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新课导入电影《第二十条》就取自刑法第20条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整个影片也聚焦正当防卫这一热议法条,讲述了老百姓对公平正义的朴素期待和司法机关、检察机关为维护公平正义所作出的努力。电影中有一句经典台词“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给我们什么启示呢?课前导语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社会)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国家发展)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法治中国,正在路上法治的重要性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夯实法治基础①通过分析材料,观看视频,理解法治的重要意义,认识良法善治,知道如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治认同、法治观念)②通过梳理我国的法治历史发展历程,感受法治中国的进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建设法治中国。(道德修养、法治观念)核心素养目标目录CONTENTS追溯缘由--选择法治道路展望未来--描绘法治蓝图课堂小结课堂练习追溯缘由--选择法治道路法制与法治的区别vs法制法律、制度的总称,侧重于立法层面国家依法治理的一种状态,侧重于执法、司法层面我国为什么选择法治呢?法律制度法治依法治理意味着当你的亲人遭遇网络诈骗时,你希望_____________当你放学走在车辆纵横路上时,你希望___________当你的家人去政府部门办事时,你希望____________当你……,你希望……思考:怎样才能实现我们的美好生活愿望?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处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法治对社会生活的意义)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美国宪法》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法国民法典》②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国际)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中国民法典》P46页阅读感悟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不同治理依据:人治思维的本质是主张人高于法或权大于法;法治思维认为国家的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治理方式人治思维漠视规则的普遍适用性,具有极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法治思维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权威依据人治思维奉行个人意志为最高权威法治思维以法治为最高权威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实行人治近代100年变法改制,成为救亡图存、国家振兴的必然选择。新中国成立后思考:请从历史角度谈谈我国为什么必然选择法治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更加重视法治建设1978年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改革开放以来君主专制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探究与分享P4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的报告中23次提到了“法治”。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二十大报告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国家)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处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生活国际国家(1)实行良法之治(2)实行善治法治的要求(国家层面)什么法?如何治?P45-46页探究与分享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反家庭暴力法这些法律是不是良法?说说良法有哪些共同特征?我国十分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制定并颁布了多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查找相关法律规定,把你印象最深的法律条文摘录在下面横线上。什么是良法?良法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良法(三个判断标准)①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②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③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法治的要求--良法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思考:有了法律制度是不是就意味着有法治了?什么是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良法善治实行良法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法治的要求展望未来--描绘法治蓝图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1978●1982●1997●1999●2002●2007●2010●2012●2013●2014●2018颁布实施现行宪法提出法治要求提出依法治国依法治国载入宪法列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目标加快建设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2020《民法典》公布 习近平法治思想●2022二十大报告专章论述法治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依法治国的地位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现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结合图片思考,你认为建设法治中国应从哪几个环节入手?“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科学立法严格执法探究与分享P49“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只有人人参与的法治,才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探究与分享P49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个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搨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哪些有机统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课堂小结夯实法治基础选择法治道路描绘法治蓝图法治的意义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法治要求实行善治法治进程绘就中国法治新蓝图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课堂练习1.人治建立在个人专制和独裁的基础上,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要想实现法治,就应该( )①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②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③让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④人人养成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办事的习惯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B返回课堂练习2.下面的漫画表明( )A.法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B.法律调整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所有行为C.建设法治中国就要消除差异,实现均等D.法治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A返回课堂练习3.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法治建设。这是因为( )①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②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③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④法治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一切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返回课堂练习4.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浙江省法官惩戒暂行办法》,划清法官可为与不可为的界线,既通过监督制约保障审判权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又通过规范惩戒工作实现对法官的履职保护。出台此办法( )①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需要②有利于保护法官在违法时不受法律追究③有利于促使法官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④有利于推进公正司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返回课堂练习5.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这部“管法的法”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必将更好地发挥立法引领保障作用。这说明( )A.法治要求实行善治B.科学立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C.我国法律规范体系更加科学完备D.立法法是公民的根本活动准则C谢谢欣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