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3.2.1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化学观念:建立了关于原子构成的基本化学观念,理解了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并且认识到这些粒子在原子中的位置、电荷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如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这些观念为学生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化学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学思维: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等科学思维方法来理解原子结构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例如,通过分析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性质,学生可以推导出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通过比较不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学生可以认识到原子质量的相对性和可度量性。这些思维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究与实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微观粒子运动变化的三维动画、参与小组讨论等方式,模拟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假设猜想、分析论证等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原子模型,以实践的方式加深对原子结构的理解。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学习原子结构的发现历程和科学家们的努力与贡献,学生可以感受到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伟大,培养起对科学的敬畏之心和尊重之情。同时,学生也会认识到自己作为未来社会的一员,有责任传承和发展科学知识,为人类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通过强调原子结构的稳定性和微观世界的规律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感,让他们意识到在科学研究中应遵循客观规律、尊重事实真相。1、原子的定义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很小,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体积相比,就相当于乒乓球跟地球体积之比。2、原子的构成:原子中,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电子在原子核外高速无轨运动。所有原子都有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不一定有中子(如氢原子无中子)。(1)原子核带正电,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2)原子中的等量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解释一束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箔:大多数α粒子穿透金箔——原子虽小,但原子内空间相对较大,而且电子质量很小 。一小部分α粒子路径偏转——α粒子受到带正电的原子核的排斥,发生偏转,说明原子内部有一微粒,该微粒的体积很小,带正电,即原子核。极少数的α粒子反弹——α粒子撞到原子核被反弹,说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体积较小,但质量相对较大。3、相对原子质量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1.66×10-27kg)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 1 ”,可省略。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实际质量,实际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2、原子中各粒子间的个数推算,其原理是各粒子间的数量关系。(1)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注意:该等号不适用与离子)=相对原子质量-核内中子数。(2)核内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核内质子数。4、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计算,原理是根据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因为跟质子、中子相比,电子的质量很小);构成原子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为1,电子质量忽略不计,故近似算法: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任务一】原子的构成1、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教材P69“科学史话”,了解原子模型的演变,完成填空:(1)道尔顿原子模型——“实心球”模型墨子(中国古代哲学家):“非半弗斫,则不动,说在端”,认为不断分割物质,直到无法再分时便得到 ;道尔顿(英国科学家): 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是坚实的、 再分的实心球。(2)汤姆孙原子模型——“葡萄干布丁”模型汤姆孙(英国物理学家):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了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种原子模型,认为 ,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带 的 镶嵌其中。(3)卢瑟福原子模型——“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通过 实验,发现原子中带正电荷部分的 ;但几乎占有 ,在 外运动。【答案】“端”、原子、不可、电子、正电荷、负电荷、电子、α粒子散射、体积很小、全部质量、电子、原子核。2、阅读教材P65,总结原子的构成。(1)科学实验证明:原子是由 和 构成的;原子核居于原子的 ,它在原子中占的体积 ;绕着 做高速运动。【答案】原子核、核外电子、中心、很小、电子、原子核。3、交流讨论(1)原子中存在着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答案】在原子中,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质子数=电子数,所以原子不显电性。(2)分析下面的表格,你能发现哪些规律?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氢 1 0 1碳 6 6 6氧 8 8 8钠 11 12 11氯 17 18 17【答案】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氢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3.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4.原子种类不同,原子内质子数也不同。【任务二】探究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以一种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得到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原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不同之处(1)相对原子质量跟原子质量意义上不同,值也不同。原子质量是 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是质量。(2)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质量成正比,即原子质量大的,相对原子质量也大;(3)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间实际质量之比,它的国际单位是“ ”,通常省略不写。2、依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计算下列3类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知1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原子种类 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氢 1.67X 10-27 kg碳 1.993×10-26 kg氧 2.657X 10-26 kg【答案】碳原子质量的1/12;实际、相对;1;1;12;16。3、观察下面表格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的质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粒子种类 质量质子 1.6726x10-27kg中子 1.6749x10-27kg电子 质子质量的1/1836【答案】1.