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9、海滨小城》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找出第 4~6 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试着向作者学习围绕关键语句写一段话。3、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能借助第 4~6 自然段的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教学难点:学习写法,试着围绕关键句写一段话。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随着我们学习进入第六单元,我们知道了在一段话中往往有对理解这段话的意思特别有帮助的句子,我们称之为?关键句【师板书:关键句】师:这个单元所指的关键句,关键在哪里呀?——看看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出示4、5自然段,把关键句变红)。学生回答。师总结:关键在于它是能概括一段话主要内容的句子。师:那么,如果在读一段话的时候能找到关键句,就很容易搞清楚了这段话要讲什么?对不对?——对。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留心每段话里的关键句,来帮助我们快速把握这段话的主要意思。(课题上课前就写好,此时让同学们齐读课题)学习4-6自然段,体会小城的美。师:文章哪几小节是写这座海滨小城的呢?——课文的4-6自然段介绍了小城。师:那么作者介绍了海滨小城的哪些地方?(出示学习任务单一)学习要求:1.读课文的4-6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圈一圈作者都介绍了小城的哪些地方;3.试着找一找这几自然段中的关键语句。(1)学生交流。(出示4-6自然段)——4-6自然段写了小城庭院、公园和街道。理解“庭院”的意思:正房前面的宽阔地带,也泛指院子。庭院往往是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师:三段话里面每一段的关键句你们找到了吗了?——找到了。(随着学生回答,相关关键语句变红。)小城里的每一个庭院都载了很多树。小城的公园更美。小城的公园也美。师:你怎么认为它们是关键语句呢?——因为这三句话概括的写出了这些地方的特点,那这就是关键语句。(提出表扬:①真会学习,们已经会自己找到关键语句了。②关键语句的确能够帮助我们很快地理解这段话的意思)师:让我们跟随着作者走进小城的庭院、公园、街道,来感受这美丽的海滨小城吧!(一)学习第4自然段1、师:作者写小城的庭院有什么特点?——树很多。2.师:读读这段,圈一圈,作者写道了哪些树?——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出示第4段,相关树变红)只有这些树吗?(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师小结:树的种类多!3.看看这些树,你有什么发现吗?(1)关于树品种(如果学生说不出)师引导:在上海这些树常见吗?师:来,读读这句话。(相关句变红)读句: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师:亚热带阳光、雨水充足,植物种类特别多。(2)你还有什么发现?关于介绍详略引导:(出示后两句)对于桉树和凤凰树的描写跟其它的树一样吗?——对按树和凤凰树是进行了具体描写的,其他的只是提了名字。师:这是为什么呢?自己读读看。生回答,师小结:原来它们都有特别之处。师:能看出树多吗?A桉树叶香:——我从“满街满院”可以知道桉树叶的香味儿飘的到处都是,说明到处都种着桉树。师:是呀,再加上其他亚热带树木,可想而知,小城里树可真多呀!谁来读好这句话?(师评:真香啊!)B凤凰花红:(老师从“热闹、笼罩、一片片、红云”这几个关键词入手,学生没说到的,老师引出)——我从“红云”中看出花多连成片,像云朵,“一片片”就是有好多好多树开花。(出示图片)“笼罩”什么意思?说明花开得密,面积大。“热闹”怎么用来说开花呢?花开得多,有的盛开,有的刚谢,还有的含苞欲放。师:花多也体现了小城里树多!谁来读好这句话?(师评:真美啊!)4.文本引读。师:我们来合作着读这段话好吗?听清老师的引读:作者写小城,先写小城的庭院,一开头用一句话写出了庭院的特点:小城里的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接下来作者向我们列举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还特别介绍了具有特点的两种树,在初夏时节,你闻:桉树叶子般散发出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你看:凤凰树开了花,开的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作者写树多,原来就是通过举例子来告诉我们的。5.仿写:我们能学着用这样的表达来写写城市的花园吗?出示:(哪里,特点) 。有 (列举景物) 。秋天到了, (选择两种具有特点的景物具体描写)。 。6.交流师小结:你们能在阅读理解的同时向作者学表达,真棒!(二)学习第五自然段师:接下来,我们跟随着作者去小城的公园看看吧!1.这段开头说:小城的公园更美!这个更美是和谁在做比较?——和庭院在做比较。2.师:哦,公园比庭院还美,那你想想公园里会有些什么呀?——会有许多美丽的花,有碧绿的草地,有许多的树。3.师:作者写了什么来表现公园更美呢?你们读一读——是许许多多的榕树。4.师:就这么单单的一种树就能把公园的更美写出来了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让我们来读一读描写榕树的句子。出示: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榕树吗?那通过文字你对榕树有什么了解?从哪知道的?——榕树非常的大——像撑开的绿绒大伞。——榕树的叶子非常的茂密——密不透风、遮阳挡雨(2)师: 一棵大树,就能够挡住阳光,像大伞一样挡风雨,你相信吗?那我们就眼见为实,来看一看。(出示榕树简介视频)(3)师: 说说你看到的榕树。师小结:这就是南方独有的榕树,一棵树就是一片森林。(齐读句子)5.师:这独木成林的榕树是美的,说它更美还为什么呢?读读最后这一句。(1)出示: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2)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因为有了榕树,即便是(烈日高照,大雨倾盆)坐在石凳上的人们有的……有的……还有的……多么……——在树下喝茶、聊天、乘风凉。——很淡定自在的坐在楼下继续喝茶、聊天。(3)师小结:你们看,榕树带给人们的这份自在、安逸是不是比美景更美呀!所以作者说:小城的公园更美!(三)学习第六自然段我们再去小城的街道走走吧!1.师:自己读读这段话,看看小城的街道与众不同在哪里?——有铺着细沙的小路。2.师:小城的街道也美!想不想去感受一下这用细沙铺成的小路的美?信息提取重组:我们边读这段话,边想象自己走在细沙小路上的感觉。补充下文的相关内容。我走在海滨小城那一条条用细沙铺成的小路上,在阳光的照耀下,我看见小路……,脚踩上去,感觉……,轻轻地走了几步,听见……,我忍不住俯下身,抓起一把细沙……。我心想……学生交流。师小结:果然,小城的街道也美!三、回顾4-6自然段,了解作者写作意图1.师:小城这部分内容学完了,你们关注到这几个词了吗?(圈出“栽、栽、铺、打扫”)(1)这里为什么不说长着而说是栽着呢?那是什么意思?——栽就是自己种的。为了让小城更美,人们用心装扮小城。——人们勤劳朴实,就地取材,铺设细沙小路,方便大家。(2)师小结:可见,小城的美有大自然的贡献,但更离不开这里勤劳质朴,热爱小城的人们,离不开他们对小城的精心装扮与呵护。2.这么美的海滨小城真是让人流连忘返,难怪作者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跟老师一起读读吧。出示: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齐读)四、总结全文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借助关键语句理解课文。感受到作者对家乡海滨小城景美、人美、生活美的怀念与赞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