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王位世袭制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5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公元前1046年平王东迁洛邑进入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战国时期开始奴隶社会社会形态封建社会夏朝重大史事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公元前476年青铜器、甲骨文分封制诸侯争霸、大国兼并、经济发展、制度变革、思想学术繁荣、科技文化进步春秋战国商朝西周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030201通过夏、商、西周建立的时间线索,了解奴隶制王朝的更替;识读《西周主要诸侯国示意图》,初步梳理历史发展线索。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诞生;掌握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总结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总结王朝衰亡的共性和朝代兴衰更替的规律,认识人心向背是朝代更替的关键。通过王朝建立前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对比,认识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04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唯物史观禅让制的发展建立者:建立时间:地位:都城:夏 朝禹约公元前2070年相传在阳城(今河南登封)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夏朝的建立禹继位之后,征伐作乱的三苗,稳定统治。他还“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以提高自己的威望。相传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加强王权和国家统一。中心区域主要在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2、世袭制与“家天下”禅让制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宗族内部血缘关系世代继承。“家天下”“公天下”传 贤传 子倒退进步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对立阶级出现。王位世袭是以私有制的奴隶占有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政治上层建筑。王位世袭代替禅让是历史的必然。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衡量一种制度是否进步,应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否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家天下”代替“公天下”是历史的倒退还是历史的进步?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3、统治措施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性质:是奴隶主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国家机器目的:巩固统治比较成熟的国家形态1.疆域(领土)、都城、统治者、人口2.统治机构:军队、监狱等3.各项制度:刑法、历法等4.各类文化地点:年代:构成:◎二里头遗址航拍图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4、夏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洛阳附近大型宫殿建筑群相当于夏王朝后期大型墓葬为王室服务的手工业作坊洛河宫墙一号宫殿贵族墓集中区铸铜作坊遗址绿松石器作坊遗址贵族和平民的生活区、墓葬群祭祀区二号宫殿贵族墓集中区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4、夏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洛阳附近地点:大型宫殿建筑群相当于夏王朝后期年代:构成:大型墓葬为王室服务的手工业作坊贵族和平民的生活区、墓葬群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复原想象图廊庑大门主殿庭院东厨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4、夏都城遗址出土文物◎玉器◎乐器◎绿松石龙形器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长60多厘米,由2 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镶嵌而成。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5、夏朝末期的统治各种矛盾开始激化,国势走向衰弱末代君主夏桀暴政,导致民怨沸腾◎手持戟把女仆当椅凳坐的桀(山东武梁祠汉刻拓片)桀既弃礼义,淫于妇人,求美女,积之于后宫,收倡优[古代称以音乐歌舞或杂技戏谑娱人的艺人]、侏儒、狎徒[指陪主人嬉戏凑趣的人]能为奇伟戏者,聚之于旁,造烂漫之乐[放浪的音乐],日夜与末喜[即妺喜,夏桀之妃]及宫女饮酒,无有时休。……龙逄进谏曰:“君无道,必亡矣。”桀曰:“日有亡乎?日亡而我亡。”——刘向《列女传》建立者:建立时间:经过:都城:政策:商 朝汤约公元前1600年亳(今河南郑州)商汤联络周围势力,起兵攻伐,一举推翻夏朝统治1、商朝的建立商人主要分布于今河北南部、河南东北部二、商朝的统治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夏桀为虐政,……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史记·殷本纪》相关史事商朝的周边有诸多势力,形成许多方国,即文献中记载的“多方”“邦方”。商王通过一系列战争征服了众多方国。这些方国除对商王表示臣服外,还要承担朝贡、纳税,以及随商王征伐等义务。二、商朝的统治2、盘庚迁都二、商朝的统治背景迁都者新都城影响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商王盘庚殷(今河南安阳)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商朝因此也称“殷商”安阳殷墟殷墟位于今河南安阳,是商王盘庚迁徙后的都城遗址。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大型宫殿、宗庙建筑遗迹和墓葬区。墓葬区有13座王陵、超过3000个祭祀坑、大量贵族和普通民众的墓葬。都城内有专门铸造铜器和制造玉器、骨器、陶器的作坊,说明当时手工业很发达。殷墟还出土了大量的铜器、玉器、石器,其中有礼器、武器、装饰品等,而最有名的当属大量刻有占卜记事文字的甲骨。3、统治措施二、商朝的统治相关史事商朝时,生产领域大量使用奴隶。奴隶被迫在农田上集体耕作,在手工作坊里做工,在贵族家中劳动,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奴隶主可以随意把他们转让、买卖,乃至屠杀,用来作为祭祀祖先的祭品,或为死去的奴隶主殉葬。例如,河南安阳殷墟的一座商王大墓,殉葬者多达数百人,其中不少是奴隶。他们有的和狗、马同葬,可见其地位与牲畜等同。增强军力,设置监狱,制定刑法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多年对外征战,控制范围不断扩展◎戴枷奴隶陶俑◎殷墟发现的四排人头骨二、商朝的统治4、商朝末期的统治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奴隶主贵族更加腐朽末代君主商纣暴政经济上横征暴敛。