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 1.3《上好科学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 1.3《上好科学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资源简介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上好科学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上好科学课》是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科学》的最后一课,具有总结和引导的重要作用。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而这一课则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为今后的科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图片展示了科学课上学生们进行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的场景,让学生对科学课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接着,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科学课的学习常规,如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仔细观察、做好记录等。最后,教材还强调了科学课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身边的科学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一)科学观念
了解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知道科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初步认识到科学学习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常规。
(二)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图片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的合作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三)探究实践
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科学观察、实验、讨论等探究活动,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四)态度责任
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如尊重事实、勇于探索、善于合作等。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明确科学课的学习常规。
通过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发现身边的科学问题。
培养学生遵守科学课学习常规的意识和自觉性。
四、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阶段,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科学课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年龄较小,对科学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不知道科学课具体要学什么、怎么学。同时,一年级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随意讲话等情况,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课堂常规。
五、教学建议
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如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文字等资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课堂常规,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科学实验器材(如放大镜、烧杯、玻璃棒等)、奖励小贴纸。
学生准备:科学课本、铅笔、橡皮。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导入(5 分钟) 1. 播放一段有趣的科学小实验视频,如 “会跳舞的盐”,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个实验神奇吗?你们想不想在科学课上做更多有趣的实验呢? 通过播放有趣的科学实验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和好奇心,自然地导入新课。 5 分钟
认识科学课(10 分钟) 1. 展示教材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同学们在科学课上都在做什么。
2.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科学课的理解,科学课上可能会学习哪些内容。
3. 教师结合图片和学生的回答,详细介绍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观察身边的事物、探究自然现象、做实验、了解科学知识等。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交流讨论,对科学课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科学课的学习内容,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10 分钟
科学课的学习方法(10 分钟) 1. 继续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同学们是如何学习科学的。
2. 组织学生讨论:在科学课上,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呢?
3.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总结科学课的学习方法,如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大胆提问、认真实验、做好记录等。
4. 以 “观察一片树叶” 为例,教师现场示范如何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并引导学生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树叶,如树叶的形状、颜色、大小、纹理等。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观察,体验科学观察的方法。 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和教师示范,让学生了解科学课的学习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初步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10 分钟
科学课的学习常规(15 分钟) 1. 展示教材中关于科学课学习常规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
2.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讨论在科学课上应该遵守哪些规则,如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爱护实验器材、保持教室整洁等。
3.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补充,并强调遵守学习常规的重要性。
4. 开展 “我是遵守常规小标兵” 游戏活动:教师说出一些在科学课上可能会出现的场景,如 “老师在讲课时,有同学在下面小声讲话”“做实验时,有同学不按照老师的要求操作” 等,让学生判断这些行为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应该怎么做。表现好的学生可以获得奖励小贴纸。 通过观察图片、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和游戏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明确科学课的学习常规,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自觉性。同时,通过游戏活动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15 分钟
科学课与生活的联系(5 分钟) 1.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现一些有趣的科学现象呢?
2. 鼓励学生举手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科学现象,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月亮会跟着我们走等。
3. 教师对学生分享的科学现象进行简单的解释,并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蕴含着科学知识。
4. 总结: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发现很多有趣的科学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多留意身边的事物,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通过提问和学生分享,让学生认识到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5 分钟
总结(5 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常规以及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2. 提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对科学课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你们打算怎样上好科学课呢?
3. 请几位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总结,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科学课上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小科学家。 通过回顾总结和提问,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明确今后学习科学课的方向和目标,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5 分钟
八、板书设计
上好科学课
(一)、科学课的学习内容
观察、探究、实验、知识
(二)、科学课的学习方法
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大胆提问、认真实验、做好记录
(三)、科学课的学习常规
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爱护器材、保持整洁
(四)、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九、教学反思
《上好科学课》这节课是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常规,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素养。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播放有趣的科学实验视频和展示丰富多彩的图片,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对科学课的浓厚兴趣和好奇心。在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例如,在介绍科学观察方法时,让学生自己动手观察树叶,通过亲身体验来掌握观察的要点。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强调学习常规:科学课的学习常规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游戏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了解了科学课的学习常规,并强调了遵守常规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学生们能够积极遵守纪律,认真听讲,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联系生活实际:科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科学现象,并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蕴含着科学知识。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在讲解科学课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常规时,由于内容较多,导致时间安排有些紧张,最后的总结环节略显仓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突出重点,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顺利完成。
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一年级的学生在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课堂教学中,我虽然尽量关注到每个学生的表现,但仍然有一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科学课上有所收获。
教学评价不够全面: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通过提问和学生的回答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然而,这种评价方式相对单一,不够全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建立更加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除了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对一年级科学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科学教育,让学生在科学的世界里快乐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