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雪花和樱花》教学设计课题内容 雪花和樱花 课时安排 1课时授课班级 授课类型 阅读课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较为扎实,且学生思维活跃,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们在之前的课上已经学过卞之琳的《断章》等诗歌,能够通过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含义,但由于受阅读量等因素的限制还不能充分领悟诗歌中的更深层次的内涵。学生认识问题还不够到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外研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本教材所选课文内容丰富、新颖,更加富有时代感。本板块的课文属于诗歌鉴赏课。诗歌语言简洁易懂,且富有生活哲理,给人以生活启迪。叶圣陶说过“教材是个例子”,文学作品的核心意义分析是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和归宿,核心意义需通过审美形式表现出来。《雪花和樱花》这篇诗歌既承担着锻炼学生鉴赏诗歌能力的任务,又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因此在教学时要教会学生鉴赏的方法。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和品味,理解诗中的意象内涵,流畅而有感情地诵读本诗。2.能够感悟爱,是诗人赞美的人生态度;能够懂得感悟“爱”,传递“爱”。3.逐步形成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情感世界,提高文学修养。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中的“雪花”和“樱花”的两个意象。2.分析诗歌,感悟作者所赞美的爱生活,爱人生,爱世界,爱就是力量的人生态度。教学难点 分析诗歌,感悟作者所赞美的爱生活,爱人生,爱世界,爱就是力量的人生态度。教学方法 对话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学习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环节时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导入(3分钟) 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官,相应的就有五种感觉,都是什么呢?同学们知不知道我们还有第六种感觉呢?那就是“心觉”,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时,能够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情感,那都是“心觉”的作用。那么,今天我们就用心来感悟一则诗歌《雪花和樱花》。 回答五官对应的五种感觉,并仔细聆听。 先激发学生对“第六种感觉”的好奇感,再明确用“心”感悟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二、初读诗歌,感悟情感(14分钟) 1.教师示范朗读诗歌,再指导学生朗读诗歌。强调朗读时要吐字清晰,注意语音、语调、语速等。2.教师请同学们合上书本,感悟诗歌情感。a.说说整首诗里,哪句诗句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明确:“爱——怎么能拒绝呢?”(大多数学生能够感悟到这句诗。)b.从诗句中我们能够体会出这首诗是一首什么样的诗?明确:是一首写“爱”的抒情诗。(一些同学会明确地回答是爱情诗,此时教师既不肯定也不否定。)c.写的是谁与谁的爱呢?明确:雪花和樱花的爱。 先倾听老教师示范朗读,再自由练习朗读2遍,听教师指导后,一起齐读诗歌。背诵留下深刻印象的诗句。自由回答问题。齐声回答问题。 使学生对爱有整体上的把握。促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分析的兴趣。探寻意象基本特质。三、再读诗歌,分析意象(20分钟) 1.请同学们再次翻开教材,请一名女同学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2.教师把学生分为两大组,一组为雪花组,另一组为樱花组。并给两组同学布置问题。雪花组和樱花组分别讨论自己组所代表的意象的特点。 提示:从颜色、形态、数量、特性以及性格特点等方面着手。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并适当地加以启发。明确:(1)雪花:白色——冷色系;菱形——突显其个性;数量繁多且伴随着寒冷;遇热即化;性格冷酷孤傲,并想改变周围的环境使之冷酷。(2)樱花:红色——暖色;花瓣线条柔美;一阵风过洋洋洒洒,但数量不及雪花;心中充满热情,充满爱。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板书,强调对比的写作手法。3.创设情景,进入任务角色。(1)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朗读课文,要读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语气。并请学生代表展示,共同朗诵这首诗歌。教师强调要注意读出雪花和樱花自身的语言特点,突出两个形象所具备的性格特点。(2)教师指定雪花组和樱花组的成员分别将自己想象成那片雪花和樱花。引导学生体会雪花和樱花当时的内心想法。教师再创设一个访问的情景,以采访的形式,分别对雪花组和樱花组进行提问。每道题给学生一分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在回答过程中,再加以启发。a.请问从天而降的雪花,为什么你要把樱花的血液变冷?明确:雪花的冷酷要把周围的世界变成与他同样的无情,说明其内心灰暗,而且极具个性。他对待樱花犹如对待对立的敌人一般。“血液”是樱花颜色鲜红的根本原因,象征着爱的源泉。b.请问樱花,面对着雪花的冷酷与无情,你不怕吗?为什么?明确:樱花勇敢地面对雪花,并且还逐步地感化他,说明樱花的坚韧的意志。其最根本的原因是樱花心中有爱,爱是力量的源泉。c.雪花,你为什么后来融化于樱花的心中?当你融化后,你内心的想法是怎样的?将来你有何打算?明确:因为雪花感受到了樱花的爱,同时也爱上了樱花,是爱的力量感召了他。雪融化后,到处都是红色,也象征着整个世界充满了温暖,充满了爱。雪花的特性是遇热即化,说明雪花的本质是善良的。他最终变成水,透出樱花的红色说明他将同樱花一样心中有爱,将来也能够用爱去融化其他雪花。d.樱花,你成功地感化了雪花,心中有什么样的感想?明确:弱小的樱花成功地感化了强大又冷酷的雪花。她内心充满自信,更对未来充满信息。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内心充满幸福。e.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够体会到雪花和樱花的内心变化,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能够大胆地进行联想和想象;另一方面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方法。作者最具特色的写作方法是什么?明确:拟人化的写作手法。 一名女同学朗诵,其他同学倾听。借助教师给出的提示,前后桌四人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并总结,然后以两大组分别回答问题。组内人员进行补充,完善答案。先练习朗诵诗歌,学生代表再展示练习效果。学生进入角色状态,并准备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雪花组同学回答问题。樱花组同学回答问题。雪花组同学回答问题。樱花组同学回答问题。学生齐声回答问题。 通过朗读练习,体会角色的内心变化,使学生尽快进入到应扮演的角色当中。把自己想象成一个静物,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两个意象的寓意。同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访谈的情景,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思维活跃,更营造了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也贴切本节课的主旨即确立一个乐观的,充满爱的人生态度。在体会了各个角色之后,学生就能够理解作者拟人化写作的特色。四、结合现实,拓展延伸(8分钟) 1.樱花心中是有爱的,并且用这份爱在温暖着其他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也有像樱花这样的人呢?举例说明。明确:例如,我们的父母、老师等;又如,仁爱仁义的孔子,教化世人的释迦牟尼,用爱抒写人生的冰心等等。2.雪花与樱花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生活?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我们应当怎样做?明确:真正的“爱”是应当传递温暖与爱。作为一名即将踏入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每个人都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结合现实生活,回答问题。结合所学的旅游专业,谈谈自己的看法。 检验学生对爱理解的程度。与专业课相结合,通过交流从而达到以教化人的目的。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雪花和樱花厉风雪花 樱花 结局白色 红色 红色 冷酷 对比 热情 “爱”量多 少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