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七年级上册地理湘教版(2024)单元质检卷(A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七年级上册地理湘教版(2024)单元质检卷(A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七年级上册地理湘教版(2024)单元质检卷(A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意大利分布着很多座圆锥石顶屋建筑,这种建筑由附近采集的石灰石块直接堆砌而成,撑起圆锥形屋顶,门窗小而少,石墙厚,屋顶高,许多屋顶有十字架。图为意大利圆锥石顶屋景观图。据此完成1~3小题。
1.许多屋顶有十字架,推测当地居民信奉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犹太教 C.佛教 D.基督教
2.石屋屋顶呈圆锥形设计是因为( )
A.降水多、风大 B.原材料丰富 C.昼夜温差小 D.终年炎热
3.下列描述中,符合意大利的是( )
A.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 C.黑种人为主 D.人口增长快
2024年4月20日凌晨,西亚地区发生一件轰动性大事:以色列袭击伊朗,据此完成4~5小题。
4.西亚地区长期以来冲突不断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五海三洲之地的战略位置
②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
③石油资源丰富
④淡水资源缺乏
⑤民族宗教矛盾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5.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共同的“圣城”是( )
A.麦加 B.新德里 C.德黑兰 D.耶路撒冷
韩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生育率最低。下图为韩国近年来出生、死亡人口数量统计图。据此完成6~7小题。
6.韩国低生育率会带来的突出问题是( )
A.劳动力过剩 B.住房紧张 C.就业困难 D.老龄化严重
7.韩国增加人口数量的可行性做法是( )
A.鼓励生育 B.提高房价 C.提高粮食产量 D.延迟退休
陕北某村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具有典型的黄土景观和地域特色,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曾经的饮水井现已成为该村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图1为该村局部景观速写图,图2为该村景区及周边地区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8~10小题。
8.该村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是( )
A.窑洞 B.土楼 C.吊脚楼 D.蒙古包
9.饮水井位于该景区(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10.图2中虚线①表示( )
A.山脊 B.山峰 C.沟谷 D.陡崖
读“亚欧大陆人口分布示意图”及“45°N纬线附近大陆东西两岸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11~13小题。
11.据图可知,亚欧大陆人口稠密区位于( )
①中低纬度地区
②内陆地区
③沿海地区
④平原
⑤高原山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
12.甲大洲( )
A.地势起伏小,平原面积广 B.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C.河流短小,呈放射状分布 D.所有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
13.乙大洲西部( )
A.海岸线平直,少优良港湾 B.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草场广布
C.纬度较高,河流结冰期长 D.畜牧业发达,餐桌常见乳畜产品
著名学者邦奇(W.Bunge)等曾用“人类大陆图”(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人类大陆)揭示世界人口分布情况。下图为世界人类大陆图。读图,据此完成14~15小题。
14.图中世界人口的分布( )
A.高纬度比低纬度多 B.内陆比沿海多
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D.北半球比南半球多
15.下列关于图中人口密集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人口最多的大洲 B.②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C.③地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D.④地位于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大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16.热播国产影片《万里归途》《战狼2》分别以“利比亚撤侨”、“也门撤侨”事件为背景,彰显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分)
(1)右图中B地表示也门,当地居民多为______人种,信奉______教;该国所在区域有丰富的______(矿产)资源,该资源主要分布在F______及其沿岸。(4分)
(2)右图中A地表示利比亚,执行利比亚撤侨任务的船只从其首都出发,最短航线须穿过甲、乙两大洲的分界线C______,并经过红海、E______洋等多个海洋,以及“海上生命线”之称的D______海峡,才能回到祖国。(3分)
(3)结合左图资料分析,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1分)
17.2022年11月5日,世界人口总数突破了80亿。图1为世界人口增长图,图2为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目前世界人口的发展趋势是人口总量持续__________(减少/增长)。从1960年至今,人口增长速度__________(放缓/加快),预计未来人口增长速度将__________(放缓/加快)。(3分)
根据联合国人口司最新预测,到本世纪80年代,全球人口将达到约104亿的峰值,并保持这个水平到2100年。
(2)世界人口总数接近峰值,你认为由此可能引发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读图2可知,世界人口的空间分布不均,除了中国和印度所在的①亚洲东部和②亚洲南部外,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还有__________(填两个序号),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为人口稀疏地区,人口稀疏的地区有__________(任选一个,填序号),该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3分)
