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象版 四年级上册 《人体的呼吸器官》单元 1.我们需要呼吸 教学设计单元 《人体的呼吸器官》 课题 1.我们需要呼吸 课时 1核心 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学习内容及要求 5.5 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 3~4年级⑥描述人体用于呼吸的器官,列举保护这些器官的方法。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 1.知道人的呼吸离不开空气。 2.能说出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科学思维: 能运用比较、分析、推理、概括等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探究实践: 通过实验,知道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态度责任: 认识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意义,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知道人的呼吸离不开空气。 2.知道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能运用比较、分析、推理、概括等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教学 准备 教师:澄清石灰水、烧杯、塑料管、气筒等。学生:澄清石灰水、烧杯、塑料管、气筒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一、猜想假设(预设8分钟) 1.出示图片,学生仔细观察。 问题链: ①从这张图片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②为什么蒙头睡觉会觉得闷气?你有过蒙头睡觉的经历吗? 任务一:猜想假设 1.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想为什么蒙头睡觉会觉得闷气。(学生能够想到缺氧,但不一定能够想到二氧化碳) 2.驱动问题:为什么蒙头睡觉会缺氧呢?我们吸入的气体和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出示人体呼吸气体成分表) 3.学生猜测可能是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交流呼吸的重要性,并通过人体呼吸气体成分表引导学生说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不同。二、实验验证(预设15分钟) 任务二:实验验证——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是否增多 1.通过视频向学生介绍二氧化碳的特性。 特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学生思考:如何利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来验证猜想。 3.出示材料超市,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4.学生分享实验方案,教师进行补充或提示。 5.实验步骤: ①准备两个烧杯,放入等量的的澄清石灰水; ②1号烧杯用气筒打气到澄清石灰水中; ③2号烧杯用嘴通过塑料管吹气到澄清石灰水中。 ④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6.安全提示:每个同学要单独使用自己的塑料感吹气。 7.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 学生能够根据提示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并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的操作,进而得出合理的结论。三、得出结论(预设8分钟) 任务三: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1.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结论。 2.再次出示人体呼吸气体成分表,根据吸入、呼出气体中扬起和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行讲解。 3.完善实验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任务四:解释蒙头睡觉闷气原因 1.组织学生解释现象:蒙头睡觉时为什么感觉闷气? 2.原因:人体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蒙头大睡时,被窝里面的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因此会感觉到闷气,所以不要蒙头睡觉。 3.小贴士:长时间蒙头睡觉会造成人体缺氧,影响身体健康。 在学生得出初始结论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人体呼吸气体成分表对学生进行引导,进而完善结论,为解释蒙头睡觉闷气提供理论基础。四、迁移应用(预设9分钟) 任务五:阅读——空气中的氧气会用完吗 1.提出问题: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那空气中的氧气会被用完吗? 2.如何呼吸到更加新鲜的空气? 3.在一些特殊环境中,可能会出现缺氧、低氧或无氧的问题,如潜水作业、登山运动、高空飞行、宇宙航行、医疗抢救时,这时人们常常使用供氧设备来提供足够的氧气用于呼吸。 4.课堂小结: ①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②人和动植物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来制造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对自然界中的生命体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让学生了解绿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知识,明白植物对我们的重要性,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五、练一练 一、填空题 1.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_______减少,___________增加。 2.人和植物需要空气中的_________,植物能吸收_____________来制造________。 二、判断题 1.氧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2.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 3.平时我们呼出的气体含有氧气,但在剧烈运动之后会大口喘气,这时我们呼出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 三、选择题 1.一般情况下人体呼出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约为16%。如果深吸一口气,屏住一段时间,再尽力呼出,那么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将( )16%。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2.冬天睡觉时,如果把头整个钻进被窝里,时间久了感觉越来越闷,这主要是因为被窝里( ) A.空气越来越少 B.氧气越来越少 C.二氧化碳越来越少 3.下列做法有利于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 ) A.多建造太阳能电池 B.多养殖动物 C.多植树造林 参考答案: 1.氧气、二氧化碳 2.氧气、二氧化碳、氧气 1.× 2.√ 3.× 1.B 2.B 3.C 因为本节课的习题作为备用。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设计 我们需要呼吸 猜测: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对比实验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光合作用——阳光、植物绿叶——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脏胰腺消化道消化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