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资源简介

单元: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课题: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课型: 课时:1课时 主备人: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标内容要求 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
课标解读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青年立志为振兴中华,毅然弃医从武,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引发了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大变革。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的开篇之作,介绍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早期探索,本课共有两个子目,即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主要围绕其早期思想和早期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知道兴中会、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口号和影响,了解三民主义的内涵,培养历史时空观念。(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运用史料分析三民主义的内涵和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学习,自觉发扬早期革命先辈的革命斗争精神。(家国情怀)
教学 重难点 1.重点:同盟会的建立、三民主义 2.难点:同盟会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的关系
教法 学法 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每年十月一日的国庆节,天安门广场都会悬挂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巨幅画像,除此以外,还有一幅画像,大家请看大屏幕,画面上的人物是谁呢?他对于我们中国的发展有什么贡献呢?为什么每年国庆节要纪念他?一起走进本节课堂。 二、新授课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教师讲授: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40,理孙中山的个人信息。 学生回答: 教师讲投:在美国檀香山的学习经历,让青年孙中山有了很大的启发,我们结合一段史料来看。 学生回答:孙中山萌生学习西方的想法。 教师讲授:回国后,孙中山学习医学,并行医治病,在了解到民生疾苦之后,孙中山的思想又迎来了巨大的转变。 学生回答:弃医从政,从“医人”到“医国”。 教师讲授:那孙中山是如何开展他的救国工作的呢 我们结合时间轴一起来梳理。 学生回答: 教师讲授:可以看出,孙中山在探索救国道路的过程中思想又发生了转变,从一开始的期望清政府变法改良到坚决革命;并且断发改装,彻底与清政府决裂,即使被驱逐出境,流亡海外,历经磨难,也要坚决推翻清政府。 过渡:孙中山的努力并没有白白浪费,很快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教师提问:同盟会与三民主义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的,请同学们结合图片以及课本内容,试着加以概括。 学生回答: ①《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②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教师讲解:例如陈天华在《猛回头》中这样描述…… ③各种革命团体的纷纷成立。 教师讲解: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团体有黄兴领导的华兴会;蔡元培领导的光复会。并且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孙中山逐渐得到其他革命党人的认同,成为公认的领袖。 教师提问:那么同盟会是怎样建立的呢 同学们完成表格 学生回答: 教师讲授:同盟会会徽、机关刊物、成立合影教师讲投:之后,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述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哪三民呢 学生回答:民族、民权、民生教师提问:三民主义具体的内涵是什么 三者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们再次结合三民主义的内容,思考三民主义的提出有什么积极影响、或者有没有局限性 学生回答: 积极影响--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局限性--没有提出反帝任务,没有彻底解决土地问题。
课堂小结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少年立志救国,青年弃医从政,坚决走上革命救国之路,为实现中国富强穷其一生,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刻,告诚国人的仍旧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让我们牢记先生教诲,学好本领,立志报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给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