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提高防护能力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 提高防护能力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提高防护能力》教学设计
课题 课型 授课人 课时
提高防护能力 新授课 小刘 一课时
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的《珍爱我们的生命》,从生命的特点到敬畏生命、守护生命,再到爱护身体,保持身心健康,感受生命,提高生命价值。《守护生命安全》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的内容。七年级上册有两个核心词,成长与生命。本节课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内容由“增强安全意识”与“提高防护能力”两框体内容组成,主要依据《新课标》中“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和“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内容编排,重点引导学生对生命进行探索和思考,爱护身体、增强防护能力,感受生命的重要性。 本节课为第二框,旨在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材料和事例,能对生命有所感悟,懂得爱护生命,明白基本的自救和急救知识,提高防护能力。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受其自身的认知水平所限,他们对生命安全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突如其来的灾难或事故,如何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护能力、守护生命安全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必修课。因此,设计本课内容,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守护生命安全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它将帮助初中学生正确审视个人生命与他人、社会和人类的关系,提高他们守护生命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公共卫生安全的知识,激发学生提高防护能力的积极性,知道提高防护能力的必要性。 2.通过现实事例的分析,知道危险预判能力不是天生的,通过学习实践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3.通过普及自救、防护和急救知识,让学生从中体会掌握急救技能对于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提高防护能力的要求。 难点: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
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时事热点 探究学习 复习导入: 为什么要增强安全意识? 怎么样要增强安全意识? 回忆知识,回答问题。 利用“行动”之前的“意识”,快速链接内容,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
环节二: 分析事例,提高能力。 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 P70生活观察:了解公共卫生安全的内容及重要性、应对方法 知识点1: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 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我们要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拥有科学自救和救他的能力,(可以)保护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 怎么样提高防护能力? 材料一:面临暴雨,小侯及时劝说众多车主弃车逃生,避免了一场灾难。 点拨: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险大多可以预判。 拓展:地震预兆口诀巧记 材料二:韩国“梨泰院”踩踏事故。 点拨:一些人为事故,经过得当考虑,本来可以避免。 知识点2:怎么样提高防护能力? (1)提高危险预判能力。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 材料三:地震中,小洋利用在安全演练中学习到的避险方法得以护自己周全。 教师:在危险来临时,我们要保持头脑冷静,就近、快速逃离到安全地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和逃生。 知识点2:怎么样提高防护能力? (1)提高危险预判能力。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 (2)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 材料四:西安市第五医院三位医生前往西安市莲湖区晨苑幼儿园为各位幼教老师及家长进行“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技能操作培训。 材料五: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发生交通事故的处理 知识点2:怎么样提高防护能力? (1)提高危险预判能力。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 (2)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 (3)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平时多掌握一些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在需要紧急救护时,就不会束手无策,并可以争分夺秒地施救,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教师总结:生命只有一次,平安、健康、快乐成长需要我们珍爱生命,时刻保持高度的安全警觉,提高防护能力同学们,安全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天。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彩的,有了生命,我们才能体验幸福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阅读材料,总结原因。 分析案例,寻找方法。 学习急救知识,提升防护能力。 充分将教材和现实生活进行联系,明白提高防护能力的必要性。 借助案例分析在危险发生前人类可采取的作为,从而学会防患于未然;以及在遇到灾害时能有自救自护的意识和能力。 利用图文材料和示范引导学生学会常见的急救方法,从而掌握在危急时刻自救和挽救他人生命的技巧和能力。
环节三: 课堂练习 巩固理解 课堂练习: 1.2024年5月16日,智汇社区党支部联合贵州城市职业学院医护学院师生志愿者,共同开展了主题为“急救科普进社区,点亮生命‘救’在身边”的应急救护培训志愿服务活动。下列对开展此活动的看法正确的有( )。 ①有意义,因为人们在生活中可能遭遇一些意外 ②没作用,现实世界瞬息万变,开展此类活动属于纸上谈兵 ③应提倡,帮助我们保护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 ④很实用,掌握救护方法可以确保在生活中一帆风顺 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2.小刘和一群朋友在山区露营。夜晚时,小刘注意到上游天空变暗,雷鸣不断,小溪水位也在迅速上涨。她凭借经验判断可能是山洪爆发的预兆,立即提议大家撤离到高处。不久后,山洪爆发,席卷了整个山谷。由于小刘的及时预判和大家的迅速撤离,所有人都安然无恙。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刘能预判危险,说明她比其他人聪明 B.一些人为事故,经过得当考虑,本来可以避免 C.所有的自然灾害发生之前,都有兆可循 D.平时要主动学习安全知识,防患于未然 3.下面漫画警示我们青少年( )。 A.各类踩踏事件,发生在所难免 B.完善法律法规,根除安全隐患 C.远离公共场所,确保生命安全 D.学习自护方法,避免人身伤害 4.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故,需要我们拥有一定的避险和逃生能力,将损失降到最低。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遇持刀抢劫,不假思索与之搏斗 B.地震时,躲在室内三角避震空间 C.遭遇火灾时,尽快乘坐电梯逃生 D.油锅高温起火时,立即泼水灭火 按照要求完成练习。 课堂练习有助于检测学习效果,从而针对性的查缺补漏。
板书设计 为什么 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我们要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拥有科学自救和救他的能力,(可以)保护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 提高防护能力 (1)提高危险预判能力。危险预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 (2)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 (3)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如果我们能在平时多掌握一些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在需要紧急救护时,就不会束手无策,并可以争分夺秒地施救,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