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基础训练试题一、选择题读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分析完成下面小题。1.当地球公转速度为图1中P点时,地球位于图2公转轨道的( )A.甲点附近 B.乙点附近 C.丙点附近 D.丁点附近2.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图2中丙点时( )A.太阳活动剧烈 B.地球自转线速度加快C.地球自转角速度减慢 D.地球公转速度较其他三地慢下图图为以某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若不考虑地形等因素,一架飞机从甲地沿球面最短线路飞往乙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完成下面小题。3.甲、乙两地均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4.该飞机飞行方向和飞行距离分别是( )A.一路正西3330km B.先东南,后东北6660kmC.先东北,后东南大于6660km D.先西南,后西北小于3330km5.如图中四幅图,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A. B.C. D.6.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B.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小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D.以赤道为界,南、北纬的度数分别向南、向北愈来愈小,到北极和南极点时为0°2016年6月22日至8月12日,“探索一号”科考船在马里亚纳海域开展了我国首次综合性万米深渊科考活动。在此次科考中,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斗”号无人潜水器最大潜深达10767米,创造了我国无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及作业深度纪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和同纬度海岸地带相比,“海斗”号水下作业区自转的( )A.线速度较大,角速度较大 B.线速度相等,角速度较小C.线速度较小,角速度较大 D.线速度较小,角速度相等8.“海斗”号下潜深度10767米处,最可能位于( )A.板块生长边界 B.板块消亡边界C.大洋板块内部 D.地壳稳定区9.下图是某拍摄团队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固定好,通过一段时间的曝光得到的星轨照片,图中A1一A2之间的白色弧线是拍摄期间某颗恒星曝光的运动轨迹示意图。关于图中照片的判读,正确的是( )A.获得图中照片的曝光时间大约是10小时B.要获得图中高清晰度的照片,最好在农历十五前后一周内拍照C.图中照片曝光期间,就某颗恒星的弧线A1-A2而言,开始曝光的起点在A1的位置D.要获得图中高清晰度的照片,最好在当地的盛夏季节拍照10.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 )A.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C.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D.太原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11.下列时间中,地球公转的线速度越来越快的是( )A.9月23日到次年1月初 B.1月初到3月21日C.3月21日到7月初 D.1月初到9月23日12.北京时间2021年11月16日上午8点46分,中美元首举行视频会晤,历时三个多小时。当中美元首会晤的时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B.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C.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D.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赤道式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晷针、与晷针垂直的晷盘组成。其工作原理:晷盘与赤道平面平行,将晷针朝向北极星固定,通过观察晷针投影在晷盘上的刻度来判读时间。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公园摆放的赤道式日晷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若图中晷针和地平面的夹角为30°,则该赤道式日晷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 )A.北京 B.长春 C.海口 D.杭州14.夏至日北京市日晷晷针影子在晷盘上的移动方向和成因分别是( )A.顺时针地球自转 B.顺时针地球公转C.逆时针地球自转 D.逆时针地球公转15.若在新疆地区放置该赤道式日晷,则与图中日晷相比,其晷盘与地平面的夹角(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读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下表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日期 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① 7:32 17: 08② 6:31 18:15③ 4:45 19:39④ 7:22 16:4916.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7.一游客于7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A. B.C. D.二、综合题18.图1和图2表示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图1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该日正午时分,杭州(30°N)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见图3)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 ,且此夹角一年中变化幅度(一年中最大夹角与最小夹角之差)为 。(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4)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 ,M地昼长为 。(5)Q地对跖点是 ,并在图中画出此日Q地对跖点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用折线,并标出正午太阳高度值)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C2.D【答案】3.B4.D5.【答案】C6.【答案】C【答案】7.D8.B9.【答案】C10.【答案】B11.【答案】A12.【答案】A【答案】13.D14.A15.B【答案】16.B17.B18.【答案】(1)(21°S,105°W)(2)39°;46°52′(3)从南纬21°向南北两侧递减(4)Q地夜长大于P地夜长;16小时(5)(69°S,75°E);如下图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