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象版 六年级上册 《显微镜下的世界》单元 3.发霉的馒头 教学设计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课题 发霉的馒头 课时 1核心 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学习内容及要求 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 5.2.1 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如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微生物(如酵母菌、霉菌、病毒),举例说出感冒、痢疾等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初步认识霉菌的危害与防霉技术,了解预防真菌感染的方法。 科学思维:观察显微镜下的霉斑,能用语言或绘图描述霉菌的颜色、大小、形状、结构等,知道霉菌也是一种真菌。 探究实践: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观察和对比不同条件下馒头发霉的情况,并通过对比概括等思维方法得出“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的结论。 态度责任:学习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培养观察、比较、描述的能力及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认识霉菌的危害与防霉技术,了解预防真菌感染的方法。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探究食物发霉的对比实验,验证食物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霉,能通过对比概括等思维方法得出“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的结论。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 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学生:显微镜、发霉的各种食物、一次性手套、镊子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预设2分钟) PPT出示发霉的食物照片。 提问:妈妈蒸的馒头没放几天就发霉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夏季的一些水果、食物也特别容易长毛,这是为什么? 霉菌是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繁殖 霉菌可以使食物腐烂、变质…… 基于真实的情境提出的真实的问题,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二、观察(预设10分钟) 活动一:霉斑里面有什么 1.分小组用显微镜观察霉斑 2.观察与记录 分组观察,观察后把看到的现象用语言或者绘图的方式记录下来。(学生分组观察、交流、描述、记录) 3.分享交流、汇报观察到的结果 霉菌有多种颜色 有的长着长长的丝,有的像棉花一样 霉菌的害处,它会使食物腐烂 …… 小结:(课件演示霉菌放大图) 霉菌主要由两部分构成: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营养菌丝深入食物内部吸收养料,就像植物的根:气生菌丝向空中伸展,顶端可生出球形的孢子囊,里面的孢子成熟后扩散到别处繁殖成新的霉菌。有人以为把发霉食物表面的霉斑清除干净,食物照样可以吃,事实上,霉菌的营养菌丝已经深人到食物的内部了。因此,食物一旦发霉,应该毫不犹豫地丢掉。 学生通过观察霉斑里有什么,进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及时做实验记录的良好习惯。三、实验探究(预设12分钟) 活动二: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 小组合作,设计对比实验方案 食物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霉 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方案一:验证馒头在潮湿的环境里容易发霉 假设:在潮湿的环境里馒头容易发霉。 实验过程: 1.把一塑料袋湿馒头放在温暖的地方,把另一塑料袋干馒头放在同样温暖的地方。 2.五天后观察馒头发霉情况 方案二:验证馒头在温暖的环境里容易发霉 假设:在温暖的环境里馒头容易发霉 实验过程: 1.把一塑料袋湿馒头放在温暖的地方,把另一塑料袋湿馒头放在冰箱里。 2.五天后观察馒头发霉情况实验现象。 汇总小组实验结果,观察和对比不同实验中馒头发霉的情况 在了解霉菌的基础上,学生设计对比实验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四、处理信息、得出结论(预设3分钟) 1.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发现: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锻炼学生的处理信息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五、移应用(预设5分钟) 1.霉菌的危害 霉菌不仅能使食品、物品发霉变质,还有可能在食品中产生毒素即霉菌毒素。发霉食品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不仅能使人慢性中毒,甚至有致畸、致癌作用。黄曲霉菌在食品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就是一种有强烈致癌性的剧毒物质,而目即使者沸也不能将其分解。 所以我们一定不要食用发霉变质的食物,即使剥掉发霉的表皮也不行,因为霉菌的营养菌丝已经深入到食物内部 2.交流总结防止食物发霉的方法 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高温消毒等,都是防霉的有效方法。六、拓展阅读(预设5分钟) 预防真菌感染 1.阅读教材第12页 “预防真菌感染”小组交流什么是真菌感染,怎样预防真菌感染。 2.交流总结 (1)真菌会侵人指甲造成灰指甲,所以指甲不要留长,应经常修剪。 (2)多汗的皮肤褶皱里容易滋生霉菌,要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 (3)选择天然纤维如棉花制成的衣服,使皮肤能够透气。 (4)避免和别人共用衣物和梳子、毛巾等清洁用品。 (5)衣物要经常暴晒;如果有家人感染了真菌,衣服一定要分开洗;洗衣机要定期消毒。 (6)为避免感染脚气,应该准备几双备用鞋,以便经常替换。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乐于交流分享的习惯,锻炼学生分析归纳的总结能力。七、练一练 一、选择题 1.选择题 1.将食物储存在冰箱里不易腐烂的主要原因是(C) A.温度太低,细菌被杀死B.温度太低,细菌不繁殖C.温度太低,细菌繁殖慢 如右图,萌小牛发现面包上面长毛了。据此回答2—4题 2.面包上面长毛主要是由(B)生长和繁殖造成的。 A.细菌 B.霉菌 C.病毒 3.关于这块面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这块面包可以直接吃 B.没有长毛的部分可以吃 C.这块面包不能吃了 4.我建议萌小牛以后将面包储存在(C)的环境中。 A.潮湿、温暖 B.干燥、温暖 C.干燥、低温 二、判断题。 1.只要储存得当,食物就永远不会发霉、变质。( X) 2.晒被子可以防止被子发霉。( √ ) 3.将食物发的部分切掉后可以继续食用。( X ) 4.真菌对我们有“利”也有“弊”。(√ ) 5.食品干燥剂的作用是吸收水分,防止食品发霉。( √ )八、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整理材料好习惯。八、板书设计 发霉的馒头 发霉 真菌 霉菌: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 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高温消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