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 玩也有学问》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教材分析 《12 玩也有学问》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玩并不是随意的行为,玩也有学问。教材通过展示不同的玩耍场景,引导学生学会安全、有意义地玩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玩充满热情,但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可能缺乏安全意识和规划。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尝试新事物,但往往不知道如何在玩中学习和成长。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安全玩耍的方法,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玩耍方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到玩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玩耍时间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安全玩耍的方法,学会选择有意义的玩耍方式。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玩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玩耍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安全玩耍的方法。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玩耍经验和想法。 3.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体会合作和创造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孩子们快乐玩耍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吗?你们平时都玩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回答。3. 教师总结:“大家都很喜欢玩,玩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玩也有学问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2 玩也有学问》。”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出课题。二、讲授新课(20 分钟)1. 安全玩耍(1)教师展示一些不安全玩耍的图片,如在马路上玩耍、爬高、玩火等。(2)教师提问:“这些小朋友的行为对吗?为什么?” 让学生举手回答。(3)教师讲解安全玩耍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说一说在玩耍中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4)教师总结安全玩耍的方法,如在安全的地方玩耍、遵守游戏规则、不做危险的动作等。2. 选择合适的玩耍方式(1)教师展示一些不同的玩耍方式,如玩积木、画画、踢足球、看书等。(2)教师提问:“这些玩耍方式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种玩耍方式呢?为什么?” 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玩耍方式,并提醒学生要注意劳逸结合。3. 玩中学习(1)教师讲述一个小朋友在玩中学习的故事,如通过玩拼图认识了很多动物。(2)教师提问:“这个小朋友在玩中学会了什么?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让学生举手回答。(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玩不仅可以带来快乐,还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和技能。例如,玩游戏可以培养我们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看书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等。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和故事讲述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安全玩耍的方法,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玩耍方式,并认识到玩中可以学习。三、巩固练习(10 分钟)1. 安全知识小竞赛教师准备一些关于安全玩耍的问题,如 “在公园里玩耍时应该注意什么?”“玩滑梯时应该怎么做?” 等。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安全知识小竞赛。答对问题最多的小组获胜。2. 创意玩耍展示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有创意的玩耍方式,并在班级里展示。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对展示的玩耍方式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设计意图:通过安全知识小竞赛和创意玩耍展示,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创造力。四、课堂总结(5 分钟)1.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让学生举手回答。2.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2 玩也有学问》。我们知道了玩要注意安全,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玩耍方式,还可以在玩中学习。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玩得安全、玩得有意义,在玩中不断成长。”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和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玩也有学问的认识。五、布置作业(课后完成)1. 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定一个家庭玩耍计划,包括安全注意事项和玩耍方式。2. 观察身边的小朋友是怎么玩的,有没有不安全的行为。如果有,可以提醒他们注意安全。板书设计 12 玩也有学问一、安全玩耍二、选择方式三、玩中学习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对玩也有学问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热情。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在选择玩耍方式时仍然比较盲目,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选择。此外,在创意玩耍展示环节,有些学生的创意不够新颖,需要鼓励他们多发挥想象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和榜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玩也有学问的内涵。同时,可以组织更多的户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安全、有意义的玩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