构成原子的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2.电子质量很小,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发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跟哪些数据有关吗?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氢 1 0 1 1碳 6 6 6 12氧 8 8 8 16钠 11 12 11 23氯 17 18 17 35【答案】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总结本节的概念,梳理概念之间的联系,画出思维导图。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粒子,故原子不带电【答案】D【详解】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故A说法正确;B、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故B说法正确;C、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则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C说法正确;D、原子中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相等,故原子不带电,故D说法错误;故选:D。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A.氧气 B.水银 C.水 D.硫酸铜【答案】D【详解】A、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B、水银是金属汞,由汞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D、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D。3.下列关于原子模型发展史及原子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英国科学家汤姆森提出“葡萄干布丁”模型B.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原子的内部结构C.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质子对核外电子的吸引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答案】B【详解】A、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他认为电子是均匀镶嵌在原子内部的,提出了著名的“葡萄干布丁模型”,故A说法正确;B、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原子在物质表面的排列状况,但是扫描隧道显微镜不能观察到原子的内部结构,故B说法错误;C、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则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质子对核外电子的吸引,故C说法正确;D、α粒子和电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它们接近时就有库仑引力作用,但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α粒子与电子碰撞就像一颗子弹与一个灰尘碰撞一样,α粒子质量大,其运动方向几乎不改变。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是因为其原因是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故D说法正确;故选:B。4.下列有关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均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D.分子一定比原子大【答案】A【详解】A、原子均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A正确;B、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以原子可分,B错误;C、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C错误;D、分子和原子的大小没有特定关系,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D错误。故选:A。5.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质量几乎相等 ④Na+比Na 稳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C【详解】①钠原子核电荷数为11,形成钠离子,失去的是最外层电子,核电荷数不变,仍为11,正确;②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钠离子,钠原子核外电子数比钠离子多一个,错误;③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失去电子的质量忽略不计,质量几乎相等,正确;④Na+比Na稳定,因为钠离子最外层已经达到稳定结构,正确;故选:C。6.铁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已知某一种铁原子的质量为,1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则该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A.54 B.56 C.57 D.56kg【答案】A【详解】该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故选A。7.作为标准的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甲原子质量是这种碳原子质量的2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 B.甲的原子质量为0.332×10﹣26kgC.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 D.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86×10﹣26kg【答案】C【详解】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则甲的相对原子质量=,故A说法错误;B、甲原子质量是这种碳原子质量的2倍,则甲的原子质量为1.993×10 26kg×2=3.986×10 26kg,故B说法错误;C、由A分析可知,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故C说法正确;D、由A分析可知,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由B分析可知,甲的原子质量为3.986×10 26kg,故D说法错误;故选:C。8.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 。(2)带正电荷的有 ,带负电荷的有 。(3)在同一原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是 。(4)相对原子质量主要与 和 的数量有关。【答案】(1)分子 (2) 原子核、质子 电子(3)质子、电子 (4) 质子 中子【详解】(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分子,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则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2)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也不显电性。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是原子核、质子,带负电荷的是电子;(3)原子不显电性,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质子、电子;(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因此相对原子质量主要与质子和中子的数量有关。9.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一百多年来,科学家通过实验与推理不断纠正错误认识,逐步揭开原子的构成。(1)1897年,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他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他推测的依据是 。(2)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著名的ɑ粒子散射实验(图1),实验现象如图2。由实验现象可以推理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填序号)。A.原子核带正电B.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3)若a粒子撞击到电子, (填“明显影响”或“几乎不影响”)α粒子运动轨迹,原因是 。(4)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核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一种新粒子,这种粒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其质量与氢原子相近,这种粒子的名称为 。