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走近细胞 期末复习课件(共34张PPT)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 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章 走近细胞 期末复习课件(共34张PPT)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 必修1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第1章 走近细胞
思维导图
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各种细胞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但在形态与功能上有所差异。
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的由很多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形态和功能多样,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
描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课标要求
活动要求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
核心素养
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说明这些细胞具有多种形态和功能,但同时又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体现生命观念和科学探究素养。
核心知识.答题必备
1.细胞学说的主要观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2.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3.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5.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6.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蓝细菌细胞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3.细胞的统一性主要体现在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等,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4.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并移至视野中央后,换高倍镜观察。
5.在低倍物镜下调节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后,用细准焦螺旋调焦,把物像调至最清晰。转换高倍物镜后,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1.建立者:
2.基本内容:
施莱登 施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魏尔肖做出的补充)
一、细胞学说及意义
3.建立的方法
(1)概念:
(2)分类:
补充: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
不完全归纳法:根据部分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而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实际是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完全归纳法:如果观察了所有类型的植物细胞,并发现他们都有细胞核,才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的结论,就是完全归纳法。
是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共同提出细胞学说
归纳法
4.细胞学说的意义
①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重点记忆)
②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③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
④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易错提醒:
a.细胞学说不涉及原核细胞、真菌和病毒。
b.细胞学说未涉及细胞多样性的有关问题。
c.细胞学说能说明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进而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d.被恩格斯列入 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作为生物学大厦的基石,赋予生物学不同于其 他自然科学的独特韵味。
一、细胞学说及意义
一、细胞学说及意义
细胞学说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建立过程。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
B. 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C. 细胞学说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
D.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利用显微镜观察到木栓组织的小室,并将其称为细胞


C. 细胞学说中提出关于细胞是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的观点,生物学的研究随之由器官、组织水平进入细胞水平。
1.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这个学说的科学价值主要是 (  )
A.告诉人们所有的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B.证明了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C.说明了动植物细胞是一样的
D.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分子水平

一、细胞学说及意义
方法总结:归纳法的区分和应用
项目
考察的对象范围 考察了某类事物的所有对象 考查了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
结论的可信度 结论是真实可靠的 结论不一定真实可靠,有存在______的可能
完全归纳法
不完全归纳法
例外
1
维萨里
比夏
罗伯特 胡克和
列文 虎克
施莱登和施旺
魏尔肖
器官水平
组织水平
细胞水平
细胞学说
肉眼观察
显微观察
提出
修正
特点:未深入细胞水平 细胞水平 理论水平
二、细胞学说建立过程
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了菠菜、天竺葵、柳树叶片中的叶肉细胞,发现这些叶肉细胞中都有叶绿体,于是得出了植物叶肉细胞都有叶绿体的结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同学的结论一定是完全正确的
B. 该同学运用了不完全归纳的科学方法
C. 该同学进行归纳时应考虑是否有特例的存在
D. 该同学得出结论的方法和细胞学说的建立相同


A、该同学利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但也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A错误。


病毒
单细胞生物
多细胞生物
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________中才能生活
依靠_____细胞完成生命活动。
依赖________________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活细胞
单个
各种分化的细胞
三、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_____为基础;
生物的生长发育以细胞____________为基础;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以细胞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
代谢
增殖、分化
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2.动物生命活动的生理基础
1.下列各组生物或细胞中,均能完成该种生物各项生命活动的一组是(  )
A.乳酸菌和酵母菌
B.萌发的小麦种子和白菜叶肉细胞
C.人口腔上皮细胞和草履虫
D.蓝细菌和流感病毒
乳酸菌和酵母菌都属于单细胞生物,其单个细胞就能完成该种生物的 各项生命活动,A符合题意。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 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 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D.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有关


B、对于有细胞形态的生物而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但病毒的基本单位不是细胞,错误;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生物圈
生态系统
群落
种群
个体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最基本的___________。
植物没有
系统层次
最大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繁殖和进
化的基本单位
生命系统
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就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
例:一片树林中全部猕猴是一个种群。一个池塘中所有鱼不是一个种群。
全部生物即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
以下描述是种群?群落?
1.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鲫鱼:( )
2.一片草地上所有的草:( )
3.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 )
4.一个池塘中全部生物:( )
都不是
种群
都不是
群落
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易错提醒:
1)植物就没有系统层次。
2)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也可对应个体层次。
3)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小/最基本的层次,而不是病毒。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4)蛋白质或者核酸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
5)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
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莲与采莲人都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这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 荷塘中的所有鱼、所有莲各自构成一个种群
C. 荷塘中的动物、植物构成生物群落
D. 莲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莲属于植物,没有系统层次,A错误;所有莲能构成一个种群,但鱼有很多种,故荷塘中的所有鱼不构成一个种群,B错误;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才能构成群落,C错误;故选D。
2. 观察图示,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的生命系统是生态系统
B.图中可包含生命系统的所有结构层次
C.图中冷箭竹包含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与大熊猫的不同
D.图中可能存在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的生命系统
图中不包含生物圈这一结构层次,B错误。



转换器
镜筒
目镜
物镜
镜柱
镜座
粗准焦螺旋
镜臂
细准焦螺旋
反光镜
压片夹
遮光器
通光孔
载物台
遮光器
光圈
反光镜
平面镜
凹面镜
(光线亮时)
(光线暗时)
五、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
1.




