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民美术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5课《演电视》一、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1.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是指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学习领域。本课的教学不以单纯地传授知识和技能为目的,而是引导学生利用废旧材料,通过剪贴、折叠、切挖和组合等方法制作电视机外壳,通过节目编导、文字编写、画面绘制以及演员分工等教学活动,享受合作表演电视节目的过程和乐趣。2.电视是学生非常熟悉和喜爱的媒体。无论是有趣的动画片、丰富的儿童节目、世界各地的旅游名胜、多姿多彩的动物世界,还是国内外大事、生活小常识……借助电视这个特殊的媒体,古今中外世界大观都展现在学生眼前。本课以《演电视》为题,进行“造型 表现”领域的学习,在了解电视发展的同时,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欲望,引导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电视机外壳,体验不同造型的乐趣,与并通过一起合作表演电视节目,来表达学生的情感与思想,感受不同媒材的效果。本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多方面的知识。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演电视》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5课,与第4课《连环画》为一个单元,在学生完成连环画创作的基础上,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以演电视的形式,将连环画中的故事生动地演绎出来,力图通过动手制作电视和节目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感受生活中不同形式的美。2.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开朗,乐学好动,他们思路广、思维活跃,喜欢新颖、有趣的美术活动形式,他们敢动手,爱提问,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自信、大胆、自由地通过美术形式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在以前美术教学中已经掌握了的一些基本的剪、贴、画等技能来装饰制作电视机。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电视机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本节课需要小组分工合作,结合音乐,解说,画面等进行演电视,这是本课需解决的一大难题。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简要了解电视的发展以及电视节目的编制过程,学习电视机外壳的制作,学会分工合作表演电视节目。2.过程与方法:利用废旧材料,通过剪贴、折叠、切挖和组合等方法,设计制作电视机外壳。能够配合音乐、解说、画面等进行表演活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提高设计制作能力,享受合作表演的过程与乐趣。四、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学习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电视机外壳,能够合作表演电视节目。教学难点:电视节目内容的活动方式,以及音乐、解说、画面、表演之间的配合。5、教学方法分析1. 教师教法:谈话法、启发法、示范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2.学生学法: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小组合作法,评价教学法。6、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教具、连环画、废旧材料、彩色卡纸、安全剪刀、双面胶、勾线笔、水彩笔等。7、教学过程设计(一)组织教学。检查用具,稳定情绪,师生问好。(2)猜谜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比一比,哪位同学最先猜出谜底。“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打一家用电器)生:电视。师:同学们可真聪明啊,你们喜欢看电视吗?生:喜欢。师:你们都喜欢看什么节目呢?生:动画片,综艺节目......师:这节课老师不是让大家看电视而是自己制作演一次电视,你们愿意吗?生:愿意。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演电视。(板书:演电视)【设计意图】:低段孩子的好奇心特别强,对未知的东西本能的会去探求、猜测。所以我利用猜谜语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激发兴趣,既锻炼了思维能力又让他们对看似平常、普通的“电视机”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又通过谈话式交谈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也对后边的课堂内容的进行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3)探索新知:1.介绍电视机的发展历史。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台机器是干什么用的?生:放电影的。师:原来是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1925年拜尔德在英国成功装配了第一台电视。1958年,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在天津诞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需求,电视的发展可谓迅猛,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以及今天的液晶电视,超薄电视等,也深受大家的喜欢,人们的生活也因为电视而变得多姿多彩。【设计意图】:运用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感知电视机的发展开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熟悉电视机的组成。师:请你仔细观察,电视机外壳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生:机身、屏幕、功能键、电线插头等。【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感受新颖的电视机同时,总结电视机的结构。3.欣赏微课,小组讨论电视机的制作方法。师:演电视第一步首先需要做一台电视机,(板书:做电视机)对于制作电视机,你觉得哪里有困难?生:电视机外壳。师:让我们一起来看微视频,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小组讨论:请你说一说制作这台电视机的步骤是什么?怎样使我们的连环画动起来呢?生:1.挖空。2.剪口。3.装饰。4.插片。(板书:1.挖空。2.剪口。3.装饰。4.插片。)将连环画连接起来,采取抽拉的方法。【设计意图】:首先,教师就“制作电视机有什么困难?”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提出问题,激发提问的热情;然后将制作电视机的步骤通过观看微课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突破了教学重点,并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4.分析探究:师:我的这个电视机是用什么制作的?生:快递纸信封做的。师: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材料制作电视机呢?生:纸箱,鞋盒,手提袋等。师:那我们还可以用哪些废旧材料装饰电视机呢?