家务小窍门,还学会了用恰当的方式与家长沟通争取家务劳动机会,并能坚持做家务劳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体验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通过让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家庭责任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