使



取镜→
低倍镜观察
高倍镜观察
安放→
对光→
压片→
低倍镜观察
成的是倒像




→________下找到物像
→将物像移至_________
→转动________换上高倍物镜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调节_____________,使物像清晰。
物像在哪个方向就往哪个方向移
低倍镜
视野中央
转换器
细准焦螺旋
五、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显微镜使用步骤:
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低倍镜观察→目标移至中央(偏哪移哪)→转换为高倍镜→调光(大光圈,凹面镜)→调细准焦螺旋
注意事项:
(1)必须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再换用高倍物镜观察。
(2)换用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
(3)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变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4)换用高倍镜头后视野会变暗,但显微镜的视野并不是越亮越好,观察透明度较大的、颜色较浅的材料时,应将视野调暗一些。如观察变形虫(虫体透明)时,应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观察花生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则可能是由花生切片厚薄不均匀造成的。
一、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
10X
15X
20X
30X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____,
距玻片距离越_____
100X
40X
4X
10X
★物长大,目反之
目镜
→无螺纹
物镜
→有螺纹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____



2.目镜物镜的判断
一、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
3.镜头结构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五、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
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指的是观察物体放大的___________的倍数,并不是体积或面积。
长度或宽度
除以扩大的倍数
100X
除以扩大倍数的平方
100X
成行排列8个
均匀排列
64个
400X
400X
4.显微镜成像特点:
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虚像(旋转180度)


五、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
物像大小 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视野范围
高倍镜
低倍镜










5.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的比较
显微镜是生物学科中最为重要的观察工具之一,下面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高倍镜直接进行观察能够看到更加清晰的物像
B. 物镜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C. 若观察时发现视野的亮度较高,可以通过改用大光圈降低亮度
D.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实验需要使用显微镜


使用高倍镜不能直接用高倍镜,需先在低倍镜下找目标,A错误;
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大,B错误;
若观察时发现视野的亮度较高,可以通过改用小光圈降低亮度,C错误。
2.对下图所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 若图②是显微镜下洋葱根尖某视野的图像,则向右移装片能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
C. 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是顺时针,则实际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D. 若图④是在显微镜下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细胞所充满,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细胞数为4个
六、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1.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区分依据:
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高等植物细胞
只有核糖体
一种细胞器
蓝细菌
1.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高等植物细胞
蓝细菌中没有________,但它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其细胞中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以及和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三种细胞都具有相似的_______、_______、核糖体及_______。
叶绿体
藻蓝素
叶绿素
细胞核
细胞质
DNA
蓝细菌
二、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1.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区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根本区别
细胞大小
细胞壁
细胞质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环状DNA,拟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染色体(质))
较小
较大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有(支原体除外)(成分:肽聚糖)
植物:有(纤维素、果胶)真菌:有(几丁质)
动物:无
统一性: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
六、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温馨提醒] 
(1)单细胞生物不一定都是原核生物,如草履虫、酵母菌均为单细胞生物,二者都属于真核生物。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以DNA为遗传物质,但原核细胞的DNA是裸露的,不与蛋白质构成染色体。
1. 分类依据:细胞内有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常见的原核生物:
① 细菌:“菌”字前带形状 “杆”“弧”“螺旋”及“球”等字,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蓝细菌:因为含有__________________,能进行光合作用,常见种类有发菜、颤蓝细菌等。
③ 其他:支原体、衣原体和放线菌。
3. 常见的真核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破伤风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
叶绿素和藻蓝素
动物、植物、真菌
六、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归纳:读一读记一记
1. 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①大肠杆菌 ②霉菌 ③蓝细菌 ④酵母菌 ⑤霍乱弧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常见的原核生物: 细菌。“菌”字前带形状 “杆”“弧”“螺旋”及“球”等字。①③⑤是原核生物,②④是真核生物。
2.某科研人员在观察池塘中的生物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色球蓝细菌和水绵等生物。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观察池塘水临时装片时,可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
B. 高倍镜下,色球蓝细菌的细胞体积比水绵细胞大
C. 色球蓝细菌和水绵都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 色球蓝细菌和水绵细胞具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


使用高倍镜不能直接用高倍镜,需先在低倍镜下找目标,A错误; 水绵为真核生物,色球蓝细菌为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一般比真核细胞小,B错误;色球蓝细菌为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
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据图回答:
(1)动、植物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看其有无 。
以上4个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蓝藻是 (填字母 )
其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其具有 、 。
(2)B细胞与D细胞结构中无明显差异的结构是 、 。
(3)C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 ,A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

细胞壁
C、D
A、D
D
叶绿素
藻蓝素
细胞膜
核糖体
拟核
细胞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