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七年级上册地理湘教版(2024)单元质检卷(B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七年级上册地理湘教版(2024)单元质检卷(B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七年级上册地理湘教版(2024)单元质检卷(B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年4月25日,首届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在陕西西安开幕。下图是广东开平网楼。结合图文材料,据此完成1~3小题。
1.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广东开平碉楼周边属于( )
A.城市聚落 B.乡村聚落 C.村镇聚落 D.城乡聚
2.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的工作有( )
A.放牧 B.工业、服务业 C.耕作 D.捕鱼
3.以下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增加游客人数,让更多的人了解世界文化遗产
B.将文化遗产全部关闭,只让人们通过网络欣赏
C.将损毁的文化遗产全部拆除原样重建,让后人参观
D.限制每天参观的游客数量,更好地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凸显“绿色低碳”理念的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于2024年4月26日至10月28日在成都举行。成都园区建筑体现了斜坡顶、小青瓦、长出檐等川西民居特色。据此完成4~5小题。
4.下列传统民居中属于川西民居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成都世园会举行期间,成都( )
A.天气变化小,适宜游客出行 B.没有气象灾害,绿植花卉损失小
C.气候较凉爽,适宜游园观赏 D.水热条件好,利于绿植花卉生长
6.下列选项符合成都世园会“绿色低碳”理念的是( )
①展园数量历届最多
②展园广泛运用节能设备
③展园人文底蕴深厚
④展园建有雨水收集储存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23年11月28日国际展览局宣布,世博会将于2030年10月1日至2031年3月31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办。读图“中东地区简图”,据此完成7~8小题。
7.关于中东地区地理位置,不正确的是( )
A.中东地区霍尔木兹海峡有“世界油阀”之称
B.中东地区地跨亚欧非三大洲,位置优越
C.中东就是西亚,有三洲五海之称
D.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
8.中东地区主要人种和使用的语言是( )
A.混血人种法语 B.白色人种阿拉伯语
C.黑色人种英语 D.黄色人种阿拉伯语
读“某四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图”和“人口漫画”,据此完成9~10小题。
9.关于四国人口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B.乙国人口增速最快
C.丙国人口密度最大 D.丁国人口总量最大
10.图二所示的人口问题最严重的国家是( )
A.甲国 B.乙国 C.丙国 D.丁国
图为2010年至2023年我国出生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11~13小题。
11.我国自2010年以来出生人口变化趋势大致是( )
A.持续增加 B.持续减少 C.先减少后增加 D.先增加后减少
12.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的变化可能导致的问题是( )
A.就业困难 B.人口老龄化 C.粮食短缺 D.环境污染
13.针对上述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发放生育补贴
②完善教育、医疗配套设施
③推行晚婚晚育
④鼓励生育,实施三孩生育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古徽州是我国传统村落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之一。下图示意古徽州传统村落的分布,读图,据此完成14~15小题。
14.古徽州传统村落所在的区域和河流特征是( )
A.南方地区河流无结冰期 B.南方地区河流含沙量大
C.北方地区河流流速快 D.北方地区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15.古徽州传统村落保存完整度高,以下表述其主要原因的是( )
A.资源丰富 B.土壤肥沃 C.地形封闭 D.气候湿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16.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印度北部的主要人种是_______色人种。(1分)
(2)除亚洲外,还有_______洲和_______洲的黄色人种较多。(2分)
(3)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_______洲,美洲也有一部分黑色人种,他们是欧洲殖民者从_______洲贩卖过去的黑色人种的后代。(2分)
(4)欧洲、北美洲的主要人种是_______色人种。(1分)
(5)阿拉伯人属于_______色人种,因纽特人属于_______色人种。(2分)
(6)非洲国家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有_______(说出两条即可)。(2分)
17.读亚洲和欧洲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____(最多/最少)的大洲。2008年亚洲总人口达____亿。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____洲。(3分)
(2)欧洲总人口达7.36亿(2008年),居世界各大洲第____位。欧洲还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最高/最低)的大洲。欧洲主要的人口问题是老年人所占比例大,人口____现象较为严重。(3分)
18.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____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____部、美洲的东部等。(2分)
