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南省安阳市多校联考高三调研考试(一模)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河南省安阳市多校联考高三调研考试(一模)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届高三年级调研考试
生物学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凋亡细胞表面具有磷脂酰丝氨酸(PS),巨噬细胞可分泌桥接蛋白(MPG-E8)。MPG-E8同时与PS和巨噬细胞表面的MPG-E8的受体结合,刺激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凋亡细胞表面产生PS的过程一定不受基因的控制
B.MPG-E8受体缺陷不影响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
C.巨噬细胞可通过溶酶体酶消化凋亡细胞的多种结构
D.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体现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
2.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A.大蒜根尖依次经过解离、染色、漂洗和制片,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B.鉴定DNA时,丝状物溶于2mol/L的NaCl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并充分摇匀后即呈蓝色
C.设计制作生态缸并观察其稳定性时,生态缸需要密封并保证适宜光照,不需要补充食物
D.调查趋光性农林害虫的种群密度时,可通过黑光灯诱捕法准确计算害虫的种群密度
3.农基鱼塘既有陆地种植层次(种植棉、粮、果、蔬菜等),也有水体养殖层次,同时结合畜牧业(养殖家禽、家畜),种植、养畜、养鱼三者相互联系,构成综合生态农业类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农基鱼塘的建立需遵循循环和自生等生态学原理
B.畜牧业产生的粪便等可以为农作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C.池塘中的蚯蚓能加快农基鱼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水体中分层饲养鱼类能提高自然环境资源的利用率
4.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而不同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来源与去路有差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和土壤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其粪便流入分解者
C.次级消费者的生物量越多,三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顶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最终被呼吸作用消耗及流入分解者
5.原核生物的一个mRNA上含有非翻译区(UTR)和多个开放阅读框(ORF),每个ORF都可控制合成一种蛋白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原核生物的一个mRNA能编码多种蛋白质
B.每个ORF都含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C.每个ORF的碱基序列都不相同,翻译机制相同
D.UTR会发生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碱基互补配对
6.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检测相应抗体可以确定是否感染HIV
B.HIV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
C.HIV侵入人体后其数量会不断增加
D.被HIV感染的人体更容易患流感
7.某同学参加运动比赛后汗流浃背,满脸通红,休息片刻后补充矿物质饮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骨骼肌持续收缩使体温升高,出汗有利于减少机体的产热量
B.运动后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并通过辐射、对流等方式散热
C.运动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分泌减少
D.饮料中的葡萄糖、氨基酸和无机盐等作为能源物质为细胞提供能量
8.果蝇的体色和眼型分别受等位基因A/a、B/b控制,研究人员选择一对灰身圆眼雌、雄果蝇杂交,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F1 灰身圆眼 灰身棒眼 黑身圆眼 黑身棒眼
雄果蝇/只 301 102 102 98
雌果蝇/只 599 0 198 0
A.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
B.灰身和圆眼均为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
C.F1中雌、雄果蝇数量不等,可能是特定实验条件下AaXBY个体不能存活
D.同样实验条件下,F1灰身棒眼雄果蝇与黑身圆眼雌果蝇自由交配,F2雄果蝇只有1种表型
9.某同学用外源蔗糖(SUC)、脱落酸(ABA)单独或共同处理马铃薯,发现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含量均增加。检测淀粉合成途径中APL3和SS2两种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注:CK为对照组,SUC为蔗糖单独处理组,ABA为脱落酸单独处理组,SUC+ABA为蔗糖和脱落酸共同处理组。
A.APL3编码的蛋白质有利于催化淀粉合成
B.SUC和ABA协同促进马铃薯块茎淀粉合成