(5)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原子在物质表面的排列状况。下列有关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扫描隧道显微镜可确定原子的真实存在B.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原子的内部结构C.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6)很多炼金术师,想把单纯的铜、铁、铅、锡等金属炼制为昂贵的黄金,从化学反应层面,基于你对原子的认识,你认为可行吗?并说明理由 。【答案】(1)原子不显电性,电子带负电 (2)ABD(3) 几乎不影响 电子的质量比α粒子小得多 (4)质子 (5)ACD(6)不可行,发生化学变化只是原子最外层电子得失,质子数不变,元素和原子的种类不变【详解】(1)198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他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他推测的依据是原子不显电性;(2)A、根据题意:α粒子带正电荷,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说明原子核带正电荷;故选项说法正确;B、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金原子中有体积很小、质量大的原子核;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的“α粒子散射实验”,无法得出原子核的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D、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金原子中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BD;(3)若α粒子撞击到电子几乎不影响α粒子运动轨迹,原因是电子的质量远比α粒子小的多;(4)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卢瑟福用α粒子核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一种新粒子,这种粒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其质量与氢原子相近,氢原子中含有1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质子就是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微粒,所以这种粒子的名称为质子;(5)A、扫描隧道显微镜可确定原子的真实存在,此选项说法正确;B、扫描隧道显微镜不能观察到原子的内部结构,只能确定原子可再分,此选项说法错误;C、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此选项说法正确;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此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CD;(6)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种类,原子的质量、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只是原子最外层电子得失,不可能变为金。10.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则镁原子的中子数为 。(2)已知一个碳 12 原子的质量为 Akg,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则一个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3)小亮用托盘天平欲称量 5.3g 氯化钠,他在左盘放了 5g 砝码,又把游码移至 0.3g 处,然后向右盘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这时托盘天平上的氯化钠的实际质量是 。(4)元素 X 的核电荷数为 a,它们的阳离子 Xm+与元素 Y 的阴离子 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则元素 Y 核电荷数为 。【答案】(1)12 (2)kg (3)4.7g/4.7克 (4)a-m-n【详解】(1)镁原子的质子数为1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所以镁原子的中子数为12,故填12。(2)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质量为Akg,一个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设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xkg,可列式子为:B=, x=,故填kg。(3)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质量时,规定是左物右码,物质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质量,若是左码右物,物质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减游码质量,题目中小亮把砝码放在左盘上,所以氯化钠实际质量为5g-0.3g=4.7g,故填4.7g。(4)由于X的核电荷数为a,Xm+的是失去m个电子才变成离子的,所以电子数为a-m,Yn-的电子数也是a-m,但是Yn-得到n个电子才是a-m的,所以元素Y的核电荷数数是:a-m-n,故填a-m-n。【点睛】主要考查原子的结构相关知识,包括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离子的形成以及托盘天平的使用。11.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657×10-26kg,而一个碳原子的实际质量为1.993×10-26kg,计算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如果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请画出该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答案】 16 【详解】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原子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的比值,所以某原子的质量2.657×10-26kg,碳12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该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核内质子数是8,为氧元素。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容易得到两个电子形成氧离子,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12.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他们用一束质量远大于电子的高速运动的 α 粒子轰击金箔,发现:“大多数 α 粒子能穿过金箔,一小部分发生偏转,极少数被反弹回来。”回答下列问题:(1)1个 α 粒子由2个中子和2个质子构成,α 粒子带正电;1个 α 粒子与1个He - 4原子构成上的差别 。(2)当 a 粒子轰击金属箔时,如图所示的运动轨迹不可能是 。【答案】(1)α粒子中没有电子,1个He-4原子中含有2个电子 (2)BC/CB【详解】(1)1个α粒子由2个中子和2个质子构成,α粒子中没有电子, 1个He-4原子中含有2个电子,1个α粒子与1个He-4原子构成上的差别是α粒子中没有电子,1个He-4原子中含有2个电子;故填:α粒子中没有电子,1个He-4原子中含有2个电子;(2)α粒子由2个中子和2个质子构成,带正电,原子核也带正电,在α粒子轰击金属箔时,α粒子在靠近原子核时可能被反弹和排斥,不可能出现被原子核吸引,故图中所示的运动轨迹BC不可能;故填:BC。13.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以元素锶(Sr)的原子做钟摆的钟,该钟是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38,一个锶原子的质量为1.465×10-25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请计算:(1)锶原子的质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2)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整数)。【答案】(1) 38 38(2)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的比值,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答: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详解】(1)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可知: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38,故其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8。(2)解析见答案。