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小毛虫教学目标:1.认识并书写课文生字,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课文中的人物特点。4.能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教学重难点:1.认识“昆、怜”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尽”,会写“整、抽”等8个字,会写“毛虫、叶子”等11个词语。2.朗读课文,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讲故事。教学过程:一、视频引入,揭示课题1.(播放视频)同学们,森林里可真热闹呀,你们看,大大小小的动物都出来了,它们唱的唱,飞的飞,跑的跑,到处生机勃勃,这些小动物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我们把它叫做——生:昆虫。2.出示生字:昆(字卡)识字方法:这个字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它。(加一加)读词语:我们一起来叫叫它的名字,读好这个词(昆虫)3.引出课题:小毛虫师:树林里充满着活力,充满着生机。这生机勃勃的景象是一条小毛虫观察到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笔下的小毛虫吧!出示达·芬奇跟着马老师一起把课题写一写(板书课题:22.小毛虫)让我们一起读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小毛虫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呢?我们一起来学课文,大家看一下学习活动单,读一读课文,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漏字。找一找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分别对应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1.出示学习活动单一读一读: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漏字。找一找: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分别对应课文的那几自然段 同学们读完了课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呢?请大家用手势告诉我。现在谁能来说一说? 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呢? 你们找到了吗?生交流: 小毛虫先变成了茧, 最后变成了蝴蝶。板贴:小毛虫 茧 蝴蝶评价: 这位同学读课文很仔细, 知道小毛虫的成长要经历三个阶段。 小毛虫吐出了丝结成了茧, 我们称为结茧。(板书 结茧 )结茧之后,它变成了什么?你们看,这是什么?这是蛹。(板贴 蛹、图片)对呀,小毛虫结茧变成了成蛹。4. 现在,请你用一句话说清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变化吗?预设1:小毛虫先结茧变成了蛹,最后变成了蝴蝶。评价1:你用上了“先、最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把句子说完整了。预设2:小毛虫一开始结茧变成了蛹,最后变成了蝴蝶。评价2:你用上了“一开始”和“最后”两个词,也把它的先后变化顺序说清楚了。预设3:小毛虫变成了蛹、蝴蝶。评价3:“先、最后”是表示时间顺序的词,你能用上它说的更好吗?3.那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小毛虫呢?预设:生:1—3自然段写的是小毛虫。生:1—4自然段写的小毛虫。出示第3、4自然段师:你们看,这两个自然段写的是它变成小毛虫了吗?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出示整篇课文师:哪两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小毛虫?师:对呀,课文第1—2自然段写的是小毛虫。(板书:1—2)后面这两个变化又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呢?能学着刚才的样子完整地说一说吗?预设:3—4自然段写的是小毛虫结茧的过程,第7自然段写的是它变成了蝴蝶。师:有补充吗?生:课文5—6自然段师:5—6自然段写的是小毛虫结茧成蛹。师:对呀,所以课文3—6自然段写的是小毛虫结茧的过程,第7自然段是写它变成了蝴蝶。三.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理解 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毛虫。1.我们先来学一学课文的1—2自然段,看一看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毛虫?学习活动单二读一读: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毛虫呢?2.出示第一、二自然段生:我觉得这是一条可怜的小毛虫。板贴:可怜3.学习“怜”(字卡):师: 怜,竖心旁,竖心旁的字都和什么有关?( 跟心情有关。)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怜,竖心旁加令就是怜,可怜。我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怜(零、玲、岭……)。5.师:你还觉得它是一条怎样的小毛虫?生:笨拙的小毛虫板贴:笨拙师:笨拙(卡片) ,拙,这个字在这里读第一声。请位同学做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开排火车读一读。(横排火车)笨拙是什么意思呢?生:动作很笨的,做不好(2个)师:对,就是很不聪明,很不灵巧的意思。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可怜的小毛虫)1.师:为什么这是一条可怜的小毛虫的呢?出示第一自然段我们先来学学第一自然段,谁愿意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请一生读)其他同学仔细听,他有没有把字音读正确。学生评价:他声音响亮,字音都读正确了。2.瞧,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生:打量着周围的一切。打量(卡片)师:这个字在这里可不读量,谁能来读一读这个词语。注意这个字在词中读轻声。师:开排火车读一读。(竖排火车)打量什么意思?(生回答)评价:打量就是观察,仔细看的意思。3.他用怎样的目光打量?