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南宁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南宁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024七上·南宁期末)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的兰园是全国最大的自然生态兰花专类园。如图是网络电子地图中的兰园部分区域。完成下面小题。
1.在“兜兰花瀑”大致东北方向200米左右处的景点是(  )
A.空中花园 B.兰苑 C.瞰芳亭 D.沁芳亭
2.对比传统的纸质地图,电子地图具有的优点主要是(  )
①使用较方便 ②更新较快 ③内容较简单 ④地图较清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1.C
2.A
【知识点】学会正确使用地图;地图上的方向判读;数字地图
【解析】【点评】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标、图例;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图例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他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指向标指示地图上的方向。
1.A、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读可知,空中花园位于“兜兰花瀑”西北方向,A错误;
B、兰苑位于“兜兰花瀑”东北方向大概100米左右,B错误;
C、在“兜兰花瀑”大致东北方向200米左右处的景点是瞰芳亭,C正确,
D、沁芳亭位于“兜兰花瀑”东北方向大概250米左右,D错误;
故答案为:C。
2.对比传统的纸质地图,电子地图具有的优点主要是使用较方便,更新较快更新较快,①②正确,A正确;电子地图内容相对丰富复杂,传统地图也较清晰,③④错误,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七上·南宁期末)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5月6日21时23分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如图为世界六大板块及甘孜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甘孜州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C.位于环印度洋火山地震带
D.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4.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A.各大板块都处于静止状态
B.全球大致由八大板块拼合而成
C.板块内部稳定,不可能再分成小块
D.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答案】3.B
4.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板块与地震
【解析】【点评】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板块内部,地壳运动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3.A、甘孜州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 A错误;
B、甘孜州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地震,B正确;
C、没有环印度洋火山地震带这个地震带,C错误;
D、与太平洋板块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B。
4.A、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中,A错误;
B、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B错误;
C、内部也有可能有小板块,C错误;
D、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4七上·南宁期末)阳阳学习完地球和地球仪的相关知识后,尝试自选材料制作简易地球仪,如图为制作过程的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5.照片中,阳阳制作地球仪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②① D.④②③①
6.阳阳制作的地球仪上,有4条30°的线,图④中,黑点所标注的30°,应该是(  )
A.北纬30° B.南纬30° C.西经30° D.东经30°
【答案】5.B
6.D
【知识点】地球仪;制作简易的地球仪;经线和经度
【解析】【点评】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分各条经线,人们给它们标了不同的度数,叫经度。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向东的180°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向西的180°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经度的变化规律为: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
5.阳阳制作地球仪的正确顺序应该是画赤道,南北极,然后绘制经线、纬线及度数,再③制作铁丝支架,最后将小球固定在支架上,故制作地球仪的正确顺序应该是②④③①,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6.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图④中,黑点所标注的30°为南北走向,且度数向东增大,故应该为东经30°,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024七上·南宁期末)下表为“甲、乙两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对比表”。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 出生率(%) 死亡率(%)
甲 4.2 17
乙 0.8 1.0
7.根据表中信息,能判断出乙国(  )
A.人口总量增加 B.人口比甲少
C.人口总量减少 D.人口素质高
8.一般情况下,甲、乙两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
A.甲—劳动力短缺 B.乙—劳动力充足
C.甲—经济发达 D.乙—人口老龄化
【答案】7.C
8.D
【知识点】世界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解析】【点评】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反映人口增长的快慢。
7.乙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1.0%=-0.2%,代表人口总量减少,A错误, C正确;表中信息没有甲乙两国人口数量,人口比甲少,不能判定,B错误;根据表中信息,不能判定人口素质高低,D错误。
故答案为:C。
8.A、甲国自然增长率高,劳动力足,A错误;
B、乙国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劳动力不足,B错误;
C、甲国自然增长率高,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C错误;
D、乙国自然增长率呈负增,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4七上·南宁期末)“回南天”是一种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变弱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人们会感觉到空气特别潮湿。如图为某城市“回南天”天气过程气温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9.能准确表示每次“回南天”形成前后天气变化过程的是(  )
①持续几天气温较低 ②气温大幅升高 ③持续高温 ④气温下降 ⑤狂风暴雨
A.①—②—④ B.①—④—③ C.②—①—③ D.③—④—⑤
10.“回南天”发生时,当地的天气一般是(  )
