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8 冀中的地道战学习目标:1.会认“侵、略”等8个生字,会写“侵、略”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任”,积累本课词语。2.理解我国人民在艰难的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的智慧。1942到1944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还修筑了封锁沟和封锁墙,十里一,八里一堡,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梳理结构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介绍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背景。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重点介绍地道如何保护群众、抗击敌人、破坏和传递敌情信息。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总结全文,再次用“惊人的奇迹”对地道战在抗日战争中的独特作用进行高度评价。说一说带着问题再次速读第1~3自然段,比一比看谁提取信息快,用时少。地道战是怎么产生的?它有什么作用?重点生字提示fáng结 构:左右结构部 首:女笔 画:7音 序:F组 词:辨字:预防访问仿照磨坊枕上从妨一夜睡,灯前读尽十年诗。——白居易《岁暮寄微之三首》运用:妨妨碍 无妨重点生字提示bì结 构:上下结构部 首:艹笔 画:14音 序:B组 词:地道的出口开在隐蔽的地方。锅 台 地 道 口辨字:遮天蔽日利弊敝人遮蔽 掩蔽蔽你们看过电影《地道战》吗?你们知道影片中的人们是怎样打击敌人的吗? 1942到1944那几年,日本 (qīn) (lüè)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还修筑了封锁沟和封锁墙, (diāo), ,想 我们的人民武装。 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侵 略十里一碉八里一堡搞垮从“十里一碉,八里一堡” 这两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说一说生字词侵略堡垒任丘陷坑修筑拐弯岔道吆喝领导搁东西粉碎妨碍隐蔽迷惑zhùbì不计其数qīnqiūxiànchàrén词语解释侵略:不计其数:妨碍:隐蔽:吆喝:指侵犯别国的领土、主权,掠夺财富并奴役别国的人民。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被别的事物遮住不易被发现。大声喊叫(多指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词语积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侵略修筑粉碎领导打击坚持游击隐蔽陷坑拐弯不计其数无穷无尽重点生字提示xiàn结 构:左右结构部 首:阝笔 画:10音 序:X组 词:辨字:陷害露馅谄媚老虎落陷阱——有劲使不上运用:陷缺陷 诬陷初读课文快速读课文,记下自己用了几分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1.学生汇报自己读懂的内容。2.教师强调容易错的字。认读词语生字词检查。1.读一读,写一写。侵略 修筑 粉碎 领导 不计其数打击 坚持 游击 妨碍 隐蔽 陷坑 拐弯 迷惑 无穷无尽2.我能读准字音。堡垒 搁东西 岔道结构梳理(第_____自然段)(第_____自然段)(第_____自然段)1-23-78介绍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背景。重点介绍地道如何保护群众、抗击敌人、防御破坏和传递敌情信息。总结全文,评价地道战是“惊人的奇迹”。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理清课文理清课文层次,考虑分段。第一段(1 3自然段)讲地道战的产生及其作用。 第二段(4 7自然段)介绍了地道的式样、特点。 第三段(8自然段)讲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的地位。问题交流小组讨论,提出并梳理问题。从多角度带着问题阅读,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问题角度 问题示例课文内容 地道战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是地道战?为什么要进行地道战?地道是什么样子的?在地道里怎么打仗?作者为什么要介绍地道战?地道战在抗战史上的意义?文章写法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地道战的?…… ……课文主旨知识总结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地道战的特点,感悟到了地道战是奇迹,下节课我们将深入感悟地道战是奇迹。课堂总结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示例:读完这篇课文,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人民在战争中无穷无尽的智慧。课堂练习一、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填上序号。透:①穿通,通过。②极度。③显露。1.“孑口”上装着吊板,如果敌人放毒气,就把吊板放下来挡住,不让毒气往里透。( )2. 这朵花白里透红,美极了。( )3. 敌人毒辣透顶的“扫荡”被粉碎了。( ) ①③②课堂练习二、给下面的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 )敌人来了,我们( )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2. 人藏在洞里,( )不气闷,( )不嫌暗。3. ( )进了活道,敌人( )过不了关口。也如果就既又即使(就算)布置作业1.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在地道的式样中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内容,并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搜集抗日战争及抗日英雄的资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