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水资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课时优化训练 (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水资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课时优化训练 (含解析)

资源简介

3.3水资源—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课时优化训练
读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B.北方地少水少 C.南方地少水多 D.北方地多水多
2.针对我国水土资源分布特点,采取的有效方法是( )
A.实施跨流域的调水工程 B.大力开垦南方地区的山地
C.控制南方地区人口增长 D.减少北方地区的耕地面积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政策。读“北京市和上海市2022年居民用水价格表”,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市和上海市2022年居民用水价格表
行政区 阶梯 每户年用水量/立方米 综合水价/(元/米3)
北京 第一阶梯 0~180(含) 5
第二阶梯 180~260(含) 7
第三阶梯 260以上 9
上海 第一阶梯 0~220(含) 3.45
第二阶梯 220~300(含) 4.83
第三阶梯 300以上 5.83
3.北京市综合水价比上海市高,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北京比上海( )
A.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B.降水量小,水资源短缺
C.水污染、水浪费严重 D.人口多,需水量大
4.我国大部分地区实施阶梯水价政策的目的是( )
A.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B.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C.逐步推进全国水价相统一 D.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引汉济渭”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以补充西安、宝鸡、咸阳等城市给水量的调水工程。读“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引汉济渭”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彻底解决陕西省水资源短缺 B.优化了水资源空间上的分布
C.减少了汉江流域的干旱灾害 D.改变了渭河流域的气候特征
6.汉江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保护水源地的合理做法有( )
①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②修复生态湿地、退耕还林
③加强城市垃圾、污水治理
④取缔、关停沿江所有企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丹水北运”指将丹江口水库优质水装入集装箱液袋后,搭上浩吉铁路“北煤南运”列车的返程空车,“捎脚运输”至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地,让铁路沿线地区1500万人民群众喝上来自丹江口的天然好水。右图示意浩吉铁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丹水北运”的水源地位于( )
A.湘赣交界处 B.湘鄂交界处 C.鄂豫交界处 D.豫陕交界处
8.利用浩吉铁路“北煤南运”返程空车进行“捎脚运输”可( )
A.提高经济效益 B.增加运输费用 C.降低运输风险 D.增加货物价值
华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华北地区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是世界上地下水开发范围最广、规模最大、强度最高的地区。因地下水开采量远大于补给,入不敷出,造成严重超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华北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农业灌溉用水多 B.城市密集,需水量大
C.冬春季降水少,水资源短缺 D.河流较少,以内流河为主
10.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出台节约用水奖励条例
②实行河湖地下水回补措施
③种植耗水量大的作物
④加强地下水位监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京杭大运河向北输水,使得运河文明在流淌中得到延伸和发展。下图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东线工程输水线多采用抽水、自流模式,其中经一河流段采用了隧道引水,该河流是( )
A.海河 B.黄河 C.淮河 D.长江
12.东线工程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有( )
①缓解华北水资源短缺状况
②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③提升京杭运河的通航能力
④减轻南方地区的水体污染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3.下列措施不利于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是( )
A.用淘米水、清洗果蔬的水给盆栽植物浇水
B.增强个人节水、护水的意识
C.推广喷灌、滴灌技术,使用再生水、雨水等降低城市绿化用水量
D.工业实行清洁生产,关停需要用水的工业部门,以减少工业用水需求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左图为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右图为中国径流带分布图。
(1)右图中北京处于我国径流带的______带内。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______,东多西少”。
(2)左图中南水北调工程是把我国______流域水资源调往缺水严重的华北地区和______地区,调水工程以解决我国水资源______分配不均的问题。
(3)左图中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工程量最小的是______线,该线利用了著名的______运河作为输水主干河道。
(4)右图中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由汉江上游的______水库引水,最终输送到华北的______、______两市。
15.结合图一、图二、图三,完成下列问题。
图一部分国家和世界人均占水量对比图 图二中国水资源分布图 图三南水北调工程部分工程示意图
(1)图一反映出中国水资源的状况是______________。
(2)图二反映的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解决这种分布状况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
(3)南水北调工程与中线相比,东线调水线路工程量较______________(填“小”或“大”),主要原因是东线工程主要利用______________(河道)输水,北达山东与天津。