A. B.
C. D.
11.“回南天”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
A.能见度低,影响交通出行 B.水位上涨,造成城市内涝
C.空气干燥,适合晾晒衣物 D.气温下降,适宜出门踏青
【答案】9.A
10.B
11.A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我国的特殊天气
【解析】【点评】中国南方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因此每当每年3月至4月时,从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冷空气相遇, 在南方形成准静止锋,使南方的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期间有小雨或大雾,回南天现象由此产生。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就开始在物体表面凝结、起水珠。
9.能准确表示每次“回南天”形成前后天气变化过程的是①持续几天气温较低、②气温大幅升高、④气温下降,A正确;不会③持续高温、也不会带来⑤狂风暴雨,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0.A、“回南天”发生时当地的天气一般是小雨或大雾。A代表的是小雪和大雪,A错误;
B、B代表的是小雨和雾,B错误;
C、C代表的是晴天和雷阵雨,C错误;
D、D代表的是台风和沙尘暴、D错误。
故答案为:B。
11.A、“回南天”会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能见度低,会影响交通,不利于人们出行,A正确;
B、不会带来暴雨天气使水位上涨,造成城市内涝,B错误;
C、空气湿度大,不利于晾晒衣物,C错误;
D、能见度低,不适宜山区踏青,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七上·南宁期末)如图为美国东部地区聚落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有利于纽约、费城城市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
①靠近海洋 ②矿产丰富 ③地势低平 ④水源丰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根据聚落发展的自然条件推测,波斯顿、纽约、特洛伊三个城市的规模从大到小排序是(  )
A.波斯顿、纽约、特洛伊 B.波斯顿、特洛伊、纽约
C.特洛伊、波斯顿、纽约 D.纽约、波斯顿、特洛伊
【答案】12.C
13.D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美国的人口与城市;聚落的建筑风格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点评】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些人住在乡村,有些人住在城市,所以聚落可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大类,有利于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条件主要有地形平坦、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经济发达、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等。
12.纽约和费城位于海洋附近,地势低平、水源丰富,①③④正确,C正确;没有体现矿产丰富,②错误,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3.特洛伊远离海洋且周围平地少,面积最小,纽约靠近海洋且周围地势低平、面积最大,波斯顿靠近海洋但是周围平地空间不如纽约大,故三个城市的规模从大到小排序是纽约、波斯顿、特洛伊,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024七上·南宁期末)拉丁美洲有两个不同的贸易集团:南方共同市场和太平洋联盟。南方共同市场倾向于将欧盟和北美视为其主要市场,太平洋联盟倾向于将亚太地区视为其主要市场。如图为南方共同市场和太平洋联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南方共同市场和太平洋联盟的成员国都属于(  )
A.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北方国家” D.沿太平洋国家
15.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向欧盟出口的产品主要是(  )
A.高技术芯片
B.汽车、轮船等工业产品
C.矿产、粮食、原料等初级产品
D.影视、音乐、图书等文化艺术产品
【答案】14.B
15.C
【知识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南美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通常把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大多分布于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为主。
14.AB、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属于发展中国家,B正确,A错误;
C、主要是南方国家,C错误;
D、是沿大西洋国家,D错误
故答案为:B。
15.A、高技术芯片是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进口的产品,A错误;
B、汽车、轮船等工业产品是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进口的产品,B错误;
C、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为发展中国家,对外出口产品多为矿产、粮食、原料等初级产品,C正确,
D、影视、音乐、图书等文化艺术产品是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进口的产品,D错误。
故答案为:C。
16.(2024七上·南宁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广西是个既美丽又神奇的地方,她孕育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也形成了桂西北某地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如图是桂西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让我们利用地形图探究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
探究一:知识准备
(1)图中的等高线间距是   米。
探究二:认识地形大势
(2)图示区域中,地势最低的地方位于图中的   部(用方位表示)。
(3)图示区域属山地,请写出一个判断的理由   。
探究三:认识家乡独特的喀斯特地貌
天坑是一种发育在喀斯特地区的大型负地形,它是由于喀斯特地下溶洞崩塌或溶蚀导致地表塌陷形成的坑洞,天坑的形状大多是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状的,具有巨大的容积和深度,水平尺寸从几米到几百米不等,其周边有明显的陡壁。
(4)图中,①、②、③处,最可能为天坑的是   。