(2)右图所示的人种主要集中分布在ABCD中的____区域,他们是____人种,讲的语言是____,大多数居民信仰____教,这个区域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____。(5分)
(3)B地区是世界四大稀疏区之一,影响其人口密度的主要因素为____因素。(1分)
(4)如图所示房屋的房顶尖(利于排雪),墙体厚(利于保暖),材料多为木质(便于就地取材),它应该是ABCD四地中____处的房屋,判断理由是____。(2分)
1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人们的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图中甲是__________聚落,乙聚落人们的劳动生产方式以__________(选填“工业”或“农业”)为主。(2分)
(2)图中A,B、C,D表示乡村聚落。A、B、C聚落的分布特点是沿__________分布,这样的聚落形态一般呈__________状分布。(2分)
(3)A、B、C三个聚落中,有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__,其优势在于__________。D村落后来也发展为城市,影响该区域聚落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3分)
20.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图中A、B两地中人口稠密的是____________,人口稀疏的是_______。(2分)
(2)图中B、D两地所在的大洲中,人口增长快的是__________,人口增长慢
的是______________。(2分)
(3)图中B地居民通用语言是___________,信奉的宗教是_____________。(2分)
(4)C处人口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广东开平碉楼周边建筑分布较为稀疏,有农田分布,属于乡村聚落,B正确。故选B。
2.答案:B
解析: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如牧业、种植业、渔业、林业等)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如工业、服务业等)的居民聚居地,B正确。故选B。
3.答案:D
解析:增加游客人数,过度商业开发,会破坏世界文化遗产,A错误;应将文化遗产合理开发而不是全部关闭,只让人们通过网络欣赏,B错误;将损毁的文化遗产全部拆除原样重建,会使其失去自身的文化价值,C错误;限制每天参观的游客数量,有利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D正确。故选D。
4.答案:A
解析:成都气候湿热,其传统民居注重通风散热,读图可知,①民居斜坡顶、小青瓦、长出檐,通风散热效果好,A正确。故选A。
5.答案:D
解析:成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成都世园会举行期间,成都水热条件好,利于绿植花卉生长,D正确。故选D。
6.答案:D
解析:符合成都世园会“绿色低碳”理念的是②展园广泛运用节能设备,④展园建有雨水收集储存系统,D正确。故选D。
7.答案:C
解析:中东地区霍尔木兹海峡有“世界油阀”之称,A不符合题意;中东地区地跨亚欧非三大洲,位置优越,B不符合题意;中东指从地中海东部南部到波斯湾沿岸的部分地区,包括除阿富汗外的西亚的大部分与非洲的埃及、地处于俄罗斯边界的外高加索地区,中东与西亚地理范围不同,C符合题意;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D不符合题意。故选C。
8.答案:B
解析:中东地区的居民多是阿拉伯人,大多属于白色人种,通用阿拉伯语,B正确。故选B。
9.答案:B
解析: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时,人口正增长,人口数增加;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时,人口负增长,人口数减少。由左图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乙国,B正确;图示没有显示男女比例,人口密度,人口总量,A、C、D错误。故选B。
10.答案:C
解析:右图中两个年轻子女共同托举双方父母,脚下踩着一个孩子,反映了人口老龄化问题。丙国人口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呈现负增长,老龄化严重,C正确;甲、乙、丁三国为正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高,A、B、D错误。故选C。
11.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中国人口自2010年以来出生人口数的变化规律先增大,2016年达到最高值,而后减少,D正确。故选D。
12.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近年来,由于出生人口数大幅度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大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会不断提高,出现劳动力减少,人口老龄化问题,B正确;就业困难、粮食短缺、环境污染重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A、C、D错误。故选B。
13.答案:B
解析: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深,应采取的措施是鼓励生育,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发放生育补贴;完善教育、医疗配套设施;①②④正确;大力推行晚婚晚育加剧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③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故选B。
14.答案:A
解析:古徽州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河流无结冰期,A正确;南方地区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B错误;古徽州位于我国南方地区,C、D错误。故选A。
15.答案:C
解析:古徽州传统村落北部为黄山山脉,东北部为天目山脉,东南部为白际山脉,山脉众多,地形封闭,交通不便导致其受影响小,保存完整度高,C正确;资源、土壤、气候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B、D错误。故选C。
16.答案:(1)白(1分)
(2)北美;南美(2分)
(3)非;非(2分)
(4)白(1分)
(5)白;黄(2分)
