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基本政治制度 课件(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 基本政治制度 课件(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八年级下册
道德

法治
5.3基本政治制度
中共
名称(简称) 成立时间、地点 组成成员
中国革命党革命委员会(民革) 1948.1 香港 与国民党有历史联系的人士为主
中国民主同盟(民盟) 1941.3 重庆 教育文化和科技界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 1945.12 重庆 经济界人士为主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 1945.12 上海 教育文化出版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 1930.8 上海 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中国致公党 1925.10 旧金山 归侨和侨眷为主
九三学社 1946.9 重庆 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 1947.11 台湾 台湾省人士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该由谁领导?
美国的民主党与共和党
执政党与在野党关系,是相互竞争关系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执政党
参政党
不能说共同执政、联合执政或参加执政。因为我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二者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是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针对疫情,各民主党派中央直接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意见建议34篇,向全国政协和中央统战部、教育部等部门报送的社情民意信息共计2739件,其中23件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如:民革中央提出的“关于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更好落实中西医并重方针的建议”、民盟中央提出的“关于提高政策针对性有效性,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的建议”、台盟提出的“关于协助武汉常住台胞做好肺炎防控工作的建议”等,有的被中央领导同志批示,有的被有关部门采纳,为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时政链接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合作关系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爱国统一战线
爱国统一战线,是指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注意: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互相监督” 的关系,尤其强调参政党监督执政党,而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性质: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主题:团结和民主,
职能: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就国家的决策开展协商
就国家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就重要问题开展调研并提出建议案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民主
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和谐
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和平
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我国宪法第4条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
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汉语拼音
蒙古文
维吾尔文
壮文
藏文
人民币
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
民族自治地方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①民族自治地方:
②民族自治机关:
③民族自治权
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即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④民族自治地区与中央的关系:
中央
自治地方
领导
服从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个自治区
自治区
(省一级)
30个自治州
120个自治县
自治县
(县一级)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自治州
(设立区市的市级)
三级自治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
(1987年11月20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88年1月21日云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批准)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
第三章 自治州的中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章 自治州的经济建设
第五章 自治州的财政管理
第六章 自治州的文化建设
第七章 自治州边沿贫困山区的建设
第八章 附则
变通执行权
财政经济自主权
文化、语言文字自主权
组织公安部队权
少数民族干部具有任用优先权
思考: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有什么意义?
1234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央


村、社区
镇、乡

是不是每一级行政单位都有国家机关?
没有国家机关,谁来进行管理?
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宪法第111条:
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
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含义:
自治组织:
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①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②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③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
居民委员会
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①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
③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
村民委员会
居委会、村委会的下设机构、职能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镜头一:某社区居委会进行换届选举,社区工作人员在社区开展宣传活动,要求大家推选候选人。
镜头二:最近某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把私家车停在社区健身场地上,引发健身居民和车主的矛盾,居委会组织双方代表协商解决办法。
镜头三:某社区居委会主任向居民会议汇报过去一年中的工作,接受居民的监督。
结合课本P75的三个镜头及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居民自治和村民自治的认识。
合作探究
①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②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框架
含义
含义
自治的机关
自治的组织
意义
意义
小结
演示完毕,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