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考点一:长度单位的换算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1km=m=dm= cm=mm==nm练习题1:某同学身高为155cm,合1.55×__ ___km、1.55×_ ____μm、1.55×__ __nm.(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练习题2: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大气层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m的颗粒物,能被肺吸收,对人体危害很大,2.5m= _ m练习题3:纳米技术是指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我国的该项科学研究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1nm=___ m.一根头发丝的直径大约只有7×10 2mm,合 7×__ nm.考点二:刻度尺的使用(1)使用前观察 量程 、 分度值 和 零刻度线 。(根据被测物选择合适量程)(2)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当零刻度线磨损时,可以从其它刻度线开始)(3)读数视线与尺面 垂直 ,并估读到 分度值下一位 。(4)测量结果由 数字 和 单位 组成。估测:练习题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课本长度的是( )A.20mm B.1dm C.1m D.26cm练习题2:下列物体长度接近6cm的是:( )A.物理课本的长度 B.书桌的高度 C.粉笔的长度 D.作业本的厚度量程与分度值的选择:练习题1:刻度尺的分度值有的是1分米,有的是1厘米,有的是1毫米,使用时( )A.选用分度值是1毫米的尺子最好,因为它的准确程度高B.选用1厘米的最好,在1分米和1毫米之间,可以兼顾C.选用哪一种都是一样的D.要根据实际测量要求选用其中一种练习题2:为了测量学校教室的课桌有多高,应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准确( )A.量程15cm,分度值0.5mm B.量程30cm,分度值1mmC.量程3m,分度值1dm D.量程2m,分度值1mm刻度尺使用:练习题1:用厚木制成的刻度尺测量一长方体的边长,如图,其中方法正确的是( )练习题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读数:练习题1:用如图的刻度尺来测量木块的长度,测量结果是 。练习题2: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金属块的长度,测量结果是 。知识点三: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以多求少或以少求多例: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先测100张纸的厚度,再除以100例:测一座楼的高度,可以先测一层楼中一个台阶的高度,再乘台阶数练习题1: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且使测量结果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A.用三角尺仔细测量一个1角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从不同的方位测量一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厚度,再除以10练习题2:一本书除去封面封底,共有400个页码,测得这部分的总厚度为15.0毫米,则每张纸的厚度为 。练习题3: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常采用“测多算少”的方法,如图所示,所绕 25 圈铜丝的 长度为 cm,如在将细铜丝缠绕在铅笔上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配合法:用刻度尺和三角形配合测量长度例:刻度尺和三角形配合测量硬币的直径练习题1:用一根直尺和一把三角尺测量球的直径,如图中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练习题2:用直角三角尺和刻度尺测量一圆柱形物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 B.C.D.知识点四:误差与偏差(测量错误)(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减小误差方法:①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②采用具有更高 精确度的测量工具 ;③运用合理的测量方法 (2)偏差(测量错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数时粗心造成的误差与偏差: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偏差(测量错误)是可以避免的练习题1: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无关B.在测量中应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C.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D.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练习题2: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原因( )A.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B.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C.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D.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使用不准的刻度尺练习题1:使用一根被拉长的塑料刻度尺去测量课本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A. 偏大 B. 偏小 C. 不影响测量 D. 无法判断练习题2:用一个刚从冰箱拿出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工件的长度,测得结果是(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练习题1:利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了三次测量,分别是:12.678dm、12.675dm、12.677dm,物体的长度应该是下面那一组数据( )A. 12.677dm B. 12.678dm C. 12.6766dm D. 12.675dm练习题2: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标准化考试文具中的碳素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是:14.30cm,14.50cm,14.55cm,14.60cm, 则此笔的长度应取:( )A. 14.49cm B. 14.50cm C. 14.55cm D. 14.60cm知识点五:秒表的读数(1)表盘介绍:停表表盘分大小两个表盘,小表盘的分度值是30秒,大表盘是对小表盘所述30秒的细化,所以量程是30秒,分度值是0.1秒。(2)读书方法:每个时间读数都是小表盘读数+大表盘读数,所以要先读 小表盘 再度 大表盘 。小表盘读数只读超过的整分钟数(如指针指在2-3之间,超过2不到3读作2分);当小表盘指针指在前半量(白色部分)时,大表盘以0-30秒量程读数,当小表盘指针在后半量(红色部分),大表盘以31-60秒量程读数。(3)秒表不需要估读。练习题1:如图用停表测量比赛成绩,则所测时间是 min s,合 s.练习题2:如图所示,秒表的分度值为 s,读数为 s.练习题3:如图所示,该停表的大表盘的指针旋转一周量度的时间为 s,其分度值为 s;小表盘的指针旋转一周量度的时间为 min,其分度值为 min;此时该表的示数为 min s。