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品味细节描写,以朗读加深对人物的理解;2. 体会作品所折射出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意义。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通过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讽刺意义。2.难点: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所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说真话的品质。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 展示图片,让学生看图猜故事,如《坚定的锡兵》《丑小鸭》《海的女儿》等,引出安 徒生的童话作品。2.介绍安徒生,他是19世纪丹麦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代表作有 《坚定的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二)体裁介绍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童 话具有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的特点。童话常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鸟 兽虫鱼花草树木等生命,使其拥有人的思想感情。(三)写作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丹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阶级则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 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的民间故事改编,创作了本文。(四)正音辨义1. 展示词语:炫耀 (xuàn) 、 称职(chèn) 、 滑 稽 (jī) 、 陛 下 (bì) 、 头衔 (xián) 、 骇人 听闻 (hài)、钦差大臣(qīn chāi)、随声附和(fù hè)、御聘 (yù pìn)、爵 士(jué)。2. 解释词语: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已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五)整体感知1. 快速阅读课文,力争每分钟不少于400字,本篇课文共2789字,阅读需7分钟,阅读 时,尽量扩大一次性进入视野的文字数量,一边读,一边找出课文的线索与主要人物,试着复 述故事的内容。o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写了一个昏庸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 的故事。o 选择其中一个角色,根据课文内容,以“我是……”开头,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有 关这个角色的故事,可适当加入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独白。o 皇帝:我是皇帝,我特别喜欢新衣服,每天都要换好几套。最近,听说有两个能织出 最美布料的骗子,我赶紧让他们来为我织布。我期待着能穿上最漂亮的新装,让所有人都羡慕 我。o 大臣:我是大臣,皇帝命令我去查看骗子织布的情况。我其实什么都没看到,但又不 敢说出来,怕被认为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我只能跟着骗子的话说,这布料多么美丽,多么神 奇。o 骗子:我是骗子,我们假装能织出最漂亮的布料,其实什么都没有。我们就是要骗皇 帝的钱,他那么愚蠢,肯定会上当的。o 小孩:我是那个小孩,我看到皇帝什么都没穿,就直接说了出来。我不明白为什么大 人们都不敢说真话,我觉得说真话是很简单的事情。(六)梳理情节1. 引导学生找出课文的线索:新装。2. 梳理情节:o (1) 爱新装:皇帝穿新衣的癖好,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 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o (2-4) 做新装:衣服的外形和特性,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地美观,而且缝 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o (5-24) 看新装:骗子假装忙碌的样子,头一天晚上,两个骗子整夜都没有睡,点 起十六支以上的蜡烛。o (25 -32)穿新装:多人对新装的称赞,“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 一点。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 不,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老大臣)“这布 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随员)“真是漂亮,真合他的身材!”(百姓)“我十二分地满 意!”(皇帝)o (33 -37)揭新装:给皇帝穿衣、托后裙的动作。第二课时(一)课前热身1. 改编课本剧《皇帝的新装》,展示共映许可证:电审纪字[2020]第011号。 2.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皇帝穿新装游行》。(二)品味细节,理解人物1. 再次快速阅读全文(3分钟),拿起笔,一边看一边根据关键词找出文中描写得非常夸 张的语句,并适当做一些评论:这是从哪个角度来写。o 夸张的描写:o 皇帝穿新衣的癖好: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 在更衣室里。”(从皇帝对新衣的痴迷程度来写,突出他的奢侈昏庸。)。衣服的外形和特性: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地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 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通过对衣服特性的 夸张描述,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o 骗子假装忙碌的样子:头一天晚上,两个骗子整夜都没有睡,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蜡烛。 (突出骗子的狡猾,营造出一种忙碌的假象。)o 多人对新装的称赞:“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一点。这一点决不能让 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 不,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哎呀,美极了! 真是美妙极了!”“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老大臣)“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 双的!”(随员)“真是漂亮,真合他的身材!”(百姓)“我十二分地满意!”(皇帝)(通过众 人对新装的虚假称赞,表现出他们的虚伪和阿谀奉承。)。给皇帝穿衣、托后裙的动作:(具体描写动作,进一步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愚蠢和可 笑。)2.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点:o 皇帝:奢侈昏庸、自欺欺人。 。大臣:虚伪愚蠢、阿谀奉承。o 骗子:骗术高明、巧舌如簧。o 看客: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三)改写结尾,读出深意1. 提出问题:“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如果让你从这里开始改写 这篇故事的结尾,你会怎么设计 2.学生讨论并展示精彩的改写:o 揭穿皇帝的不同方式:o 天降大雨、百姓泼水;o 自摸、让大臣掐自己的肉;o 小孩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就开展了箱子魔术,成功让骗子自投罗网。o 骗局的幕后主使:o 邻国的阴谋;o 骗子篡权夺位;o 上帝的考验;o 皇帝自己对臣民的测试。 。 关于那个说真话的孩子:o 被嘉奖;o 被残忍杀害;o 被说服。o 不同的结局:。皇帝失去民心,战争爆发后孤立无援,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家灭亡;。皇帝看穿了这两个骗子,让这两个骗子分别冒充他和大臣当街游行,然后自己重新赢 得民心,改过自新;o 所有人都继续把骗局当作真相,甚至请骗子做衣服。(四)探究主旨1. 引导学生思考:安徒生以童话的形式揭露人性的弱点,同时也警惕大家,不要在成长 的过程中把天然的纯真遗失在喧嚣的世俗社会里。2. 讨论:这件“新装”对皇帝、对官员、对百姓等人,与其说是一件根本不存在的衣服, 不如说是一个谎言、一场闹剧、一个笑话、一张面具、一场诚信的测试、一面镜子……3. 总结:通过这件新衣,我们看到了大人那颗虚伪的心,看到了社会的复杂、功利、世 故,甚至看到了世俗世界那些不成文的传统与习惯。五、课堂总结原来这是给大人们准备的一道测试题,一面镜子。通过这件新衣,我们看到了大人那颗虚伪的 心,看到了社会的复杂、功利、世故,甚至看到了世俗世界那些不成文的传统与习惯。我们要 保持童真,敢于说真话,不要被虚伪和谎言所蒙蔽。六、作业布置1. 续写《皇帝的新装》,想象皇帝回宫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