生:新奇的目光。师:“新奇的目光”是怎样的目光?(一生答)生:好奇的目光。师:小毛虫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这个“一切”指的是?(学生读)句子标红: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你们看,所有的昆虫正在尽情地享受着这美好的春光,多么有活力啊,这就是——生:“生机勃勃”。板贴:生机勃勃6.谁愿意来读读看?师:你此刻的心情怎么样?(很高兴、喜悦)师:对呀,还有谁想来读读看。评价:老师发现你读的时候声音响亮,笑容满面的,读的真不错!(2生读)师: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好这句话。7. 昆虫们多快乐呀, 再看看小毛虫自己,(师引读)这个……,(既加点)既不会……,(也加点)也不会……,(更加点)更不会……!8.这条小毛虫多么的(指板书:可怜啊!)现在谁来读读这句话,把它可怜的样子读出来呢?(2生读)评价:你在读的时候,脸上愁容满面,眉头都皱起来了,你觉得它特别的可怜,很同情它,对吗?还有谁愿意来读一读呢。(注意表情)师: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一读,读出小毛虫的可怜。9.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真是(指板书)生机勃勃,而小毛虫却特别(指板书)可怜,课文中用了“只有”(只有标红)这一个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师:你们能够用不同的语气把这两句话读好吗?评价:你前面部分读得轻松欢快,后面低沉缓慢。让我们感受到了昆虫的高兴与小毛虫的可怜。师:现在我们男女生合作来读读第一自然段,男生读第一句,读出昆虫们的高兴,女生读第二句,读出小毛虫的可怜,开始。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笨拙的小毛虫)是啊,小毛虫真可怜啊!课文哪一自然段描写了笨拙的小毛虫呢?(生:第二自然段)出示第二自然段?谁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自然段从哪里可以看出小毛虫的“笨拙”呢?评价:你声音响亮,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现在谁来说一说从哪里可以看出小毛虫的笨拙,不灵活呢?(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一点点、周游了整个世界),(词语标红)你们同意吗?挪动这个词,请同学做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我们看看小毛虫是怎么挪动的?(动画演示)师:“挪动”什么意思?生:移动位置就是从一个位置慢慢地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师:请“挪动”一下你们的小屁股。马老师刚才看到你们“挪动”起来轻而易举。可是,小毛虫却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出示卡片)九牛二虎之力是什么意思?(力气很大)是呀,你们看,有几头牛啊?九头——牛加上几只老虎的力气呀,两只虎的力气,形容力气特别——大。师:我们一起来把这个成语读好,预备齐(词卡)小毛虫花的力气大不大?生:大师: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才挪动了——(一点点)。师:谁来读一读。再用点力气读(费力地读,感觉要用全身的力气)评价:你放慢了语速,抓住了九牛二虎之力,读出了小毛虫的笨拙。小毛虫是多么——(指板书:笨拙)啊!连挪动一下都费劲,正因为如此,当它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时,感觉——(自己仿佛是周游了整个世界)。它真的周游了整个世界吗? 当然不是,所以 文中用了一个词语 仿佛(卡片)。观察一下这两个字,它们的部首是什么?(都是单人旁)在句中仿佛的意思就是好像。读了这句话你有疑问吗?两片叶子对我们来说只是这么短的一段距离,为什么小毛虫却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预设:你的问题和他是一样的,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吗?是啊,这个问题提的很有水平,这是为什么呢?(随机抽2个学生回答)出示(树枝上的两片叶子)出示树叶图片和一条小毛虫。在我们看来,两片叶子之间只是很短的距离,可是对于小毛虫来说,这个距离怎么样啊——(很长)(师引读)所以当它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时,用的力气怎么样啊?感觉——(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师:(出示)同学们,这句话特别长,很难读,你能借助停顿符号,把它读好吗,自己先练练看。出示停顿符号 当他笨拙地/ 从一片叶子 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 他觉得自己/ 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请两生读。评价:你借助提示,恰当地停顿,读出了小毛虫真不灵活、爬得真费力!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好这句话。师:是呀, 小毛虫努力着, 坚持着, 笨拙地向前挪动着。我们把这个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 体会小毛虫的可怜吧!四、复述第一、二自然段师: 同学们, 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写了小毛虫, 笨拙地在叶片上挪动的情景。 现在你能不能借助板书说一说这部分的内容呢?如果你能这些词语可以把这两个自然段的内容说的更好? 自己练一练吧。(两生交流)书写现在,我们要开始写字啦!今天我们要学写的一个上下结构的字“整”,写的时候,注意上面要写的宽一点,下面写的窄一点。横折折在竖中线上,束的最后一笔是点,点在竖中线上,正的第二笔竖在竖中线上,拿出铅笔自己在田字格里描一个,写两个。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小毛虫成长的三个阶段, 从小毛虫 吐丝、结茧, 最后变成了蝴蝶。 我们还学习了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体会到了小毛虫的可怜, 那么小毛虫是怎样吐丝结茧, 最后变成蝴蝶的呢, 下节课继续学习。七、板书22.小毛虫小毛虫 茧 蝴蝶 生机勃勃九牛二虎之力(结茧: 蛹) 仿佛(1—2) (3—6) (7)可怜笨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