(5)限制该地区农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土壤和水源,图中,该区域的耕地主要分布在A、B处,请说明原因   
【答案】50;东北;海拔高于500米;地势崎岖;山高谷深;①;A、B处地势比较低,利于土壤堆积,土壤较深厚;位于谷地,水源比较丰富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图上的方向判读
【解析】【分析】(1)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故图示等高距是50米。
(2)纬线指东西方向,经线指南北方向,图示区域中,地势最低的地方在本图的右上角海拔小于1050米,位于图中的东北部。
(3)图示区域等高线密集,海拔高于500米,地表崎岖,地形起伏大,山高谷深,符合山地特征。
(4)①处海拔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②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③处等高线从高处凸向低处为山脊;天坑的形状大多是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状的,具有巨大的容积和深度,水平尺寸从几米到几百米不等,其周边有明显的陡壁,符合盆地地形,故图中最可能为天坑的是①。
(5)A、B处位于谷地,水源比较丰富,且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利于土壤堆积,土壤较深厚,土壤肥沃;因此该区域的耕地主要分布在A、B处。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
17.(2024七上·南宁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猛犸象是一种在3000多年前已经灭绝的古象。它大约出现在500万年前,然后不断迁徙、进化并扩散到其它大陆。如图为科学家绘制的猛犸象的迁徙示意图。
(1)猛犸象最初起源于   洲,生活在五带中的   地区,后来逐渐向北迁徙到亚欧大陆的中、高纬地区。
(2)在中、高纬地区,猛犸象一路向   (方向)迁徙,直抵白令海峡,白令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   洋,形成了阻隔猛犸象迁徙的天然屏障。在迁徙过程中,猛犸象也不断进化,逐渐适应了   的气候。
(3)后来地球进入冰河时期,当海平面下降时,猛犸象穿过了白令海峡陆桥到达了   洲大陆。
【答案】(1)非;热带
(2)东;北冰;寒冷
(3)北美
【知识点】四大洋;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北美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1)猛犸象最初起源于非洲, 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
(2)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北极点看呈现顺时针方向旋转,故在中、高纬地区,猛犸象一路向东迁移;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猛犸象主要沿北极圈沿岸迁移,纬度高,气温低,逐渐适应了寒冷的气候。
(3)白领海峡为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当海平面下降时,猛犸象穿过了白令海峡陆桥到达了北美洲。
【点评】 各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是亚洲与欧洲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1)由图可知,猛犸象最初起源于非洲赤道附近,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地区,后来逐渐向北迁徙到亚欧大陆的中、高纬地区。
(2)由图可知,在中、高纬地区,猛犸象一路向东迁移,直抵亚洲东部的白令海峡,白令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猛犸象主要沿北极圈沿岸迁移,在迁徙过程中,也不断进化,逐渐适应了寒冷的气候。
(3)由图可知,白领海峡为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后来地球进入冰河时期,当海平面下降时,猛犸象穿过了白令海峡陆桥到达了北美洲。
18.(2024七上·南宁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如图是世界香蕉主要出口地区、主要进口地区示意图,图中的圆圈代表香蕉出口、进口国家或地区,圆圈的大小表示交易量的多少。
(1)世界主要香蕉出口地区集中分布在非洲、   洲和东南亚地区,根据盛产香蕉地区的地理位置可以推测,香蕉适宜生长在气候特征为   的地区。
(2)香蕉进口量最大地区是北美和   洲西部地区。
(3)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进口香蕉的主要是   国家,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4)主要香蕉进口国在贸易中,卖给香蕉出口国的主要是利润丰厚的   产品。
【答案】(1)中美洲(答美洲中部、北美洲、南美洲、美洲均可给分);高温多雨
(2)欧
(3)发达;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温带,不能种植香蕉
(4)工业(高科技)
【知识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欧洲概况
【解析】【分析】(1)世界主要香蕉出口地区集中分布在非洲、中美洲和东南亚地区,盛产香蕉地区的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多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2)北美洲和欧洲西部主要分布在北温带,香蕉为热带作物,故结合图示可知,香蕉进口量最大地区是北美和欧洲西部地区。
(3)发展中国家多出口香蕉,发达国家多进口香蕉,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温带热量不适合香蕉生长,不能种植香蕉。
(4)主要香蕉进口国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在卖给香蕉出口国的主要是利润丰厚的工业产品,在经济贸易中占据优势地位。
【点评】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
(1)读材料和世界主要香蕉出口地区图可知,图中的圆圈代表香蕉出口区,世界主要香蕉出口地区集中分布在非洲、中美洲和东南亚地区,根据盛产香蕉地区的地理位置可知,主要出口区位于赤道穿过或者赤道附近,多为热带气候,可以推测,香蕉适宜生长在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的地区。
(2)读材料和世界主要香蕉进口地区图可知,图中的圆圈代表香蕉出口区,圆圈越大,进口量越大,香蕉进口量最大地区是北美和欧洲西部地区。
(3)结合所学可知,发达国家多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发展中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进口香蕉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温带热量不适合香蕉生长,不能种植香蕉。