18.读世界部分区域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世界人口稠密区:从纬度位置看多分布在________纬度地区;从地形上看多分布在________地区;从海陆位置上看多分布在________地区。(3分)
(2)既是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又是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区的是________(填序号)。(1分)
(3)③地区人口________(稠密或稀疏),其原因是________。(3分)
(4)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80亿。预计未来40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人口增长,将约占全球人口增长的97%。亚、非、拉国家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有哪些?(一条即可)(2分)
1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A图表示________聚落,B图表示________聚落。(2分)
(2)从出现的时间来看,________聚落早。(1分)
(3)乡村聚落比城市聚落交通条件要_____(好、差),人口密度要______(大、小)。(2分)
(4)环境质量比较好的是________图,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是________图。(2分)
20.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图中B地是世界最大半岛,居民主要通用语言是________,大多信奉________,对应的宗教建筑是______(甲、乙、丙)图。(3分)
(2)C地居民大多信奉________(宗教),对应的宗教建筑是_______(甲、乙、丙)图。E地是______人种的主要分布区。(3分)
(3)D地是世界最大平原________,人口分布________(稠密或稀疏)。(2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标志,屋顶有十字架,推测当地居民信奉的宗教是基督教,D正确;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与十字架无关,A、B、C错误。故选D。
2.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石屋屋顶呈圆锥形设计,坡度大,利于排水,说明当地降水多;圆锥形的设计还可以使建筑物更加稳定,因为它可以分散风力的压力,减少建筑物受大风的影响,说明当地风大,A正确;石屋屋顶呈圆锥形设计与原材料丰富无关,排除B;由材料可知,石屋门窗小而少,石墙厚(墙体内填充泥土、稻秆、麦秸),说明当地昼夜温差大,需要防寒保暖,C错误;意大利位于地中海沿岸,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D错误。故选A。
3.答案:B
解析:意大利位于欧洲,属于发达国家,A错误,B正确;意大利以白种人为主,C错误;经济发达,人口增长慢,D错误。故选B。
4.答案:B
解析:西亚地区冲突不断的原因是地处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丰富,为经济利益而战;淡水资源匮乏,为水而战;该地区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这里宗教矛盾突出,①③④⑤正确;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不是西亚地区长期以来冲突不断的主要原因,②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故选B。
5.答案:D
解析:西亚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人普遍信奉伊斯兰教,西亚也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城,D正确;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城、新德里是印度的首都、德黑兰不是宗教圣城,A、B、C错误。故选D。
6.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韩国低生育率会带来的突出问题是出生人口下降,老龄化严重,D正确。劳动力过剩、住房紧张、就业困难是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A、B、C错误。故选D。
7.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韩国增加人口数量的可行性做法是鼓励生育,A正确;提高房价会进一步抑制生育意愿,B错误;提高粮食产量跟增加人口数量关系不大,C错误;延迟退休只能是缓解劳动力不足,不能增加人口数量,D错误。故选A。
8.答案:A
解析: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该地区位于黄土高原,黄土层深厚,且有直立性,人们开挖窑洞居住,坚固结实,冬暖夏凉,A正确;土楼是福建地区的传统民居;吊脚楼是苗族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贵州等地;蒙古包是蒙古族的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等地,B、C、D错误。故选A。
9.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按照指向标指北的判断方法,饮水井位于景区的西北部,B正确。故选B。
10.答案:C
解析:读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由高值凸向低值处为山脊,由低值凸向高值处为山谷,虚线①凸向高值方向,且两侧等高线高于虚线处,所以①处为沟谷,C正确;山峰一般处于海拔较高处,等高线中间高,周围低,有黑色三角形标识;陡崖处一般有多条等高线交汇,A、B、D错误。故选C。
11.答案:C
解析:据图可知,亚欧大陆人口稠密区位于①中低纬度地区、③沿海地区、④平原。②内陆地区、⑤高原山地人口稀少,C正确。故选C。
12.答案:B
解析:读图甲大洲是亚洲,地势起伏很大,A错误;亚洲是世界跨纬度最广的大洲,B正确;河流源远而流长,呈放射状分布,C错误;目前亚洲的日本等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D错误。故选B。
13.答案:D
解析:读图乙大洲是欧洲,欧洲西部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A错误;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B错误;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C错误;畜牧业发达,餐桌常见乳畜产品,D正确。故选D。