C.ABA对SS2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被SUC减弱
D.ABA影响酶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淀粉合成
10.基因组内某些胞嘧啶在DNA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下结合甲基基团发生甲基化。遭遇干旱胁迫时,植物甲的M基因表达量增大使表型发生改变,以适应干旱环境。正常种植条件下,用DNA甲基化转移酶的抑制剂处理植物甲,M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降低,M基因的表达量增大。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干旱胁迫条件下,植物甲表型改变产生的新性状可遗传
B.DNA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结果不会改变基因组的碱基序列
C.干旱胁迫降低了M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程度,M基因的转录量增大
D.遭遇极度干旱时,可给植物甲施加DNA甲基化转移酶帮助植物抵御干旱
11.下列关于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植物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B.温度参与树木年轮形成的调节,也参与冬小麦开花的调节
C.仅增加大棚内CO2浓度,短时间内植物体内的NADPH浓度上升
D.接受日照时间的长短可作为信号参与某些植物开花生理的调节
12.槭叶铁线莲常生于低山陡壁或土坡上,目前处于濒危状态。其花朵大而美丽,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某同学在A、B两个区域调查了不同龄级的槭叶铁线莲植株数,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区域槭叶铁线莲的年龄结构接近增长型
B.B区域槭叶铁线莲的种群密度较A区域的高
C.A区域幼龄级槭叶铁线莲数量少,说明种群的出生率低
D.可根据槭叶铁线莲种群的年龄结构预测其种群密度变化
13.新型化合物XP-524能阻断两种表观遗传调节因子——BET蛋白和组蛋白乙酰转移酶(EP300)的功能,从而保持染色质的凝聚,抑制相关基因的转录,该机制应用到临床上可以帮助治疗胰腺导管腺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表观遗传调节因子发挥作用,会导致相关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B.与正常细胞相比,胰腺导管腺癌细胞拥有更长的细胞周期
C.组蛋白乙酰化修饰通过改变染色质的凝集状态影响翻译过程
D.XP-524可能通过抑制原癌基因过表达来治疗胰腺导管腺癌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主要有两条途径:瞬时表达途径和稳定表达途径。在瞬时表达状态的基因转移中,药用蛋白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存在于游离的载体上,不与基因组染色体相整合;在稳定表达状态的基因转移中,导入的药用蛋白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基因组中,形成稳定表达的转基因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药用蛋白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获得转基因植物
B.利用瞬时表达途径生产目的蛋白简便快捷,目的蛋白的表达持久、稳定
C.利用稳定表达途径获得转基因植株时,载体进入宿主细胞后不需进行选择培养
D.将目的基因定点整合到染色体高活性位点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高表达植株
15.基因A/a、B/b是某二倍体动物卵原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这对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仅在某个位点发生一次互换,形成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得到一个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和一个极体。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B.若互换区段在基因A/a所在位置,则该极体可能的基因型是Ab或ab
C.若互换区段不在基因A/a、B/b所在位置,则该极体的基因型是ab
D.无论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在何处互换,该极体的基因型都不可能是AB
16.兴奋在突触的传递过程中,依赖于Ca2+内流触发神经递质释放,在突触前和突触后检测到膜电位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突触前膜峰电位形成前后,先后开放Na+和K+通道
B.突触前膜Ca2+通道的激活先于Na+通道的激活
C.突触后膜产生峰电位是由Ca2+内流直接形成的
D.缺乏Na+会降低骨骼肌的兴奋性,肌肉收缩减弱
17.植物叶绿体内的部分代谢过程如图,PSI、PSⅡ是两个光系统。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叶绿体类囊体腔中的H+均来源于水的光解
B.PSI主要参与NADPH的合成,水的光解与PSⅡ有关
C.类囊体膜两侧的H+浓度差可以为ATP合成提供能量
D.合成的ATP、NADPH都能为叶绿体基质中C3的还原提供能量
18.色盲可分为红色盲、绿色盲和蓝色盲等,三种色盲都是单基因遗传病(红色盲相关基因用R/r表示,绿色盲相关基因用G/g表示,蓝色盲相关基因用B/b表示),下图表示某家系中色盲的遗传图谱,其中Ⅱ2不携带任何与色盲有关的致病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蓝色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基因R/r和G/g都位于X染色体上
