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开学初质量测查
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一、基础知识综合运用(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
大好河山,祖国的山和水,是我们英雄事业的舞台,它给我们带来炽热的激情和喧闹的世界。清新的思想,常常伴随着浩浩荡荡的江水而来;奇异的灵感,常常从忧寂的山涧中得到。俯瞰神州,古老而年轻,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
大好河山,祖国的山和水,是我们伟大事业的根基,它哺育我们,给我们不竭的生命力。让我们祈祷——祖祖辈辈生长在东方的人们,在新的春天里,在风饶的大地上,轰轰烈烈地生活吧!
作为青少年,我们要扛“担当”之鼎,用“忠诚实干、务实肯干”诠释爱国情怀。“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到过的“爱国三问”。______。______。______。
1.(2分)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热爱祖国 大好河山
2.(3分)语段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炽热(zhì) B.俯瞰(kàn) C.哺育(bǔ) D.祈祷(qí)
3.(3分)语段中,画线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暄闹 B.忧寂 C.山涧 D.风饶
4.(3分)将下面的句子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都在用实际行动给出对“爱国三问”的回答:实干担当是爱国情怀的最生动注脚
②“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孔繁森:辛勤耕耘三十载,万亩林场献国家的杨善洲;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把青春奉献在基层的黄文秀同志等
③因此,我们要强化责任担当,以干字打头阵,兢兢业业干事,勤勤恳恳为民,把每一滴奋斗的汗水、每一步奋进的足迹都留在脚下这方爱得深沉的土地里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①②③
5.(3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年以来,许多青年革命者,血洒战场,奔赴前线。
将“血洒战场”与“奔赴前线”互换位置。
B.真正意义上的“渔光互补”,不仅不会浪费土地,还会大大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将“的综合利用”删去。
C.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在“素质”后加上“高低”。
D.亚布力将围绕“相约亚冬会、多彩亚布力”为主题,开展30余项系列活动。
将“围绕”改成“以”。
6.(3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这句话中,“博士”指专经某种技艺的人。
C.《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萧红,代表作有小说《呼兰河传》等。
D.普希金是俄国诗人。
7.(3分)某同学为“拳拳赤子心,深深爱国情”朗诵比赛设计的宣传语,不合适的一项是( )
A.挥洒才情,弘扬华夏文明 B.声动心弦,传承家国情怀
C.声音如诗,演绎爱国经典 D.浸润书香,感受文字之美
8.(7分)按教材原文填空。
爱国,是诗歌作品常见的主题。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①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精神;杜甫在《望岳》中用“造化钟神秀,②______”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木兰诗》的作者用“③______,④______”刻画战地生活的苦寒,凸显木兰的家国情怀;杜牧在《泊秦淮》中以“⑤______,⑥______”来抨击统治者醉生梦死、不理朝政,间接表达自己的忧患意识;李商隐更在《贾生》中借古讽今,以“⑦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揭露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民生的荒唐行为,寄寓怀才不遇的伤感……古往今来,文人们以诗词文的形式或歌咏祖国大好河山,或赞颂爱国历史人物,或表达对国家命运的牵挂,或抒发个人报国之志,作品可谓精彩纷呈。
二、阅读(43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2分)
“我是权利!我是正义!我是被压迫的,瞧,那就是压迫者!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亲热过的,尊敬过的,祖国、爱人、子女、我的父亲、我的母亲,他们全死亡了!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您不许说话!”船长不愿这艘战舰的残骸骨跟“复仇号”的光荣残骸相混,他把战舰引向东方。第二天,可怕的打击开始了!
9.(2分)此语段节选自《海底两万里》,文段中的船长是①______(人名),他驾驶的船是②______号。
(二)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完成下面的题。(5分)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0.(2分)诗歌首联写出了农村丰收的年景,一个“①______”字,写出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颔联和颈联则分别从风光和②______两个方面来描写山西村。
11.(3分)日常生活中,你会在什么情境下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诗?请说明理由。
(三)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12~14题。(8分)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11)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清·纪昀《河中石兽》)
【乙】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①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选自《吕氏春秋·察今篇》)
【注释】①遽(jù):立即,匆忙。
12.(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棹: 坠:
13.(4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2)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4.(2分)甲、乙两文揭示的道理有什么相同之处?