(4)主要香蕉进口国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在卖给香蕉出口国的主要是利润丰厚的工业产品,在经济贸易中占据优势地位。
19.(2024七上·南宁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自然地理环境制约着人口的聚集程度,也影响人类民俗文化的特征,而人口的聚集也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如图为世界各地区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
(1)①地的传统民居墙体厚、门窗相对较小,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该地气候   ,墙厚有利于   ,门窗小利于   。
(2)②地位于世界上水量最丰富的亚马孙河流域,该河流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河流之一,但桥梁却比较稀少,除了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修建桥梁难度大、成本高外,该地区人口对桥梁修建的影响是   。
(3)③地人口密度大但人口增长缓慢,很多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由此产生的人口问题有:(答出两点即可)   、   
【答案】(1)终年炎热干燥;隔热;防风沙
(2)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缺少修建桥梁的劳动力,也缺少交通的需求
(3)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言之有理可以给分。
【知识点】世界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聚落的建筑风格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1)①位于撒哈拉沙漠,为全年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墙厚有利于隔热,门窗小利于防风沙
(2)②地位于亚马孙河流域,该地为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宜居住,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缺少修建桥梁的劳动力,也缺少交通的需求。
(3)③地位于欧洲西部,人口稠密但出现人口负增长现象, 若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出现负增长,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等问题。
【点评】 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中纬度沿海地区气候适宜,人口较为密集;赤道附近的平原地区过于湿热,热带沙漠地区过于干旱,极地地区过于寒冷,都不适合人口居住。
(1)由图例可知,①地区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人口稀少。墙厚有利于隔热,门窗小利于防风沙。
(2)由图例可知,②地位于世界上水量最丰富的亚马孙河流域,这里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不适宜居住。该地区人口对桥梁修建的影响是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缺少修建桥梁的劳动力,也缺少交通的需求。
(3)由图可知,图中③地为欧洲西部,当地部分国家出现人口负增长,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有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等,采取的措施是实施鼓励生育政策或鼓励外来移民迁入等。
20.(2024七上·南宁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某中学地理课堂以“发现气候”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如图是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探究一:发现气候的分布规律
(1)同学们发现,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   气候四种气候都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探究二:发现气候与农业的关系
资料1 榴莲生长需在日均温大于22℃、年降水量1000mm以上、无霜冻地区才能正常结果。
资料2 苹果喜冷凉,其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条件是年平均气温7-14℃,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0℃至7℃之间,适宜的年降水量在500-800毫米。
资料3 如图,四种气候类型资料。
(2)四种气候类型中,最适宜种植榴莲的气候类型是   (填序号);适宜种植苹果的气候类型是   (填序号)。
探究三:气候与生活
(3)英国属于③气候。一直以来,身穿西装,头戴礼帽,手拄雨伞,是传统英国绅士的衣着形象。从③气候的气温季节变化特征看,这里冬季不太冷,夏季   ,适合穿着西装的季节较长。而英国人喜欢随身携带雨伞的气候原因主要是   。
【答案】热带季风;纬度;④;③;较温和(不太热);全年降水均匀,降水天数多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气候类型的判读
【解析】【分析】(1)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该地纬度低,气温高,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其气候的共同特征是全年高温。
(2)① 年降水量1000mm以下,不适宜种植榴莲;②日均温小于22℃,不适宜种植榴莲;③冬季日均温小于22℃,不适宜种植榴莲;④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适合榴莲种植;③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适宜喜冷凉,其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条件是年平均气温7-14℃,年降水量在500-800毫米的苹果生长所需。
(3)③是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较温和,适合穿着西装的季节较长;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全年降水均匀,降水天数多,英国人喜欢随身携带雨伞。
【点评】 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1 / 1广西南宁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024七上·南宁期末)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的兰园是全国最大的自然生态兰花专类园。如图是网络电子地图中的兰园部分区域。完成下面小题。
1.在“兜兰花瀑”大致东北方向200米左右处的景点是(  )
A.空中花园 B.兰苑 C.瞰芳亭 D.沁芳亭
2.对比传统的纸质地图,电子地图具有的优点主要是(  )
