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第9讲一轮复习第1课时(共4课时)知识点17:细胞器之间的分工(8种细胞器)液泡叶绿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核糖体内质网溶酶体线粒体分离细胞器的方法 —— 差速离心法1.原理:将细胞膜破坏后,形成由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他物质组成的匀浆;将匀浆放入离心管中,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处理,就能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破坏细胞膜细胞匀浆不同转速离心上清液沉淀物2.各种细胞分离的先后顺序一、线粒体①普遍分布于真核细胞中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细菌没有线粒体好氧细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真核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原核细胞无线粒体也可进行有氧呼吸1.分布②需能多的细胞(心肌细胞、肝细胞)线粒体多1.分布衣藻细胞 平滑肌细胞 肾皮质细胞 肝细胞 心肌细胞1个 260个 400个 950个 12500个③一个细胞中能量需求集中的区域线粒体分布密集如:精子中,线粒体紧密围绕着活动的尾部。线粒体线粒体尾部2.形态结构光镜下呈颗粒状或短线状。线粒体(口腔上皮细胞已染色)电镜下的线粒体100 nm外膜内膜基质嵴向内折叠基质嵴内膜外膜2.形态结构外膜蛋白质比例低,通透性高。平整光滑,起界膜作用。内膜内向折叠形成嵴。增大内膜的表面积。蛋白质比例高,通透性低,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内膜上的合成ATP的酶①线粒体膜基质DNARNA核糖体②线粒体基质a.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b.含有DNA(环状)、RNA和核糖体,能进行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能合成自身一部分蛋白质,是半自主细胞器。染色体DNARNARNA前体蛋白核编码的线粒体蛋白线粒体合成的蛋白线粒体DNARNA半自主细胞器3.功能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葡糖糖不能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供能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线粒体是合成ATP的主要场所二、叶绿体①分布于植物的叶片和幼茎的绿色绿色组织中。1.分布如:高等植物叶片的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叶肉上表皮下表皮保卫细胞保卫细胞气孔藻类植物细胞中叶绿体较少,如:水棉细胞中只有一个或几个螺旋长带状的叶绿体。叶绿体细胞膜细胞核细胞壁②细胞中的叶绿体依光照情况而变化1.分布光照较弱保证高效光合作用叶绿体汇集到顶面最大限度吸收光能光照较强避免强光造成伤害叶绿体移动到侧面最小限度吸收光能ZZZ2.形态结构光镜下呈椭圆形或球形电镜下的叶绿体基粒类囊体堆叠基粒基质内膜外膜2.形态结构外膜内膜基质核糖体RNADNA类囊体薄膜类囊体腔含有色素、酶等,是光反应的场所含有酶等,是暗反应的场所可进行DNA复制、转录和翻译,叶绿体是半自主细胞器。基粒2.形态结构3.功能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化站”。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物质变化能量变化比较 | 线粒体与叶绿体1.都具有双层膜外膜内膜①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外膜相似,通透性大,起界膜作用。②叶绿体内膜光滑,不参与光合作用,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嵴,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2.都能增大内部膜的表面积由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来增大内部膜表面积有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来增大内部膜表面积3.都是半自主细胞器核糖体RNADNA核糖体DNARNA都含有DNA(状)RNA、核糖体都能进行DNA复制转录和翻译都能合成自身一部分蛋白质比较 | 线粒体与叶绿体4.都能进行能量转化(能量转化站)光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活跃化学能热能+5.都能以分裂的方式增多数目分裂环1个线粒体/叶绿体2个线粒体/叶绿体6.都是“内共生”的起源第一个真核细胞动物、真菌等异养生物的祖先植物的祖先拟核细胞膜原核细胞细胞质细胞膜折叠核内质网好氧细菌线粒体蓝细菌叶绿体“内共生”起源的证据①形态大小和结构方面线粒体和细菌相似,叶绿体则与蓝细菌相似。线粒体内膜与细菌细胞膜都有内褶形成的结构。②化学组成方面线粒体外膜与真核细胞的质膜相似,而线粒体内膜则与原核细胞的细胞膜相似。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DNA 、RNA和核糖体,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它们自主生长,都具有合成自身某些蛋白质的能力。③半自主性方面④DNA的存在形式方面线粒体、叶绿体和原核细胞中所会的 DNA 均为环状分子,不含组蛋白,而真核细胞的核 DNA 则为线状,并与组蛋白结合形成染色体。细菌、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均可受氯霉素和红霉素的抑制,而真核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对这些抗生素不敏感。反之,亚胺环己酮能抑制真核细胞的蛋白质合成,而对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无抑制效应。⑤对抗生素敏感方面“内共生”起源的证据⑥增殖方面线粒体和叶绿体能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这与细菌的繁殖方式相似,但是它们的分裂与所在细胞的分裂不同步。⑦在异源细胞内存在的时间方面两者均能在异源细胞内长期存在,例如,鸡胚细细胞的线粒体引入小鼠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后,第四代小鼠细胞内仍可见鸡的线粒体;叶绿体在特殊软体动物细胞内能长期存在。⑧基因组方面叶绿体的基因组和光合系统与蓝细菌等原核生物极为相似“内共生”起源的证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