(四)阅读《一枕最幽宜》,回答15~18题。(12分)
一枕最幽宜
①枕,卧所荐首者。枕头,这个和我们相伴一生的物件,虽然看上去并不起眼,却具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最早的枕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历经漫长的发展过程,既有木、石、瓷、玉这样的硬枕,也有布、帛、皮、革这样的软枕,可谓应有尽有。
②陶瓷枕头是较为特殊的一类,由于它的可塑性强,制作简单,价格又较为低廉,因此在历史上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尤为流行,形成了蔚为大观的瓷枕文化。
③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瓷枕是河南安阳隋代张盛夫妇墓里一件长3.9厘米的长方形瓷枕模型。从隋朝到唐代中期,瓷枕出现并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唐末五代到宋初,瓷枕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形状逐渐丰富,出现了束腰形枕、如意头形枕。宋金时期是瓷枕发展的全盛期,定窑、磁州窑、耀州窑、黄冶窑、汝窑、登封窑、巩县窑、吉州窑、景德镇窑等众多窑口都生产瓷枕,其中尤以磁州窑生产的最为多样。元明清时期则是瓷枕的衰落期,此时的器形更大了,但形制上较为单一,以长方形的出檐枕居多,生产规模普遍缩小。瓷枕的盛世不再。【A处】
④千余年的风雨,从出现到消失,瓷枕在古人的生活里画下一道美丽的弧线。“久夏天难暮,纱橱正午时。忘机堪昼寝,一枕最幽宜。”瓷枕的基本功能是枕头,因其冰凉的特性成为古人消夏的佳选。而中医《脉法》里讲“圣人寒头暖足”,与现代医学所讲的,适当寒冷可以刺激头部血管和神经,有助于保持大脑清醒不谋而合,说明瓷枕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因此受到了人们的青睐。【B处】
⑤古人常将格言、警句书写于瓷枕之上,体现其处世哲学。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收藏一件白底画花墨书文字枕,在椭圆形的枕面上写着《论语》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态度清楚明了。瓷枕也常常是民间文化传播的舞台,从诗词歌赋到神话、历史和戏曲故事,应有尽有。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北宋卧女枕,女童背部为枕面,上面用行草题写了“叶落猿啼霜满天,江边渔父对愁眠”两句诗,仿写自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相比于张继,这两句诗可以看成是一种传播的变异。瓷枕也是展现孝道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一件磁州窑白地黑花椭圆形枕的枕面上有“立身之本,行孝为先。于人有益,不祐神天”的句子,强调孝为立身之本。这都表明瓷枕具有文化意义。
⑥可以说,瓷枕就是一部浓缩的社会生活史。从瓷枕源远流长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其发展的兴衰轨迹:从其纷繁复杂的工艺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匠心独运;而从其书画里,我们可以窥视古人生活的现实社会,感悟他们的思想情感。瓷枕,建立起沟通古今的桥梁。
15.(3分)瓷枕曾在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流行的原因是什么?概括回答。
16.(3分)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考古发现的最早瓷枕是河南安阳隋代张盛夫妇墓里一件长3.9厘米的长方形瓷枕模型。( )
(2)唐末五代到宋初,瓷枕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形状逐渐丰富,出现了束腰形枕、如意头形枕。( )
(3)千余年的风雨,从出现到消失,瓷枕在古人的生活里画下一道美丽的弧线。( )
17.(3分)我国古代的瓷枕承载了哪些文化意义?
18.(3分)在编辑文稿时,编辑不小心漏掉下面这一段文字。请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全文判断,这段文字应放在文章A、B哪一处,并且说明理由。除了这最基本的实用功能外,在民间,瓷枕的文化意义更为丰富。
(五)阅读《回忆陈寅恪先生》,回答19~23题。(16分)
回忆陈寅恪先生
①我同寅恪先生的关系,应该从六十五年前的清华大学算起。我于1930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西洋文学系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必修课规定得有条有理,完完整整;但是给选修课留下的时间是很富裕的。就在这个时候,我旁听了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寅恪师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先把必要的材料写在黑板上,然后再根据材料进行解释,考证。他的分析细致入微,如剥蕉心,愈剥愈细、愈剥愈深。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最终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把我们引上阳关大道。读他的文章,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无法比拟的享受。
②现在回想起来,说一句不客气的话:我从这些课程中收获不大,给我留下深远影响的课反而是一门旁听课和一门选修课,前者就是寅恪师的“佛经翻译文学”;后者是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
③有时候,在校内林荫道上,在熙往攘来的学生之流中,会见到寅恪师去上课。他身着长袍,朴素无华,肘下夹着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讲课时用的书籍和资料。不认识他的人,恐怕大都把他看成是琉璃厂某一个书店到清华来送书的老板,绝不会知道,他就是名扬海内外的大学者。他同当时清华留洋归来的大多数西装革履、发光鉴人的教授,迥乎不同。在这一方面,他也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令我受益无穷。
④离开了水木清华,我同寅恪先生有一个长期的别离。我在济南教了一年国文,就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到了那里,我才开始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在我一生治学的道路上,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我从此告别了歌德和莎士比亚,同释迦牟尼和弥勒佛打起交道来。不用说,这个转变来自寅恪先生的影响。
⑤1945年,在我来到哥廷根十年之后,得知寅恪先生在英国。我连忙写了一封长信,向他汇报我十年来学习的情况,并将自己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及其他刊物上发表的一些论文寄呈。出乎意料地迅速,先生回复了一封长信,并说想介绍我到北大任教。我真是喜出望外,谁会听到能到最高学府去任教而不引以为荣呢?
