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提升训练试题一、选择题通常情况下,在山地垂直带谱中,落叶阔叶林带位于针叶林带下方,内蒙古阴山山脉北坡出现了阔叶林与针叶林带倒置现象,落叶阔叶林带下方为温性针叶林带(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形成阴山北坡阔叶林与针叶林带倒置现象的关键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风速2.寒温性针叶林带土壤有机碳含量高的原因是( )A.枯枝落叶多 B.降水量大C.微生物活动弱 D.土壤肥沃雪线为常年积雪带的下界,反映了冰川和积雪的进退与分布。昆仑山脉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西起帕米尔高原,横贯新疆、西藏、青海等省。根据气候特征相类似、自然风景较相近原则,将昆仑山分为东、中、西三段。下图示意昆仑山脉2006—2015年东、中、西雪线高程的动态变化。完成下面小题。3.通常,影响雪线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A.年降水量 B.冬季气温 C.冬季降雪量 D.夏季气温4.昆仑山雪线分布总特征为( )A.中部高,东西低 B.中部低,东西高C.从西向东持续下降 D.从西向东波动上升5.与昆仑山中段相比,东段雪线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A.东南季风带来太平洋水汽 B.盛行西风带来大西洋水汽C.受冬季西北季风影响气温较低 D.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气温较低长白山北坡拥有较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其上部还分布有独特的岳桦林带,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下图示意长白山天池北部地形及植被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甲、乙处的植被分别为( )A.针叶林、高山苔原 B.针阔混交林、针叶林C.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高山灌丛7.图中海拔1800--2000米的岳桦林上部呈匍匐状生长,根系发达,其生长的环境可能是( )A.干旱、寒冷、大风 B.海拔高,光照弱,生长期短C.干旱、贫瘠土壤、大风 D.寒冷、贫瘠土壤、大风位于云南蒋家沟的某干热河谷因滑坡、崩塌形成了大量不稳定斜坡。其中稳定区位于坡面上沿;失稳区位于坡面中部;堆积区位于坡脚。堆积区由砾石及松散固体物质堆积而成。研究发现其阴坡与阳坡植被多样性差异较大,下表为该河谷阴阳坡不同区段样地基本特征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坡向 经纬度 区段 海拔(米) 坡度(度) 优势种 植被覆盖度(百分比)阴坡 103°8'30"E 26°14'38"N 稳定区 1550-1600 16 扭黄茅、芸香草、拟金茅 92.2失稳区 1500-1550 25 芸香草、扭黄茅 62.2堆积区 1450-1500 30 鬼针草 27.6阳坡 103°8'6"E 26°15'15"N 稳定区 1500-1600 25 扭黄茅、田箐、黄背草 92.1失稳区 1400-1500 30 扭黄茅、田箐、荩草 62.7堆积区 1300-1400 40 荩草、铁苋菜 32.28.该河谷稳定区与堆积区植被覆盖度差异较大的原因是( )A.稳定区泥沙堆积,利于多数植被生长B.稳定区河流冲淤,利于多数植被生长C.堆积区焚风效应,不利多数植被生长D.堆积区砾石堆积,不利多数植被生长9.该河谷阳坡较阴坡植被多样性更丰富的原因是( )A.阳坡位于河谷以南,热量条件更好B.阳坡地质灾害频繁,植被不断更替C.阴坡太阳辐射弱,水分条件更充足D.阴坡乔木茂密,抑制了草本的生长土壤容重是描述土壤压实度的指标,它表示一定体积内土壤干物质的重量。研究表明,表层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图示意某河流上游山地不同植被类型表层土壤容重的空间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该山地最可能位于( )A.祁连山脉 B.横断山脉 C.太行山脉 D.武夷山脉11.与该山地表层土壤容重呈负相关的是( )①气温②降水量③海拔④生物量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对附近山区植被分布变化进行调查。下图为调查沿线气候及植被分布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2.该兴趣小组调查山地的路线,前进的大致方向是( )A.自南向北 B.自东向西 C.自北向南 D.自高向低13.该调查沿线常绿林和落叶林比重波动变化,原因最可能是( )A.海拔高低,降水差异 B.气温差异,人类活动C.坡向变化,海拔高低 D.土壤性质,坡向变化平潭岛位于福建省东部,最高海拔434.6米。下表为该岛基于高程划分的不同环境类型植物数量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环境类型 高程范围 灌木 草本 藤本海岸丘陵环境 >180 57种 105种 27种基岩环境 50-180m 33种 93种 14种砂生环境 <50m 4种 77种 5种14.不同环境类型的植物数量呈现规律性的变化,体现了( )A.地方性分异规律 B.垂直地带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15.该岛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主要原因是( )A.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B.淡水资源匮乏,多大风天气C.地形起伏大,土层薄 D.