(4)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都到达______________平原,为缓解缺水状况,除调水外我们还应实施的对策是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我国水资源北方占比为20%,南方为80%;土地资源北方占比为60%,南方为40%;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土地资源北多南少,故北方地多水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能够有效缓解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的方法是尽快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而不是减少北方地区的耕地面积,A正确,D错误;大力开垦南方地区的山地会引起水土流失、破坏生态平衡,B错误;控制南方地区人口增长与我国当前的人口结构需求不一致,C错误。故选A。
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北京位于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小,水资源短缺,所以北京市综合水价比上海市高,B正确;工农业发达、水污染、人口多不是造成北京市综合水价比上海市高的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
4.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大部分地区实施阶梯水价政策的目的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A正确;实施阶梯水价不能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B错误;逐步推进全国水价相统一不是梯水价政策的目的,C错误;实施阶梯水价政策不能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D错误。故选A。
5.答案:B
解析:“引汉济渭”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以补充西安、宝鸡、咸阳等城市给水量的调水工程,可以缓解陕西省水资源短缺现象,但不能彻底解决,A错误;跨流域调水工程优化了水资源空间上的分布,B正确;将汉江的水引入渭河,减少的是渭河流域的干旱灾害,C错误;无法改变渭河流域的气候特征,D错误。故选B。
6.答案:A
解析:保护水源地的合理做法有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减少水源地污染,①正确;修复生态湿地、退耕还林,保护水土资源,②正确;加强城市垃圾、污水治理,防治污染,③正确,①②③正确;取缔、关停沿江所有企业的做法过于绝对,不利于经济发展,排除④,A正确。故选A
7.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丹水北运”的水源地是丹江口水库。读图可知,丹江口水库位于鄂(湖北)与豫(河南)交界处,C正确,排除A、B、D。故选C。
8.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利用返程空车进行“捎脚运输”相对于专车运输,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A正确,B错误;与运输风险及货物价值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A。
9.答案:C
解析:华北平原大量开采地下水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冬春季降水少,水资源短缺,C正确,D错误;农业灌溉用水多、人口、城市密集,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属于社会经济原因,排除A、B。依据题意,故选C。
10.答案:B
解析: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出台节约用水奖励条例、促进河湖地下水回补措施、加强地下水位监测,①②④正确;种植耗水量大的作物,会加重地下水超采问题,③错误,排除A、C、D,B正确。故选B。
11.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条河流中黄河属于地上河,因此输水隧道需要从河床底部穿过,采用了隧道引水,B正确。故选B。
12.答案:C
解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向华北地区输水,有利于缓解华北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改善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①正确,②错误;南水北调工程疏浚了京杭运河的河道,补充了水源,有利于提升京杭运河的通航能力,③正确;南水北调使南方地表径流减少,不利于该地区水体的自净,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答案:D
解析:淘米水、清洗果蔬的水、养鱼水等可给盆栽植物浇水,既可节水又能促进其生长,A正确;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掌握节水的小窍门,增强个人节水、护水的自觉意识,B正确;采用喷灌、滴灌、微灌等灌溉方式,使用再生水、雨水等可降低城市绿化用水量,C正确;工业实行清洁生产,合理布局,关停需要用水的工业部门,以减少工业用水需求,不利于经济发展,D错误,符合题意,根据题意,故选D。
14.答案:(1)平水 南多北少
(2)长江 西北 空间
(3)东 京杭
(4)丹江口 北京 天津
解析:(1)读右图可知,北京处于我国径流带的水平带内。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读左图可知,南水北调工程是把我国长江流域水资源调往缺水严重的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调水工程以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问题。
(3)左图中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工程量最小的是东线,该线利用了著名的京杭运河作为输水主干河道,北达北京与天津。
(4)右图中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最终输送到华北的北京、天津两市。
15.答案:(1)人均水资源少
(2)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跨流域调水
(3)小;京杭运河
(4)华北;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解析:(1)中国水资源的状况是人均水资源少。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约占世界水量的1/4,仍是世界“贫水国”之一。
(2)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或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与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不均匀有密切的关系。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修建水库,把雨季多雨的水蓄起来。
(3)南水北调东线方案: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水,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送,工程量较小,北达山东与天津。
(4)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都到达华北平原。华北平原的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水污染的加重,华北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我们应该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依靠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变农业灌溉方式,例如滴灌,喷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