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花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芬、芳、内”等6个生字,会写“争奇斗艳、芬芳”等10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3.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第一自然段的大意。4.能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并借鉴课文的语言表达进行仿写。教学重难点: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第1自然段的大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1.师导入: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第四单元的学习,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会看到花儿悄悄绽放,会听到蜜蜂窃窃私语,会感受到自然界是如此的奇妙,春末夏初的季节是鲜花最美的时候,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让我们一起走进鲜花的世界,尽情享受一番吧!(出示:花的世界)2.师生交流感想,感受鲜花的美丽。(1)提问: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些美丽的花仙子呢?(2)教师出示“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① 理解词语“芬芳迷人”。② 点拨读音,读好词语。【设计意图】利用优美的图片,把学生带入鲜花的世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3.师过渡:这么多的花儿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真是美不胜收呀!更有趣的是它们身上还藏着许多奥秘呢!4.教师出示课题,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题1.引导学生质疑题目:读了课文题目,你的脑海中蹦出了哪些小问号呢?2.师小结: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走进课文。【设计意图】“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此环节引导学生在阅读题目后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既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的教学内容是基于学生的疑惑展开的,教与学更高效、更有针对性!3.出示学习要求: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花钟”是什么意思呢?(1)学生带着要求自读课文。(2)学生交流第3自然段。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依次开放。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设计意图】此环节抓住课文的末尾段落,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找到“花钟”的意思,从整体上感知“花钟”是将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的像钟面一样,组成的花的“时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下文讲述第一自然段的各种花做铺垫。三、借助关键句概括第1自然段大意,体悟语境下的语言表达1.朗读课文,找出关键句。(1)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哪句话提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呢?(2)学生带着要求默读课文。(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把握关键句。(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5)学生交流花的名称及开放时间。教师出示9种花及开放时间,引导学生理解第二句话和第三句话之间的关系。(6)明确关键句,并进行修改,概括段意。①引导学生交流:第2句话是对第3句话内容的概括,第2句话提示了这一自然段的意思。②提问:你能不能借助这个关键句把这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说得更简洁呢?明确: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③根据学生发言小结:关键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它不一定在开头,也可能在中间或末尾。有时候我们还需要对关键句进行修改,才能把这段话的主要意思表达得更清楚。【设计意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学会通过找关键句来概括段落的大意,也是本课的重点。通过朗读,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找出第1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尝试对关键句进行修改,从而更好地表达段落的主要意思。2.品读第1自然段,学习语言表达。(1)师:围绕关键句,作者写了9种花,他又是怎样进行描写的呢?(2)学生交流发现,体会写作顺序及语序变化。引导学生体会:①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从早到晚把这九种花的开花时间写出来了;②表示时间的词语可以放在句子的开头,也可以放在句子的中间。师小结:这样写让我们感觉语言有变化,读起来更加活泼。(3)比较改写句子与课文中句子,体会课文的语言表达。出示: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凌晨四点,牵牛花开放了;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五点左右,蔷薇开放了;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 七点,睡莲开放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 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 下午三点,万寿菊开放了;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 下午五点,紫茉莉开放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七点左右,月光花开放了;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 晚上八点,夜来香开放了;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九点左右,昙花开放了……(4)学生交流,体会课文中句子表达丰富,语言生动。提问:作者写了九种花开,用了九种不同的说法。哪些语句让你感觉生动呢?(5)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引导品读相关句子。①“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把两种花当作人来写,好像他们刚刚从美梦中醒来一样,写得很有趣。②“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把月光花也当作人来写,感觉他完全张开了花瓣,很舒服、很自在。③“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学生交流,了解昙花开花时间短的特点,体会“含笑一线”。④“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借助字典中的解释,理解词语“欣然怒放”,有感情的朗读句子。【设计意图】本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引导学生找出第1自然段中自己觉得生动的句子,交流感受,通过比较句子、谈发现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生动及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增强语言感悟能力,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6)体会省略号的意义。①提问:仅仅是文中介绍的这些花在争奇斗艳吗?②体会一天之内还有很多花会在不同时间开放。(7)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8)背诵第1自然段。【设计意图】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句子的表达方式。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语言的生动,也在运用中积累典型的语言范式,丰富语言。3.师生总结,交流写法师小结:同样是写开花,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和词语来描写,让表达更加丰富生动;表示时间的词语可以放在开头,也可以放在句子中间,通过这样的语序调整,可以避免表达单一,读起来也更活泼;还可以运用拟人等方法,写出不同花的颜色和开放时的形态,这样写出来的句子就会形象有趣。四、模仿表达,尝试写话1.师:老师也挑选了几种花,请同学们也来当小作家,模仿第一自然段的写法,把它们开花的样子写生动。2.学生交流,师点评。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植物学家能够修建花钟,是因为观察到了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这一现象。还学习了怎样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并知道了可以通过不同的语言表达、运用拟人等方法将开花写生动。过渡:美丽的花儿还有哪些秘密呢?我们下节课再来一起学习。【设计意图】此环节结合课后习题,引导学生在感受课文表达鲜花开放的句子的生动后,帮助学生迁移方法,自己选择一种花,仿照着写一写。将读写结合,学以致用,是对本文表达方法的迁移运用。作业设计: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活动如果能及时地、适度地作出评价,就能够保持、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能在评价中启发、点拨学生,就能有效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在本课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了恰当评价学生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我尽量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去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实践证明,课堂效果不错。2.回顾这节课,教和学是一个学生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这个重要的过程属于学生,我们要根据情况把这个权利还给学生们,让他们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不足之处:今后还应该不断探索,使评价的语言再丰富一些,形式再多样一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