四面环海,海洋性气候显著下图为阿尔卑斯山主峰勃朗峰(7°E,46°N)和天山主峰博格达峰(88°E,49°N)的垂直自然带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推测甲、乙两自然带最可能为( )①甲-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②甲-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③乙-温带荒漠带④乙-温带草原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7.勃朗峰针叶林带分布南高北低,主要原因是( )A.北坡纬度低,温度较高 B.北坡坡度大,土壤贫瘠C.南坡为背风坡,降水偏少 D.南坡为阳坡,热量充足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其累积量主要取决于有机质的输入数量及其周转速度。福建省西北部的武夷山,其主峰黄岗山海拔高2158米,植被垂直带谱分布完整。下图示意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下列有关武夷山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海拔高度中,海拔越高,含量越少B.不同海拔高度中,海拔越高,含量越高C.同一海拔高度中,土层越深,含量越少D.同一海拔高度中,土层越深,含量越高19.武夷山植被垂直带谱中,土壤有机碳累积量最高的植被类型是( )A.常绿阔叶林 B.针阔混交林 C.针叶林 D.高山草甸20.能够使武夷山山麓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的人类活动是( )①过度放牧②种植速生丰产林③秸秆还田④免耕制度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阴山山脉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其东部的大青山植被类型丰富。图左为阴山地理位置分布图,图右为大青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1.基带丙是( )A.温带荒漠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出( )A.丙自然带两坡分布高度相似,说明两坡坡度相同B.亚高山草原带下界北坡较低,说明北坡光照更强C.山地针叶林带南坡分布范围较大,说明南坡降水量大D.针阔混交林带北坡分布海拔更高,说明北坡为向阳坡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图1)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2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当地水土流失严重,1999年以来,该地区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据此完成下题。23.导致图2所示区域自然植被产生空间分异的根本因素是( )A.热量 B.地形 C.降水 D.土壤肥力24.图2中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部位是( )A.各部位相差不大 B.丘陵顶部C.坡面 D.沟壑底部25.该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植被建设的有效途径是( )A.培育耐旱特色树种 B.采用植被自然恢复C.营造大面积人工林 D.人工干预促进植被恢复二、综合题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博格达山位于天山山脉东段,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主峰为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冰川和积雪是构成山区固体水库的主体,对区域水资源稳定性具有调节功能,但深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表示意1987~2021年博格达峰地区冰川海拔变化,下图示意1987~2021年博格达峰冰川面积空间变化。表11987~2021年博格达峰地区冰川海拔变化海拔区间/m 1987年冰川面积/km 2021年冰川面积/km 退缩率/%3200~3500 6.62 1.11 -83.303500~3800 67.96 27.54 -59.473800~4100 88.52 53.42 -39.654100~4400 39.30 26.55 -32.454400~4700 8.17 7.40 -9.46>4700 1.98 1.90 -3.931987年冰川分布2021年冰川分布3000等高线(米)(1)读表1,描述1987~2021年博格达峰地区冰川面积的变化特点。(2)读下图,比较博格达峰地区北部和南部冰川面积变化的差异,并分析原因。(3)说明博格达山区水资源持续减少的原因。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山西省朔州市位于山西、内蒙交界处,桑干河是区域内主要河流。改革开放以来,朔州市粮食连年丰收,却面临增产难增收的窘境。2015年该市被确定为全国草牧业发展试验试点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把发展畜牧养殖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拉开了“粮改饲”序幕,探索出一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材料二:图1为桑干河流域示意图。桑干河的支流流经河北宣化峡谷段时河道蜿蜒曲折,形成了如图2所示的“谷中谷”地貌。