14.在化学学习中,简单的计算分析也是认识物质的一条重要途径。(1)标准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核电荷数为11,其中子数是 ,核外电子数是 。(2)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相对原子质量为12,钙原子的质量为6.64×10-26kg。请根据要求计算。①钙的相对原子质量= (写出计算式即可)。②原子的相对质量之比与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 (填“相等”“不相等”或“无法比较”)。【答案】(1) 12 11(2) 相等【详解】(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Na的中子数=23-11=12,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则Na的核外电子数为11,故填:12、11;(2)①国际上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 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可知,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故填:;②国际上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实际质量之比,故填:相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3.2.1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化学观念:建立了关于原子构成的基本化学观念,理解了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并且认识到这些粒子在原子中的位置、电荷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如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这些观念为学生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化学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学思维: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等科学思维方法来理解原子结构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例如,通过分析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性质,学生可以推导出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通过比较不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学生可以认识到原子质量的相对性和可度量性。这些思维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究与实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微观粒子运动变化的三维动画、参与小组讨论等方式,模拟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假设猜想、分析论证等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原子模型,以实践的方式加深对原子结构的理解。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学习原子结构的发现历程和科学家们的努力与贡献,学生可以感受到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伟大,培养起对科学的敬畏之心和尊重之情。同时,学生也会认识到自己作为未来社会的一员,有责任传承和发展科学知识,为人类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通过强调原子结构的稳定性和微观世界的规律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感,让他们意识到在科学研究中应遵循客观规律、尊重事实真相。1、原子的定义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很小,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体积相比,就相当于乒乓球跟地球体积之比。2、原子的构成:原子中,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由 和 构成。电子在原子核外高速无轨运动。所有原子都有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有中子(如氢原子无中子)。(1)原子核带 ,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 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 ,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2)原子中的等量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解释一束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箔:大多数α粒子穿透金箔——原子虽小,但原子内空间相对较大,而且电子质量很小 。一小部分α粒子路径偏转——α粒子受到带正电的原子核的排斥,发生偏转,说明原子内部有一微粒,该微粒的体积很小,带正电,即原子核。极少数的α粒子反弹——α粒子撞到原子核被反弹,说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体积较小,但质量相对较大。3、相对原子质量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1.66×10-27kg)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 ,单位为“ 1 ”, 。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实际质量,实际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4、原子中各粒子间的个数推算,其原理是各粒子间的数量关系。(1)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注意:该等号不适用与离子)=相对原子质量-核内中子数。(2)核内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核内质子数。5、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计算,原理是根据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因为跟质子、中子相比,电子的质量很小);构成原子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为1,电子质量忽略不计,故近似算法: !【任务一】原子的构成1、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教材P69“科学史话”,了解原子模型的演变,完成填空:(1)道尔顿原子模型——“实心球”模型墨子(中国古代哲学家):“非半弗斫,则不动,说在端”,认为不断分割物质,直到无法再分时便得到 ;道尔顿(英国科学家): 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是坚实的、 再分的实心球。(2)汤姆孙原子模型——“葡萄干布丁”模型汤姆孙(英国物理学家):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了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种原子模型,认为 ,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带 的 镶嵌其中。(3)卢瑟福原子模型——“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通过 实验,发现原子中带正电荷部分的 ;但几乎占有 ,在 外运动。2、阅读教材P65,总结原子的构成。(1)科学实验证明:原子是由 和 构成的;原子核居于原子的 ,它在原子中占的体积 ;绕着 做高速运动。3、交流讨论(1)原子中存在着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2)分析下面的表格,你能发现哪些规律?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氢 1 0 1碳 6 6 6氧 8 8 8钠 11 12 11氯 17 18 17【任务二】探究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以一种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得到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原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不同之处(1)相对原子质量跟原子质量意义上不同,值也不同。原子质量是 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是质量。(2)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质量成正比,即原子质量大的,相对原子质量也大;(3)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间实际质量之比,它的国际单位是“ ”,通常省略不写。