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4.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4.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学校
学科 道德与法治 适用对象 六年级学生
备课团队
教学 内容 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 4 单元 第 9 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第三课时)
教材 内容 分析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 第 9 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由三个板块内容组成:用好法律维护权利、守 法不违法、依法维权有途径。“用好法律维护权利 ”这一板块是培养学生用法 律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尝试在权利的边界内寻求法律支持。“守法不违法 ” 这一板块是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自己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拒绝欺 凌、暴力、性侵害等不良行为。“依法维权有途径 ”这一板块是帮助学生掌握 依法维权的方法,了解有效的维权途径,学习维权的技巧。这三个板块之间有 逻辑关系,也能互相补充和印证。 本课时围绕“依法维权有途径 ”这一主题进行三个板块的学习活动。首先, 教材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未成年人依法维权的三大途径。接着,教材用“活 动园 ”的形式,主要围绕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受侵这一情况,以图片、故事等形 式呈现对学生生活中出现两个案例,并引发学生对人身权进行维权方式的思 考。最后,教材中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初步告知学生关于证据的概念及种类,呈 现生活中需要收集证据的三个情景并让学生填写证据种类。
学情 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六年级第一学期的小学生。六年级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 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本课时是本册最后一 个课时,通过本册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中国法律有了初步的了解, 有法治意识、守法观念。但小学生的年龄所限,经历有限,所掌握的维权知识 和途径是有限的。 六年级学生对抽象的理论兴趣不大,对形象生动的内容情有独钟;活泼好 动的性格让他们喜欢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展示自己。针对学生的特点及实际情 况,本课采取课前搜集资料,课中交流讨论、案例简析、聆听故事等活动,让 学生始终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了解、学习维权的途径和方法。
1
教学 目标 1. 当权利受到侵害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2.懂得自我保护,提升依法维权的意识,了解未成年人的维权途径。 3.知道依法维权要有证据,学习收集能证明案情实施的材料作为证据,增强法 治意识。
教学 重点 当权利受到侵害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教学 难点 树立依法维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自我介绍 明确目标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 9 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 权》第三课时。 这是本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静心默读。【出示 PPT】 课堂热身
聆听事 电视机前的你们,通过这个学期《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课 件出示)知道中国公民在宪法及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各部门法 的全方位保护下,享有人身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参 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项权利。我们是未成年人,宪法和 梳理回顾,
2
例, 明确维权 途径 法律还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如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等。 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那么,当未成年人 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依照法律我们有什么途径来维权呢? 1.事例引入,激发思考 我们先来看看一位同学在上学路上发生的一件事情。(课件 出示) (1)播放语音情景剧(第 90 页“活动园 ”)。 甲(阴阳怪调):小帅哥,先别走! 乙(大声说):对啊!把你身上的零花钱统统给我拿出来! 丙(打桌面,大声说):别磨蹭!小心我揍扁你! 亮(哭着说):好的,我身上只有 20 块钱了。都给你们吧!(啪, 亮还被他们扇了一耳光。) (2)讨论做法: 过渡:现场有几个同学看到了这一幕。他们说出了各自的应对 措施(5 个学生音频读出第 90 页五个措施)。我们一起来听听。 如果是你,会怎么做呢?请电视机前的你做出选择吧。 老师根据课前调查,措施选择统计情况是这样(出示统计图)。 (3)简析数据统计: 根据统计,只有 8.7%的同学选择忍气吞声,10.9%的同学选 择以暴制暴。大部分同学选择的是报告老师、法律咨询和用法维 权。那么,究竟哪些应对措施才是正确的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广 州市海珠区龙凤街派出所吕警官的建议吧! 2.专业引领,明晰维权途径 (1)专业解说,展示途径(播放警官音频) (同步出示思维导图,展示未成年人维权途径。) (2)小结点拨,强调途径 你看!(手指第 90 页维权途径)吕警官告诉我们的都是稳妥 有效的维权途径,能维护我们的合法权利。 明确权利。 通 过 播放音频、 互动讨论 等方式让 学生明确 维权的正 确途径。
