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授课 教师 学校学科 道德与法治 适用对象 小学六年级学生备课 团队教学 内容 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 9 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第一课时《用好法律 维护权利》教材 内容 分析 《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一课由三个板块组成:“用好法律 维护权利 ”、“守 法不违法 ”、“依法维权有途径 ”。 目的是培养学生用法律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 式,让学生学习运用相应的法律维护自身权利,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未成年人的 特别权利,尝试在权利的边界内寻求法律的支持。 “用好法律 维护权利 ”是第九课的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有四个知识要点,根 据知识要点设计了四个环节的学习活动:第一个环节阅读故事,了解法律如何维 护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感受法律的威慑力和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第二个 环节让学生了解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法律对公民的权利进行全方位的保护;第 三个环节列举了生活中涉及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情形,加深对未成年人相关法律 的认知,让学生知道遇到问题时要运用未成年人相关法律进行自我保护;第四个 环节通过生活中的冲突案例,教育学生不能用违法方式维权,要学习运用合法手 段,在法律范围内行使和保护权利。四个环节层层深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法律 全面保护公民的权利,知道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运用相应的法律,依法维护 自身权利。遇事时懂得寻求相应法律的救济,选择适当有效的手段,在法律的范 围行使和保护权利,用法律解决问题而非激化矛盾。学情 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已经接触了许多生活情境,对于如何处理日常生活 事务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想法。在本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法治的内 涵,知道一些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的概念有所了解。但是,在权利受到侵害, 或是遇到纠纷时,学生很难运用法律维护权利;同时他们也不太懂得,由于权利 和义务的一致性,除了法律这个基本的社会规则之外,道德、风俗、习惯等社会 规则,校规、班规等组织规则也可以起到相应的作用。本节课在这一基础上,帮 助学生深化对法律的认识,在实际生活中落实法治精神和法律规范。由于学生受 年龄、家庭背景、 自身经历所限,对自身的权利和相关的法律认知不够清晰,处 理问题时不知道有法律作为后盾,更加不懂得要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使和维护权 利。所以本课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法律全面保护公民的权利,知道在 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运用相应的法律,依法维护自身权利。遇事时懂得寻求相 应法律,选择适当有效的手段,进行法律的救济。知道在法律的范围行使和保护 权利,以暴制暴不可取。教学 目标 1. 进一步了解法律全面保护公民的权利,知道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运用相应 的法律,依法维护自身权利。 2. 培养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3. 懂得在法律的范围行使和保护权利,以暴制暴不可取。教学 重点 进一步了解法律全面保护公民的权利,知道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运用相 应的法律,选择适当有效的手段,依法维护自身权利。教学 难点 遇事时懂得寻求相应法律的救济,选择适当有效的手段,在法律的范围行使 和保护权利,以暴制暴不可取。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 意图自我 介绍 明确 目标 同学们,大家好,今 天我们学习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9 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的第 一课时《用好法律 维护权利》。 这是本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静心默读。 【PPT 出示教学目标】 揭示课 题,明确学 习 目标。一 、 游戏 导入 回顾 旧知 引发 兴趣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你们还记得 吗?