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诗词三首——行路难》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课《诗词三首——行路难》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力与素养:能有感情的朗读诗词、疏通大意、落实背诵,能通过自主探究,提高 古诗鉴赏能力。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根据作者的生活经历,理解李白苦闷迷惘愤慨与充满信心、 执著追求交织起来的复杂心态,感受到本诗抑郁和奋发、失望和希望急剧交替变换的感情基 调。
【教学重点】
根据作者的生活经历,理解李白苦闷迷惘愤慨与充满信心、执著追求交织起来的复杂心 态,感受到本诗抑郁和奋发、失望和希望急剧交替变换的感情基调。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复杂变化、激荡起伏的情感及乐观自信、积极追求理想的顽强精神。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诗人:
“( ) 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同学 们猜一猜,这酒中仙是谁 ——李白
李白与酒有浓的化不开的情缘,台湾诗人余光中曾写诗赞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 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可是,这位酒仙也有对着美酒佳酿 无心举杯的时候,为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行路难》。(板书)
2.范读
听老师范读,在听的时候,请大家听准字音,体会风格。
3.解题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
《乐府题解》云:“《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
二 、初读“难”情
分层推进式诵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法,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一读诗意:
分组对照课下注释读懂全诗,圈点出不懂的地方全组讨论,老师解疑。以规定的形式展 示——透过诗歌我看到了……(用自己的话描绘情境、画面)
二读节奏:
学生自由诵读,指导:诗人此时心情是比较郁闷的、茫然的,所以读这首诗时不宜用较 跳脱的二二三的节奏,而要用比较沉郁舒缓的四三节奏。
三读重音:
指导:诗人每句要强调哪个词语,哪个词语就要重读,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 直万钱”,诗人在这里极力强调酒菜的价值,所以要重读“十千”“万钱”。
学生思考处理“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等的重音处理。
预设:如此一番热闹的送别宴席,可是想到壮志难酬,胸怀一下子变得抑郁起来,这两 句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写出感情的激荡起伏急转直下。这样强烈的反差,衬出诗人内 心的悲苦,以乐景写哀情,强化了哀的程度,所以不能食和心茫然重读。
四读抑扬:
指导:如“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表现作者内心的郁闷,那一定是抑;最 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决心在逆境中奋起,那一定要读得扬。
学生活动(竞读):
小组合作从节奏、重音和抑扬等角度进行朗读设计,派代表展示,说说朗读效果、情感 的处理等。
三、细品“难”意
活动一:行路“难”——路有何难
1.诗人感叹行路“难”,请你找出直接描写诗人路途艰难的句子。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这两句诗是实写还是虚写呢 ——虚写
3.诗人为什么要虚写渡黄河、登太行两件事呢 他想要通过这两件事来喻指什么内容
创作背景:在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却没有得到唐玄宗的重用,反而受到了权臣的 谗毁排挤。两年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给你钱你回去,这是变相把李白撵出了长安, 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践行。这首诗,就写于这个时候。
这里以渡黄河、登太行受阻隐喻人生之路上的艰难险阻。在受诏入京,有可能实现自己 的抱负时,却又被赐金放还,这不正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吗 此刻的 诗人,内心是多么的苦闷啊!
活动二:行“路”难——将行何路
1.诗人感叹行“路”难,那他想要走的是一条怎样的道路呢 你从哪些诗句中看出来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用典,这两个典故统一指向的是两个有才华的人,一直在等待着君主的垂青和重用,最 后他们都成功地入仕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作者通过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明他要走的是一 条实现自己远大政治抱负的为官之路。
2.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此刻的诗人,对姜太公和伊尹充满了羡慕之情,对自己的未来也流露出了乐观与希望, 希望像典故中的两个人物一样,得到明君的重用,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活动三:“行”路难——如何前行
因此,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李白,面对人生道路上的这一份艰难险阻,他将如何前行呢 请大声读出表明李白态度的诗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是一个在悲愤中不失豪迈,在失意中仍充满信心的洒脱、自强不息的李白。哪怕他正 面对着现实的艰难,哪怕前路障碍重重,但他坚信自已总有一天会像宗悫一样,乘长风,破 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顾影自怜的李白,而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李白,一个迎风傲岸的李白, 一个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对我们自信微笑的李白。这肖像,神采奕奕,形神兼备,焕发着美 的理想光辉,为其折服,令人难忘。盛唐这沃土养育了他,他也充实了盛唐的气象。
让我们再次走近李白,去诵读他的美丽华章,去感受他的人格魅力。请大家再次诵读全 诗,感悟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和豪放不羁、自强不息的个性。
(师生齐诵全诗。)
四、课外拓展,延宕诗意
离开长安后,李白仍关心国事,希望有一天能够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十三年后,安史 之乱爆发,李白怀着恢复国家安定的志愿,加入了永王李磷的幕府,却因此获罪并被流放。 这时李白已经五十九岁,但他仍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流放归来后,李白一度准备参加李光 弼的军队,但中途忽然得病,未能如愿。
请你试着揣摩一下此刻病中李白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叙述。
五、课堂小结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对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 八万里;一叶轻舟,“唯见长江天际流”。渴望建功,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
人”;翰林遭贬,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 丘”,“一生好入名山游”。他一生命运多舛,却始终未停下脚步,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 会有时”!
同学们,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常想一二吧!这节课老师用李白的诗歌和大家共勉, 希望同学们爱诗读诗,更能从诗歌当中汲取生活的勇气与精神的力量!
六、作业布置
邻居小李即将离家去读大学。请仿照示例,从下列名句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写在送给 他的贺卡上,并根据所选的名句写出你的祝福。
A.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B.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示例】会当凌绝项,一览众山小:愿你勇攀人生的高峰,去领略世界的美丽和壮阔。
板书设计
(
行——自信
路——希望
难——苦闷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