(6)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任答两条)(2分)
解析:(1)由图例可知,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印度北部的主要人种是白色人种。
(2)除亚洲外,南、北美洲的黄色人种较多。
(3)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美洲地区的黑色人种是被欧洲殖民者从非洲贩卖过去的黑色人种的后代。
(4)欧洲、北美洲的主要人种是白色人种。
(5)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亚洲西南部和非洲北部,属于白色人种。因纽特人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北冰洋沿岸,属于黄色人种。
(6)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有资源短缺、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
17.答案:(1)最多;43;亚洲(3分)
(2)3;最低;老龄化(3分)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2008年总人口达4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3%。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它们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和菲律宾。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总人口2008年达7.36亿,居各大洲第3位;欧洲城市化水平高,也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欧洲主要的人口问题是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大,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产生了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
18.答案:(1)亚;西(2分)
(2)C;白色;阿拉伯语;伊斯兰;气候干旱(5分)
(3)地形(1分)
(4)A;A处气候寒冷,降雪量大,森林资源丰富(2分)
解析:(1)从世界人口分布图中可以看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稠密。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疏。
(2)右图所示的以骆驼为交通工具、穿白色长袍的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通用语言是阿拉伯语,主要信仰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即图中的C地区。C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干热,气候极端干旱,不适宜人类居住,所以人口稀疏。
(3)B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这里地势高峻,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高寒缺氧且地势崎岖、交通不便,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疏,所以影响B地区人口密度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
(4)该民居“屋顶尖(利于排雪),墙体厚(利于保暖),材料多为木质(便于就地取材)”,说明该地区降雪量大,雪期长,气候寒冷,森林资源丰富。A地区位于俄罗斯北部,由于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降雪量大,且森林资源丰富,为利于排雪和保暖,传统民居多就地取材,采用木质材料,具有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的特点;B地区为青藏高原,林木稀少;房屋材料不可能为木质;C地区沙漠广布,终年高温少雨且林木稀少,房屋多为平顶,房屋材料也不可能为木质;D地区位于南美洲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无雪,不可能用尖顶屋来排雪。也不需要建筑较厚的墙体来保暖。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如图所示房屋应该是ABCD四地中A处的房屋。
19.答案:(1)城市;农业(2分)
(2)河流;条带(2分)
(3)B;位于河流和公路的交汇处,交通便捷;交通(3分)
解析:(1)读图可得,图中甲是城市聚落,乙是乡村聚落,乙聚落人们的劳动生产方式以农业为主。
(2)图中A、B、C聚落都分布在河流沿岸,这样的聚落形态一般呈条带状分布。
(3)A、B、C三个聚落中,B位于河流与公路干线的交汇处,该聚落有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D村落后来也发展为城市,影响该区域聚落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是交通便利,该聚落位于公路干线的交汇处
20.答案:(1)A;B(2分)
(2)B;D(2分)
(3)阿拉伯语;伊斯兰教(2分)
(4)这里是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1分)
解析:(1)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图中A地位于亚洲东部,地形较为平坦,降水丰沛,气候适宜,人口稠密;B地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稀疏。
(2)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所在大洲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发达国家所在大洲人口增长速度较慢。图中B是非洲,大多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图中D是北美洲,发达国家比较集中,人口增长较慢。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西部和B非洲北部通常被称为阿拉伯世界,这里的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说阿拉伯语。
(4)读图可知,C处于高纬度地区,气候终年寒冷,所以人口分布稀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