以下哪些法律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条款?我们来和小狮子比赛 一下,看谁找得多。 (二)课堂热身游戏: 以下哪些法律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条 款? (游戏内容:让学生和电脑竞赛,找出关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条款的法律。) (三)小结,学生自查正确率。 刚才我们游戏中出现了以下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还有这些 法律中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特别条款。小狮子找对了 5 条,同学们 你们找对了几条呢?如果你的正确率比小狮子高,请为自己点个赞, 如果还比不上小狮子,就为自己喊声“加油 ”!(停顿) 【PPT 出示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与相关法律的特别条款】 以游戏 形式进行复 习,既回顾 了旧知,又 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二、 案例 分析 感受 法律 保护 权利 (一)案例切入,初步感受法律可以维护权利 过渡:看来很多同学前面的学习都很认真,那么老师要考考你 们,听听故事中的吕慧娴姐姐的哪项权利受到了侵犯?是哪一部法律 维护了她的权利? 1.播放录音,了解案例 内容:P82 阅读角《懂法、用法、学法的心路历程》 2. 提取文本信息,感受法律能真正保护公民权利 (1)师:故事中的吕慧娴姐姐的哪项权利受到了侵犯?是哪一 部法律维护了她的权利? (受教育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PPT 出示故事文本】 (2)法律需要人的贯彻执行,是谁或者哪些部门捍卫了吕慧娴 姐姐的受教育权呢?请从故事中找到答案。 (3)师:为什么学校、村委会、教育行政部门要劝说并要求吕 慧娴爸爸让她继续读书呢?【PPT 出示故事文本】 (4)追问:(停顿)看看《义务教育法》 中的相关条文,你感 受到什么? 【PPT 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学校、当地政府保障该法的实施相关 条文】 (5)小结过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的具体条文 明确规定了政府、学校等该尽的义务,从多方面维护未成年人的受教 育权。不但如此,国家还有相关的配套措施,保证未成年人的受教育 权真正落实。 3. 观看视频,进一步感悟法律保护权利 (1)观看视频:国家有什么相关的措施,保证《义务教育法》 的实施呢?请同学们在游戏中找到它们。 视频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2)游戏。 (游戏内容:让学生游戏中找到国家保证《义务教育法》实施的相关措施) (3)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国家有了《义务教 通过进 行《懂法、 用法、学法 的 心 路 历 程》案例的 分析知道我 们国家既有 完整的法律 体系,又有 相关的配套 制度。使公 民权利得到 真正保障, 感受我们中 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的 优越性。育法》与相关措施之后,对我们国民影响有多大吗? 1949 年大约 80%的中国人是文盲,如今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 学率达到 99.96%,初中毛入学率超 102.5%,早在 2016 年我国适龄儿 童入学率已经超过世界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在 2018 年,我国已 经有义务教育学校 21 万余所,在校生近 1.5 亿,接近美国总人口的 一半。听到这,你又有了怎样的感受? 【PPT 出示相关数据】 3.师小结:是的,在我们国家既有完整的法律体系,又有相关 的配套制度。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使到公民 的权力得到真正的落实,彰显了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性。三、 牛刀 小试 对接 相应 法律 维权 (一)创设情境,感受运用相应的法律可以真正维护权利 1.创设情境 :吕慧娴姐姐通过《义务教育法》,维护了自己的受 教育权,还成为了一名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最近她到了法律援助中心 实习。这一天,她为几名前来请求法律援助的人提供了建议。 2. 出示案例一: 我们来听听吕慧娴姐姐是怎么说的? 吕慧娴姐姐:张彤的爸爸被拖欠工资,他的财产权受到侵害,他可以根据《劳动法》申 请劳动仲裁。【PPT 相机出现表格内容】 案例被侵权利法律依据维权方式被拖欠工资 (财产权)《劳动法》劳动仲裁3. 阅读其他案例,继续完成表格 吕慧娴姐姐:同学们,你们能根据其他案例,继续完成表格吗? 通过多 个案例的分 析,逐步深 入感受法律 真正能够保 护公民的权 利 , 渗 透 “ 遇 事 想 法,维权用 法 ”的法治 意识。案例 被侵权利 法律依据 维权方式被拖欠工资 (财产权) 《劳动法》 劳动仲裁4. 检查填表情况 吕慧娴姐姐:同学们来看看自己填对了吗?【PPT 相机出现表格内容】同学们,你们这 么快就能把案例中的被侵害的权利及对应的法律依据和维权方式找出来,你们真棒!