3
(3)老师小结: 看来大部分同学都知道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是一定要依法维 权的。当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忍气吞声,不敢维权,是不能解决 问题的。知法犯法,以暴制暴,不依法维权更加不可取! 3.围绕途径,拓宽维权渠道 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除了告诉家人和老师外,我 们可以拨打全国未成年人维权热线 12355 进行咨询(播放视频)。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来到广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出 示图片)寻求帮助。 我们还能在监护人的陪同协助下登录广州市司法局的微信小 程序(出示截图)或来到法律援助服务大厅(出示图片)申请法 律援助,寻求法律的帮助。(播放视频)
简 析 案 例, 学会求救 方法 1.简析案例,知道措施效果 过渡:同学们,人身权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而未成年人 由于年龄小,比较容易受到侵害。那么,当我们的人身权受到侵 害时,怎么做才是正确维权呢?一起来看看以下这个事例吧。 1)漫画呈现《机智自救的梁小惠》案例过程,音频讲述案例。
4
2)师生合作填表。 遇到的事情应对措施结果措施对错梁小惠被绑架控制情绪 假装顺从脱离危险√
3)小结正确做法 梁小惠懂得自我保护,能控制情绪,假装顺从,设法逃离现 场,及时告诉老师,得到了救助,脱离了危险。 2、互动交流,思考不同观点 但是,有的同学却对梁小惠应对的措施有不同的看法。我们 一起来听一听。(播放视频:第 91 页“活动园 ”第一位同学认为 智,第二位同学认为勇) 你认为谁说的更有道理呢? 3、对比案例,明确自救关键 我们再来看看一个发生在 2018 年初的真实案例。 当自己的人身权受到侵害时,梁小惠和林某采取了不同的应 对措施,事情的结果就截然不同了。 遇到的事情应对措施结果措施对错梁小惠被绑架控制情绪 假装顺从脱离危险√林某情绪失控被杀害X
学 生 对比案例 《 机智自 救的梁小 惠》和广州 小学生绑 架被杀案 件,学生明 确遇到侵 权事情时 应首先学 会自我保 护是关键。
5
激烈反抗 通 过 视频 、 图 片、课前采 访等形式, 引导学生 思考未成 年人的人 身权受侵 时的求救 方法。
(出示对比表格)我们是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 未成熟,鲁莽行事容易受到伤害。我们首先要保护自己,减少伤 害。与坏人硬碰硬,不一定是勇敢的表现。 请记住,生命最可贵,安全最重要! 4、联系生活,拓展求救方法 当人身权受侵时,我们要冷静应对,保证生命的安全, 自我 保护是关键。那么,电视机前聪明的你,想到哪些应对人身权受 侵的好方法呢? 1)播放视频 我们一起先来看看一位小男孩。(播放视频) 你看,视频中的小男孩假装顺从、使用唇语,成功脱离危险。 那么,你还想到哪些应对人身权受侵的好办法呢? 2)采访学生 课前,老师采访了一些同学。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采 访学生视频) 3)老师小结 同学们想到的应对好办法真多!(出示相关图标图片)是的, 记住歹徒相貌、到人多的地方或找工作人员寻求帮助,我们还可 以用扔纸条、记路线、认车牌(出示课件)等等的方法,冷静寻 找机会与外界取得联系,帮助自己逃离危险。正所谓“ 留得青山 在,不怕没柴烧 ”。同学们的自救自护能力真强啊! 5、情景分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作为未成年人,最重要的是在生活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 免危险的发生。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个现场小测试,看看谁是 自我保护小达人。准备好了吗?请看以下情景并作出选择吧!
6
自我保护意识小测试 情景 1.小王上学时,可以走一条捷径快速到达学校,但经过一条 偏僻的林荫小道。他是走还是不走? 情景 2.涛涛在放学路上,遇到一个记者要采访他并要求他留下家 庭地址和联系电话。 涛涛是留还是不留? 情景 3.小静收到了一个陌生网友的见面邀请。她去还是不去? 情景 4.梦梦在 Q 群中收到陌生人代购游戏装备的邀请。她接受还 是不接受? 情景 5.小阳在微信收到一个陌生人加好友的申请。他通过还是不 通过? (1)学生作答。 (2)老师简析。 情景 1、2(课件呈现红字),是我们在上学放学路上可能出 现的侵权情况。我们在上学放学时走大路,结伴而行,就能最大 程度地避免危险。 情景 3、4、5(课件呈现蓝字),是我们在家、在网络上可 能出现的状况。只要我们有很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坚决对有可能 发生权利侵害的事情说“不 ”,就能保护好自己,远离危险。 (3)老师小结。 相信,屏幕前一定有不少自我保护小达人,能正确作出选择, 有自我保护的意识,真棒!总之,电视机前的你要牢记并时刻保 持警惕。请记住,预防是保护自己合法权利最有效、最低成本的 方式。 用 贴 近学生生 活 实 际 的 常见情景, 明确预防 是保护自 己合法权 利最有效、 最低成本 的方式。
认识证 据, 学会收集 1、感知证据,学习条文 (1)身边事例,认识证据 过渡:那么,当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依法维权用什么 方法呢?一起来看看这位爸爸在实体店买鞋的经历吧!(播放动 画视频)
7
