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克牌”里的秘密 (教案) (表格式)2024-2025学年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扑克牌”里的秘密 (教案) (表格式)2024-2025学年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简介

大象版 六年级上册 反思单元 “扑克牌”里的秘密 教学设计
单元 反思单元 课题 “扑克牌”里的秘密 课时 1
核心 概念
学习内容及要求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了解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故事。 科学思维:会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信息,发现信息间的关联和趋势是信息处理的关键。 探究实践: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自己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经历,总结探究学习的经验。 态度责任:能通过小组中的沟通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做讲究科学方法的人。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会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信息,发现信息间的关联和趋势是信息处理的关键。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自己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经历,总结探究学习的经验。
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
学生:课堂活动记录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一、谈话导入(预设2分钟) 提问: 1.经过一学期的愉快学习,科学课有哪些收获? 2.对自己过往学习及时回顾总结,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让我们走进反思单元,看看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与知识回顾有什么联系。 引导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责任态度等方面回答,学生知道对知识回顾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二、阅读(预设 10钟) 一、阅读:元素周期表 问题一:元素也称化学元素,是组成自然界中各种物体的最基本的物质。在化学中,元素不能再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这张元素周期表是谁制作的? 门捷列夫(18341907),俄国化学家,“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之一,并据此预言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近代溶液学说的先驱。 2.至今已发现的元素有118 种。每种元素具有不同的性质,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门捷列夫就是第一个发现这一变化规律的科学家,并且发明了元素周期表。 阅读:“扑克牌”里的秘密 问题二:思考:门捷列夫是怎样处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信息的?从《“扑克牌”里的秘密》的故事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1)门捷列夫是怎样处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信息的? 门捷列夫把这63种元素的信息做成扑克牌一样的卡片,并且试着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摆放它们,发现每一行元素的性质都是按照原子量的增大而有规律地逐渐变化着。当接连不上时,他判断该位置的元素应该是还未被发现,就在相应位置预留一张空牌。他一共预言了11种当时尚未发现的元素,加上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整副牌就达到了74张。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2)从《“扑克牌”里的秘密》的故事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小组讨论交流,分组汇报交流。 (3)门捷列夫是怎么处理信息的?概括门捷列夫处理信息过程。 小结: 带着问题阅读科学家的故事 阅读科学家的故事,了解科学家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回顾反思(预设10分钟) 想一想,我们处理信息时使用了哪些方法?得到了哪些结论? 例如,探探处理信息方法 在“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中,我们先提出了猜想假设,然后通过实验收集了数据信息,在整理分析后,得出“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物体的重量无关,与下滑点高度有关”。提出“下滑点高度越高,在地面滑行的距离越远”的结论。我们的结论和猜想假设是一致的。 先独立思考,再与组内的同学交流。 1.大家处理信息方法和探探一样吗?请举例说明。 2.与科学家相比,我们的经历过程有什么相同之处 3.我们有什么新的感想和收获 汇报总结: 只有收集信息并识别有价值的信息,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信息,发现信息间的关联和趋势,才能形成个人的观点并得出结论。 通过与科学家比较谈感想,归纳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方法。
四、制作推论图(预设10分钟) 在科学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通过推理从获取的数据信息中得出结论,将这一思维过程用图画的形式整理出来,就是推论图。推论图可以直观地展现思维过程。 这是一张关于“杠杆的秘密”的推论图。从这张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回顾我们的科学学习,选一课或一个单元,制作自己的推论图。 提示: ①可按照自己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来制作推论图格式不固定。 ②各小组成员尽量选择不一样的内容。 ③互相提出意见和建议。 展示交流。 通过制作推论图处理信息,持续课堂学习热情。
五、练一练
六、板书设计 “扑克牌”里的秘密 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 科学探究:收集、识别有价值的信息 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 形成观点、结出结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