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奏响中学序曲》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一)课标依据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框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健 全人格”中的“正确认识自己,能够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保持乐观的态度,学会合 作,树立团队意识”。内容提示中学习主题“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中“内容要求”客观认 识和对待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学业质量中的“能够结合社会 发展和个人实际制定个人生涯发展规划,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教材分析本课是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起始课,也是第一单元的起始课,以“少年有梦”为主题 为整册教材奠定青春文化底色。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也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 期。本框通过比较初中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让学生知道自己站在人生又一个新的发展阶 段,通过调查让学生对初中阶段在人生中的重要性有较深的认识与探讨:通过新机会、新要 求探究与分享让学生认识到中学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激发学生过好初中生活,珍视当下, 把握机遇,努力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三)学情分析进入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站在中学新起点,学生对中学生活充满向往, 部分认为自己小学阶段不那么出色的孩子,有一种希望自己从头再来,重塑形象的冲动。同 时也可能存在问题:担心— —怕自己对中学生活不适应,部分小学优秀生怕在激烈的学习竞 争中掉队;迷茫—— 学生对初中阶段对自己的人生意义认识不足,也不知道自己在初中阶段 该干些什么。基于以上考虑,教材设计了此框题,从生命成长的角度帮助学生尽快完成小学生到中 学生的角色转化,帮助学生理解和面对不断扩展的初中生活,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矛 盾冲突的同时,使学生理解初中阶段是人生必经的阶段,既要坦然面对,又要懂得这个阶段 对于自己一生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引导学生学会把握人生机遇,不断突破自我,发展自我, 让学生发现自己身上蕴藏的经验和无限的能量,相信自己有能力度过一个美好、充实且有意 义的初中阶段。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学校开展各项活动以及对如何参与其中的探讨与分析,增强对即将开展的中学 生活的期待,培养把握机遇、提升自我的能力。2.通过名人故事了解初中阶段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懂得中学生活对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 性,增强热爱中学生活、珍惜中学生活的道德修养。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明晰中学时代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探索主动适应中学生活的方法。难点中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认知的局限性使我们不能完全理解初中阶段对人生成 长的重要意义,使得珍惜中学生活这一观念落实到行动中变得困难,知行合一有一定难度。四、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歌曲赏析情境材料:《中学时代》(王晓岭词) 什么时光最值得珍爱 是这幸福的中学时代。 什么时光最难以忘怀 是这美好的中学时代。 友谊的阳光把心灵照耀, 知识的泉水把心田灌溉。 啊!中学时代,黄金时代, 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 带着团徽走向未来。 什么时候懂得了人生 是在求知的中学时代; 什么时候认识了世界 是在探索的中学时代。 活动任务:这首词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智慧的花儿在这里盛开, 希望的苗儿在这里成材。 啊!中学时代,黄金时代, 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 带着团徽走向未来。教师总结:生活犹如打怪升级,需要不断提升等级。首先恭喜各位同学,成功将小学这一小怪打倒, 带着知识的武器进入到初中生活中来。在初中生活的三年时光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怎样的风 景 我们会遇到哪些老师和同学,会有哪些奇妙的经历 我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如何才能使中学 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让我们一同走进《奏响中学序曲》这一课 中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快速地吸引学生注意,初步感受初中阶段的重要性,同时将人生拟作打怪升级 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对初中生活的亲切感,拉进师生对话交流的距离,容易引发学 生在情感上的共鸣。