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守护生命安全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课 守护生命安全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九课守护生命安全
第1课时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目标
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和敬 畏生命,热爱生活 道德修养、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
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
树立规则意识,增强风险意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缺乏安全意识的表现。
思考:你如何看待上图中的行为 对此,你有何启示 提示:缺乏安全意识,不爱惜生命。
归纳:生命安全是维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也是我们创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 提,我们应增强安全意识。当面临突如其来的灾难时,我们应该怎样守护生命安全呢 今天 ,让我们一起学习“增强安全意识”。
课件展示:
(1)课程目标、教学重难点。
(2)自主学习。
二、讲授新课
1. 活动一:出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第十六条学校应当将提高学生网络素养等内容纳入教育教学活动,并合理使用网络开 展教学活动,建立健全学生在校期间上网的管理制度,依法规范管理未成年学生带入学校的 智能终端产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上网习惯,培养学生网络安全和网络法治意识,增强学生 对网络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判断能力。
第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高自身网络素养,规范自 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教育、示范、引导和监督。
思考: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未成年人的规则和要求 我们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和要求 出示: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等行为规则。
归纳:生活中的诸多“禁令”看似是对我们的限制,其实是对我们自由和生命安全的保 障。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对自身行为是否安全作出恰当评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 ,从而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
结论:我们要树立规则意识。
2. 活 动二:出示学校“防溺水”“防震演练”等材料。
材 料 一: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溺水事故的认识,有效遏制此类事件发生,根据《2024 年“同心防溺水”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要求,某省教育厅决定组织开展师生及家长“同上一 堂防溺水课”系列网络公益直播讲座活动。
材料二:为切实提高师生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灾害时的自救互救能力,掌握应急 避震的正确方法和熟悉紧急疏散的线路,在“5 · 12”汶川地震16周年和第16个全国防灾减 灾日来临之际,某校特举行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合作探究:有同学认为组织以上活动是浪费时间,你认为呢
提示:组织以上活动不是浪费时间。我们要能够觉察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不因 好奇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也不盲目触碰一些危险的领域。
结论:我们要增强风险意识。
课堂笔记:怎样增强安全意识
①我们要树立规则意识。
②我们要增强风险意识。
3. 活动三:播放安全教育视频,直观感受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归纳: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事情不仅影响到自己,也影响着他人。我们 用心对待和做好事关安全的每一件事,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对法律条文等行为规范的解读,知道了要在日常生活中树立安全意识, 增强规则意识,强化风险意识,守护生命安全。
四、板书设计
做法
增强安全意识
原因
五、教后反思
自觉遵守规则
树立规则意识 对自身行为是否安全作出恰当评估
及时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
增强风险意识 能够觉察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 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第2课时提高防护能力
教学目标
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和敬 畏生命,热爱生活 道德修养、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
如何提高防护能力。
教学难点
如何提高防护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阅读教材P70“生活观察”,思考:面对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我们应该怎么做 提示:提高防护能力,守护生命安全。
导入课题“提高防护能力”。 课件展示:
(1)课程目标、教学重难点。
(2)自主学习。
二、讲授新课
1. 活动一:阅读教材P71“探究与分享”。 思考:这个事例给你哪些启示
某地突降特大暴雨,一条隧道的出口堵了上百辆车。车主们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 当雨水开始灌进隧道时,堵在尾部的小侯最早意识到了危险。他知道当水位上涨到一定程度 ,人会被困在车里,有生命危险。雨水如瀑布般灌进隧道,时间紧迫,他不停拍打车门劝人 们弃车逃生。许多人因为小侯的及时提醒而避免了一场灾难。
提示: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险大多可以预判;一些人为事故,经过得 当考虑,本来可以避免。
结论:提高防护能力需要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知识拓展:你知道哪些灾害前兆
展示泥石流、滑坡、地震前兆相关知识。
归纳: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 ,防患于未然。
2.活动二:观看四川地震视频。
思考:面对8级特大地震,桑枣中学的师生们为什么能创造逃生奇迹
提示:他们具备一定的避险和逃生能力。 分享你了解的地震避险与自救知识。
学生分享后,播放“地震发生时,避险与自救知识”小视频。
出示火灾、地震、洪涝等灾害来临时的图片,合作探究: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提高避险 和逃生能力
提示:平时,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在危险来临时,我们要保持头脑冷静, 就近、快速逃离到安全地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和逃生。
结论:提高防护能力需要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3 . 活动三:观看2024年5月15日, 一女子在北京地铁站晕倒被急救成功的视频。 思考:视频内容对我们守护生命安全有何启示
提示:如果我们能在平时多掌握一些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在需要紧急救护时,就 不会束手无策,并可以争分夺秒地施救,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出示学习拥挤踩踏事件的预防与自护方法、防溺水知识与方法。 结论:提高防护能力需要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课堂笔记:怎样提高防护能力,守护生命安全
①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②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③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三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对预防和应对地震、火灾等灾害情境的探究与分析,懂得了在日常生活 中要提高危险预判能力、提高紧急避险和逃生能力、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提 高防护能力,守护生命安全。
四、板书设计
(
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 (
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
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
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
在危险来临时,保持头脑冷静
有效利用各种资源
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提高防护能力
)
五、教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