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胃中“奇遇记” 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 胃中“奇遇记” 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简介

大象版 四年级上册 《人体的消化器官》单元 3.胃中“奇遇记” 教学设计
单元 《人体的消化器官》 课题 3.胃中“奇遇记” 课时 1
核心 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学习内容及要求 5.5 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 3~4年级⑦描述人体用于摄取养分的器官,列举保护这些器官的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能简单描述胃的功能。 科学思维: 1.能在模拟活动中体会胃的作用。 2.能运用分析、推理等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探究实践: 借助简单的实验材料,模拟胃的蠕动过程,认识胃在消化食物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态度责任: 1.能在好奇心得驱使下,对胃的功能表现出探究兴趣。 2.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从而形成对胃功能的正确认识,能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1.能简单描述胃的功能。 2.借助简单的实验材料,模拟胃的蠕动过程,认识胃在消化食物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能运用分析、推理等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教学 准备 教师:塑料袋、食物(馒头、煮熟的青菜)、水、皮筋等。
学生:塑料袋、食物(馒头、煮熟的青菜)、水、皮筋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一、导入新课(预设3分钟) 任务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胶囊小导游”和我们一起经历了一场“历险记”,它和食物一起进入了我们的身体当中,来到了口腔、咽和食管里面,谁来说一说这三种消化器官分别有什么作用?(食管的作用,上节课没有讲,但是学生根据生活常识能够猜测出来) 2.这节课“胶囊小导游”将带着我们跟随食物一起来到下一个很重要的消化器官——胃,看一看胃在我们消化食物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旧知,联系到下一个消化器官——胃,主动思考其功能。
二、搜集证据(预设7分钟) 任务一:胶囊小导游胃中“奇遇记” 胶囊小导游通过长长的食管进入到一个大口袋,在这里它有什么经历呢? 1.学生阅读课本53页资料——“胶囊小导游”胃中“历险记”,初步认识胃的形状与功能。 2.师讲解胃的功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任务二:认识食糜 1.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材料,猜想胃液的作用,思考胃是怎样把食物变成食糜的? 2.食糜:食物经过口腔内牙齿咀嚼、舌头搅拌与唾液混合,吞咽进入胃后,胃壁肌肉运动会把食物磨得更细,并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粥一样半液体状的物质,就是食糜。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胶囊小导游”胃中“奇遇记”,初步认识胃的结构以及胃在消化过程中的功能,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对食物在胃中消化这一过程产生质疑和兴趣。
三、模拟探究(预设15分钟) 任务三:模拟胃的蠕动 胃真的能把吃进去的食物揉成食糜吗?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验证一下吧。 1.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①这个模拟实验应该怎么做?用什么模拟胃?用什么模拟食物?用什么模拟胃酸? ②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重点观察什么? ③小组如何分工? 2.学生交流分享实验方案,师根据分享情况进行补充或建议,最后达成一致。 ①用塑料袋模拟胃,用馒头、煮熟的青菜模拟食物,用水模拟胃液。 ②将食物撕碎或捣碎倒入塑料袋中,洒一些水;将塑料袋中的气体排出,然后用皮筋封口;接着用手连续揉捏塑料袋150次,中间可休息两次。 ②重点观察每次实验后食物的变化,并体会手的感觉。 3.学生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 4.学生交流实验感受。 5.师总结:小块的食物通过食管,运输到胃当中,胃分泌了胃酸,通过胃壁肌肉的蠕动,最终让我们的食物在胃里面从小块变成了食糜。 6.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胃? 引导学生在模拟实验过程中,体会胃蠕动时的感觉,并以此想象胃的工作过程。
四、得出结论(预设10分钟) 任务四:总结 1.观察视频《胃的作用》,了解胃的工作过程。 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胶囊小导游”胃中“奇遇记”》漫画,结合模拟实验和视频资料,分析、总结胃在消化过程的作用。 3.师总结: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食物进行消化的重要场所(初步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 胃蠕动能够将食物变成食糜送入小肠。 4.下节课“胶囊小导游”会带着我们来到下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小肠。 通过描述食物在胃中的变化情况,帮助学生理解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
五、练一练(预设5分钟) 一、判断题 1.胃是食物进行消化的重要场所。( ) 2.胃分泌的胃液能消化所有食物。( ) 3.吃东西时细嚼慢咽,可以减轻胃蠕动的负担,有利于更好地消化食物。( ) 二、选择题。 1.胃的上端与( )相连。 A.口腔 B.食管 C.小肠 2.胃会分泌酸酸的胃液,胃液能初步消化食物中的( )。 A.糖类 B.蛋白质 C.糖类、脂肪和淀粉 3.通过反复挤压塑料袋里的食物,可以模拟( )的功能。 A.口腔 B.胃 C.小肠 4.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 )的蠕动能够将食物揉成食糜送入小肠。 A.食管 B.胃 C.肝脏 5.下列同学的做法,能对胃起到保护作用的是( )。 A.探探吃饭时,喜欢细嚼慢咽,慢慢品尝食物 B.奇奇吃饭时,喜欢狼吞虎咽 C.妙妙喜欢吃辛辣的食物,每次吃饭都吃很多辣椒 6.下列不属于胃的作用的是( )。 A.胃能把吃进去的食物揉成食糜 B.胃能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酸 C.胃蠕动将食物变成食糜送人大肠素养提升 参考答案: 1.√ 2.× 3.√ 1.B 2.B 3.B 4.B 5.A 6.C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胃中“奇遇记” 胃液 胃 ——食糜——小肠 (
口腔

食管

小肠
大肠
肝脏
胰腺
消化道
消化腺
) 蠕动 本节课的板书教师也可提前制作胃模型粘贴在黑板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