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象版 四年级上册 《人体的消化器官》单元 4.蜿蜒的旅行 教学设计单元 《人体的消化器官》 课题 4.蜿蜒的旅行 课时 1核心 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学习内容及要求 5.5 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 3~4年级⑦描述人体用于摄取养分的器官,列举保护这些器官的方法。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 能简单描述小肠和大肠的特征与功能。 科学思维: 1.能在模拟活动中体会小肠的作用。 2.能运用分析、推理等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探究实践: 借助简单的实验材料,模拟小肠消化和吸收过程,认识小肠和大肠在消化食物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态度责任: 1.能在好奇心得驱使下,对小肠和大肠的特征与功能表现出探究兴趣。 2.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形成对小肠和大肠特征与功能的正确认识,能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1.能简单描述小肠和大肠的特征与功能。 2.借助简单的实验材料,模拟小肠消化和吸收过程,认识小肠和大肠在消化食物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能运用分析、推理等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教学 准备 教师:旧报纸、绒布(一面光滑,一面粗糙)、双面胶、剪刀、漏斗、食糜等。学生:旧报纸、绒布(一面光滑,一面粗糙)、双面胶、剪刀、漏斗、食糜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一、导入新课(预设5分钟) 任务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与“胶囊小导游”一同认识了胃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哪位同学带着我们复习一下? 2.今天我们将跟随“胶囊小导游”一同进入到下一个消化器官——肠,包括小肠和大肠中去了解一下发生在哪里的事情。 让学生回顾食物在胃中经历的消化过程,猜想食物进入小肠又有哪些经历。二、搜集证据(预设7分钟) 任务二:阅读——认识小肠 1.小肠是什么样子的?食糜从胃中来到了小肠,又会发生什么变化?请大家阅读课本55页中资料的1-2段。 2.通过阅读,大家获取了哪些信息? 3.提出问题:小肠的内壁上会有那么多的绒毛吗?这些绒毛又是什么样的呢? 播放视频《小肠的结构特点》,进行了解。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资料,能够从文字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将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初步了解小肠作用。三、模拟探究(预设15分钟) 任务三:体验小肠的长度 1.提出问题:信息里说小肠有4-6米长,你们能感受到它有多长吗? 2.小组活动:各小组将旧报纸卷成纸筒,用胶带粘接成一个6米长的纸筒。感受一下“小肠的长度”,再试着把它盘曲起来,不要挤压,感受一下盘曲后的大小。 3.提出问题:通过这个活动,你们有什么感受? 任务四:制作小肠模型 1.口腔可以咀嚼,将食物嚼碎;胃可以蠕动,将食物揉捏、搅拌形成食糜;食物在小肠内会发生什么变化?设计模拟实验,进行验证。 2.出示材料超市,小组讨论交流如何设计实验进行模拟。 3.学生分享实验方案,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情况进行建议或补充,达成共识。 实验方案: ①将长30厘米、宽15厘米的绒布卷成筒状,使有绒毛的一面朝里; ②用双面胶粘紧绒布接缝; ③将食糜用漏斗灌入小肠模型的一端; ④将食糜从小肠模型的一端挤向另一端,观察发生的现象。 4.学生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 5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及体验进行交流分享。 6.师总结:小肠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之一,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引导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感受小肠的长度,并在模拟实验过程中,观察小肠的吸收食糜的现象,以此想象小肠的工作过程。四、搜集证据(预设5分钟) 任务五:阅读——认识大肠 1.大肠是什么样子的?食物在大肠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请大家阅读课本55页中资料的3-4段。 2.通过阅读,大家获取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资料,能够从文字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将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初步了解大肠作用。五、得出结论(预设6分钟) 任务六:分析总结 1.播放视频《小肠和大肠》,了解小肠和大肠的工作过程。 2.提出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小肠和大肠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又有了哪些认识? 学生结合体验活动、模拟实验和视频资料,分析、总结小肠和大肠在消化过程的作用。 3.总结:小肠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剩余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由大肠吸收。 通过描述食物在小肠和大肠中的变化情况,帮助学生理解小肠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六、拓展延伸(预设2分钟) 任务拓展:调查生活中有哪些不好的饮食习惯 人体的消化系统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习惯会对我们的消化器官造成不良影响? 引导学生开展调查活动,为下节课的开展做铺垫。七、练一练 一、填空题 1.小肠是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 2.大肠把食物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吸收后,将残渣运送到直肠经____________排出。 二、判断题 1.人体内小肠的长度比大肠的长度短。( ) 2.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大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 3.大肠把食物中的部分水分和少量营养物质进一步吸收后,会将食物残渣运送到直肠,通过肛门排出。( ) 三、选择题 1.人体内,消化、吸收食物的主要场所是( )。 A.小肠 B.大肠 C.胃 2.小肠的长度为( )。 A.1.5米 B.2~4米 C.4~6米 3.探探准备做一个小肠模型,但是没有找到绒布,只找到了以下三种物品。他可以用( )制作小肠模型。 A.钢管 B.软塑料管 C.袜筒 4.下列关于小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小肠内、外表面都有丰富的绒毛 B.小肠绒毛上有很多毛细血管 C.小肠与食物的接触面积约有200平方米 参考答案: 1.消化食物、吸收营养 2.一部分水分、剩余营养物质、肛门 1.× 2.× 3.√ 1.A 2.C 3.C 4.A 因为本节课有体验活动及模拟实验,所用时间会较长,所以习题作为备用。八、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九、板书设计 蜿蜒的旅行 小肠:4-6米,消化、吸收食物的主要场所 大肠:1.5米,吸收食物中的一部分水分和剩余营养物质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脏胰腺消化道消化腺)(1)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人体的消化器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