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人口—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课时优化训练截至2023年年末,全国人口(不包括港、澳、台人口)共140967万人。读近五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情况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指标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年末总人口(万人) 141008 141212 141260 141175 140967人口自然增长率(‰) 3.32 1.45 0.34 -0.60 -1.4865岁及以上人口(万人) 17767 19064 20056 20978 216761.近五年中国人口(不包括港、澳、台人口)( )A.自然增长率2023年最高 B.数量逐年减少C.数量在2021年最多 D.数量均未超过14亿2.现阶段我国最大的人口问题是( )A.新生儿童数量骤增 B.人口老龄化严重C.劳动力数量严重不足 D.人才流失严重3.结合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我国在人口发展规划中应( )A.严格控制人口总量 B.创造更多劳动就业机会C.及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 D.改变目前的人口分布状况“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是指由志愿者(年轻人、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免费提供服务,记录服务时长换算成“时间币”,待需要时取出“时间币”以兑换服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促使我国“时间银行”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性别结构失衡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分布不均 D.人口基数大5.与传统养老模式相比,“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最主要的优势是( )A.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 B.增加志愿者的经济收入C.减轻社会的养老压力 D.延迟高龄老人退休年龄2021年5月11日,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下图中的左图为我国四个地区的人口分布示意图,右图是我国民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是(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7.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东部地区、中部地区 B.中部地区、西部地区C.东北地区、西部地区 D.东部地区、东北地区8.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少数民族人数占比增加,我国少数民族的蓬勃发展得益于( )A.优越的自然条件 B.平等的民族政策 C.多彩的民族文化 D.厚重的历史沉淀2022年,中国人口近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人口问题引起大家的关注。下图为2010—2022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2010—2022年中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2014年 B.2016年 C.2021年 D.2022年10.材料数据直接反映我国当前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A.养老负担加重 B.人口出生率低 C.人口增长过快 D.人口素质降低11.为应对上述人口问题,政府可采取的措施是( )A.提高教育水平 B.增加就业岗位C.鼓励向海外移民 D.提高育儿津贴补助读我国东南部与西北部面积比例与人口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12.我国人口稠密区位于( )A.南部横断山区 B.西部高原山区C.黑河—腾冲线以东 D.黑河—腾冲线以西13.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分布差异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西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B.西部地区河流密布,水资源丰富C.东部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崎岖 D.东部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14.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在“中国人口分布图”中,用直线把黑河和腾冲连接起来。(2)由图可知,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区是_____、_____;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东南部人口_____,西北部人口_____。(填“稠密”或“稀疏”)(3)庞大的人口数量,给我国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实行_____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4)有同学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口总数越少,人口自然增长率越低,就越有利于本国的经济发展。”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15.读“中国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百分比图”和“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1990年到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这种现象说明我国人口迁移方向是______。(2)我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是黑龙江省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读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特点______,请从气候条件分析这样分布的原因?______。(3)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请你分析其原因?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由表格可知,近五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19年最高,A错误;数量先增加后减少,B错误;数量在2021年最多为141260万人,C正确;数量均超过14亿,D错误,故选C。2.答案:B解析:现阶段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为负增长,新生儿童数量骤减,65岁及以上人口多,现阶段我国最大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数量减少,表中没有显示人才流失严重,B正确,A、C、D错误,故选B。3.答案:C解析:现阶段我国最大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严重,我国在人口发展规划中应及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C正确,A、B、D错误,故选C。4.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时间银行”就是存“时间”兑“养老钱”,主要是因为老年人口比重大,需要的服务时间较多,年轻时为老人提供服务,年老时就可以用其来兑换别人给自己服务,所以“时间银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时间银行”与人口分布不均、人口总数庞大、性别结构失衡关联不大,B正确。故选B。5.答案:C解析:阅读题干材料可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人口平均年龄越来越大,社会养老压力大,“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有利于减轻我国社会养老压力,C正确;“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并不是为了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也不能增加志愿者的经济收入,更不能延迟高龄老人退休年龄,A、B、D错误。故选C。6.答案:A解析:由我国四个地区的人口分布示意图分析可知,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是东部地区39.93%,A正确。故选A。7.答案:C解析:由我国民族分布图分析可知,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C正确,排除A、B、D。故选C。8.答案:B解析:我国宪法规定,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坚持民族平等。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等。故我国少数民族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平等的民族政策,B正确。故选B。9.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2010—2021年,我国人口一直呈现正增长,人口总数不断增长,2022年人口开始出现负增长,人口总数开始下降,可知2021年人口总数达到最高,C正确。故选C。10.答案:B解析: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出现负增长,可知我国当前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出生率低,人口增长过慢,B正确,C错误;材料数据并不能直接反映出我国养老负担加重、人口素质降低问题,A、D错误。故选B。11.答案:D解析:目前,我国人口出生率较低,提高教育水平并不能提高我国的人口出生率,A错误;目前,我国人口出生率较低,劳动力短缺,增加就业岗位并不能提高人口出生率,B错误;我国人口出生率本来就低,“鼓励向海外移民”无疑会使我国的人口劳动力更加短缺,C错误;育儿负担加重是我国人口出生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提高育儿津贴补助”有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出生率,D正确。故选D。12.答案:C解析: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指从黑龙江省黑河到云南省腾冲画的一条直线,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少,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我国人口稠密区位于东部沿海平原地区,南部横断山区、西部高原山区人口分布稀疏,C正确,A、B、D错误。故选C。13.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分布差异的自然原因是我国东部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资源丰富,适合人居住,C错误,D正确;我国西部地区地形崎岖,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较干旱,水资源短缺,不适合人居住,A、B错误。故选D。14.答案:(1)。(2)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稠密 稀疏(3)计划生育(4)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口过少或自然增长率过低,会使社会劳动力缺乏,不利于社会发展。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为黑河—腾冲一线。(2)由图可知,根据中国人口分布图,可以判断出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区是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3)结合所学知识,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4)结合所学知识,该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人口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口过少或自然增长率过低,会使社会劳动力缺乏,不利于社会发展。15.答案:(1)越来越高;向城镇迁移(2)东密西疏;东部地区气候比较温和湿润(3)沿海地区交通运输便利、气候比较温和湿润、经济发达解析:(1)读图可得,1990年到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越来越高,这种现象说明我国人口向城镇迁移。(2)我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是黑龙江省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密西疏,其气候原因是:东部地区气候比较温和湿润。(3)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其原因是:沿海地区交通运输便利、气候比较温和湿润、经济发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