考点一:长度单位的换算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1km=m=dm= cm=mm==nm练习题1:某同学身高为155cm,合1.55×__10-3___km、1.55×_105____μm、1.55×__108___nm.(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练习题2: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大气层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m的颗粒物,能被肺吸收,对人体危害很大,2.5m= 2.5×10-6_ m练习题3:纳米技术是指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我国的该项科学研究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1nm=_10-9__m.一根头发丝的直径大约只有7×10 2mm,合 7×_104__nm.考点二:刻度尺的使用(1)使用前观察 量程 、 分度值 和 零刻度线 。(根据被测物选择合适量程)(2)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当零刻度线磨损时,可以从其它刻度线开始)(3)读数视线与尺面 垂直 ,并估读到 分度值下一位 。(4)测量结果由 数字 和 单位 组成。估测:练习题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课本长度的是( D )A.20mm B.1dm C.1m D.26cm练习题2:下列物体长度接近6cm的是:( C )A.物理课本的长度 B.书桌的高度 C.粉笔的长度 D.作业本的厚度量程与分度值的选择:练习题1:刻度尺的分度值有的是1分米,有的是1厘米,有的是1毫米,使用时( D )A.选用分度值是1毫米的尺子最好,因为它的准确程度高B.选用1厘米的最好,在1分米和1毫米之间,可以兼顾C.选用哪一种都是一样的D.要根据实际测量要求选用其中一种练习题2:为了测量学校教室的课桌有多高,应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准确( D )A.量程15cm,分度值0.5mm B.量程30cm,分度值1mmC.量程3m,分度值1dm D.量程2m,分度值1mm刻度尺使用:练习题1:用厚木制成的刻度尺测量一长方体的边长,如图,其中方法正确的是( D )练习题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C )读数:练习题1:用如图的刻度尺来测量木块的长度,测量结果是 1.58cm 。练习题2: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金属块的长度,测量结果是 1.75cm 。知识点三: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以多求少或以少求多例: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先测100张纸的厚度,再除以100例:测一座楼的高度,可以先测一层楼中一个台阶的高度,再乘台阶数练习题1: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且使测量结果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D )A.用三角尺仔细测量一个1角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从不同的方位测量一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厚度,再除以10练习题2:一本书除去封面封底,共有400个页码,测得这部分的总厚度为15.0毫米,则每张纸的厚度为 75μm 。练习题3: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常采用“测多算少”的方法,如图所示,所绕 25 圈铜丝的 长度为 1.90 cm,如在将细铜丝缠绕在铅笔上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配合法:用刻度尺和三角形配合测量长度例:刻度尺和三角形配合测量硬币的直径练习题1:用一根直尺和一把三角尺测量球的直径,如图中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B )A. B. C. D.练习题2:用直角三角尺和刻度尺测量一圆柱形物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C )A. B.C.D.知识点四:误差与偏差(测量错误)(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减小误差方法:①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②采用具有更高 精确度的测量工具 ;③运用合理的测量方法 (2)偏差(测量错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数时粗心造成的误差与偏差: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偏差(测量错误)是可以避免的练习题1: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无关B.在测量中应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C.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D.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练习题2: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原因( C )A.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B.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C.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D.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使用不准的刻度尺练习题1:使用一根被拉长的塑料刻度尺去测量课本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B )A. 偏大 B. 偏小 C. 不影响测量 D. 无法判断练习题2:用一个刚从冰箱拿出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工件的长度,测得结果是( A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练习题1:利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了三次测量,分别是:12.678dm、12.675dm、12.677dm,物体的长度应该是下面那一组数据( A )A. 12.677dm B. 12.678dm C. 12.6766dm D. 12.675dm练习题2: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标准化考试文具中的碳素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是:14.30cm,14.50cm,14.55cm,14.60cm, 则此笔的长度应取:( C )A. 14.49cm B. 14.50cm C. 14.55cm D. 14.60cm知识点五:秒表的读数(1)表盘介绍:停表表盘分大小两个表盘,小表盘的分度值是30秒,大表盘是对小表盘所述30秒的细化,所以量程是30秒,分度值是0.1秒。(2)读书方法:每个时间读数都是小表盘读数+大表盘读数,所以要先读 小表盘 再度 大表盘 。小表盘读数只读超过的整分钟数(如指针指在2-3之间,超过2不到3读作2分);当小表盘指针指在前半量(白色部分)时,大表盘以0-30秒量程读数,当小表盘指针在后半量(红色部分),大表盘以31-60秒量程读数。(3)秒表不需要估读。练习题1:如图用停表测量比赛成绩,则所测时间是 5 min 10 s,合 310 s.练习题2:如图所示,秒表的分度值为 0.1 s,读数为 217.5 s.练习题3:如图所示,该停表的大表盘的指针旋转一周量度的时间为 30 s,其分度值为 0.1 s;小表盘的指针旋转一周量度的时间为 15 min,其分度值为 0.5 min;此时该表的示数为 4 min 41.9 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