14.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世界上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低纬度比高纬度多,A错误;沿海比内陆多,B错误;东半球比西半球多,C错误;北半球比南半球多,D正确;故选D。
15.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①地位于北美洲东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口最多的大洲为亚洲,A错误;②位于欧洲西部,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B正确;③地位于亚洲南部,工业发展较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C错误;④是亚洲东部的中国,目前是发展中国家,D错误。故选B。
16.答案:(1)白色;伊斯兰;石油;波斯湾(4分)
(2)苏伊士运河;印度;马六甲(3分)
(3)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1分)
解析:(1)读图可知,B地表示也门,地处中东地区,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以阿拉伯人为主,信奉伊斯兰教;靠近F波斯湾沿岸地区,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2)读图可知,C为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E是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之间的印度洋;D是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
(3)读图可知,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为地中海气候。
17.答案:(1)增长;加快;放缓(3分)
(2)生态环境破坏;交通拥堵(2分)
(3)③和④;⑨;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不适宜人类居住(3分)
解析:(1)读图1可知,世界人口总量从1830年的10亿左右,持续增长到2022年的80亿左右;从1960年至今,人口增长速度加快;预计未来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拉长,逐渐变为15年、21年,故预计未来人口增长速度将放缓。
(2)世界人口总数接近峰值,人口过多,可能导致自然资源消耗速度加快,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产生就业困难、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等问题。
(3)读图2可知,世界人口的空间分布不均,除了中国和印度所在的①亚洲东部和②亚洲南部外,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还有③欧洲西部和④北美洲东部;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可知世界人口稠密区的分布,主要受地形、气候、水源等自然要素的影响。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为人口稀疏地区,人口稀疏的地区有:⑨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不适宜人类居住;⑤位于沙漠地区,干旱炎热,人口稀疏;⑥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
18.答案:(1)中低;平原;沿海(3分)
(2)④(1分)
(3)稀疏;干旱的荒漠地区(3分)
(4)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2分)
解析:本题以世界部分区域人口分布图为材料,主要考查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人口问题等相关内容。
(1)世界人口稠密区;从纬度位置看多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气温较高,热量较充足;从地形上看多分布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耕地广阔、交通便利;从海陆位置上看多分布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2)既是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又是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区的是④地。①②③地主要是白色人种。
(3)③地是撒哈拉沙漠,终年高温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是人口稀疏区。
(4)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80亿。亚、非、拉国家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有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堵、治安混乱、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
19.答案:(1)乡村;城市(2分)
(2)乡村(1分)
(3)差;小(2分)
(4)A;B(2分)
解析:(1)通过图中建筑等景观的差异可以判断图A为乡村聚落,主要从事农业活动;B为城市聚落,房屋高大密集、交通便利。
(2)从聚落的发展来看,先有乡村聚落,后来发展成城市聚落。
(3)乡村聚落比城市聚落交通条件差,人口密度小,环境质量比较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
(4)从上题分析得出,乡村聚落人口密度小,经济发展水平低,但是环境质量比较好。
20.答案:(1)阿拉伯语;伊斯兰教;乙(3分)
(2)基督教;甲;黑色(3分)
(3)亚马孙平原;稀疏(2分)
解析:(1)图中B地是世界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通用语言是阿拉伯语,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对应的宗教建筑是乙图——清真寺。
(2)图中C地位于欧洲西部,居民大多是白色人种,大多信奉基督教,对应的宗教建筑是甲图——基督教堂。图中E地处非洲的中部和南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是世界黑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3)图中D地是世界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人口分布稀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