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基础训练试题一、选择题1.2019年9月27日,中国第十次北极考察队克服天气恶劣、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完成考察任务回国。读图回答科考队员在北极地区考察时可能看到的动物为( )A. B.C. D.下图为新西兰自然带分布。完成5、6题2.新西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在北岛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低 B.地形平坦 C.暖流增温 D.降水较多3.新西兰南岛自然带东西差异体现了(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读内蒙古中东部某草原植被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4.该地植被变化体现了(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5.影响该地白桦林分布的因素主要是( )A.纬度 B.坡度 C.坡向 D.海陆位置6.地中海沿岸的植被,通常植物叶子坚硬,边缘呈锯齿状,叶片不大或退化为尖刺状,叶片表面有蜡层、茸毛,具有早生特征。据此推断当地的气候条件是( )A.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C.全年高温,冬季降水少 D.全年高温少雨7.北京常见的树种为槐树、杨树、柳树等,一年四季,植被景观差异较大,北京的植被类型是( )A.温带草原 B.针叶林 C.常緑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8.在非洲的刚果盆地中,随处可见下图所示的植被景观,该地的植被类型是( )A.热带季雨林 B.热带雨林 C.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四川峨眉山东坡自然带谱垂直分异明显,主峰万佛顶海拔 3099 米,山麓 1 月均温 7.7℃。下图为峨眉山东坡自然带谱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图示甲、乙自然带是A.高山冰雪带 热带季雨林带 B.灌丛、草甸带 热带季雨林带C.高山冰雪带 亚热带常绿林带 D.灌丛、草甸带 亚热带常绿林带10.峨眉山东坡降水量最大出现在A.甲自然带 B.乙自然带C.针叶林带 D.常绿与落叶混交林带伊勒呼里山以北林区(如图)的群落结构可分为乔木、灌木(根深)、草木(根浅)和苔藓(无根)四个层次,土壤呈酸性。该林区曾多次发生火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伊勒呼里山以北的典型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硬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12.伊勒呼里山以北林区火灾后,短期内林下植被生长条件受到的影响包括( )A.光照条件改善 B.养分短时骤减C.土壤酸性增强 D.地表夏温降低13. 迢遥牧女的羊铃,摇落了轻的树叶。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于是我的梦静静地来了,但却载着沉重的昔日。哦,现在,我有一些寒冷,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戴望舒《秋天的梦》。据此完成下列小题。从地理角度思考这首诗,以下可能正确的是( )A.忧郁的原因有可能是忘穿秋衣秋裤B.落叶的树种有可能是香蕉树C.摇落了轻的树叶的颜色是绿色D.此地该地农民正在收割水稻福建省东北部主要为丘陵地形,植被覆盖率高。沿海地带构造下沉,形成了众多的海湾和岛屿,海岸线曲折。该海岸带是福建省淤泥质滩涂的主要分布区域。下图为福建省东北部沿海略图。据此完成以下小题。14.图示区域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A.常绿阔叶林 B.季雨林 C.落叶阔叶林 D.常绿硬叶林15.福建省地带性土壤及其性质特点是( )A.黄土 疏松的砂土 B.红壤 酸性的黏土C.黑土 肥沃的壤土 D.红壤 碱性的砂土16.图中洋流势力最强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下图为亚欧大陆某区域自然带分布图,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该区域自然带分布;其中自然带Ⅲ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图示Ⅰ、Ⅱ、Ⅲ自然带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水分 C.热量 D.土壤18.近年来,图示自然带Ⅱ水平分布界限将( )A.南北界均北移,宽度不变B.南北界均南移,宽度增大C.北界北移,南界南移,宽度增大D.北界不变,南界北移,宽度减小19.自然带Ⅲ作为全球重要生物碳库的主要原因是( )A.生长旺盛 B.呼吸作用弱C.土壤肥力高 D.群落结构多样圆叶桦是一种耐寒喜湿的灌木,阿尔泰山圆叶桦主要分布在北坡、西北坡和东北坡,东南坡最少。近几十年来,圆叶桦在各个坡向的分布均呈增长趋势,在东南坡、南坡和西南坡增幅较大。完成下面小题。20.该山山麓地带的自然植被是( )A.灌丛荒漠 B.草甸草原 C.针叶林 D.落叶阔叶林21.该山东南坡圆叶桦分布最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降水较少 C.光照较弱 D.风力较强22.近几十年来,阿尔泰山区的气候趋于( )A.暖干化 B.冷干化 C.暖湿化 D.冷湿化如图所示我国某区域受人类活动影响很小,主要分布有荒漠、草原、高山草甸、垫状植被和冰雪等自然景观,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地点存在斑点状分布的云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图示区域自然景观分布呈现( )A.由低纬向高纬带状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C.由沿海向内陆带状分异规律 D.垂直分异规律24.图示区域草原及高山草甸表土中普遍含有云杉花粉,这些花粉最可能由( )A.