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我爱这土地》(1课时)教学目标:把握诗中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感。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把握诗歌主题。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课前预习 1.朗读诗歌,找出这首诗中有哪些意象 它们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文学的魅力是巨大的。在这个领域里,我们随口就能说出一连串光辉的名字。在 这些闪光的名字当中,有不少是后来才改弦易辙,加入到这个行列里来的。例如鲁迅 先生、冰心、当代女作家毕淑敏都是弃医从文的。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弃画从文的诗人,他就是有着"泰斗"和“王子”之称的, 堪称中国诗坛长青树的大诗人艾青。 二、进入课文,初读诗歌 1.简介作者(:同学们,读过艾青的诗吗 你了解艾青多少,给同学们说说。) 生:介绍艾青 师:1910年艾青出生在浙江一个中等地主家里。由于艾青出生时是难产,迷信 的父亲请来了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说艾青命里克父母。于是,父亲立刻把艾青送往同 村一个贫苦妇女大叶荷的家中哺乳寄养。艾青在大叶荷的家中被寄养了五年,塑造了 他朴实、正直、善良的性格。1932年,在法国学习了三年绘画的艾青回到了祖国, 并办起了“春地画社”。由于画展内容有反映现实黑暗,反映劳苦大众疾苦的倾向,艾 青与画社的13名青年一起被捕了。三年的狱中生活使艾青完成了由画家到诗人的过 渡。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诞生在狱中。从此,诗人踏入到了为我们 民族的命运歌唱与呐喊的行列,将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时代的悲欢之中,创作了大量诗 歌,他的诗鼓舞和激励着无数热血青年走向为民族事业而战的革命道路。 太阳与土地是最能概括诗歌特色的两个概念。诗人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 热烈追求,常常借助太阳这一意象得以表现;与诗人血脉相连的土地也是他一生一世 都无法割舍的眷念。艾青对土地的关注,就是对祖国的挚爱。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这样的诗——《我爱这土地》。 2.诗歌,诗歌,诗是用来唱的,请同学们先以自身喜欢的方式来读读这首诗,然 后说说你读这首诗的感受。 3.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艺术,语言又极富跳跃性,需要我们结合时代背景去理解。 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诗创作的背景和作者的一些情况。 教师介绍背景:“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开始任意践踏蹂躏中国的 国土和人民,1938年连续侵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掠, 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制造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惨案,我们的祖国母亲遍体鳞伤, 我们的同胞被任意杀戮。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爱国诗人艾青 正是在这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着对祖国的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跳动着时代最强音的慷慨激昂的诗。 4.了解了这一段历史,也就走进了诗人的心灵。在这个基础上,请大家再朗读一 遍这首诗。(停顿、重音) 三、品味、感受诗歌 1.这样一首好诗,我们已经了解了它是为什么而写的了,接下来我们再一起研究 研究它是如何写的。 (1)分析头两句: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问:鸟是诗中的常客,它在诗中的形象是怎样的 它的叫声又是怎样的 这首诗 中,诗人把自己比作了一只怎样的鸟 (2)分析接下来四句 问:诗人借这只喉咙嘶哑的鸟歌唱了什么 鸟是诗人的象征,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是我们历史悠久而又灾难深重的祖国的 象征。那么,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又象征着什么呢 讨论明确象征意义——满腔的悲愤、愤怒的反抗、光明的未来 歌唱土地,表赤子忠心。 问:诗人看到这一切,歌颂这一切时,心情会是怎样的 (3)分析第一节最后两句诗(先齐读) 问:怎么理解这两句诗 如果这两句诗这样写:然后我死了——葬身在这片土地 里面。你们认为怎么样 生各抒己见 师小结:生前要歌唱这片土地,死了,我的肉,我的骨,我的血要埋在土地里面, 我的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我的一切都要毫无保留地献给这片土地。这是何等执着 而又深沉的爱啊。与其说这是鸟对土地的挚爱,不如说这是诗人对饱受苦难的祖国最 真挚最深沉的热爱。诗人借此表明自己忠于这块土地,甘愿献出一切的无私精神。 诗歌到此已把这种爱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可是诗人并没有就此止笔,而是以最后 两句再一次撼动读者。 (4)齐读最后两句 问:你读了这两句诗,内心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这两句诗人还是采用象征手法吗 明确:诗人不再采用象征手法,而是直抒胸臆。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热爱之情就蕴 涵在这朴实平易的两句诗中,它是诗人发自内心的声音,是诗人的心灵自白。它象誓 言一样的庄严,象鲜血一样的凝重。两句诗之间因果关系的一问一答,是爱国者目睹 满目疮痍的祖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在这一节里诗意得到了提 炼和升华。 这首诗的第二节与第一节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是对主题的高度凝 练的概括。 2.让我们再来一起朗读一遍这首诗人融入了全部情感而写成的好诗。 课堂巩固练习(见课件) 四、拓展延伸 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也是流传于抗战时期的一首好诗。我们一起来感受2一下诗中浸透着的忧患得令人愤发的情感。诗人就象这只喉咙嘶哑的鸟一样,在诗中 不断地呼号: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 岖,是如此的泥泞呀。读着这些诗句,不论是当年还是现在,都不能不使我们眼中含 满泪水,因为我们也同样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礁石》一诗中,诗人把他对生活的独到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象征性的形象之 中,不仅使礁石人格化,而且赋予礁石以“弦外之音”和“象外之旨”,从而大大增强了 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全诗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含蓄蕴藉,寓意深刻。 2.假如诗人还健在,面对繁荣昌盛的祖国,还用《我爱这土地》抒情,他会怎样 写 诗歌仿写交流 图片欣赏 3.常用意象的积累: 师:诗人的感情通过一些具体的事物的描写体现出来,它们就成了诗歌中的意象, 他往往象征着另一普遍的意义,就象本诗中的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等,他们使诗歌 形象生动,含蓄隽永,让人回味无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学习过的古诗文,哪些意 象或者象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结合具体的诗句说说。 五、齐背全诗结束全文作业布置:1.背诵诗歌 2.《语文作业本》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