证据 这位爸爸通过保留的购物单据,成功维权。(出示方法一) 我们再来看看一位妈妈最近在网上购买苹果的经历。她收到 货后发现苹果数量不符。这位妈妈最终成功维权,商家赔款。(展 示网购苹果与商家的聊天记录) 你发现这位妈妈维权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出示方法二) 是的,因为她提供了真实货物照片这一有力证据,证明了收 货苹果的数量确实与网站销售标识的苹果数量不符。 (2)出示条文,准确理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的明确规定 (出示)一切能够证明案情事实的材料都可以成为证据。收集证 据是能成功维权的好办法! 2、探究情景,认识证据 (1)完成“活动园 ” 购物单据、货物照片是维权证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收 集什么证据呢?请电视机前的你翻开课本第 92 页,一起来看看以 下情景吧!(出示第 92 页“活动园 ”) (2)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第 92 页“活动园 ”情景并在书上填 写所需的证据。 (3)汇报出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相关法 律条文的规定,这三个情景所收集的证据分别是发票(书证)、 鞋印照片(物证)、监控视频(视听资料)。 (4)拓展:那么,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什么情况需要收集证据? 收集的证据又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连一连。(课件呈现图片及 文字,进行连线配对) 同学们,购买商品后出现质量问题进行维权是需要提供购买 凭证,平时外出用餐后若出现问题需要投诉时是需要提供用餐凭 证。我们还可以告诉爸爸妈妈若出现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纠纷时, 是需要提供合同、指纹、事故现场真实照片等证据。 结 合 法律条文 及生活实 际,让学生 知道证据 的基本含 义及作用。 结 合 生活情景, 学生能知 道证据的 作用,增强 法制意识。 平常可选 择友好协 商这一维 权方式。
8
(4)友好协商,解决纠纷 同学们,当我们收集了相关证据后,是可以像那位买鞋爸爸 那样直接去工商部门或法院等相关部门进行依法维权。也可以像 这位买苹果妈妈这样(课件出示)直接与商家友好协商。同学们, 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你的做法会和这位妈妈一样吗? 小结:用友好协商这一方式来解决日常生活的权益纠纷,这 是比较直接又省时的维权方式。老师非常赞成大家的看法。
总 结 升 华,强化 法治意识 同学们,这册书的学习在这里就全部结束了。希望你们要弘 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要靠法! 这也是党和国家对每一位中国公民的基本要求。(播放视频) 同学们,这是这节课的拓展活动,请填写完成。 课堂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观看,再见! 结 合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 观,强化学 生的法治 意识。
板书设计 依法维权有途径 自我保护是关键 收集证据能维权 友好协商解纠纷
五分钟课 后答疑 同学们,大家好! 现在进入《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9 课《知法 守法 依法维权》第三课时《依法维权有途径》的答疑环节。 1 、音频答疑 和大家一起学习了这节课后,陈老师收到了一个同学打来的 电话:(铃声响,一女生音频)陈老师,我爸爸妈妈半年前离婚 了。法院判决我的抚养权归爸爸,妈妈可以探望我。可是,奶奶 千方百计地阻拦我,不准我去见妈妈!我很想很想见见我的妈妈
9
呀!我可以怎么办呀? 我从电话中感受到了这个同学的无奈与伤心。我们通过这节 课的学习,知道了未成年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是可以依法维权。 遇到这种情况,建议你首先通过爸爸和奶奶主动沟通,让她 了解到即使父母离婚了,你同样享有家庭保护的各种权利。 出示课件: 第二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未成年 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 成年人的意见。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应当 依照协议、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确定的时间和方式,在不影响 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的一方 应当配合,但被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权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同时,根据法律,你妈妈也享有探视权。 出示课件: 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 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当然,为了你的健康成长,父母双方还可以就探视时间和方 式进行具体沟通,达成共识。假如这样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你还 可以在老师或者父母的陪同下找居委会协调解决。如果还不能解 决问题,你和你妈妈还可以找法院帮忙。 孩子,希望这些途径能帮助你解决困扰。相信如果有相同问 题的同学也能从中受到启发。 2、视频答疑 同学们,还有个同学在课后给我留言:(课件出示)随着网 络的普及与发展,我们的交友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那么,在新的
10
交友方式中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呢?一起来听听检察官给我们的建 议吧。(播放视频) 同学们,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牢记检察官给我们的建议。我 们从小学会自我保护,自觉守法;学会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依法维权有途径! 同学们,再见!
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