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堂堂练(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堂堂练(含解析)

资源简介

5.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堂堂练
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其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人为因素 D.海陆位置
2.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景观从沿海向内陆,由森林变为草原、荒漠的原因是( )
A.气温的变化 B.地势的变化 C.降水的变化 D.地形的变化
3.“天涯海角(海南省)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影响因素是( )
A.都与纬度因素有关
B.前者与纬度因素有关,后者与地形因素有关
C.都与地形因素有关
D.前者与地形因素有关,后者与纬度因素有关
4.白居易所作的《大林寺桃花》一诗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之句,人们不解,四月桃花已经凋谢,但山寺的桃花怎会刚刚盛开,这是由于什么因素造成的(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经度因素
5.“幽谷春风起,巅峰雪未消。一山藏四季,谈笑有渔樵。”该诗句主要体现了( )
A.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B.由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降低
C.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D.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6.下列气候特点或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对应错误的是( )
A.“山前桃花山后雪”——地形因素
B.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势因素
C.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海陆因素
D.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海陆因素
7.欧洲西部的气候东西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不同 B.距海洋远近的不同
C.地势高低的不同 D.所吹的风向不同
读亚洲和欧洲地区传统民居的培体厚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与图示墙壁厚度递变规律密切相关的气候要素是( )
A.降水 B.气温 C.光照 D.地形
9.造成上述墙壁厚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
10.某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四名同学,在进行亚欧大陆气候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智慧,积极参与他们的研究。
(1)小玉发现甲图中地处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①②③三地降水变化规律:由①到②到③,年降水量呈现出递减趋势,请说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地势)
(2)琳琳发现一奇特现象,⑤地区虽然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同一个纬度,但两地气温在同一季节却出现了20℃的温差。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地势)
(3)甲图中序号所在地气候类型与乙图气候资料图搭配正确的是:( )
A.①—A B.②—B C.④—D D.⑤—C
(4)亚欧大陆的东部是世界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大陆内部序号③所在地则是典型的____气候。
(5)根据乙图中B气候资料图,请你尝试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其气候特点:____
(6)小明登录网站查阅资料时,一则意大利(图中④地)冬季发生洪水灾害的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你认为这一报道可信吗?____,理由是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东非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的非洲刚果盆地、东南亚马来群岛、南美洲亚马孙平原等相比,其海拔在1000~1500米左右,由于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地的气温和降水状况:气温较低,空气对流不旺盛,降水少,没有形成热带雨林的水热条件,因此形成热带草原气候。与纬度位置、人为因素、海陆位置无关。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答案:C
解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景观从沿海向内陆,由森林变为草原、荒漠主要是由于离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导致,是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与气温的变化、地势变化和地形变化关系很小,A、B、D错误,C正确。故选C。
3.答案:B
解析:海南岛地处低纬度的热带地区,即使是冬季,气温也比较高,终年高温,跟纬度因素有关。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B正确。故选B。
4.答案:B
解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指山下的四月桃花已经凋谢,但是山上山寺的桃花刚刚盛开,说的是由于地形因素,山上海拔高,气温低,桃花开放的时间晚,B正确。故选B。
5.答案:C
解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诗句中“一山藏四季”说明了地形对气候影响很大。同一纬度的陆地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6.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前桃花山后雪”是地形因素造成的,A正确;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是地形对气候的影响,B正确;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是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C错误;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是海陆因素对气候的影响,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
7.答案:B
解析:因为距海远近的不同,欧洲西部地区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随着从西部沿海到东部内陆的深入,气候的海洋性减弱,大陆性增强,降水也逐渐减少,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也逐渐加大,形成了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B正确。故选B。
8.答案:B
解析:受海陆因素的影响,亚欧大陆自大西洋沿岸向东距离海洋越来越远,冬季气温越来越低,房屋墙壁逐渐变厚。与图示墙壁厚度递变规律密切相关的气候要素是气温,B正确。故选B。
9.答案:B
解析:从图中看出,欧洲各国民居自西向东墙壁越来越厚,这是由于离海越来越远,气温越来越低,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越来越大,大陆性气候越来越强,是海陆位置对气候影响的体现,B正确。故选B。
10.(1)答案:海陆位置
解析:读图可知,由于由①到②到③,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海洋上湿润的气流难以到达内陆,由①到②到③,气温年较差逐渐加大,而年降水量却呈现出递减的趋势。故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2)答案:地形地势
解析:读图可知,⑤地区为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它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同一个纬度,但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低,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两地气温在同一季节却出现了20℃的温差。
(3)答案:A
解析:读乙图可知,A图为温带海洋性气候、B图为温带季风气候、C图为地中海气候、D图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①地位于欧洲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故①--A,故A正确;②地位于亚欧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B错误;④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故④--C,故C错误;⑤地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A。
(4)答案:温带大陆性
解析: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东西跨度大,因而其内部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水汽难以深入,因而降水稀少,形成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5)答案: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解析:根据乙图中B气候资料图可知,该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6)答案:可信;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有可能爆发洪水。
解析:意大利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故冬季发生洪水灾害的报道可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