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历史学科“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 太平天国运动 学时 1学时
内 容 与 学 情 分 析 内 容 分 析 本课是本单元第3课。本课内容共分三目:“洪秀全与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京陷落”,主 要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发展和失败的整个过程。三部分内容是整个太平天国运动从兴起、全盛到 失败的一个完整过程。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是中国历史上 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轰轰烈 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学 情 分 析 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学习,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前社会矛盾尖锐的状况,进而理解太平天 国运动爆发的社会原因。通过阅读教材,学生能够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由兴起到失败的主要历程,由于太 平天国运动时间比较长、所跨地域比较广,因而,对一些重要事件的理解和记忆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略 有难度。基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本课将适度整合教材,同时补充相关史料,引导学生从 总体上把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脉络,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深刻的认识和评价。
教学目标 1.知道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发展和失败的主要过程;知道《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 2.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及失败的原因,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做出正确评价。 3.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 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教学重点 《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1、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准备工作 1.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结构,设计好教案及相应的教学课件。 2.学生:对两次鸦片战争进行对比记忆;做好课前预习。
学习策略 教师讲授、自主学习、多媒体辅助、小组合作探究
学习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 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影响分别是什么 面对外国的侵略及本国腐朽的封建统治,中国人 民进行了怎样的救国探索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农民 阶级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回答问题。 打开中国市场;中国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复习巩固所 学知识,导 人新课。
学习目标 1.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及发展过程。 2.掌握《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主要内 容及评价。 3.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地位、性质、失败的原因及 历史意义。 学生大声朗读学目标。 明确学习目 标
学 习 过 程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展示材料】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 每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 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 遍及十几个省。 材 料 三 :[人物扫描] [提出问题]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说说太平天国运动 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提出问题]自主学习,找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 间、地点、领导人、建号。 [教师总结]洪秀全的组织动员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 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决定性原因。这场起义的发生是 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是 时势使然。就算没有 洪秀全,也会有其他人起来领导农民进行抗清斗争。 [教师讲解]永安建制及意义 学生回答: ①鸦片战争失败,进一步加深了 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②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 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 断在各地发生 ③洪秀全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 学生回答: 时间:1851年1月11日。 地点: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领导人;洪秀全。 建号:太平天国。 学生回答: 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 围北上,出广西入湖南。 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先后在 全州战役和长沙战役中牺牲。攻 克南京后,改南京为天京,定为 都城,与清廷对峙。 学生回答: (1)时间:1853年。(2)内容: ①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 平均分 明确学习目 标和学习方 向 。 考查学生准 确解读材料 信息以及分 析归纳的能 力。 培养学生获 取知识的能 力。 通过读图识 图,培养学 生提炼信 息、分析 概括的能 力。 通过自主学 习,培养学 生的学习动
洪秀全 (
翼王
石达开
) (
东王
杨秀清
)南王 (
萧朝贵
) (
韦昌辉
)冯云山
二、定都天京 过 渡 :永安建制之后太平天国运动又有怎样的发展 呢 [提出问题] 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指出太平天国从建制到定都的 过程。 阅读教材P15第二段和《材料研读》说说制定上述纲 领的时间、内容。
[提出问题] (1)《天朝田亩制度》是否能够得到农民的欢迎 能否得到实行 为什么 (2)如何正确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教师总结评价] (1)定都天京:1853年,攻占南京,改为天京,作为 都城。 (2)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①内容:规定不分男 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目标: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 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③局限性: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 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军事全盛:北伐西征 结合教材说说北伐、西征的目的与结果。 1853年5月北伐军从扬州出发,经安徽、河南等 地,进人直隶,横扫六省,逼近天津,咸丰帝宣布京 师戒严。8月北伐军进攻天津失利。1855年3月,林 凤祥在连镇突围被俘,在北京英勇就义。李开芳退守 山东冯官屯,被俘后被押解北京,在北京被杀害。由 于北伐军孤军深入,最终失败。 [教师过渡] 进人全盛后,太平天国是否将“革命”进行到底了呢 三、天京陷落 教师讲解其时间、经过、结果、影响。 配土地。②建立“有田同耕,有 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 想社会。 学生回答: (1)受到农民欢迎;不能;绝对 的平均主义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 无法实现 学生回答: (2)革命性: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 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 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 起了积极的作用。空想性:违 背了当时的社会发展规律,是无 法实现的空想。 学生回答: (1)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 权。 (2)结果:北伐军最后全军覆没。 经过西征,军事上进人全盛时期。 机和学习兴 趣。 培养学生理 解和分析问 题的能力及 透过现象看 本质的能 力。 培养学生的 总结、概括 能力。 培养学生从 教材中提取 信息,解决 问题的能 力。
二、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过程 5、由成转意:1856年天京事变 享乐腐化 争权夺利 ①逼 ④ ⑤疑 杀 杨 ②杀 书 ③责 ⑥走 ⑦灭 影 响 :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提出问题] 结合材料说说天京事变爆发的原因。 [教师总结]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直接原因:定都天京后,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进 取心逐渐减退,腐朽思想日益滋长,领导集团内部矛 盾越来越尖锐。 [提出问题]阅读教材P16第二段,找出洪秀全为挽救 困局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出问题] (1)《资政新篇》主要内容是什么 怎样看待这一文 献 (2)说说太平天国后期在军事上取得了怎样的成 就。怎样看待这些成就 [教师讲解]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 压下走向失败的过程。 [提出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 原因有哪些 性质如何 [提出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 意义。 材料一 太平天国的出现使原本就已经行将就木的清王 朝的统治力量进一步削弱。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鱼宏亮 材料二 学生回答: 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进取心 逐渐减退,腐朽思想日益滋长, 领导集团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 学生回答: (1)在政治上:洪仁玕1859年 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 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 (2)在军事上:封洪仁玕为干王 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 等一批青年将领。 学生回答: (1)《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 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 有一定的进步性,受当时战争的 影响,没有付诸实践。 (2)浦口、三河两役的胜利,暂 时稳定了局势。但未能从根本上 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学生回答: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①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 革命纲领②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 集团的腐败 ③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2、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学生回答: 1、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 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 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 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 一章。 培养学生从 教材中提取 信息,解决 问 题 的 能 力。 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的能 力。 培养学生从 教材中提取 信息,解决 问 题 的 能 力。 培养学生论 从史出的素 养。
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使西方 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 ——胡绳 [教师总结] 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走向失 败。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说明 了农民阶级不能挽救民族危亡。
课堂小结 (




) (
851
) (
1851-1864)
)平均分配土地 获得农民支持 金田起义 平 天 国 运 动 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 (
天京事变
) 由盛转衰 1856 脱离实际 天京陷落 安庆陷落 发展资本主义 缺乏群众基础 資政新篇》 绘制时间轴归纳本课知识结构。 对整节课进 行总结,巩 固所学知 识,加强记 忆,促进升 华提高。
课后作业 (预设5 分钟) 1.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 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2.太平天国政权组织初步建立的标志是(C ) A.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洪秀全称“天王” C.太平天国在永安封王建制 D.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3.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 土地问题。”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B) A.金田起义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定都天京 D.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板书设计 第 3 课 太 平 天 国 运 动 一、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二、发展历程 金田起义—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一天京事变—颁布《资政新篇》—天京陷落 三、性质、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起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