①使用较方便 ②更新较快 ③内容较简单 ④地图较清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24七上·南宁期末)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5月6日21时23分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如图为世界六大板块及甘孜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甘孜州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C.位于环印度洋火山地震带
D.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4.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A.各大板块都处于静止状态
B.全球大致由八大板块拼合而成
C.板块内部稳定,不可能再分成小块
D.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2024七上·南宁期末)阳阳学习完地球和地球仪的相关知识后,尝试自选材料制作简易地球仪,如图为制作过程的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5.照片中,阳阳制作地球仪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②① D.④②③①
6.阳阳制作的地球仪上,有4条30°的线,图④中,黑点所标注的30°,应该是(  )
A.北纬30° B.南纬30° C.西经30° D.东经30°
(2024七上·南宁期末)下表为“甲、乙两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对比表”。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 出生率(%) 死亡率(%)
甲 4.2 17
乙 0.8 1.0
7.根据表中信息,能判断出乙国(  )
A.人口总量增加 B.人口比甲少
C.人口总量减少 D.人口素质高
8.一般情况下,甲、乙两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
A.甲—劳动力短缺 B.乙—劳动力充足
C.甲—经济发达 D.乙—人口老龄化
(2024七上·南宁期末)“回南天”是一种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变弱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人们会感觉到空气特别潮湿。如图为某城市“回南天”天气过程气温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9.能准确表示每次“回南天”形成前后天气变化过程的是(  )
①持续几天气温较低 ②气温大幅升高 ③持续高温 ④气温下降 ⑤狂风暴雨
A.①—②—④ B.①—④—③ C.②—①—③ D.③—④—⑤
10.“回南天”发生时,当地的天气一般是(  )
A. B.
C. D.
11.“回南天”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
A.能见度低,影响交通出行 B.水位上涨,造成城市内涝
C.空气干燥,适合晾晒衣物 D.气温下降,适宜出门踏青
(2024七上·南宁期末)如图为美国东部地区聚落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有利于纽约、费城城市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
①靠近海洋 ②矿产丰富 ③地势低平 ④水源丰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根据聚落发展的自然条件推测,波斯顿、纽约、特洛伊三个城市的规模从大到小排序是(  )
A.波斯顿、纽约、特洛伊 B.波斯顿、特洛伊、纽约
C.特洛伊、波斯顿、纽约 D.纽约、波斯顿、特洛伊
(2024七上·南宁期末)拉丁美洲有两个不同的贸易集团:南方共同市场和太平洋联盟。南方共同市场倾向于将欧盟和北美视为其主要市场,太平洋联盟倾向于将亚太地区视为其主要市场。如图为南方共同市场和太平洋联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南方共同市场和太平洋联盟的成员国都属于(  )
A.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北方国家” D.沿太平洋国家
15.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向欧盟出口的产品主要是(  )
A.高技术芯片
B.汽车、轮船等工业产品
C.矿产、粮食、原料等初级产品
D.影视、音乐、图书等文化艺术产品
16.(2024七上·南宁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广西是个既美丽又神奇的地方,她孕育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也形成了桂西北某地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如图是桂西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让我们利用地形图探究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
探究一:知识准备
(1)图中的等高线间距是   米。
探究二:认识地形大势
(2)图示区域中,地势最低的地方位于图中的   部(用方位表示)。
(3)图示区域属山地,请写出一个判断的理由   。
探究三:认识家乡独特的喀斯特地貌
天坑是一种发育在喀斯特地区的大型负地形,它是由于喀斯特地下溶洞崩塌或溶蚀导致地表塌陷形成的坑洞,天坑的形状大多是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状的,具有巨大的容积和深度,水平尺寸从几米到几百米不等,其周边有明显的陡壁。
(4)图中,①、②、③处,最可能为天坑的是   。
(5)限制该地区农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土壤和水源,图中,该区域的耕地主要分布在A、B处,请说明原因   
17.(2024七上·南宁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猛犸象是一种在3000多年前已经灭绝的古象。它大约出现在500万年前,然后不断迁徙、进化并扩散到其它大陆。如图为科学家绘制的猛犸象的迁徙示意图。
(1)猛犸象最初起源于   洲,生活在五带中的   地区,后来逐渐向北迁徙到亚欧大陆的中、高纬地区。
(2)在中、高纬地区,猛犸象一路向   (方向)迁徙,直抵白令海峡,白令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   洋,形成了阻隔猛犸象迁徙的天然屏障。在迁徙过程中,猛犸象也不断进化,逐渐适应了   的气候。
(3)后来地球进入冰河时期,当海平面下降时,猛犸象穿过了白令海峡陆桥到达了   洲大陆。
18.(2024七上·南宁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如图是世界香蕉主要出口地区、主要进口地区示意图,图中的圆圈代表香蕉出口、进口国家或地区,圆圈的大小表示交易量的多少。
(1)世界主要香蕉出口地区集中分布在非洲、   洲和东南亚地区,根据盛产香蕉地区的地理位置可以推测,香蕉适宜生长在气候特征为   的地区。
(2)香蕉进口量最大地区是北美和   洲西部地区。
