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讲述了老屋与小猫、老母鸡、小蜘蛛之间的故事。课文用反复的手法推进情节的发展,每个片段都是老屋准备倒下,小猫、老母鸡、小蜘蛛请求老屋不要倒下并陈述不要倒下的理由,最后老屋都无一例外地答应了它们的请求,满足了它们的心愿。本文题目新奇,“总也倒不了”与“老屋”之间形成了想象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了预测的可能性:“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究竟会发生什么?文中各部分情节的相似性,为学生预测故事的发展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引:接下来的发展是和前面的一样 还是有变化?文中老屋和小动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等细节的描写也具有相似性,为学生的预测提供了凭借。比如,老屋反复说“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接下来的情节里会不会依旧重复这句话呢?又如,一再有小动物请求老屋帮助,会不会还有其他小动物也有类似的请求呢 故事的结尾出人意料,也为阅读和预测增添了乐趣。课文有7处旁批,都是模仿儿童真实的阅读心理所作的预测,提示学生可以在什么地方预测,可以预测什么。对题目的旁批,提示可以在看到题目时,结合已有的阅读经验进行预测;对插图的旁批,提示可以在看到插图时进行预测;对文本的旁批,提示可以根据故事的具体内容进行预测。课后第一题指向预测意识的唤醒,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思路,以及语言表达的方式,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预测,并相互交流各自预测的内容。前两个学习伙伴的话,示范了针对课文内容进行的预测,提示了可以在哪里展开顶测,以及如何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得出这些预测。第三个学习伏伴的话,提示了可以借助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些线索等展开预测。第四个学习伙伴的话,提示了预测的内容未必与课文的实际内容一致。课文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中的老屋以老人的形象出现,额头布满皱纹,面容慈祥,孤独破败,小猫正仰头与老屋说话。学生在阅读中会自然地联系插图展开相应情节的想象,还可以在相似情景中将小猫换成老母鸡、小蜘蛛,从而大胆预测后面的情节。第二幅图是小蜘蛛在老屋的墙角织网捉虫的情量,老屋庇护着小蜘蛛。学生可借由插图的变化,测故事情节的发展。教学目标:1.会认“暴、偶”等6个生字,会写“准、备”等13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和句子,感受老屋美好的精神品质。3.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感受阅读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认“暴、偶”等6个生字,会写“准、备”等13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和句子,感受老屋美好的精神品质。3.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难点: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初识预测1.{出示课件}猴子捞月图片,猜一猜,发生了什么事?2.同学们通过插图就对故事内容进行预先的猜测,这其实是一种阅读策略。这种阅读策略叫做预测。现在,我们就以这种阅读策略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3.齐读课题,质疑课题。二、认读生字词,指导书写{出示课件}暴风雨孵小鸡喵喵叽叽偶尔1.自由朗读,指生读。2.找出拟声词读一读,并说出几个这样的拟声词。{出示课件}准备 等 暴 睡 壁 砍 蜘蛛 漂 撞 饱 晒3.同桌互读并按结构分类。4.指生答。5.交流识字方法。6、师范写,重点指导“暴”“漂”。7、生练写,师巡视指导。8、同桌交换,圈出规范字,再次练写。三、初步交流,学习预测1.{出示老屋图片}猜猜看,老屋有多老?2.出示第一自然段,问:你从哪些词看出老屋的老呢?3.读出老屋老的词语(一百多岁、黑窟窿、破了洞、很久很久)4.齐读第一自然段。四、层层深入,随文得法1.就是这样一座破烂不堪的老屋,它将来的命运如何呢?请你猜一猜。【预测:它会倒下;它会被重新修整】2.出示[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老屋的想法和这位同学的想法是一样的,可是题目却是《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猜猜看,这是为什么呢?【预测:可能它被修整过了;可能它还有没有做完的事】提示:刚刚我们是依据生活经验来进行预测的。3.有一位同学在看到这个题目后也产生了预测,他把他的想法以旁批的形式写在了课文的边上。出示【老屋总也倒不了,是被施了魔法了吗?】提示:他是依据阅读经验来进行预测的。4.就在它想要倒下的那一刻,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想知道什么事吗?赶紧打开课本读一读吧!【出示第三自然段】5.这小小的声音遇到了什么困难?指生答。6.指生读,突出着急的语气。7.故事读到这儿,你觉得老屋会答应吗?同桌讨论,分享猜想。8.[出示四五自然段]找出能表现老屋老的词语,并指导朗读。9.就是这样一个破烂不堪的老屋,他为了帮助小猫,还愿意再站一个晚上,此时你又看见一个怎样的老屋?(善良、助人为乐、慈祥、有爱心······)五、感知课文,合作学习(一)自主学习预测1. 齐读课题,质疑课题。2. 这是一间什么样的老屋?