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 吃饭有讲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教材分析 《10 吃饭有讲究》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围绕吃饭这一日常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吃饭的礼仪和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教材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呈现了饭前洗手、文明用餐、不挑食等方面的内容。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吃饭有一定的认知,但在吃饭礼仪和健康饮食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可能存在饭前不洗手、挑食等不良习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通过故事和活动来学习。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知道饭前要洗手,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了解文明用餐的礼仪;认识到不挑食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饮食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珍惜食物、尊重他人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饭前洗手的方法和文明用餐的礼仪,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法 直观演示法:通过示范洗手方法、展示文明用餐的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故事讲述法:讲述与吃饭有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吃饭习惯和感受。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实际操作洗手、摆放餐具等,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美食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吃什么食物呢?” 引导学生回答。3. 教师总结:“大家都有自己喜欢的食物,但是吃饭可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味哦,还有很多讲究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 吃饭有讲究》。”设计意图:通过美食视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出课题。二、讲授新课(20 分钟)1. 饭前要洗手(1)教师展示一组图片,分别是脏手和干净手触摸食物的后果。(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要饭前洗手呢?” 让学生举手回答。(3)教师讲解饭前洗手的重要性,并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4)学生跟着教师一起练习洗手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和讲解,让学生认识到饭前洗手的重要性,并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2. 文明用餐(1)教师展示一些文明用餐和不文明用餐的图片,如安静吃饭、大声喧哗、挑食等。(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说一说哪些行为是文明用餐的表现,哪些行为是不文明的。(3)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4)教师讲解文明用餐的礼仪,如不挑食、不浪费食物、尊重他人等。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文明用餐的礼仪,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3. 不挑食(1)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挑食的故事,如《小兔子不挑食》。(2)教师提问:“故事中的小兔子为什么会生病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让学生举手回答。(3)教师讲解不挑食的重要性,以及各种食物对身体的好处。(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 “食物分类” 游戏,将各种食物图片分为蔬菜、水果、肉类、谷物等类别,让学生了解食物的多样性。设计意图:通过故事讲述和游戏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不挑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观念。三、巩固练习(10 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 “洗手比赛”,看谁的洗手方法最正确、最迅速。2. 教师让学生模拟文明用餐的场景,如摆放餐具、安静吃饭等。3. 教师出示一些食物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食物应该多吃,哪些食物应该少吃。设计意图:通过比赛和模拟活动,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四、课堂总结(5 分钟)1.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让学生举手回答。2.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0 吃饭有讲究》。我们知道了饭前要洗手,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方法;了解了文明用餐的礼仪;认识到了不挑食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快乐地成长。”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和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吃饭有讲究的认识。五、布置作业(课后完成)1. 回家后,向家人宣传饭前洗手和文明用餐的知识。2. 记录自己一周的饮食情况,看看自己有没有挑食的现象。板书设计 10 吃饭有讲究一、饭前洗手二、文明用餐三、不挑食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了吃饭的讲究。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兴趣。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讲解文明用餐礼仪时,部分学生可能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强化。此外,在作业布置方面,可以更加多样化,如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制定家庭用餐规则等,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