(3)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进口香蕉的主要是   国家,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4)主要香蕉进口国在贸易中,卖给香蕉出口国的主要是利润丰厚的   产品。
19.(2024七上·南宁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自然地理环境制约着人口的聚集程度,也影响人类民俗文化的特征,而人口的聚集也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如图为世界各地区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
(1)①地的传统民居墙体厚、门窗相对较小,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该地气候   ,墙厚有利于   ,门窗小利于   。
(2)②地位于世界上水量最丰富的亚马孙河流域,该河流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河流之一,但桥梁却比较稀少,除了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修建桥梁难度大、成本高外,该地区人口对桥梁修建的影响是   。
(3)③地人口密度大但人口增长缓慢,很多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由此产生的人口问题有:(答出两点即可)   、   
20.(2024七上·南宁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某中学地理课堂以“发现气候”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如图是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探究一:发现气候的分布规律
(1)同学们发现,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   气候四种气候都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探究二:发现气候与农业的关系
资料1 榴莲生长需在日均温大于22℃、年降水量1000mm以上、无霜冻地区才能正常结果。
资料2 苹果喜冷凉,其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条件是年平均气温7-14℃,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0℃至7℃之间,适宜的年降水量在500-800毫米。
资料3 如图,四种气候类型资料。
(2)四种气候类型中,最适宜种植榴莲的气候类型是   (填序号);适宜种植苹果的气候类型是   (填序号)。
探究三:气候与生活
(3)英国属于③气候。一直以来,身穿西装,头戴礼帽,手拄雨伞,是传统英国绅士的衣着形象。从③气候的气温季节变化特征看,这里冬季不太冷,夏季   ,适合穿着西装的季节较长。而英国人喜欢随身携带雨伞的气候原因主要是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A
【知识点】学会正确使用地图;地图上的方向判读;数字地图
【解析】【点评】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标、图例;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图例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他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指向标指示地图上的方向。
1.A、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读可知,空中花园位于“兜兰花瀑”西北方向,A错误;
B、兰苑位于“兜兰花瀑”东北方向大概100米左右,B错误;
C、在“兜兰花瀑”大致东北方向200米左右处的景点是瞰芳亭,C正确,
D、沁芳亭位于“兜兰花瀑”东北方向大概250米左右,D错误;
故答案为:C。
2.对比传统的纸质地图,电子地图具有的优点主要是使用较方便,更新较快更新较快,①②正确,A正确;电子地图内容相对丰富复杂,传统地图也较清晰,③④错误,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3.B
4.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板块与地震
【解析】【点评】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板块内部,地壳运动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3.A、甘孜州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 A错误;
B、甘孜州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地震,B正确;
C、没有环印度洋火山地震带这个地震带,C错误;
D、与太平洋板块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B。
4.A、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中,A错误;
B、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B错误;
C、内部也有可能有小板块,C错误;
D、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5.B
6.D
【知识点】地球仪;制作简易的地球仪;经线和经度
【解析】【点评】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分各条经线,人们给它们标了不同的度数,叫经度。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向东的180°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向西的180°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经度的变化规律为: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
5.阳阳制作地球仪的正确顺序应该是画赤道,南北极,然后绘制经线、纬线及度数,再③制作铁丝支架,最后将小球固定在支架上,故制作地球仪的正确顺序应该是②④③①,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6.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图④中,黑点所标注的30°为南北走向,且度数向东增大,故应该为东经30°,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7.C
8.D
【知识点】世界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解析】【点评】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反映人口增长的快慢。
7.乙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1.0%=-0.2%,代表人口总量减少,A错误, C正确;表中信息没有甲乙两国人口数量,人口比甲少,不能判定,B错误;根据表中信息,不能判定人口素质高低,D错误。
