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1 维护秩序 表格式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1 维护秩序 表格式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教学内容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统编版《维护秩序》
教学目标 法治观念: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维护秩序的相关法律知识, 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公民素养: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使学生明白每个公 民都有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和义务,激发学生的公民意识 道德观念:通过讨论和思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明白维护 秩序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维护秩序,做一个有道德 的人 政治认同:知道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正常运转,保证人们安居乐 业,人们应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认同国家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管理
教学重点 理解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掌握维护秩序的法律知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自律能力 教会学生如何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识别和应对秩序问题,培养他们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培养学生辨
教学过程
导入 2024年8月,英国爆发了13年来最大规模的暴乱,30万人上街游行, 导致多地发生暴力冲突和打砸抢烧事件。此次暴乱起源于7月29日 南港镇的一起持刀袭击事件,虚假信息的传播加剧了反移民情绪, 进而引发了一系列抗议和暴力行为。英国政府和警方迅速采取行动, 逮捕了超过1000名骚乱分子,近600人因参与暴力骚乱受到指控, 100多人已被判刑。 思考:看完这则新闻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 教师:为了防止骚乱重演,数千名警察在英国各地负责执勤,维护社 会秩序。
授新课 请同学们分享在生活中发现遵守秩序之美的行为
(
文明乘车
切勿影响他人
)
思考:以上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 学生: 教师: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社会秩序的种类有社 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
(



) (
我们应该是从上个月开始
)
思考:(1)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说—说什么原因造成了校门口拥堵 昆乱状况的 (2)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 学生:如,道德素质低下,缺乏安全意识、规则意识,社会责任感淡 薄,不遵守交通秩序...
交通诸塞,出现安全隐患,易引发交通事故;耽误家长接送孩子的时 间;容易引发人们相互之间的矛盾;影响城市风貌。 教师: (3)这让你对社会秩序有了怎样的认识 学生: 教师: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近日,绍兴诸暨市大唐街道有村民反映,当地一条山路两边被人倾倒 了大量垃圾,破坏了生态环境。在大唐街道黎明社区沿山自然村,一 条进山道路,从入口处一直向内几百米,路边全是垃圾,大多为渣土 和建筑垃圾,另外还有小部分生活垃圾。山路两侧既有林地也有水田, 倾倒行为既对土地造成破坏,也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村民告诉记者, 自从双金线建成通车,周边山上倾倒垃圾的现象就多了起来。村民金 先生:反正今年倒得最多最多了,里面已经是多得不得了 思考:结合图片,说一说你想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吗 为什么 学生: 教师: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思考:请你尝试将这些规则进行分类。 考试不能作弊、必须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红灯停绿灯行、禁止校园霸 凌、爱护公共设施、公共场所保持安静、未成年人禁止带手机进入校 园、不随地吐痰、待人文明有礼、子女应赡养父母、公共场所禁止吸 烟、靠右行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禁止使用童工 学生: 教师:社会规则的种类:道德、纪律、法律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至亲好友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距离为
一米,越过这个安全距离,人们就会感到紧张,觉得个人安全和隐私 受到了侵犯。遵循“一米线”规则,既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要求,也是 自身文明素养的体现。
(
7 请
在 一

)
思考:“一米线”的设置明确了什么 学生: 教师: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近年来,高铁霸座事件时有发生,一些乘客无视规定,强行占据他人 座位,甚至面对乘警和列车工作人员的劝说仍态度嚣张,拒不让座。 例如,在G334次列车上, 一 男子霸占女乘客座位,并拒绝与乘务人 员沟通。在另一事件中,一旅客以“心情不好,要坐窗边看风景”为 由强行霸座,辱骂挑衅乘警,最终被处拘留10日的行政处罚。 嚣张“霸座”男理由很惊人 ( 务长:没喝酒 那为站 思考:社会规则有什么作用 学生: 教师: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课堂小结 维 护 秩 序 社会生活 有秩序 维护秩序 靠规则 杜会秩序的含义和种类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社 会 秩 序 的 作 用 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 社 会 规 则 的 含 义 和 种 类 杜会规则明确杜会秩序的内容 社 会 规 则 的 作 用 社 会 规 则 保 障 社 事 的 头
课堂练习 1.右面漫画《中国“结”》主要说明( )
①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②社会公共秩序只能靠强制命令来维持 ③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 ④社会公共秩序只能靠社会舆论来维持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2.下列属于法律规则的是() A.《中学生守则》 B.《医生职业道德规范》 C.《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D.《治安管理处罚法》 3.2017年7月17日上午,河北省乐亭县一家肯德基门口,有一群不 明身份的民众打出横幅围堵了店门。横幅上写着:“抵制美日韩菲, 爱我中华民族,你吃的是美国的肯德基,丢的是老祖宗的脸。”之后, 全国多地出现抵制肯德基的活动。这种行动() A.是爱国行动B.破坏社会秩序 C.是犯罪行为D.是正义的 4.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发生了踩踏事故,其原因是课间时间较短, 学生集中去厕所,因为拥堵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给我们的警示有 () ①我们的生活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证 ③有了良好的秩序,就能防止一切事故的发生 ④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④ 5.“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 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要“告别”这一交通 违法行为,每个人都应该()
A.学会团结协作B.积极参与竞争C.完善交通设施D.增强守规则意 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