C.Ⅱ2和Ⅱ3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8
D.Ⅲ1可能携带题中所述的某些色盲基因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
19.(12分)γ-氨基丁酸(GABA)可作为信号传导物质调控农作物的抗逆境响应。为研究干旱胁迫下GABA对玉米幼苗光合系统及其他生理反应的响应,研究人员将玉米幼苗设为空白对照组(CK)、GABA处理组(G)、干旱处理组(D)、干旱+GABA处理组(DG),检测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的生理指标,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SPAD数值反映叶绿素的含量。
(1)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_____光;若要提取各处理组玉米叶片中的叶绿素,常利用_________试剂进行提取。
(2)该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____。干旱胁迫降低了玉米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有机物的积累速率__________。GABA可缓解干旱条件下玉米幼苗出现的净光合速率下降现象,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GABA对玉米幼苗抗逆境响应的调控机制,研究人员分别检测了不同实验组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歧化两个超氧自由基O2-成为H2O2和O2)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以及细胞内丙二醛(MDA,膜脂过氧化的产物)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显示_________,这说明GABA可提高玉米幼苗中SOD和CAT的活性,并降低干旱胁迫条件下膜脂的氧化损伤。请结合上述信息推测,GABA降低干旱胁迫条件下膜脂氧化损伤的具体机制是__________。
20.(11分)周围神经损伤会导致感觉障碍和慢性神经性疼痛。miR-132-3p是一种小型非编码RNA,常与其他RNA相结合从而影响靶基因的功能。为研究miR-132-3p是否参与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周围神经损伤主要是反射弧中的_________损伤,导致感觉障碍,产生疼痛的中枢位于_________。miR-132-3p可与靶基因的mRNA结合的原因是_________。
(2)SIRT1是一种酶,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科研人员分别提高和降低周围神经细胞miR-132-3p的表达量,研究其对SIRT1表达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miR-132-3p降低细胞中SIRT1基因的表达,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3)GAP-43蛋白具有促进突触重建、轴突再生等功能。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了过表达SIRT1对miR-132-3p处理的周围神经细胞增殖和GAP-43表达量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miR-132-3p与SIRT1、GAP-43、细胞增殖、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和再生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将其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21.(12分)底栖动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取食浮游生物、底栖藻类和有机碎屑等,同时又被鸟类和鱼类等取食。互花米草是一种水生入侵植物,常在入侵地爆发式生长,危害土著种的生长,也影响候鸟的栖息和迁徙,破坏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研究人员在保护区选取不同入侵程度的互花米草群落,研究互花米草扩张对海滩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样地 互花米草密度/(株·m-2) 土壤有机质/(g·kg-1) 大型底栖动物种类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g·m-2) 物种丰富度指数 活动涉禽数量/(只·hm-2)
X1 0 3.93 8 320 0.823 85
X2 132 4.14 12 420 1.253 34
X3 132 10.56 17 292 1.641 15
X4 238 14.25 5 180 0.608 0
注:X1为光滩、X2为新生互花米草滩、X3为2003年起定居形成的互花米草滩,X4为1990年起定居形成的互花米草滩。
(1)可用__________法调查样地的互花米草的种群密度,用__________法统计样地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类。
(2)底栖动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__________,其可加快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原因是__________。
(3)据表可知,互花米草入侵短期内,可能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使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提高。X4样地互花米草根系发达,种群密度过高,不利于__________(答出两点),从而使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减少。