故答案为:C。
8.A、甲国自然增长率高,劳动力足,A错误;
B、乙国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劳动力不足,B错误;
C、甲国自然增长率高,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C错误;
D、乙国自然增长率呈负增,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9.A
10.B
11.A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我国的特殊天气
【解析】【点评】中国南方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因此每当每年3月至4月时,从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冷空气相遇, 在南方形成准静止锋,使南方的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期间有小雨或大雾,回南天现象由此产生。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就开始在物体表面凝结、起水珠。
9.能准确表示每次“回南天”形成前后天气变化过程的是①持续几天气温较低、②气温大幅升高、④气温下降,A正确;不会③持续高温、也不会带来⑤狂风暴雨,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0.A、“回南天”发生时当地的天气一般是小雨或大雾。A代表的是小雪和大雪,A错误;
B、B代表的是小雨和雾,B错误;
C、C代表的是晴天和雷阵雨,C错误;
D、D代表的是台风和沙尘暴、D错误。
故答案为:B。
11.A、“回南天”会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能见度低,会影响交通,不利于人们出行,A正确;
B、不会带来暴雨天气使水位上涨,造成城市内涝,B错误;
C、空气湿度大,不利于晾晒衣物,C错误;
D、能见度低,不适宜山区踏青,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2.C
13.D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美国的人口与城市;聚落的建筑风格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点评】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些人住在乡村,有些人住在城市,所以聚落可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大类,有利于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条件主要有地形平坦、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经济发达、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等。
12.纽约和费城位于海洋附近,地势低平、水源丰富,①③④正确,C正确;没有体现矿产丰富,②错误,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3.特洛伊远离海洋且周围平地少,面积最小,纽约靠近海洋且周围地势低平、面积最大,波斯顿靠近海洋但是周围平地空间不如纽约大,故三个城市的规模从大到小排序是纽约、波斯顿、特洛伊,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14.B
15.C
【知识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南美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通常把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大多分布于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为主。
14.AB、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属于发展中国家,B正确,A错误;
C、主要是南方国家,C错误;
D、是沿大西洋国家,D错误
故答案为:B。
15.A、高技术芯片是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进口的产品,A错误;
B、汽车、轮船等工业产品是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进口的产品,B错误;
C、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为发展中国家,对外出口产品多为矿产、粮食、原料等初级产品,C正确,
D、影视、音乐、图书等文化艺术产品是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进口的产品,D错误。
故答案为:C。
16.【答案】50;东北;海拔高于500米;地势崎岖;山高谷深;①;A、B处地势比较低,利于土壤堆积,土壤较深厚;位于谷地,水源比较丰富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图上的方向判读
【解析】【分析】(1)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故图示等高距是50米。
(2)纬线指东西方向,经线指南北方向,图示区域中,地势最低的地方在本图的右上角海拔小于1050米,位于图中的东北部。
(3)图示区域等高线密集,海拔高于500米,地表崎岖,地形起伏大,山高谷深,符合山地特征。
(4)①处海拔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②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③处等高线从高处凸向低处为山脊;天坑的形状大多是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状的,具有巨大的容积和深度,水平尺寸从几米到几百米不等,其周边有明显的陡壁,符合盆地地形,故图中最可能为天坑的是①。
(5)A、B处位于谷地,水源比较丰富,且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利于土壤堆积,土壤较深厚,土壤肥沃;因此该区域的耕地主要分布在A、B处。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
17.【答案】(1)非;热带
(2)东;北冰;寒冷
(3)北美
【知识点】四大洋;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北美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1)猛犸象最初起源于非洲, 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
(2)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北极点看呈现顺时针方向旋转,故在中、高纬地区,猛犸象一路向东迁移;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猛犸象主要沿北极圈沿岸迁移,纬度高,气温低,逐渐适应了寒冷的气候。
(3)白领海峡为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当海平面下降时,猛犸象穿过了白令海峡陆桥到达了北美洲。