为你们 点赞! 案例被侵权利法律依据维权方式被拖欠工资 (财产权)《劳动法》劳动仲裁被狗咬伤 (人身权)《民法典》索赔被人偷钱 (财产权)《治安管理 处罚法》报案对行政处罚不服 (获得公正审批 的权利)《行政诉讼 法》行政诉讼5.观察表格,得出结论 师 :谢谢吕慧娴姐姐带领同学们分析案例 ,请同学们看看表 格,想想公民受到侵害的权利能否一一得到保护呢?是怎样受到保护 的呢? 师:是的,其实除了受教育权外,我国公民还享有人身权、财 产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项权 利。宪法及民法、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与相关的配套措施,从各个 角度、各个方面,对公民的权利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当我们权利受到 侵害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相应法律及方式来维护自身权利。【PPT 总 结语】 6.揭示课题:用好法律 维护权利 【PPT 在表格上出示课题:用好法律 维护权利】 (二)尝试对接相应的法律进行维权 1.完成 P84 活动园 师:同学们既然知道了当我们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可以运用相 应法律来维护自身权利。吕慧娴姐姐就再想考考大家,以下情形会运 用到下列哪部法律?请将合适的序号填在圆圈中。 【PPT 出示 P84 活动园】 2.想一想,说一说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涉及未成年人权利受保护的情 加深对 未成年人相 关法律的认 知,知道遇 到问题时要 运用未成年 人相关法律 进行自我保 护。形?它们分别用了什么相应的法律来维护未成年人的权利呢? 你还知道其他情形吗?可以和大家说一说。四、 走进 生活 合法 依规 有效 维权 (一)小结过渡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运用相应的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但在生活上,怎样才能合法、智慧、有效地维护 好自己的权利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案例中。 (二)权利行使保护有边界 1. 播放动画,创设情境。 【P85 页情景片断一:赵志刚的姑姑怀孕了……早晚都不能好好休息.】 2.联系学生实际,引发同感。 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被广场舞音乐或者其它噪音困 扰的情形吗?当时你们的心情怎样? 3.播放录音。 学生 1:我们小区也有人在跳广场舞,之前他们也把音乐调得很大声,吵得我没法做作 业,爸爸想静静看看书也不行,我们全家人都很生气。 学生 2:我们大楼旁边是一个建筑工地,以前他们经常开工到 11、12 点,经常吵得我们 大楼的居民都没法入睡,那段时间我觉得整个人都没什么精神,特别烦躁。 4.师:是的,噪音的确挺烦人的,严重的话还会引发各种疾病 呢,所以赵志刚的姑父多次找跳舞的人交涉,他们却说跳舞健身是他 们的权利,别人管不着。你们觉得跳广场舞的人说得对吗?为什么? 【PPT 出示:赵志刚的姑父多次找跳舞的人交涉,他们却说:“广场又不是你家的,跳 舞健身是我们的权利,你管得着吗? ”】 5.师:让我们听听吕慧娴姐姐是怎么说的? 吕慧娴姐姐:权利的行使和保护也有边界,权利人应当在法律范围内行使和保护权利, 无限制的广场舞其实已经超越了跳舞的人自身的权利边界,并且侵害了小区居民的健康权。 【PPT 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条: 自然人享有健康权。 自然人身 心健康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健康权。】 师:是的,所以赵志刚的姑姑、姑父还有邻居们也像同学们一样 非常生气。于是他们准备这样来维权。 (三)以暴制暴不可取 1.播放动画,创设情境。 通过创 设 生 活 情 境,让学生 思考分析, 遇事时懂得 寻求相应法 律的救济, 选择适当有 效的手段, 在法律的范 围行使和保 护权利, 以 暴制暴不可 取。用法律 解决问题而 非 激 化 矛 盾。引导学 生思考法律 有效实施有 赖于道德支 持,道德践 行也离不开 法律约束。【P85 页情景片断二: 邻居们的做法】 2.辨析:同学们认为以上的办法合法吗? 【PPT 出示:三种办法】 邻居 1 :把他们的音响砸了,揍他们一顿,他们就老实了。 邻居 2 :实在没人管,咱们也买个音箱,开大音量跟他们对着干。 邻居 3 :在广场上抛撒垃圾,把他们赶走。 3.师:是的,采用暴力来维权,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不但得不到 法律的保护,还要接受法律的制裁。吕慧娴姐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资 料包,你能用资料包的法律条文来劝说一下他们吗? 【PPT 出示:相关法律条文】 生 1:“我来劝说一下邻居爷爷,‘邻居爷爷,如果我们把跳广场舞的人音箱砸 了,揍他们一顿,我们就违法了,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 三条和第四十三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和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是要 被罚款和拘留的。 ’” 生 2:“我来劝说一下邻居叔叔,‘邻居叔叔,我上网查过了,如果咱们也买个音 箱,开大音量跟他们对着干,这样也是违法的,因为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 罚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制造噪音干扰他人正常生活,要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要 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 生 3:“我来劝说一下邻居奶奶,‘邻居奶奶,根据《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第 四十二条:随意倾倒、抛洒、堆放城市生活垃圾的,是要处以罚款的。 ’” 4.小结过渡:邻居们听了同学们有理有据的劝说后,纷纷表示违 法的行为不能做,大家明白了,当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当运用法律手 段依法维权,不能采用违法方式维权。 (四)运用合法维权方式进行维权 1.提问:针对这个噪音扰民的事件,我们应当怎样合法维权呢? 你能联系我们刚刚了解到的合法维权方式来说一说吗? 2.小结合法维权方式。 师:有同学非常聪明,他想到了以下维权方式。 【PPT 出示:出示各种维权方式】 (五)道德与法谨记心中 1.创设情境:这么多种维权方式,用哪种好呢?(停顿)邻居们 又讨论起来了。 播放动画:情景片断三邻居 1:他们整天这么扰民,我们到法院去告他们。 邻居 2:到法院仲裁、诉讼花的时间长,这段期间他们还会整天播音乐,我们还是报警 吧!今天晚上他们一开大喇叭,就打电话让警察来处理他们。 邻居 3:跳舞的都是街坊邻里,一下子报警,大家就伤了感情,以后也不好相处。不是 说那个《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不可以过大音量吗?今晚我们用法律跟他们说,如果他们不 听,我们再报警。 2.思考分析:同学们,你们认为哪个做法比较好呢?为什么呢? 3.引导提升。 师:让我们来听听吕慧娴姐姐的意见。 吕慧娴姐姐:我觉得第三个观点比较好,像噪音扰民、社区小狗咬人这样的民事纠纷, 纠纷双方是可以通过协商来解决问题的,大家可以查找到相关的法律来进行有效沟通,大家 都依法办事,又不伤邻里感情,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实在不行,我们再依法采取下一步措 施。 师:是呀,其实只要每个人都发扬我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将心 比心 ”“推己及人 ”,谨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像噪音扰民、 社区小狗咬人这样的民事纠纷,一定会少很多,我们的社会也会愈发 和谐。五、 总结提 升 布置作 业课后 延伸 (一)教师总结 法律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保护公民的权利,是保护我们权利的 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当权利受侵害时,我们应该运用法律手段合 法维权,在法律范围内行使和保护权利,以暴制暴不可取。做事情的 时候,道德与法都要谨记心中,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到“法安天 下,德润人心。 ” (二)布置作业 如果你希望继续深入学习,老师给大家布置两个小任务: 任务一:想一想,说一说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涉及未成年人权利受保护的情 形?它们分别用了什么相应的法律来维护未成年人的权利呢? 任务二:阅读《第一本法律故事书》【第四版】 (三)课堂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观看,再见! 总结本 课的内容, 引导学生进 行 课 外 拓 展。板书 设计线 上 答 疑环节 1. 师提问: 同学们,大家好,下面我们来进行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 9 课《知法守法 依法 维权》第一课时的答疑。 2. 学生提问 1:老师,课堂上提到张彤的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 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那什么是“劳动仲裁 ”呢? 3.师回应: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下面让我们通过视频来了解一 下。(播放“劳动仲裁 ”视频) 4. 学生提问 2:谢谢老师,我们现在明白了什么是“劳动仲裁 ” 了,课本上还提到刘文娟的叔叔对交警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可以向 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那什么是“行政诉讼 ”? 5.师回应:好的,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行政诉讼 ”。 (播放“行政诉讼 ”视频) 6.师提示:仲裁和诉讼都有时效性,例如劳动争议仲裁有效时间 就为一年,诉讼的时效性又是多长呢,下面让我们通过案例来了解一 下。(播放“诉讼时效 ”视频) 7.师:如果同学们想了解更多法律知识的话,可以登录以下网 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