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体会文中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以及儿子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默读、圈点批注等方法,品味文中的语言,感受人物的情感。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课文的主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母爱的伟大,学会感恩,懂得珍惜亲情。 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坚强勇敢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以及儿子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理解“好好儿活”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情感。
圈点批注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关键语句进行圈点批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 味性。
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营造温馨的氛围。
1
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给予了我们 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感受一位平凡而伟 大的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2010年),北京人,当代作家。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 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 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 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 篇小说奖。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现手法上追求现实主义和象 征主义的结合,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从成名作《我的遥 远的清平湾》到《插队的故事》,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显出异乎寻常平淡而拙朴,属意蕴 深沉的“散文化”作品。
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81年,那时史铁生双腿瘫痪已经两年多了,他的母亲也已经去世。 作者在经历了人生的巨大磨难后,对母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于是写下了这篇感人至 深的散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正音正字。 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课文围绕“我”和母亲写了哪几件事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1)课文主要写了一位身患重病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 儿活下去的故事。
(2)课文围绕“我”和母亲写了四件事:①“我”发脾气时,母亲安慰“我”;②母亲为了“我” 隐瞒自己的病情;③母亲央求“我”去看花;④母亲临终前的嘱托。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母亲的语句,说说这些语句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和品质。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
2
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这句话表现了母亲的细心、体贴和对儿子的关爱。母亲悄悄地躲出去,是怕儿子看到自己伤 心难过,影响儿子的情绪;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是担心儿子想不开,做出什 么傻事。母亲的这些举动,充分体现了她对儿子的深深关爱。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 这句话表现了母亲的坚强和对儿子的鼓励。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说明她非常着急, 生怕“我”想不开;忍住哭声,说明她不想让“我”更加难过。母亲的这句话,既是对“我”的 鼓励,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她希望“我”能够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好好地活下去。
(3)“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这句话表现了母亲的善良和对儿子的关爱。母亲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说明她非常希望 “我”能够去看花,因为她知道看花可以让“我”的心情好起来。母亲的这种央求,充分体现 了她对儿子的关爱和体贴。
(4)“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这句话表现了母亲的细心和对儿子的关爱。母亲忽然不说了,是因为她意识到自己说的话可
能会让“我”伤心难过。她比“我”还敏感,说明她非常了解“我”的心理,时刻关注着“我” 的情绪变化。母亲的这些举动,充分体现了她对儿子的深深关爱。
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我”的语句,说说这些语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变化。
(1)“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 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这句话表现了“我”在双腿瘫痪后的绝望和痛苦。“我”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听着李谷一甜 美的歌声,这些美好的事物却让“我”更加感到自己的不幸和痛苦,于是“我”会突然把面 前的玻璃砸碎,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2)““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
这句话表现了“我”的自暴自弃和绝望。“我”狠命地捶打自己的腿,说明“我”对自己的双腿 瘫痪感到非常绝望和痛苦;喊着“我可活什么劲”,说明“我”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想要放弃 生命。
(3)“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 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这句话表现了“我”的愧疚和自责。“我”一直都不知道母亲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说明“我”
3
对母亲的关心不够;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我” 感到非常愧疚和自责。
(4)“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
这句话表现了“我”的坚强和对生活的信心。“我”看到秋天的菊花,想到了母亲的话,明白 了母亲的良苦用心。“我”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就是要“我”和妹妹好好儿活下去。“我” 和妹妹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说明“我”已经从绝望和痛苦中走了出来,变得坚强起来, 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1)“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 般的神色。”
这句话中的“挡”字用得非常好,它写出了母亲的细心和对儿子的关爱。母亲挡在窗前,是 怕“我”看到落叶而伤心难过。“央求般的神色”则表现了母亲的善良和对儿子的关爱。母亲 央求“我”去看花,是希望“我”能够从绝望和痛苦中走出来,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
(2)“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 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这句话描写了秋天的菊花,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菊花在秋风 中开得烂漫,象征着母亲的坚强和对生活的热爱。作者看到菊花,就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 亲对自己的关爱和鼓励。
(五)深入探究,理解主题
讨论:文中多次提到“看花”,有什么作用
(1)“看花”是本文的线索,贯穿全文。课文围绕“看花”写了“我”发脾气时,母亲安慰“我”; 母亲为了“我”隐瞒自己的病情;母亲央求“我”去看花;母亲临终前的嘱托等内容。
(2)“看花”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的生活。母亲央求“我”去看花,是希望“我”能够从绝望和 痛苦中走出来,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菊花在秋风中开得烂漫,象征着母亲的坚强和对生活 的热爱。作者看到菊花,就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和鼓励。
(3)“看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作者在秋天去北海看菊花,是为了完成母亲的遗 愿。看到菊花,作者就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和鼓励。菊花在秋风中开得烂 漫,象征着母亲的坚强和对生活的热爱。作者看到菊花,就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对自己
4
的关爱和鼓励。
讨论:“好好儿活”在文中有什么深刻含义
(1)“好好儿活”是母亲对儿子的嘱托,也是母亲对儿子的期望。母亲希望儿子能够坚强地面 对生活中的挫折,好好地活下去。
(2)“好好儿活”是作者对母亲的承诺,也是作者对自己的鼓励。作者在经历了人生的巨大磨 难后,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他决定要好好地活下去,不辜负母亲的期望。
(3)“好好儿活”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无论生活中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我们 都要坚强地面对,勇敢地活下去。
讨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本文通过描写一位身患重病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儿活 下去的故事,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告诉我们要珍惜亲 情,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六)拓展延伸
说一说你和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
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如《我与地坛》《合欢树》等,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
(七)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感受到了一位平凡而伟大 的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母爱是无私的,它像阳光一样温暖着我们的心灵;母爱是伟大的,
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让我们珍惜这份伟大的母爱,学会感恩,懂得珍惜亲情。同时, 我们也要像作者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好好地活下去。”
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题目自拟。 五、教学反思
经过本次教学实践,我深刻领悟到语文教学的至关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在教学活动 中,我特别强调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品味语言之美,感受文本情感,使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 体验到母爱的博大与生命的宝贵。此外,我还致力于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通过讨论活动促进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与个人感悟。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察觉 到了一些缺陷,例如教学策略的单一性以及对学生评价的延迟和不精确性。展望未来,我将
5
持续学习和研究,致力于提升我的教学技艺,以便为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作出更加显著的贡献。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