探究新知探究一:寻“新”情境材料:李蕾的日记——开学第一天 今天的我,是成长许多的、朝气蓬勃的初一新生了! 迈进了期盼已久的中学大门,校园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新 鲜。校园干净整洁,伟人雕像、橱窗、红色的跑道、绿色 的足球场、陌生却友善的面孔,文文静静的同桌……今天 的第一堂课是生物课,她戴着一副红框眼镜,面带微笑。 我感到这节课似乎把我带入了一个奇异的生物世界。后面 的几堂课,同样是那么有趣,老师在讲台上绘声绘色地讲 课,同学们则认真听讲,每当老师提出问题,我都会认真 地思考。不同于小学,老师讲课的速度快了许多,作业也 多了起来,我有点担心我会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班主任还让我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社团,我选择了自 己擅长的篮球社团,听说这学期还有实践活动,太期待了! 我一定会积极参加,与同学们合作,为班级争得荣誉! 不管怎样,我还是很向往我的中学生活的,已经迫不 及待想要拥抱它了! 情境任务:小组讨论,李蕾认为进入中 学后自己有哪些变化 新学校的哪些 事物让李蕾感到很新鲜 李蕾因为什 么事情而担心 活动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材料,小组成 员各抒己见,全员参与,梳理答案。注 意材料与变化一一对应。最后由一名代 表发言。进一步追问:这些新鲜事物会带来怎样的新机会 预设1: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提 供更多培养兴趣的平台 …… 预设2: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 带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 预设3: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 打开认识社会的大门 ……教师小结:跨进中学校园,我们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学生!这意味着一段新的人生旅程的开始, 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我们对新生活充满期待。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富 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带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提供更多培养 兴趣的平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的大门。在新的集体生活中,我们涵养品 格,提升自我。探究问题:李蕾因为什么事情而担心 中学科目增多,老师讲课的速度快了许多,作业也多了起来, 李蕾担心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学生活动:“我的校园我知道” 同学可以基于自己对校园的观察和了解进行分组提问,采取竞赛 积分制,看看谁对校园的观察更仔细,对学校的了解更深入。 预设: 1.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在哪里 2.我们学校的校医室在哪里 3.我们学校的校训是什么 4.我们学校建校时间是什么时候 5.. 学生任务:初入中学,你有没有 为某一件事情而产生焦虑和 忧 可以从学习、人际交往、与 师、父母沟通等方面作答,请大 讨论如何化解。 因 担 老 家我的 困惑 与忧 虑 我的 处理 办法 组员 的建 议 其他 小组 补充教师总结: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家庭、学校、社会寄予我们更高的期望,期待 我们越来越上进,志存高远,追梦远航;越来越踏实,努力学习,勤于思考;越来越包容,尊重他 人,学会合作;越来越坚强,能坚持,有韧劲,取得更大进步。设计意图:通过材料让学生体会到进入初中阶段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让学生对即将到来的中学 生活有安全感、舒适感。让学生知道初中阶段的“新”有哪些,他们有了一个新的身份、许多新的 机会。可能会感到新鲜、新奇,有些陌生甚至担心,而这些都是学生即将面对的新的开始。此环节 提问需要学生课前准备,督促学生主动了解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主动适应新环境,同 时以竞赛方式激发学生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二:思“新”情境材料:李蕾最近迷上了学校的图书馆,一有时间就去 看书,今天他被这本书深深的震撼,“共和国脊梁”科学家 绘本系列《折纸飞机的男孩:钱学森的故事》,分享几个片 段给同学们。 预设1:周恩来总理在中学时代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 书”的目标。 预设2:爱因斯坦在中学时代就善于思考,他说“学习知识, 要思考,思考,再思考”。 预设3:钱学森说:“6年的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 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 预设4:隔壁大姐姐说:多亏初中立志做空军,一直努力 不放弃,才有今天的美好生活。 情境任务:小组分享课前搜集的名人或 采访身边的人的初中生活的故事,并结 合故事片段,讨论分析初中阶段的重要 意义。 学生课前准备: 1.搜集名人初中生活的故事。 2.采访身边已经初中毕业的哥哥姐 姐,请他们说说自己在初中阶段最美好 的回忆以及最大的遗憾。 3.