22.(12分)基因工程中,可利用报告基因(如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基因)与目的基因相连形成融合基因,用于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在受体细胞中表达。为培育抗冻的转基因番茄品种,研究人员设计了四种引物将多毛番茄的CBF1基因与EGFP基因通过融合PCR技术进行融合,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PCR反应中引物的作用是使__________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为使CBF1基因与EGFP基因成功连接,应使引物R1和F2__________。
(2)利用重叠PCR构建融合基因时,第一轮PCR产生的DNA链①~⑧中,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选取①和⑧进行组合。继续进行PCR扩增后,产生的子链⑨~ 中,子链相互连接后不利用引物即可进行扩增的组合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3)引物F1和R2含有限制酶NcoI、BstEⅡ识别的序列,在引物中添加这两种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目的是__________。
23.(12分)家蚕为二倍体生物,卵色是重要的遗传性状。第2白卵基因(a)与第3白卵基因(b)均位于10号染色体上,控制白卵性状,两者对应的显性基因分别为A、B,当存在两种显性基因时,蚕卵才呈正常的黑色。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家蚕卵色的遗传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
(2)仅考虑这两对基因,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家蚕表型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基因型为AaBb的家蚕表型为__________,除此以外表现该表型的基因型还有__________种。
(3)为大量饲养雄蚕,育种工作者用辐射诱变方法反复处理杂合子雌蚕(如图1),使一条10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包括A或B)易位到W染色体上,其余部分丢失。通过此方法育成A系统和B系统(如图2)两种雌蚕。已知这两种雌蚕的W染色体均不能与10号染色体组合并分配到同一雌配子中,且不含10号染色体或不含10号染色体片段的配子不具活力。
①将A系统的雌蚕与基因型如图3的雄蚕杂交,子代的表型为__________。
②将B系统雌蚕与基因型如图4(请在相应方框中画出相应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的雄蚕杂交,结果与上述杂交结果相同。这两种杂交方法可利用卵色快速区分雄蚕和雌蚕,在生产上具有应用价值。
(4)将雌蚕未受精的卵子用低温等处理,可诱导卵子融合,孵化出极少的雄蚕。只考虑性染色体上的基因,这些雄蚕总是纯合子,其原因是__________。
2025届高三年级调研考试
生物学·答案
选择题:共18小题,共4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第14~1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C2.C3.B4.D5.D6.C7.B9.B10.D8.C
11.C12.D13.D14.BC15.CD16.AD17.BCD18.CD
19.(共12分)
(1)蓝紫光和红(1分) 无水乙醇(1分)
(2)CK组、G组和D组(2分) 降低(1分) GABA提高了干旱条件下玉米幼苗的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速率均提高(或下降幅度小,2分)
(3)SOD和CAT的活性:G组高于CK组,DG组高于D组;MDA含量:D组高于CK组,DG组低于D组(答案合理即可给分,2分) GABA提高SOD和CAT的活性,使超氧自由基O2-转化为H2O2,再转化为H2O和O2,减少自由基对膜脂的氧化损伤(答案合理即可给分,3分)
20.(共11分)
(1)传入神经(2分) 大脑皮层(1分) 两者具有互补配对的碱基序列(2分)
(2)miR-132-3p可与SIRTl基因转录的mRNA结合,促进SIRTImRNA降解(2分)
(3)抑制(1分) SIRT1(1分) 促进(1分) GAP-43(1分)
21.(共12分)
(1)样方(1分) 记名计算(1分)
(2)消费者、分解者(2分) 底栖动物可以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2分)
(3)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底栖动物的食物来源(2分) 降低活动涉禽的数量,减少底栖动物被取食(2分) 底栖藻类生长、浮游生物生存、底栖动物栖息和活动(答出两点即可,2分)
22.(共12分)
(1)DNA聚合酶(1分) 末端的部分序列互补配对(2分)
(2)不能(2分) ⑩ (2分) DNA子链的延伸方向是从5'端至3'端,⑩与①组合后互补配对片段的游离末端均为3'端,可以起到引物的作用(答案合理即可给分,2分)
(3)使融合基因两端带有这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使用这两种限制酶处理融合基因,可产生不同的黏性末端,防止融合基因自身环化(答案合理即可给分,3分)
23.(共12分)
(1)不遵循(1分) 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2分)
(2)相同(1分) 黑卵(1分) 3(1分)
(3)①雌性均为白卵、雄性均为黑卵(2分) ②答案如图(2分)
(4)雌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只考虑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含Z染色体的所有卵子基因型均相同,它们两两融合得到的雄蚕一定为纯合子(答案合理即可给分,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