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内容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统编版《合理利用网络》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国家对网络管理的政策和法规,利用网络为社会传递 正能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培养文明上网的习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传播不良信 息,做一个文明的网络公民。 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了解网络交往的规则,在网络中也要遵守 法律法规,维护网络秩序。 健全人格:能够正确对待网络信息,不沉迷于网络,保持良好的心态, 善用网络带来的正向价值促进自我发展。 责任意识:明确自己在网络中的责任,积极传播正能量,为营造良好 的网络环境贡献力量。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提高媒介素养。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使其能够在网络生活中自觉遵守道德 和法律规则,同时积极利用网络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传播正能量教学过程导入 观看视频:《孤注一掷》 影片取材自上万起真实的诈骗案例,展现了网络诈骗的全产业链内 幕。通过虚构的高薪职位吸引受害者,如程序员和模特,诱骗他们出 国“淘金”,实则落入诈骗工厂。诈骗团伙使用虐待、电击等残忍手 段控制受害者,强迫他们参与诈骗活动。诈骗团伙会监督受害者回微 信、报平安,甚至组织游玩购物拍照发朋友圈,以营造光鲜亮丽的假 象,骗取亲友信任。影片揭示了无论年龄、学历、阅历,任何人都可 能成为诈骗集团的目标,强调电信诈骗面前人人平等。 思考:为什么网络崛起后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只增不减 授新课 “工作轻松,月入上万、黄金遍地,包路费,包机票,包吃住”。在 各类网站、社群里,经常能看到这种「高薪招聘」的消息。这对初入 社会、敢拼敢想的青年男女来说,无疑是个致命诱惑。 很多受害者在“熟人”的安排下到达缅北,然而等待他们的并非高薪 工作,而是一场噩梦。 公安部公布十大高发网络诈骗类型:刷单返利类、虚假购物服务类、网游虚假交易类 思考:如今的网络诈骗五花八门,防不胜防,一不小心就容易上当。 那么,我们普通人该如何有效防范网络诈骗呢 学生: 教师: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 完善自我。在今天,媒介素养已然成为全社会亟须恶补的一门必修课。 它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 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 只要随手点亮手机屏幕,几秒钟的时间里,你可以轻松地了解到各种 信息。从信息的维度看,我们每个人都变得越来越自由。 但除了积极因素外,“过剩”的信息也的的确确带来一些负面的后果。 低质量的信息、错误的结论、太多的更新通知会耗尽我们的注意力, 让我们变得冷漠和焦虑。 思考:面对过量的信息,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 教师: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可沉溺于 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展示图片: 2023年全国公安机关依托“净网2023”专项行动,将网络谣言作为 重点打击整治对象,及时发现并查处相关线索。据统计,全年共侦办 网络谣言类案件4800余起,依法查处造谣传谣人员6300余名,关停 违法违规账号3.4万个。 思考:网络谣言的危害性不言而喻,青少年面对网络谣言应该怎么处 理 学生: 教师: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 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犯罪分子如此猖狂,难道缅甸政府就不管管 不是他们不想管,而是那里不归他们管。缅甸北部主要指中缅边境上的四个自治区:果敢、 佤邦、克钦邦、小勐拉。由于历史殖民原因,再加上地形复杂、易守 难攻,一直以来都由当地的少数民族武装控制,处于“军阀割据”状 态。美其名曰发展“网络经济”这里没有完善的法律,更没有发达的 科技和经济。当地农民长久以来靠种罂粟为生,地方势力以毒养军。 在国际社会和缅甸政府的压力下,罂粟种植才逐渐转变为橡胶种植等 基础农业。没了重要的经济支柱,就意味着没钱养军队。于是就吸纳 了一大批来自中国内陆的诈骗团伙,只要缴纳高额管理费,他们还会 派军队帮诈骗团伙打掩护。 思考: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需要国家重拳出击,这对我们青少年参与 网络生活有何后发 学生: 教师: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只有自觉遵守道 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知识小结: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合理利用上网时间,学会“信息节食”; (3)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全民反诈全民携手,全力防范)防范电信诈骗 【刷单返利诈骗】 构建全民反诈的“防火墙”:用娱乐共享的手段赋能全民反诈,让反 诈议题成为全社会应有的基础共识教育。充分利用网络为“反诈”建言献策 在社交平台上积极宣传“反诈”知识 参与创作“反诈”短视频 点赞、关注+转发“反诈”政策法规 参加“反诈”线上活动 举报诈骗线索、隐患 思考:反诈防火墙给你传播网络正能量有何启示 学生: 教师: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们可以向 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 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 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 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课堂小结 (提高媒介素养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要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遵守道德和法律传播网络正能量利用网络建言献策传播正能量,高扬主旋律合理利用网络)课堂练习 1.小明沉迷网络不能自拔。下列能帮助他走出困境的建议有() ①学会“信息节食” ②参加学校社团活动 ③投身社会实践活动 ④彻底远离网络生活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小林通宵玩手机游戏,上课没精神,无心学习。下列劝告合适的是 () ①要维护网络安全 ②要合理使用网络 ③要科学安排时间 ④要学会分工合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 (2023 ·成都)新媒体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向人们提供信息和娱 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如博客、微博、短视频等。很多人喜 欢通过新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讨论公共事务。但在新媒体世界, 跟风恶搞、低俗不堪的内容也屡见不鲜。面对新媒体日益改变生活的 时代,青少年应该() ①了解新媒体功能,掌握新媒体技能 ②革除网络弊端,真正做到趋利避害 ③遵守媒体传播规则,传递生活正能量④懂得信息节食,适度参与新媒体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 (2023 ·烟台)2022年11月30日,《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 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发布。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 普及率达96.8%,近四成未成年网民在上网过程中遭遇过不良或消极 负面信息,对未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不可小觑。对 此,我们未成年人应该() ①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制裁网络犯罪 ②抵制不良诱惑,远离网络世界 ③文明上网,传播网络正能量 ④学会“信息节食”,提高媒介素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暑假里,中学生小明每天从早到晚手机不离手。早起看新闻,走路 聊聊天,坐车查资料,睡前玩游戏。 联系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对小明的行为进行辨别与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