【点评】 各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是亚洲与欧洲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1)由图可知,猛犸象最初起源于非洲赤道附近,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地区,后来逐渐向北迁徙到亚欧大陆的中、高纬地区。
(2)由图可知,在中、高纬地区,猛犸象一路向东迁移,直抵亚洲东部的白令海峡,白令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猛犸象主要沿北极圈沿岸迁移,在迁徙过程中,也不断进化,逐渐适应了寒冷的气候。
(3)由图可知,白领海峡为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后来地球进入冰河时期,当海平面下降时,猛犸象穿过了白令海峡陆桥到达了北美洲。
18.【答案】(1)中美洲(答美洲中部、北美洲、南美洲、美洲均可给分);高温多雨
(2)欧
(3)发达;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温带,不能种植香蕉
(4)工业(高科技)
【知识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欧洲概况
【解析】【分析】(1)世界主要香蕉出口地区集中分布在非洲、中美洲和东南亚地区,盛产香蕉地区的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多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2)北美洲和欧洲西部主要分布在北温带,香蕉为热带作物,故结合图示可知,香蕉进口量最大地区是北美和欧洲西部地区。
(3)发展中国家多出口香蕉,发达国家多进口香蕉,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温带热量不适合香蕉生长,不能种植香蕉。
(4)主要香蕉进口国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在卖给香蕉出口国的主要是利润丰厚的工业产品,在经济贸易中占据优势地位。
【点评】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
(1)读材料和世界主要香蕉出口地区图可知,图中的圆圈代表香蕉出口区,世界主要香蕉出口地区集中分布在非洲、中美洲和东南亚地区,根据盛产香蕉地区的地理位置可知,主要出口区位于赤道穿过或者赤道附近,多为热带气候,可以推测,香蕉适宜生长在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的地区。
(2)读材料和世界主要香蕉进口地区图可知,图中的圆圈代表香蕉出口区,圆圈越大,进口量越大,香蕉进口量最大地区是北美和欧洲西部地区。
(3)结合所学可知,发达国家多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发展中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进口香蕉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温带热量不适合香蕉生长,不能种植香蕉。
(4)主要香蕉进口国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在卖给香蕉出口国的主要是利润丰厚的工业产品,在经济贸易中占据优势地位。
19.【答案】(1)终年炎热干燥;隔热;防风沙
(2)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缺少修建桥梁的劳动力,也缺少交通的需求
(3)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言之有理可以给分。
【知识点】世界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聚落的建筑风格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1)①位于撒哈拉沙漠,为全年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墙厚有利于隔热,门窗小利于防风沙
(2)②地位于亚马孙河流域,该地为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宜居住,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缺少修建桥梁的劳动力,也缺少交通的需求。
(3)③地位于欧洲西部,人口稠密但出现人口负增长现象, 若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出现负增长,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等问题。
【点评】 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中纬度沿海地区气候适宜,人口较为密集;赤道附近的平原地区过于湿热,热带沙漠地区过于干旱,极地地区过于寒冷,都不适合人口居住。
(1)由图例可知,①地区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人口稀少。墙厚有利于隔热,门窗小利于防风沙。
(2)由图例可知,②地位于世界上水量最丰富的亚马孙河流域,这里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不适宜居住。该地区人口对桥梁修建的影响是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缺少修建桥梁的劳动力,也缺少交通的需求。
(3)由图可知,图中③地为欧洲西部,当地部分国家出现人口负增长,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有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等,采取的措施是实施鼓励生育政策或鼓励外来移民迁入等。
20.【答案】热带季风;纬度;④;③;较温和(不太热);全年降水均匀,降水天数多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气候类型的判读
【解析】【分析】(1)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该地纬度低,气温高,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其气候的共同特征是全年高温。
(2)① 年降水量1000mm以下,不适宜种植榴莲;②日均温小于22℃,不适宜种植榴莲;③冬季日均温小于22℃,不适宜种植榴莲;④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适合榴莲种植;③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适宜喜冷凉,其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条件是年平均气温7-14℃,年降水量在500-800毫米的苹果生长所需。
(3)③是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较温和,适合穿着西装的季节较长;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全年降水均匀,降水天数多,英国人喜欢随身携带雨伞。
【点评】 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