生:纽扣,瓶盖,吸管,扭扭棒,泡泡泥,彩色卡纸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掘生活中废旧材料,感受细节的装饰能够增加电视机的真实感,从而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大胆创新,指导学生制作时注意美感。5.教师表演:教师表演《河豚鱼遇险》,提问:师:我演的动画片和平时看到的动画片有什么不同?生:你演的动画片是绘画制作的,电视机是纸箱子做的。师:为了表演这个节目,我刚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生:做电视机,连环画,背景音乐,解说。(板书:连环画,背景音乐,解说。)【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教师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演电视的过程和形式,为后面的制作和表演作铺垫。(4)艺术实践。1.小组分工。请各组组长根据成员特点,分配任务,可以参考以下建议哦。节目内容编辑整理。(建议:3人)电视机的制作。(建议:4人)背景音乐搜集整理。(建议:1人)解说词编写。(建议:2人)2. 艺术实践:利用喜欢的材料和方式制作一个电视机,明确演员分工,合作表演电视节目,学生创作。(课件播放音乐),教师巡视辅导。【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验分工合作,帮助学生了解电视节目编排过程和角色分配,渗透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享受动手探索带来的快乐,解决本课重难点。(5)节目表演。哪个小组愿意第一个展示你们的节目?请同学们仔细观看,看看他们的节目在哪一方面吸引了你。【设计意图】:为学生搭设自我表现的平台,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6)欣赏评价。你认为哪组电视机设计得好?你听到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配音 你看到哪个小组配合得默契?【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全方位评价,通过生生之间的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氛围,不断提升欣赏和评价的水平与能力,共同进步。(7)拓展延伸。课件展示:皮影戏,偶戏,提线木偶图片。师:艺术表现的形式丰富多彩,演电视只是其中的一种。在今后的美术学习中,我们将会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欣赏皮影戏等图片,巧妙地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使学生了解不同艺术表现形式,扩展知识面,以实现学生学习上质的飞跃——超越教材和课堂,真正达到学为我用的目的。(8)课后实践。1.继续完善自己的电视机,课后表演给自己的爸爸妈妈以及亲人。2.完成一份实践作业。作业要求:把自己的连环画用演电视的形式,表演给自己的爸爸妈妈以及亲人,注意故事完整,语言生动。A 类作业:需要电视机材料丰富,做工精细,颜色搭配鲜艳,语言生动。B 类作业:需要电视机材料丰富,颜色搭配鲜艳,语言生动。C 类作业:完成电视机,语言精练。【设计意图】: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是整个美术教学工作重要环节。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精心设计了两项作业。第一项作业属于全体学生必须掌握的,第二项作业属于分层作业,根据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层次差异把作业设计成难度不同的作业,提倡探索创新、自主选择、最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让我们的孩子爱上美术。八、板书设计【设计意图】:一个好的板书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板书作为一种教学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它能从侧面反映出教师的知识归纳水平和驾驭教材的综合能力。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制作电视机和电视节目的表演,通过纲目式的形式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重难点。从课题“演电视”能看出,字体醒目大方,活泼生动,色彩鲜艳,吸引学生的注意,通过做电视机,连环画,背景音乐,解说四个关键词和范作,使学生一目了然,条理性强,有利于突破了重难点,并能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并且还运用了不同字体和色彩,增强视觉的刺激,生动直观,加强板书的效果,总之,该板书设计生动直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同时给学生以美的感染,美的熏陶。九、课后反思《演电视》是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中的一课,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简要了解电视的发展以及电视节目的编制过程,学习电视机外壳的制作,学会分工合作表演电视节目。学习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电视机外壳,能够合作表演电视节目。在教学活动中,首先采取猜谜导入,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直接引出课题,对后边的课堂内容的进行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通过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调动了学生们的兴趣,接着介绍电视机的发展历史,通过对比,欣赏了中国第一台电视机,以及现在的液晶电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感受新颖的电视机同时,总结电视机的结构。接着引导学生仔细欣赏自己制作的微课视频,通过学生小组激烈的讨论,分析出了制作电视机的步骤,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激发探究的热情,解决教学重点。然后让学生回忆身边还有哪些废旧材料可以制作电视机,哪些可以装饰电视机,引导学生发掘生活中废旧材料,感受细节的装饰能够增加电视机的真实感,从而进一步指导学生制作时注意创新和美感。通过教师表演动画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了演电视需要做哪四个准备,也突破了教学难点,为后面的制作和表演作铺垫。最后在作业设计首先让每个组的组长分工,参考建议,引导学生体验分工合作,帮助学生了解电视节目编排过程和角色分配,渗透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享受动手探索带来的快乐,解决本课重难点,体验到了合作的效率和乐趣。作品材料丰富,颜色鲜艳,通过表演,进行自评,互评,评选出最佳解说奖,最佳设计奖,最佳默契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与喜悦。总体来说,我觉得这次教学活动还是比较成功的,整个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在讲练时间安排上也比较合理。从学生的作品来看,他们对手工制作和团队合作掌握较好。但也有进一步改善的地方,如:教学思路可以更灵活些,在教学中可以更大胆地放手让孩子表达和创作。由本课的教学使我想到,要把美术教材变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载体,使美术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沃土,就必须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总之,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努力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争取在每一堂课上,都有更大的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