⑥还有一件事,也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回忆。在解放前夕,政府经济实已完全崩溃。到了冬天,寅恪先生连买煤取暖的钱都没有。我把这情况告诉了已经回国的北大校长胡适之先生。适之先生想赠寅恪先生一笔数目颇大的美元。但是,寅恪先生拒不接受。最后寅恪先生决定用卖掉藏书的办法来取得适之先生的美元。于是适之先生就派他自己的汽车,让我到清华陈先生家装了一车关于佛教和中亚古代语言的极为珍贵的西文书。陈先生只收了二千美元。这个数目在当时虽不算少,然而同书比起来,还是微不足道的。在这一批书中,仅一部《圣彼得堡梵德大词典》的市价就远远超过这个数目了。
⑦在我同先生来往的几年中,当然会谈到很多话题。我们谈到当代学术,他当然会对每一个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他几乎没对任何人说过贬损的话。对青年学者,他更是只谈优点,一片爱护青年学者的热忱,真令人肃然起敬。就连那一位由于误会而对他专门攻击,甚至说些难听的话的学者,寅恪先生也从没有说过半句贬损的话。
⑧世事如白云苍狗,变幻莫测。现在我的年龄已经超过了他在世的年龄5年,算是寿登耄耋了。现在我时常翻读先生的诗文,每读一次,都觉得有新的收获。我明确意识到,我还未能登他的堂奥①。哲人其萎,空余著述。我却是进取有心,请益无人,因此更增加了对他的怀念。
(作者:季羡林。有删改)
【注释】①堂奥:房屋的深处,比喻深奥的道理或境界。
19.(3分)本文写了有关陈寅恪先生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0.(3分)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1.(3分)本文的题目是“回忆陈寅恪先生”,但文章却用大量笔墨来写“我”,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2.(3分)文中的陈寅恪先生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23.(4分)在学术方面,陈寅恪先生“对每一个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他几乎没有对任何人说过贬损的话”,甚至包括专门攻击他的学者。对陈先生的这种做法,你怎么看?请结合本文内容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三、作文(50分)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
张中行与叶圣陶之间的遇见,是一束光的温暖:我和老余与哈尼族小姑娘之间的遇见,是乐于助人的温暖:老王与杨绛之间的遇见是知恩图报的温暖……成长路上总会遇见一个人、一朵花、一棵树、一本书……因为美丽的遇见,温暖了时光,打动了你我,照亮了前行的路。
请以“遇见你就是遇见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2)半命题作文
看着小时候的照片,我发现自己和从前不一样了;父亲回来了,家里的“团圆饭”不一样了;即将离开的校园,不一样了。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不一样的情。在不一样的体验中,我们一天天成长……
请以“不一样的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半命题作文,请把文题补充完整后再写一篇记叙文。②不得抄袭试题中出现的材料,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至少600字。
八年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2分)略 2.(3分)A 3.(3分)C 4.(3分)C 5.(3分)B 6.(3分)B 7.(3分)D
8.①自缘身在最高层 ②阴阳割昏晓 ③朔气传金柝 ④寒光照铁衣 ⑤商女不知亡国恨 ⑥隔江犹唱后庭花 ⑦可怜夜半虚前席(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则该空不得分)
9.(2分)①尼摩 ②诺第留斯(或鹦鹉螺)
10.(2分)①足 ②民风
11.(3分)示例: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难题时感觉无从下于,百思不得其解,但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时就可以用这两句诗来形容这种经历。理由是这两句诗蕴含着生活哲理:生活中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只要坚定信念,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进取,奋勇前进,人生就能绝处逢生,迎来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答案合情合理即可给分)
【乙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12.(2分)棹:划(船) 坠:掉(或坠落)
13.(4分)(1)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2)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14.(2分)做事不要拘泥固化,要懂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万事万物都在不停改变,要想求得真理,就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意思贴近即可)
15.(3分)瓷枕可塑性强,制作简单,价格低廉。
16.(3分)(1)列数字 (2)举例子 (3)打比方
17.(3分)写在瓷枕上的格言警句体现古人的处世哲学;瓷枕可以传播民间文化;瓷枕展现了孝道文化。
18.(3分)放在B处。本段写了瓷枕不但具有实用功能,而且有丰富的文化意义,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第④段瓷枕消夏、保健等实用功能的说明,引出下文对瓷枕的文化意义的介绍。放在B处衔接自然,结构严密。
19.(3分)①“我”旁听陈寅恪先生授课;②推荐我到北大任教;③不肯接受胡适之先生的资助。
20.(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陈寅恪先生讲课时的细致入微、层层深入,体现了陈寅恪先生学识渊博,授课水平高,表达作者崇敬之情。
21.(3分)①从侧面体现了先生的渊博学识和高风亮节;②表现了陈寅恪先生在学术和人品方面对我的影响之深;③表达了作者对陈先生的怀念和崇敬之情;④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答对其中三点即可)
22.(3分)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认真,实事求是;为人朴素无华,不张扬;心胸宽广,不记人过;关心政治,以天下为己任;热忱爱护帮助青年学者。(答对其中三点即可)
23.(4分)示例:我赞同陈先生的做法。陈寅恪先生在学术上坚持己见,不人云亦云,有独立的人格;“对事不对人”,只探讨学术,不因学术侮辱别人的人格,对于说难听话的人,也不说贬损的话,有宽广的胸襟。现实生活中,有些专家学者或所谓的名人对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人,极尽贬损之能事,甚至进行人格侮辱,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