猜猜为什么总也倒不了?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书中是怎么写的?划出相关语句。(1) 指名读。(2) 齐读。3. 就在老屋准备倒下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读第三自然段,从文中找出来。(1) 划出文中句子。(2) 分层次朗读,读出小猫的可怜。4. 一起来预测一下故事的结局。(提示学生根据文中的批注预测。)5. 后面发生了什么事呢?老屋到底有没有答应小猫的请求,一起看看预测得对不对。(1) 指名读4—6段。(2) 分角色朗读。6. 小猫走了,老屋又准备要倒下了,又有一个新的人物要出现了,读7-9自然段,合作探究。(1) 是谁来了?老母鸡的请求和小猫的请求有什么不同?(2) 这么麻烦的请求,老屋到底会不会答应?(3) 生把自己的答案分享给大家。有不同答案的举手,说说自己的理由。(4) 善良的老屋是如何回答老母鸡的?(二)深入研读课文1.过渡:好了,老屋又再一次说了这句话:“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同学们,读到这句话的时候,觉得熟悉吗?这句话在前面出现了几次?用笔在文中找一找,划一划。2.每当老屋说这句话的时候,你能猜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找找规律。第一次“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小猫到了“哦,是小猫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第二次“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老母鸡来了“哦,是老母鸡啊。好吧,我就再站二十几天。”第三次“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小蜘蛛来了“哦,是小蜘蛛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会儿。……3.是的,果然又来了一只小动物(小蜘蛛)(1) 蜘蛛对老屋说了什么?(2) 我们再次根据上文来预测一下老屋对小蜘蛛说的话。(引导学生从表格中找共同点。)(3) 读读文中出现的有规律的句子。4.师读原文过渡。接下来,老屋可能又会发生什么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4—16段,预测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故事。六、 放飞想象的翅膀1. 展开想象,大胆地猜测。下面还会有谁来?总之,不管是谁来了,老屋都肯定会这样做:结合课文,师导读:(课件出示)老屋说:“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请求说:“等等,老屋!再过 ( ),行吗?我找不到一个安心( )的地方。”老屋说:“哦,是( )啊。好吧,我就再站( )。”2. 你觉得老屋具有哪些品质?(破旧的老屋帮助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动物渡过难关,它的品质让我们感动,更值得我们学习。七.学以致用,总结归纳1.小猫离开后,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老屋真的会倒下吗?请你猜一猜。2.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学习了借助题目、插图、故事内容里的一些线索展开预测,我们预测的内容未必与课文实际内容一致,只要我们有依据,能积极的预测就可以了,我们这样一边读课文一边预测故事的发展是不是挺有趣?八.布置作业:1.在田字格中抄写生字三遍。2.继续预测故事接下来的发展。板书: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题目预测 插图内容《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后反思本篇课文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策略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语文要素: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去猜想。《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篇童话故事,为了尽可能不破坏阅读的连贯性,让学生进行课堂上的充分预测。大胆预测,无对错之分,让学生体验主动思考的愉快。本篇课文教学环节设计紧紧相扣,通过边读边预测,让孩子进行假设、验证,再假设再验证的过程。从故事的情节中去学习预测方法,并且要运用预测方法,根据题目、根据图片、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在教学中,让学生进入童话故事的情境。课前不进行预习让本课在讲解时更具预测的真实性。教学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观察、思考,进行学习。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紧紧围绕预测这一阅读策略,多次设疑,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关注题目、插图、故事内容、反复的特点进行一次次的预测并肯定他们预测的结果。学生在一次次“猜猜看”的过程中,逐渐明白了预测是要有依据的,同时感受到了阅读的趣味,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课堂上教师要和学生充分互动,能仿照老屋的回答进行猜测,让孩子体验故事中老屋的美好品质。整节课孩子们都沉浸在猜测与不断揭示故事内容的有趣、新奇体验中,教学效果大大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