极地东风搬运而来 B.山谷上升气流搬运而来C.东南季风搬运而来 D.高空下沉气流搬运而来二、综合题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海南岛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降水集中于夏季。区内分布有我国分布面积最广、保存较为完好的山地热带雨林(如图),该山地热带雨林包含有高山云雾林、山地雨林、低地雨林等众多植被类型。2021年10月国家正式建立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调查发现在低地雨林的低海拔沟谷中植被密度较小。尖峰岭发育了土层深达10米以上且质地黏重的砖黄壤,其腐殖质含量为5.7%,含水率较高,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随深度增加逐渐降低。(1)简析海南岛发育有山地热带雨林的气候条件。(2)试用整体性原理解释低海拔沟谷中植被密度较小的主要原因。(3)说明尖峰岭土壤特性的形成原因。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祁连山中段北坡某小流域植被分布呈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图1),该流域7月平均气温为10—14℃,年降水量为290—467毫米,年均蒸发量超1000毫米。青海云杉生长适应性强,是该流域森林草原带的主要森林种群,呈斑块状分布在海拔2700—3300米的阴坡、半阴坡,近半个世纪以来基本没有被采伐和抚育。青海云杉林在各海拔区段森林结构特征差异显著,3100—3300青海云杉林不同海拔处根、枝、干、叶生物量占比。(1)分析青海云杉林主要分布在该流域2700—3300米阴坡、半阴坡的原因。(2)比较2800—2900米与3100—3300米处青海云杉林根生物量占比差异,并分析其原因。(3)若该区域气候暖湿化持续,推测该流域青海云杉林分布范围的变化,并说明理由。27.根据材料,回答问题长白山与张广才岭均位于东北地区,下图示意长白山主峰白山峰(41°55'N,128°11'E)和张广才岭主峰老白山(44°07'N,127°59'E)垂直自热带分布状况(垂直自然带:气候、生物和土壤等相互联系形成的自然带,随海拔高度增高形成垂直自然带),松是生长发育在海拔高度较高的寒温带针叶裸子植物。老白山山顶地势较平坦,分布有面积约为10km 的泥炭沼泽。(1)比较两山垂直自然带的数量、种类、宽度的异同,(2)简述松的生长环境特点。(3)分析老白山山顶分布有泥炭沼泽的原因。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天山和阴山纬度相当,是我国两条重要的东西向山脉。天山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位于地球上最大的一块陆地——亚欧大陆腹地,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系和全球干旱地区最大的山系。阴山山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地南北两坡不对称,下图示意天山和阴山垂直自然带谱。(1)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说明天山山麓多荒漠的原因。(2)指出阴山山腰处南北坡植被的差异,并分析原因。(3)阴山自然带相较于天山自然带缺少荒漠带和积雪冰川带,试说明理由。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答案】2.A3.B【答案】4.B5.C6.【答案】A7.【答案】D8.【答案】B【答案】9.D10.D【答案】11.D12.A13.【答案】A【答案】14.A15.B16.D【答案】17.C18.D19.B【答案】20.A21.B22.C【答案】23.D24.B25.【答案】(1)纬度较低,热量充足;海洋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充沛;地形高差较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2)海南岛年降水量较大,沟谷中易形成众多溪流,植物生存空间较小;沟谷中流水侵蚀作用强,沟壑使地表破碎;光照较弱,抑制部分植物生长;土壤有机质(易随流水流失)含量较低,植物长势不良;土壤透气性差,影响植物生长。(3)气候湿热,岩石风化强烈,土层较厚;(植被茂密)枯枝落叶多,易被分解形成腐殖质;土质黏重,透水性较差,使土壤含水率较高;从土壤表层向下,植物根系逐渐减少,有机碳含量向下减少。26.【答案】(1)该流域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水分条件差,山麓地带不能形成森林带;随海拔升高,降水增多(多山地降水),且气温降低,蒸发减弱;阴坡、半阴坡太阳辐射弱,蒸发量小,土壤水分条件好。(2)差异:2800—2900米比3100—3300米根生物量占比高。原因:3100—3300米处海拔高,冻土影响大,根系埋藏浅,占比低;胸径和冠幅大,干、枝生物量占比高。(3)变化:向高海拔和低海拔两个方向扩张。气候变暖,高海拔处热量条件改善,青海云杉向高海拔扩张:气候变湿,低海拔处水分条件改善,青海云杉向低海拔扩张。27.【答案】(1)同:垂直自然带数以及山体大部分垂直自然带类型相同。异:老白山垂直自然带宽度较窄,且缺失高山苔原带,多一个偃松林带。(2)寒冷、风力强劲、土壤贫瘠。(3)老白山山顶部气候冷湿,有机物分解缓慢;山顶地势平坦,造成地表积水、排水不畅,为沼泽发育提供了基础条件。28.【答案】(1)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风化和风力作用强;地表植被稀疏,多松散沙质沉积物。(2)差异:南坡植被为疏林、灌丛,北坡植被为森林(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原因:南坡为阳坡,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土壤水分较少;北坡为迎风坡,带来部分降水;北坡为阴坡,气温较低,地表水分蒸发较少,土壤水分较充足。(3)阴山比天山距海近,受海洋暖湿气团影响较大,年降水量较多,可以满足山麓草类生长,无荒漠带形成;阴山的海拔和相对高度都远小于天山,山体高度垂直气温不足,难以形成积雪,因此积雪冰川带难以形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