2军事上连年征伐,耗费国力。1政治上施行严刑酷法,导致民不聊生。3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吕氏春秋·古乐》纣为鹿台,七年而成,其大三里,高千尺,临望云雨。——刘向《新序·刺奢第六》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史记·殷本纪》[译文]商人驯服大象,在东夷肆虐。[译文]于是纣加重刑法,创制炮烙的酷刑。三、西周的兴衰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分布1、西周崛起以农业立国,不断拓展疆土,发展迅速措施背景:时间:人物:战争:三、西周的兴衰2、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周文王在吕尚等人辅佐下,积极作灭商的准备牧野之战牧野之战商朝末年,商纣王剥削残酷,滥用酷刑,以致众叛亲离,民怨四起。1046年,周武王亲率大军讨伐商纣。当时,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未还,纣王慌忙把10多万奴隶编成军队,部署在朝歌郊区对付周人,双方在牧野展开决战。商军中的奴隶早就恨透了残暴的纣王,一到阵前就调转戈矛,引导周军反攻纣王,走投无路的商纣王在鹿台自焚。三、西周的兴衰2、武王伐纣◎利簋(guǐ)及铭文拓片人物扫描吕尚(生卒年不详),又名姜尚、姜子牙,俗称姜太公。他先后辅佐周文王与周武王,为西周兴起作出重大贡献,史称“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牧野之战中,他身先士卒,带领少数精锐率先冲杀,大破商军,为武王伐纣灭商立下大功。周朝建立后,他因功被册封在今山东北部一带,成为齐国的开创者。三、西周的兴衰◎牧野之战中的吕尚3、西周的建立三、西周的兴衰建立者:建立时间:经过:都城:西 周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镐(hào)京(今陕西西安)周武王在牧野大获全胜,乘胜占领商都朝歌,商朝灭亡周公旦营建洛邑,加强对东部地区的控制建立者:建立时间:经过:都城:西 周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镐(hào)京(今陕西西安)周武王在牧野大获全胜,乘胜占领商都朝歌,商朝灭亡3、西周的建立三、西周的兴衰材料研读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周易·革》对商汤、周武王通过战争推翻腐朽旧王朝之举,这则材料持什么立场与态度?[译文]商汤灭夏、武王灭商,顺应“天”的规律,符合人民意愿。商朝对夏朝的替代、周朝对商朝的替代是新生势力革除旧势力,都是顺应天命、合乎民心的,值得推崇与提倡。周公旦营建洛邑,加强对东部地区的控制4、西周的分封制三、西周的兴衰目的对象依据权利义务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宗亲、功臣等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管理土地和民众,建立诸侯国向周王进献贡赋,服从周王调兵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西周主要诸侯国示意图功臣召(shào)公奭(shì)功臣吕尚周公旦,辅周室有功武王弟康叔成王弟叔虞殷商贵族微子启西周贵族之后4、西周的分封制三、西周的兴衰统治阶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被统治阶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周王是最高统治者,天下共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层层分封。等级森严,臣属关系明确。特征三、西周的兴衰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王国维《殷商制度论》[译文]想要观察周朝能够安定天下的原因,必须从它的制度开始……分封子弟的制度和天子为君、诸侯为臣的制度。消极: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容易脱离中央管理,威胁周王室地位积极:稳定政局,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雔,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史记·秦始皇本纪》[译文]周王分封了很多子弟做诸侯,同姓的非常多,到了后代亲缘关系逐渐疏远,相互攻击如同仇家一样,诸侯竞相厮杀攻伐,周天子没办法禁止。4、西周的分封制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亡。到周幽王时,朝政更趋腐败,内外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周朝西部地区的犬戎攻陷镐京,曾经强盛一时的西周灭亡。三、西周的兴衰5、西周的灭亡相关史事周武王去世后,周公旦辅佐年幼的周成王。为了巩固周王室的统治,周公旦“制礼作乐”,制定了一套严密的礼乐制度,包括严格区分君臣、父子、夫妻等身份和亲疏、尊卑、贵贱等地位的礼仪,以及与这些礼仪相配套的乐舞。例如,青铜鼎的使用数量有严格的区分,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乐舞也有不同的标准,天子用八横八纵共64人的规模,诸侯用六横六纵共36人的规模,大夫用四横四纵共16人的规模。三、西周的兴衰朝代 夏朝 商朝 西周建立时间开国君主都城灭亡时间亡国君主重要事件意义 —相同点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禹汤武王阳城亳镐京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桀纣幽王世袭制盘庚迁殷牧野之战、分封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分封制的实施稳定政局,扩大了周朝的统治范围兴盛原因:重视生产,关心百姓灭亡原因:统治者的暴政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谥 号谥号是中国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等社会地位较高人物,按其生平事迹给予评价的一种称号。大致分为三类:表扬、贬义、同情。表扬类谥号(美谥)如文、武、景、惠、烈、昭、穆、英、成、康等,通常用于评价人物的正面特质,如智慧、勇气、仁慈等。贬义类谥号(恶谥)如桀、纣、厉、幽、炀、灵等,用于评价人物的负面特质,如暴虐、无能、昏庸等。同情类谥号(平谥)如哀、怀、愍、悼等,用于表达对人物不幸遭遇的同情。这些谥号不仅是对人物生平的总结,也是对后世的一种教育和警示。1.(2024·贵州黔南中考真题)随着禅让制被打破,中国历史进入王位世袭的“家天下”时代。这一时代始于( )A.夏朝 B.商朝C.西周 D.东周A2.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A.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C.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C3.(2024·河南中考真题)《史记》记载:商纣王封周文王为西伯时,赐他“弓矢斧钺,使得征伐”;在描绘周武王指挥牧野之战时,“左杖黄钺,右秉白旄(máo)以麾”。据此推测,下图玉钺在当时可能是( )A.最高祭祀权的代表B.军事统帅权的象征C.高级生产工具D.诸侯国的徽标B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玉钺4.下列选项中,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国家机构不完善 B.统治者缺乏经验C.军队缺乏训练 D.末代国君的昏庸、奢侈、残暴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