2、依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计算下列3类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知1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原子种类 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氢 1.67X 10-27 kg碳 1.993×10-26 kg氧 2.657X 10-26 kg3、观察下面表格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的质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粒子种类 质量质子 1.6726x10-27kg中子 1.6749x10-27kg电子 质子质量的1/1836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发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跟哪些数据有关吗?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氢 1 0 1 1碳 6 6 6 12氧 8 8 8 16钠 11 12 11 23氯 17 18 17 35总结本节的概念,梳理概念之间的联系,画出思维导图。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粒子,故原子不带电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A.氧气 B.水银 C.水 D.硫酸铜3.下列关于原子模型发展史及原子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英国科学家汤姆森提出“葡萄干布丁”模型B.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原子的内部结构C.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质子对核外电子的吸引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4.下列有关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均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D.分子一定比原子大5.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质量几乎相等 ④Na+比Na 稳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铁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已知某一种铁原子的质量为,1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则该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A.54 B.56 C.57 D.56kg7.作为标准的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甲原子质量是这种碳原子质量的2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 B.甲的原子质量为0.332×10﹣26kgC.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 D.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86×10﹣26kg8.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 。(2)带正电荷的有 ,带负电荷的有 。(3)在同一原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是 。(4)相对原子质量主要与 和 的数量有关。9.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一百多年来,科学家通过实验与推理不断纠正错误认识,逐步揭开原子的构成。(1)1897年,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他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他推测的依据是 。(2)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著名的ɑ粒子散射实验(图1),实验现象如图2。由实验现象可以推理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填序号)。A.原子核带正电B.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3)若a粒子撞击到电子, (填“明显影响”或“几乎不影响”)α粒子运动轨迹,原因是 。(4)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核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一种新粒子,这种粒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其质量与氢原子相近,这种粒子的名称为 。(5)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原子在物质表面的排列状况。下列有关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扫描隧道显微镜可确定原子的真实存在B.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原子的内部结构C.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6)很多炼金术师,想把单纯的铜、铁、铅、锡等金属炼制为昂贵的黄金,从化学反应层面,基于你对原子的认识,你认为可行吗?并说明理由 。10.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则镁原子的中子数为 。(2)已知一个碳 12 原子的质量为 Akg,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则一个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3)小亮用托盘天平欲称量 5.3g 氯化钠,他在左盘放了 5g 砝码,又把游码移至 0.3g 处,然后向右盘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这时托盘天平上的氯化钠的实际质量是 。(4)元素 X 的核电荷数为 a,它们的阳离子 Xm+与元素 Y 的阴离子 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则元素 Y 核电荷数为 。11.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657×10-26kg,而一个碳原子的实际质量为1.993×10-26kg,计算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如果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请画出该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12.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他们用一束质量远大于电子的高速运动的 α 粒子轰击金箔,发现:“大多数 α 粒子能穿过金箔,一小部分发生偏转,极少数被反弹回来。”回答下列问题:(1)1个 α 粒子由2个中子和2个质子构成,α 粒子带正电;1个 α 粒子与1个He - 4原子构成上的差别 。(2)当 a 粒子轰击金属箔时,如图所示的运动轨迹不可能是 。13.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以元素锶(Sr)的原子做钟摆的钟,该钟是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38,一个锶原子的质量为1.465×10-25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请计算:(1)锶原子的质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2)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整数)。14.在化学学习中,简单的计算分析也是认识物质的一条重要途径。(1)标准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核电荷数为11,其中子数是 ,核外电子数是 。(2)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相对原子质量为12,钙原子的质量为6.64×10-26kg。请根据要求计算。①钙的相对原子质量= (写出计算式即可)。②原子的相对质量之比与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 (填“相等”“不相等”或“无法比较”)。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3.2.1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人教版化学九上同步探究学案(原卷版).docx 【核心素养】3.2.1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人教版化学九上同步探究学案(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