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热的传递方式(教案)(表格式) 2024-2025学年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热的传递方式(教案)(表格式) 2024-2025学年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简介

大象版 五年级上册 《冰淇淋冷藏箱》单元 2.热的传递方式 教学设计
单元 《冰淇淋冷藏箱》 课题 2.热的传递方式 课时 1
核心 概念 4.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学习内容及要求 4.1能的形式、转移和转化 5-6年级:③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热传递现象,知道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理解热辐射是热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传热方式,它可以不借助任何物质传递热。 知道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辐射、热对流、热传导。 科学思维 能从冰淇淋在阳光下发生变化的条件和原因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探究实践 小组合作完成实验,观察水受热流动的现象,认识热对流的特点。 态度责任 乐于合作探究,对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具有浓厚的兴趣。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知道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辐射、热对流、热传导,三者各自的特点及区别。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设计合理的研究计划并按照研究计划进行探究,认真观察、记录“热在水中传递”的实验现象。
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3.100W 的白炽灯泡、220V 的交流电源
学生:温度计、酒精灯、烧杯、陶土网、三脚架、茶叶、木屑等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导入:在太阳下的冰淇淋为什么会融化得更快呢 引发学生对“太阳是如何持续地把热传递到地球的”这一问题的兴趣。
二、聚焦问题,作出假设(预设5分钟) 试一试:给灯泡通上电,一两分钟后,手慢慢靠近灯泡,会有怎样的感觉? 提问:灯泡的热是怎样传递给手的呢? 讲解热辐射相关概念,列举生活中热辐射的例子。 联系生活实际,提问:热在水中是如何传递的? 要求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相关现象或事例,并按一定的过程和顺序进行描述。 在学生说出个人猜想时要求其说明理由,锻炼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和实证意识。
三、探究热在水中、空气中的传递方式。(预设25分钟) 探究热在水中的传递。 引导学生回顾烧开水的经历,猜测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再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证明猜想。实验时,可借助加热含茶叶或木屑的水,观察热在水中的传递,也可以通过在水中的不同位置放置温度计,准确分析观察水的温度变化。 处理信息还要引导学生用示意图的形式整理描述热在水中对流传热的过程。 分析总结出当烧杯里的水受热以后,水中的物体是上升再下降,再上升再下降,这样不停地循环流动的。 分析讲解:空气中的热对流以及热传递的不同方式。
四、表达交流,得出结论。(预设5分钟) 小组交流汇报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热传递方式包括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热不接触物体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方式叫热辐射;热在液体和气体内部通过流动传递的方式叫热对流;热通过相互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的方式叫热传导。
五、练一练 一、我会选 1.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主要是靠哪种方式传递的?( )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2.太阳的热是通过( )方式传播到地面上来的。 A.热辐射 B.热对流 C.热传导 3.铜条的一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酒精灯火焰的热能通过铜条传到另一端。这种传递热的方式。我们称为( )。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4. 夏天开空调出风口朝上,冬天开空调出风口朝下。这和热传递中的( )有关。 A. 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5.下列属于热辐射这一传热方式的是( )。 A.用力搓手使手变热 B.用热水泡脚使脚暖和 C.冬天烤火时感到温暖 二、我会判 1.热只能在液体中传播,不能在气体中传播。( ) 2.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 3.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 4.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内焰部分加热。( ) 5.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 参考答案: 一、1.B 2.A 3.A 4.B 5.C 二、1.× 2.√ 3.√ 4.× 5.√
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