(1)从地理位置角度看,朔州自然带的过渡性表现为 和 (填植被类型)的过渡地带,气候类型的过渡性表现为 和 (填气候类型)的过渡地带。(2)从地壳运动角度,推测桑干河宣化峡谷段“谷中谷”地貌的形成过程。(3)简析朔州市推行“粮改饲”对当地产业结构优化的有利影响。28.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偃松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或常绿灌木,树干基部多大分枝,并呈伏卧状伏于地面,其末端向上斜长,叶为针状。下图示意某季节记录的大兴安岭中部地区东坡垂直带谱。图中吉林省白城地区东坡山麓植被以草甸草(喜冷湿环境)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根据图示植被的特征,判断当前季节并说明理由。(2)据材料分析,说明大兴安岭中部地区东坡偃松的生长环境。(3)图中吉林省白城地区植被以草甸草为主,属于什么现象?分析其原因。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阿尔卑斯山区是世界著名的滑雪胜地。1987 年意大利在其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区清除了部分原生植被,修筑了斯泰尔维奥滑雪场(位置见下图)。十几年后,滑雪场附近出现冻土融化坍塌,形成洼地,位于滑雪道下方的洼地扩大速度最快。阿尔卑斯山山地植被景观丰富,垂直分异明显。(1)从坡向因素角度分析斯泰尔维奥滑雪场选址的合理性。(2)推测滑雪场附近冻土融化的原因。(3)试判断阿尔卑斯山南北坡雪线差异,并分析其原因。(4)试分析阿尔卑斯山对其南部地区气候影响的冬夏季节差异,并解释其原因。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B2.C【答案】3.D4.A5.A【答案】6.A7.D【答案】8.D9.B【答案】10.A11.C【答案】12.A13.C【答案】14.A15.B【答案】16.C17.D【答案】18.C19.D20.B【答案】21.C22.C【答案】23.B24.C25.D26.【答案】(1)1987—2021年博格达峰冰川面积整体退缩;其中,海拔3200—3500米退缩幅度最大,4700米以上退缩幅度最小;1987年冰川集中分布在海拔3500—4100米之间,2021年冰川集中分布在海拔3800—4100米之间。(2)北部比南部冰川面积退缩显著;山地北部为迎风坡,降水较多,且是阴坡,冰川空间分布北部比南部海拔低;北部中低海拔冰川面积(占比)较南坡大;全球变暖,中低海拔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敏感,因此北部冰川退缩幅度更大。(任答三点)(3)冰川和积雪消融是区域水资源主要来源,受全球变暖影响,山区冰川退缩和积雪消融,冰雪覆盖面积减少,且年内积雪覆盖历时缩短,导致冰川储量减少,山区水资源储量减少;随着冰川和积雪面积减少,区域反射率降低,地面吸收太阳辐射量增强,加剧冰雪消融,水资源储量持续减少。27.【答案】(1)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2)早期宣化地区地势平缓,地壳抬升较慢,桑干河侧蚀作用明显,但下蚀缓慢,河谷展宽,形成槽形谷,经历比较长的平静期后地壳抬升速度加快,河流下蚀作用增强,形成“V”形峡谷。(3)①“粮改饲”有利于促进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促进第二产业发展;②“粮改饲”可以优化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③“粮改饲”可以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促进运输业发展。28.【答案】(1)冬季。理由:图中羊草、针茅草、草甸草等都已经枯黄,且主要乔木——落叶松、落叶林的树干都已经是光秃秃的枝干,说明该季节乔木类树上已经没有树叶,草本植物已经黄落,此时最可能是冬季。(2)偃松是大兴安岭中部地区海拔1500米以上的代表树种,由于1500米以上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风速较大,偃松树干只能伏卧地面匍匐生长,以适应气温低,风速大的生长环境。(3)地方性分异现象(或非地带性现象);原因:白城地处大兴安岭东麓平原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少,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及温带草原),因地势低,地下水位较高,土壤湿度相对较大,再加上纬度较高,年均气温较低,适宜草甸草的生长。29.【答案】(1)滑雪场地处山地阴坡,滑雪道背对太阳,可防止运动员滑雪时出现目眩;地处山地阴坡,温度低,雪期长,积雪量大。(2)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冻土消融;原生植被被清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地温升高幅度大;人类活动增多,人为热源释放加剧了冻土消融。(3)差异:南坡高于北坡。原因:山脉南坡为阳坡,气温较高,积雪融化量大;南坡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强,大部分时间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山脉北坡处于西风的迎风坡,受西风影响强,降水较多,雪线低。(4)阿尔卑斯山大体呈东西走向,冬季山体阻挡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使南部地区冬季较为温暖;冬季西风带南移,山脉南部地区处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故阿尔卑斯山对其南部地区气候的影响冬季更为显著。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