观察校园,记录自己感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小结: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一 时期我们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探究三:迎“新”情境材料:李蕾说:“小学时贪玩,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 要性,成绩不理想,到了中学,我一定要改掉坏习惯,努 力认真学习。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也是规划未 情境任务:分享你小学阶段最美好的回 忆和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为我们度过 有意义的初中生活带来哪些启示 我来之路的重要时期。我要好好珍惜,不能再留有遗憾。” 内容小学时 的遗憾中学你打算如何弥补学业方面人际交往方面课外活动方面[预设]可以从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性格特征等多方面进 行分享。 例如:我最美好的回忆是…… 我最美好的回忆就是和同学们一起制作黑板报,大家一起 讨论,分工合作,很有意思; 我最美好的回忆就是和同学们一起筹备歌会,大家一起排 练的过程,很美好。 我最美好的回忆是跳大绳比赛,我作为摇绳的重要角色, 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最大的遗憾是 …… 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当时不懂谦让,不知道怎么融入同学, 和同学们一起玩耍,所以人际关系不是特别理想。 我最大的遗憾是有一次演讲比赛由于准备不充分,稿件没 有背下来,在演讲过程中忘词,极其尴尬。 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歌唱比赛的时候由于过度紧张,音色发 挥不稳定,致使班级合唱分数不高,错失了夺得奖项的机 会。 们应该如何完善自己,度过初中阶段, 承担相应的责任 学习提示:学生认真思考,可以从学习 生活、人际交往、性格特征等多方面进 行分享。教师总结:初中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把准 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设计意图:要想让初中阶段的“新”产生积极影响,则需要有新的心态去面对初中阶段的“新” 通过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懂得,相比小学生,中学生不仅在年龄和身体方面发生着改变,而且思 想和心智的成长也处于人生的高峰期,中学生有能力胜任更多的学习任务、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同时,通过挖掘小学阶段最美好的回忆和最大的遗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对新 生活的喜爱之情。帮助学生完成从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角色转变,确立发展目标,担当责任使命,为 下一课时《规划初中生活》奠定基础。(随堂练习)1.“理智的人使自己适应这个世界,不理智的人却硬要世界适应自己。”走进中学,我们的生活发 生了很大变化,我们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面对新的生活,我们应该(D )A.积极让新生活适应自己B. 能适应则适应,不能适应就不适应C. 任其发展,得过且过D. 积极适应新生活2.进入初中阶段,我们的认知不断扩大,能力不断提升,慢慢跳出“家——校”的固定生活圈,开 始去了解和感受社会生活。下列感受社会生活的做法中,你赞同的是 (C )①沉迷网络游戏,开心度过暑假②走进农村田间,参与田间劳作③弃学投身社会,认真就业创业④开展社会调查,进行普法宣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法国作家雨果说:“在梦中播下再多种子,也得不到一丝丰收的喜讯;在田野上哪怕只播下一粒 种子,也会有收获的希望。”这启示我们进入中学,面对新的目标和要求,我们应该(A )①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②每天都有做“最好的我”的生命冲动③激发自己的潜能,不断实现自我超越④珍视当下,认清现状,知难而退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4.小华原本是个待人友善的女孩,但升入初中后开始变得很敏感,有一次,不熟悉她的同学随口说 了一句“感觉你性格不随和”,就让小华为此焦虑、失眠了好几天。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对小华 说 (B )A.不必理会他人对自己的看法B. 理性思考,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C.重视他人对自己的正面评价D.勇于面对,拒绝所有的负面评价板书设计(新身份新成长新要求奏响中学序曲新阶段新意义新身份——中学生新机会——探索新知、培养兴趣、认识社会。新要求——越来越上进、踏实、包容、坚强独特价值、“拔节孕穗期”、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珍惜当下,把握机遇,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布置作业我的形象管家结合本课所学,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具体要求: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观点明确,做法具体。你心目中最好的我是怎样的 在父母面前,我要做到的形象是在同学面前,我要做到的形象是在老师面前,我要做到的形象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